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們兩個大男人好麻煩,張晨弟弟年紀幼小到也罷了,你這麼大人了……”在這個時代,敢和程長風這樣說話的除了羅西就是張綃了。

  “呃,那我就收下了。”本來挺慷慨激昂的一番對話,叫張綃一攪和就變了樣,不過這樣到也痛快。

  “等他日城成之時,就是你張晨頭功之日。”程長風看著手中這一沓繪製詳細的地圖,上面河流山川無一不有,關隘城池細緻羅列,不由的更是佩服當年張衡要花多大精力才完成了此圖。

  “對了,程大哥,你的新城想好叫什麼名字沒有?”張綃問道。

  “可叫江山麼?”程長風問道。

  “何意?”張綃問道。

  “名起北地邊陲,縱馬萬里江山。”

  “江山,江山,萬里江山,好名字!”張晨贊道。

  “嗯,城如其人,志向高遠!”張綃也贊道,話未說完,臉色到先緋紅一片。

  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江山城藍圖初現。

  ///////////////////////////////////

  各位覺得這理想之城精彩麼?不管怎樣,能得到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理想:)所以,請投票給我吧:)砸!!!

  正文 第三十四章,江山萬里

  沖榜拉!砸票嘍!快來人啊!!!!!!!!!!!!!!!!

  //////////////////////////////

  這是一次漫長的遷徙,更是未來大漢帝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遷徙,從開始的幾百人的工匠隊伍與一列列士兵,到後來成千上萬的流民的湧入,再到後來商人、世家、平民的蜂擁而來,一個新興的城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就這樣濃縮了改變歷史的每一刻時光。

  “江山,到江山去!”成了那時候最流行的話。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盛夏,江山破土,默默無名。

  可又有誰知道那個時候,這個城市誕生的不易,甚至險些還未動工,就胎死腹中。

  即使在未來中華帝國的歷史教科書里,也沒有更多詳細的記載,甚至這記載多少有了些空想般的樂觀:

  公元185年6月,帝國第一行政長官程長風發布了建設江山城的號召,人民群眾反映熱烈,紛紛跟隨。

  但有誰知道這歷史的真實的一刻呢?

  當日,程長風和眾人提出建設新城的構想,果然不出他的所料,立刻引來了一片反對之聲。

  中國人都有很深的鄉土情節,尤其是在那個年代,除非天災人禍,迫不得已,或者升官發財,另有高就,否則任誰也輕易不會離開自己的鄉土。

  這也是人們輕商的一個潛在原因吧?因為商人,尤其是創業初期的商人,都是要遠走他鄉,辛苦對縫來賺取第一桶金的。

  如今,程長風號召這些平民,地主和世家去一個從未去過,前途未卜的地方定居,這樣的異想天開般的想法,所遭受的苛責和壓力可想而知。

  不過,在程長風的計劃內,本來就不期望這些頑固的幽州本土居民和大世家們能和自己一起去開墾荒地,只要他的兄弟、朋友和屬下能支持他就可以。

  但出乎他的意料,除了羅西、張飛和事先就知道內幕的張綃、張晨,就連一直支持他的劉備、王烈都提出了反對意見,尤其是當程長風把新城市的地點定在了幽州的東南,漁陽郡與廣陽郡的交接處,靠近海何的出海口,也就是現在天津市位置的時候,更多激烈反對的聲音出現了。

  “大哥為何選此地建城市,我觀此處地處平原,一無險隘,地勢也極其荒涼,下方就是冀州,其間袁氏家族勢力龐大,大哥何以立足?”劉備指著張晨所獻的地理圖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這些話到也有道理,並且是真心在為程長風考慮。

  “的確,這裡雖然靠近北平城,離我幽州本城也不算遠,但我少年遊學時曾途經那裡,那裡據我觀察就是一片河水沖刷出來的灘涂,無險要可守,實不易建城。”王烈也提出了反對意見。

  “三哥和王先生的話很有道理,這等百戰之地實不是立足之地,雲長還望大哥三思。”關羽也出列補充。

  “請大人三思!”一干將領齊聲勸道。一旁聆聽的張綃和張晨本來是信心十足,但一看局面成了這樣,著急的恨不得馬上站出來替程長風反駁這些人的愚魯,卻被程長風拉住。

  “各位,不要著急,且聽我說幾句如何?”程長風成竹在胸,微微一笑。

  “大人請講……”眾人其實都是極欽佩程長風的,因為他之前所做之事無一不留有後招,可以說是步步精妙,環環相扣,就從他勸走劉焉、自己順利登上刺史的位置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一二。如果不是這次他的提議太過匪夷所思,他們本也不會提出什麼反對意見的。

  但眼見程長風不因他們反對而生氣,反而如此客氣,眾將看在眼裡,更加惶恐。

  “各位,你們可知我立業之本?”程長風喜歡讓人順著他的思路前進,並讓人跟著他的思路去思考問題,而且他也善於把別人引進他的思維模式里去。

  “大人應是以商業為本,兵事輔之……”王烈躊躇半響道。

  “彥方所說的是一方面,但不是主要?”程長風點頭表示讚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