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黃巾起義後,由於戰亂影響,商業往來幾乎停頓,自然也就沒有人再需要押送貨物的保鏢了,但程長風的財政收入卻更好了,因為按照羅西的建議,剩下的1000名飛虎軍改建成僱傭兵的模式,為那些大戶人家守護莊園,畢竟黃巾軍專門燒、殺、搶、掠這些大戶人家,而且所付出的佣金比押送貨物高處好幾倍。

  戰亂一起,糧價飈升,囤積在縣城內的那些糧食,這個時候成了搶手貨。但程長風似乎並不打算出手。因為這些糧食對於他還有更大的用處

  轉眼,到了中平元年4月中,黃巾起義不但沒有被朝廷彈壓下去,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這一天,程長風正與羅西等人在涿縣縣衙內閒聊,忽然門外士兵來報。

  “程大人,有來自幽州刺史劉焉劉大人的密報。”

  “該來的總算來了。”程長風知道自己的來到肯定改變了三國的歷史進程,而本來是劉備等人投筆從戎已經變成了他程長風帶領眾家兄弟撕殺。

  “請使者進來。”程長風揮了揮手,羅西、劉備、張飛、王烈、簡雍分兩邊坐好。

  不一會,來自幽州的使者走了進來,略施一禮後,對著正中的程長風道:“程縣令,我是劉大人派來的信使,這裡有些事情要和大人密談,這些人……”說完,看了羅西等人一眼。

  “尊使但說無妨,這裡都是我的兄弟與下屬,皆親信之人。”羅西微笑道,座下之人都很感動。

  “這個……”使者看程長風態度很堅決,猶豫了一會才道:“程縣令,近日黃巾賊兵勢大,劉大人為國為民操勞,然軍糧短缺,得知程縣令治縣有方,城中頗有餘糧,特命大人親自押送5000擔糧草去幽州。”說完,掃了在座的人一眼,只見除了一個黑大個對他怒目而視外,其他人都面向程長風,仿佛沒聽到他的話語。使者也忙緊張的盯住眼前這個相貌清秀,微笑不語的年輕縣令。

  “好,你回去明報劉大人,我10日內即押送糧草趕到。”程長風答應的很痛快,使者大喜,忙施禮轉身告辭。

  “大哥,我們的糧食為何要給那無乾的鳥人?”使者一走,壓抑了許久的張飛第一個吼了出來,其他的人也都疑惑的看著他,等待他的答覆,就連羅西也是滿臉不相信。

  “我們畢竟還是漢家臣民,雖無德,然百姓無罪也,幾擔軍糧不算大事,而且,各位兄弟,你們想一輩子呆在涿縣這個小地方麼?”程長風道。

  “好男兒志在四方,我等即有志拯救萬民,當然不能蝸居於一小小縣城。”劉備緩緩的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既然如此,眼下就是一個機會,幽州城是整個幽州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理位置由於,北可達遼西、遼東;南接益州、并州,是貿易中轉的經略之地,進可攻,退可守,而且那裡黃巾基礎並不牢靠,實是我們發展的良地。”見眾人點頭,程長風接著說:

  “其實,我又何嘗願意成為別人的棋子,為劉焉當這個‘壓糧官’,而且劉焉招我親自押糧而去,必不懷好意,所以這次押送糧草,除了長風酒樓、長風鏢局留下足夠的人手,各位兄弟請都要跟我去幽州,那裡可有更廣闊的天地在等待我們。”程長風道。

  “大哥(大人)有命,萬死不辭!”眾人聞聽此言,眼中均現驚喜之色,一起恭身道。

  接著,眾人又仔細商討了一下,因為要離開這經略了一年多的涿縣,大家多少都有些捨不得,而且這一去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尤其時家在涿縣的眾人,如劉備、張飛、簡雍都忙著策劃如何安排家小上路,尤其時張家,身為本地大戶,不可能就這樣全數搬走,程長風索性讓張道暫時代領涿縣縣政,而且有這個地頭蛇在,程長風更放心了。

  至於從何路前往幽州,每日何時出發,何時安營紮寨;到了幽州如何與劉焉周旋,如何取得劉焉信任、如何最後某得幽州,都做了或詳細或大概的策劃。

  這一切都讓程長風很滿意,只是歷史上應該在此時出現的關羽卻一直沒有來過涿縣境內,程長風想大概是自己的來到已經改變了歷史的進程,所以關羽這個時候不知道流落到了哪裡,只好命令守城的士兵多多留意來往人等,看有沒有一個紅臉長須,高大魁梧的青年漢子進出涿縣。

  眾人除羅西都不知道程長風這是在幹什麼,一時間到有不少什麼紅臉大盜闖進了縣城的謠傳傳了出來。

  看來謠言的力量是巨大的,程長風無奈之好撤消了命令,心中對關羽的期待卻更增加幾分。

  正文 第十三章,幽州劉焉(2)

  為了讓路西華兄弟還有獨孤八刀大哥,還有所有好兄弟的票投的不冤枉,今晚再吐血更新一章:)覺得我夠意思,那各位就在今夜繼續幫我沖啊,把你的票砸出點動靜來!!!

  ~~~~~~~~~~~~~~~~~~~~~~~~~

  但不管怎樣,出發的日期卻臨近了,十天後,程長風帶領1000飛虎軍從涿縣開拔,羅西等人同時上路,張道帶領涿縣大戶和眾百姓依依不捨的送出城外10餘里,方才返回。

  而回城後,張道就按照程長風的叮囑,以程長風留下的100名飛虎軍為班底,以程長風的名義組建了500人的涿縣護衛隊,兵員就是涿縣各大戶的家丁和百姓,至於軍費,由各大戶平攤,反正他們每年蓄養家丁也要花一大筆銀錢。戰亂之時,人人求個平安,這種民間性的民團組織很受歡迎,尤其是涿縣百姓深感這一年程長風的明政厚恩,因此眾人報名踴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