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頁
「是,奴才馬上去辦。」內侍退下,命人去抬海公公的遺體。
李洛也來了,聽到了顧郡辰的話,也知這是顧郡辰成全了海公公,海公公給李洛的印象一直很好,雖然是權勢極大的太監總管,但更像一個需要人關心的老爺爺,而今,他也去了。和照寧帝同一天去世,傳出去,也是一段好聽的話。「人總有一死,節哀。」李洛對顧郡辰道。
生離死別,李洛一向比別人看得淡,因為死過。
顧郡辰轉身,突然抱住了李洛,把頭埋在他的頸脖間。李洛覺得自己的脖子濕了,是顧郡辰的眼淚,皇帝陛下沒有發出哭聲,但是眼淚不停的流。人生在世,總有生離死別,卻不知來的那麼快。
想當年,他還是個小孩,被封為齊王,皇叔非常的厚待他,再後來,他中毒了,皇叔比誰都擔心,然後他慢慢長大了,皇叔有心立他為太子,卻因為他中毒一事,而不能聲張。
他長大了,那個關心他的皇叔卻去世了。如果可以,顧郡辰真相折壽換回他的生命。
任何一個人對照寧帝的感情,都沒有顧郡辰來的生,包括照寧帝的那些兒子、女兒們。照寧帝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但是他是一位優秀的叔叔,在顧郡辰的心中,他更像是一個父親。今生有幸,在父皇去世之後,他還有一位父親。
「洛兒,如果有一天,我先你一步走了,你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心痛?」顧郡辰問,「我好怕,好怕把這樣的心痛留給你,到時候,誰來給你懷抱?誰來安慰你?」
「不用怕。」李洛抱住他,輕輕的拍著他的背。此時此刻的顧郡辰,就像一個大小孩,需要人好好的、溫柔的安慰他。
「我不會心痛太久,因為我們約好了,我會很快來陪你。」
「嗯。」沙啞的聲音有些無助,也有些任性。他不忍心也不願意在他死了之後,讓李洛一個人留在這個世界上。
所以他明知道自己要求李洛一起,是一件過分的事情,但還是這麼要求了。
太上皇的遺體整整放了七七四十九天,請了廣悲寺的高僧做法,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才入葬皇陵,但是,沒有和唐皇后合葬。
照寧帝生前說過,死生不復相見了,唐皇后做的那些事情,他可以諒解,可以不怪罪,卻是無法放下。所以死生不復相見。
太上皇去了之後,照寧帝生病了,就像個孩子,李洛一刻都離不開,而且生病的時間有些長,整整過了一個月,才慢慢的恢復過來。
而這一刻所有的朝政大事,都是李洛接待,包括上朝。
李洛有顧郡辰的聖旨,才得以上朝,不過,他上朝的時候帶上了太子小恩恩,讓小恩恩好好的聽著朝廷大事,然後回去之後,再告訴給顧郡辰聽,他自己並不插嘴。
也因此,在這一個月里,小恩恩成長的特別快。有事情,經歷了才會明白,有了壓力,才會長大。小恩恩就是這樣,他一直是聰明的、早開竅的,但是身邊有顧郡辰和李洛,所以他有時候也會依賴他們,覺得有父皇和爹爹在,就算是錯了也沒有關係,因為他們會告訴他。
可是現在他發現不是這樣的,有一天,父皇和爹爹會老,會離開他,到那個時候,如果他做錯了,誰來告訴他?
所以小恩恩才突然長大了,再也不嘻嘻哈哈的,而是成熟穩重了,越來越有一國太子的威嚴了,看到青青很是心疼,不停的給他食補。
九月初,顧郡辰痊癒了,開始自己上朝了,帶著小恩恩,下朝之後,他會和小恩恩商量事情,然後讓小恩恩針對每一件事,說出自己的分析觀點,接著顧郡辰再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小恩恩才考一下他的想法是對的,還是錯的,哪裡需要改進。
這段時間,小恩恩的進步,他是看在眼裡的,但是他覺得還不夠,在皇宮長大的孩子、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的孩子,眼見和閱歷總是不夠的。
所以顧郡辰有了一個想法,這個想法他還沒有告訴李洛,先給小恩恩商量了一下。
「你知道外面有多大嗎?」顧郡辰問小恩恩。
小恩恩搖頭:「皇宮很大,京城很大。」
「但是外面的天地,有無數個皇宮那麼大、有無數個京城那麼大。」顧郡辰說著,又拿出地圖,「這是我華國的地圖,原來的十二個州,加上後來的扶丘和曲龍,一共十四個,而皇宮、京城,不過是這裡面的一個,在這裡。」顧郡辰指著地圖,「這裡是你出生的地方,象州,這裡是父皇、你叔祖父、你李祖父、於鎮西、老將軍……全部鎮守過的西北。當年的爹爹也是在那裡出生的,後來被抱到了養母家。這裡有西北的烈士墓,刻寫著六萬英魂的名字……錦之,你是幸運的,父皇和爹爹給了你錦繡江山,但是你的責任很大,你要把這錦繡的江山傳下去。」
小恩恩聽著顧郡辰的話,心裡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裡是華國的河山圖,整個河山圖,就在他的面前,而京城,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地方。
「你有什麼想法?」顧郡辰看著他閃爍的眼神問。
「我想去看看。」小恩恩道,「我想去看看父皇和爹爹管理下的華國河山,我想去看看老將軍、於表叔、李祖父他們鎮守的西北,我想去走一走父皇和爹爹走過的路。我聽青姨說,爹爹七歲的時候,就可以巡撫全國,而今我八歲了,作為爹爹的兒子,作為華國的太子,我也可以的。」他有這份雄心,有這份勇氣,有這份魄力,是顧郡辰最欣慰的。
李洛也來了,聽到了顧郡辰的話,也知這是顧郡辰成全了海公公,海公公給李洛的印象一直很好,雖然是權勢極大的太監總管,但更像一個需要人關心的老爺爺,而今,他也去了。和照寧帝同一天去世,傳出去,也是一段好聽的話。「人總有一死,節哀。」李洛對顧郡辰道。
生離死別,李洛一向比別人看得淡,因為死過。
顧郡辰轉身,突然抱住了李洛,把頭埋在他的頸脖間。李洛覺得自己的脖子濕了,是顧郡辰的眼淚,皇帝陛下沒有發出哭聲,但是眼淚不停的流。人生在世,總有生離死別,卻不知來的那麼快。
想當年,他還是個小孩,被封為齊王,皇叔非常的厚待他,再後來,他中毒了,皇叔比誰都擔心,然後他慢慢長大了,皇叔有心立他為太子,卻因為他中毒一事,而不能聲張。
他長大了,那個關心他的皇叔卻去世了。如果可以,顧郡辰真相折壽換回他的生命。
任何一個人對照寧帝的感情,都沒有顧郡辰來的生,包括照寧帝的那些兒子、女兒們。照寧帝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但是他是一位優秀的叔叔,在顧郡辰的心中,他更像是一個父親。今生有幸,在父皇去世之後,他還有一位父親。
「洛兒,如果有一天,我先你一步走了,你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心痛?」顧郡辰問,「我好怕,好怕把這樣的心痛留給你,到時候,誰來給你懷抱?誰來安慰你?」
「不用怕。」李洛抱住他,輕輕的拍著他的背。此時此刻的顧郡辰,就像一個大小孩,需要人好好的、溫柔的安慰他。
「我不會心痛太久,因為我們約好了,我會很快來陪你。」
「嗯。」沙啞的聲音有些無助,也有些任性。他不忍心也不願意在他死了之後,讓李洛一個人留在這個世界上。
所以他明知道自己要求李洛一起,是一件過分的事情,但還是這麼要求了。
太上皇的遺體整整放了七七四十九天,請了廣悲寺的高僧做法,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才入葬皇陵,但是,沒有和唐皇后合葬。
照寧帝生前說過,死生不復相見了,唐皇后做的那些事情,他可以諒解,可以不怪罪,卻是無法放下。所以死生不復相見。
太上皇去了之後,照寧帝生病了,就像個孩子,李洛一刻都離不開,而且生病的時間有些長,整整過了一個月,才慢慢的恢復過來。
而這一刻所有的朝政大事,都是李洛接待,包括上朝。
李洛有顧郡辰的聖旨,才得以上朝,不過,他上朝的時候帶上了太子小恩恩,讓小恩恩好好的聽著朝廷大事,然後回去之後,再告訴給顧郡辰聽,他自己並不插嘴。
也因此,在這一個月里,小恩恩成長的特別快。有事情,經歷了才會明白,有了壓力,才會長大。小恩恩就是這樣,他一直是聰明的、早開竅的,但是身邊有顧郡辰和李洛,所以他有時候也會依賴他們,覺得有父皇和爹爹在,就算是錯了也沒有關係,因為他們會告訴他。
可是現在他發現不是這樣的,有一天,父皇和爹爹會老,會離開他,到那個時候,如果他做錯了,誰來告訴他?
所以小恩恩才突然長大了,再也不嘻嘻哈哈的,而是成熟穩重了,越來越有一國太子的威嚴了,看到青青很是心疼,不停的給他食補。
九月初,顧郡辰痊癒了,開始自己上朝了,帶著小恩恩,下朝之後,他會和小恩恩商量事情,然後讓小恩恩針對每一件事,說出自己的分析觀點,接著顧郡辰再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小恩恩才考一下他的想法是對的,還是錯的,哪裡需要改進。
這段時間,小恩恩的進步,他是看在眼裡的,但是他覺得還不夠,在皇宮長大的孩子、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的孩子,眼見和閱歷總是不夠的。
所以顧郡辰有了一個想法,這個想法他還沒有告訴李洛,先給小恩恩商量了一下。
「你知道外面有多大嗎?」顧郡辰問小恩恩。
小恩恩搖頭:「皇宮很大,京城很大。」
「但是外面的天地,有無數個皇宮那麼大、有無數個京城那麼大。」顧郡辰說著,又拿出地圖,「這是我華國的地圖,原來的十二個州,加上後來的扶丘和曲龍,一共十四個,而皇宮、京城,不過是這裡面的一個,在這裡。」顧郡辰指著地圖,「這裡是你出生的地方,象州,這裡是父皇、你叔祖父、你李祖父、於鎮西、老將軍……全部鎮守過的西北。當年的爹爹也是在那裡出生的,後來被抱到了養母家。這裡有西北的烈士墓,刻寫著六萬英魂的名字……錦之,你是幸運的,父皇和爹爹給了你錦繡江山,但是你的責任很大,你要把這錦繡的江山傳下去。」
小恩恩聽著顧郡辰的話,心裡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裡是華國的河山圖,整個河山圖,就在他的面前,而京城,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地方。
「你有什麼想法?」顧郡辰看著他閃爍的眼神問。
「我想去看看。」小恩恩道,「我想去看看父皇和爹爹管理下的華國河山,我想去看看老將軍、於表叔、李祖父他們鎮守的西北,我想去走一走父皇和爹爹走過的路。我聽青姨說,爹爹七歲的時候,就可以巡撫全國,而今我八歲了,作為爹爹的兒子,作為華國的太子,我也可以的。」他有這份雄心,有這份勇氣,有這份魄力,是顧郡辰最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