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告幽州民眾書》主要從屯田墾荒、稅收、商貿等方面進行了闡述,文書提出,幽州刺史府鼓勵流民開墾荒地,並且以誰開墾歸誰所有的原則,但各大世家卻不得以任何名義再侵占無主荒地。對開墾荒地的農民給予一定數量的政府貸款及張晨開發的水車等新技術的支持。至於稅收則規定,新開墾荒地三年內免稅,只交納當年餘糧的1/6即可。同時,程長風大力提倡與邊境鮮卑等少數民族及內地的貿易,並規定今後幽州境內不得歧視商人,並對經商的商人給予低廉利息的政府貸款及貨物保價系統。

  為了保證這部《告幽州民眾書》的威嚴,程長風硬性規定,該法規在幽州境內有違反者,以黃巾餘孽處理,反正我說你是黃巾你就是黃巾,這也算是他長風無賴了一把,並命令飛虎軍捕殺了幾個膽敢公開鬧事的土豪。

  應該說,這未來中國的第一部貌似改革的條例並不算多麼激進,為了取得大世家勢力和儒生們的支持,程長風做了很大的妥協,首先就沒有把土地改革和奴婢制度改革提到議事議程上來。不過程長風自有他的方法,按照他的計劃,他將在目前自己控制的範圍內廣興公商,到時候,那些大地主在利益的驅動下自然會主動放棄自己手中不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利潤的土地,然後自己再以政府的名義收購。

  但程長風並不是無原則的妥協,他首先利用這兩年來的秘密調查取證,公開審判了一批民怨較大的貪官和地主,以違反古訓,不守周禮的名義把他們砍了腦袋,家產充公,糧食分配給平民,土地一半給了聲譽較好的世家,一半收歸政府所有。

  本來這樣程長風已經很滿意,但沒想羅西卻向他提出了另外一個建議。

  “土地方面,承認現有土地私有,以保證你們這些中國的大農場主們不提出疑義。”儘管程長風一再糾正,羅西還是喜歡把這些大世家稱為農場主。

  “但這並不等於讓他們脫離控制,他們必須同意由刺史府設置專門的機構管理和等級土地的所有權。土地所有人可以選擇自己耕作,但是每年都需要向國家交納部分收成作為賦稅;而那些地主和世家控制的土地,或是因戰亂等原因荒廢的土地,全部由我們的管理機構統一管理耕作,自己不得私相租賃。這些土地,由刺史府統一安排屯田軍耕作。如此,我們就可以將所有的流民納入軍制,編制更多的屯田軍,使得軍隊的兵員和糧草都有基本的保證。”羅西搖頭晃腦的說。

  “嗯,不錯,繼續說……”程長風來了興趣,鼓勵羅西。

  “至於那些大農場主方面,我們根據耕地的收成,留足耕作者的口糧,其餘按一定比例分配給土地所有者、屯田軍和府庫,這樣即不損害大農場主的利益,也有效的利用了現有的土地資源。而這個政策實施後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名正言順的推出土地登記和土地交易管理制度了。因為,非自己耕作的土地必須由刺史府管理,所以土地必須登記。當然,返回給地主的收益是有最低標準的,如果歉收,刺史府就倒貼,而刺史府倒貼的基礎,當然是大力發展商業,這簡直和老大你的計劃不謀而合啊!”羅西受到鼓勵,更加得意。

  “可是這樣會不會傷害到世家的利益呢?”程長風指出建議的癥結所在。

  “當然不會,老大,你想現在是什麼時候?打仗啊?想想我們美國南北戰爭的時候,多少大農場主的土地都成了荒園,尤其在南部,再想想我們曾經的西部,那土地都沒人要啊?”羅西的話叫程長風一震。

  “是啊,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候,能有多少土地真正耕作起來啊?很多世家光擁有土地,卻因沒有人力、或者不善管理,而荒蕪著,自己正好以代管的形式逐漸掌握這些土地啊!”程長風激動的簡直想抱住羅西親上一口,但看著他滿臉堅硬的鬍子,還是算了。

  計議已定,程長風立刻找來張道,與他一計算,張道立刻表示贊同,他家的土地就大都荒蕪著,根本僱請不到農民耕種。於是,在張道為首的世家撮合下,幽州的大世家、大地主覺得還是刺史府統一管理收益好,而且程長風過去幾年再涿縣推廣商業帶來的效益已經讓很多世家眼熱,加上前面以殺黃巾的名義大殺了幾個鬧事的大地主,所以,經過再三考慮,這些世家主動把土地全部上報,以求謀得更大利益。

  “跟著程大人干總沒有錯的。”張道勸慰這些人,程長風知道後暗笑不已,這感覺好像自己成為了黑社會老大一般。

  就這樣,在程長風的推動下,在張道等世家的支持下,一場改變未來歷史的改革悄悄的在東漢大地的東北部開展著。

  ~~~~~~~~~~~~~~~~~~~~~~~~~~~~~~

  周日晚12點繼續沖榜(也就是周一的凌晨),請各位拖家帶口,穿著N個馬甲來支持《大漢飛虎》,拜託了,哈哈:)

  正文 第三十章,商業興州(1)

  大家推薦啊!!!沖新書榜啊!!!有馬甲的上馬甲,沒馬甲的請盡心,謝謝各位了!!!推薦推薦推薦!

  ~~~~~~~~~~~~~~~~~~~~~~~~~~~~~~

  程長風決定為未來的發展尋找一個突破口,制度的改革雖然在潛移默化的進行,但顯然這僅僅是個開始,而且還有些遮遮掩掩;也想過通過武力去解決問題,但現在飛虎軍的實力自保有餘、擴張絕對不足,至於科技,生產力都如此低下,何談科技,所以,突破就在商業。“用工商為未來打下一個雄厚的基礎,至少是富裕的基礎。”程長風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