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艷陽照射下明晃的沙地上,兩列整齊的方陣互相對持著,相距不過800餘米。

  這兩軍,一邊卻正是公孫瓚親自統帥的6萬遼西鐵騎,對面卻是飛虎軍中張飛帶領的黑虎軍團1000騎兵和預備軍5000加上軍民2萬,共近3萬人的飛虎軍。

  其時正是秋日清晨,白露霜天間,一陣緊似一陣的戰鼓響徹雲霄,靠西北的遼西軍方陣內閃開一條缺口,5000銀盔銀甲清一色白馬的騎兵蜂擁而出。

  一名中年壯漢,同樣是身穿素銀盔甲,頭帶虎頭盔,手拿雙頭鐵矛,在這5000騎兵的簇擁下走向前陣,在距離對面敵軍大約300米的距離外停了下來。

  “程雲小兒,你身領朝廷厚恩,卻不思報答,今朝事發,我代朝廷來征伐與你,還不速速出來,下馬投降,本帥興許饒你一命。”來人正是東漢中郎兼遼西郡太守公孫瓚。他雖然知道程雲並不在對面,但仍這樣說,只是為打擊飛虎軍的士氣,讓他們知道自己跟隨的乃是“叛逆”。

  他本是武將,又正當壯年,因此聲音極是渾厚,毫不費力的穿透了幾百米的距離,傳到了飛虎軍的陣中。

  不一刻,凶神惡煞的張飛催馬而出,大叫道:“公孫小兒,你算什麼東西,敢叫我大哥姓名?你說朝廷叫你討伐我大哥,可有聖旨,若無聖旨,如何在這裡如狗狂吠,難道不知道捏造聖旨是死罪麼?”張飛說完,故意哈哈大笑。

  “你……”公孫瓚早知道程長風這個義弟,但他知道的張飛可是莽撞無知的,怎麼今日卻如此能言善變。

  公孫瓚這幾天來可以說是鬱悶之極,從幽州城到江山城不過400餘里的路程,他的大軍硬是走了將近半個月才全部到達集結完畢。

  一是夏末多雨,道路泥濘;二卻是沿路不斷有小股的飛虎軍屯田的軍民騷擾,公孫瓚也曾派出大軍去圍剿,奈何這些人打完就跑,專門設陷阱、打老弱,遇到大軍跑得比兔子還快。

  幾天下來,弄得整支大軍疲憊不堪,簡直比一場大的戰役還要辛苦。

  好不容易逼近了江山城,先行派出的探子卻發現在三個衛星城市的環繞下,整個江山城的立體防禦體系堅固如此,先打哪一座,都會引來身後其他三城的攻擊。

  公孫瓚本想破釜沉舟,先攻占一座衛星城,然後再圖謀他策,這個時候,等待已久的張飛黑虎軍團卻出現了,這張飛早忍耐了近一個月,此時如出空籠的猛虎,死死的把公孫瓚咬在距離江山城不到100里的這片平原上。

  此時,眼見張飛如此責問,公孫瓚毫無準備下,一時張口結舌,怒氣上涌。

  “誰給我取此人狗頭!”公孫瓚怒喝!

  “某家願往,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公孫瓚一看,是一個面如冠玉的少年將軍,原來是自己‘白馬義從’新近收錄的一員,自稱常山真定人,姓趙名雲,字子龍,年紀不過16,只因身手不錯,任命他當’白馬義從’的什長。

  “你?太過年幼,恐難也!”公孫瓚懷疑的看了趙雲一眼,拒絕到。

  “大人,我雖年幼,但與那程雲實有過節,願以這一身本事報效大人!”趙雲也是年少意氣,他只因當日在五虎山上中了程長風之計,因此一直耿耿於懷,年前,家中兄長病故,他孤身一人無處可去,本想投靠程長風,但心理始終有過節,竟然徑直投了公孫瓚。

  “哼,小小什長也要出戰,叫程雲笑我遼西無人乎?”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鄙夷的看了一眼躍躍欲試的趙雲,像他這種世家子弟,一向看不起趙雲這種平民出身的將領,更何況這大戰的正式的第一仗,說什麼也不能叫外人奪了功勞。

  “你,那就祝將軍旗開得勝,雲觀敵略陣也。”趙雲面色如水,這一刻,心底強烈的自尊被激起,但那天生的冷靜也讓他沒有說出什麼過激的話來。

  “大哥,待我去取那張飛的狗頭,來給你獻禮!”公孫瓚看對面張飛各自不甚高大,雖然粗壯,但想來年紀尚輕,也沒聽說過有什麼戰績,自己的弟弟應該可以取勝,所以毫不猶豫,點頭應允,公孫越立刻拍馬上前。

  “張飛,可敢出陣與我一戰!”公孫越大吼道,手中大刀一掄。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公孫瓚不用自己的優勢兵力衝擊張飛,而先要單條呢?現在遼西軍和飛虎軍是6萬多對2萬5千多,應該說優勢是很明顯的。

  但畢竟飛虎軍是2萬多人,不是2萬隻綿羊,硬撼之下,遼西軍自身傷亡必定過萬,這不是公孫瓚想看到的。而且如果飛虎軍只是防禦的話,那遼西軍將損失更大。

  所以,公孫瓚希望通過單挑,陣前斬殺對方大將,嚴重打擊對方士氣,沒了士氣,再一鼓作氣衝鋒,損失就微乎其微了。

  然而……

  “來的是什麼人,你家張爺爺還怕你不成。”張飛其實不是莽夫,但天性最為好鬥,一見有人趕來邀戰,那有不答應之理,本來程長風允許他當先鋒打頭陣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防守,肆機給‘白馬義從’下藥,但卻沒想到公孫瓚會在兵力占優的情況下,選擇單挑。

  “我是右北平郡太守公孫越是也!”原來公孫瓚早把自己的弟弟都分封了幽州各郡的太守,整個幽州已經是他想當然的戰利品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