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戶戶湊份子,走了東家串西家,子民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楊宏聽說後十分高興。要知道,德高望重的賢士,也只有在死後人們才建祠立碑緬懷他,刻下他生前的種種義舉,道德風範,以表敬重;人還在世,就建祠立碑為他歌功頌德,稱“生祠碑”,不僅在青竹寨,在靖陽縣甚至辰沉州,都是莫大的榮耀。

  子民帶著石匠到處尋找合適的石料,路上碰到楊宏,他十分恭順地說:“我們在五里崖找到一塊丈余見方的青崗石料,打算用它作碑體,你看行嗎?”

  楊宏謙虛地道:“我無德無能,為鄉親們沒做多少事,何敢勞煩你們!建生祠碑我於心不安,還是算了吧。”

  “我問過鄉親們,他們都感恩戴德,願留衣冠為你修建生祠、立生祠碑,你可不要負了大家的一片心意!”子民說著拿出一張紅紙,上面寫滿了立碑人的名字,“蘇子民”三個字赫然列在前面。

  楊宏瀏覽了一下名單,見青竹寨各戶除蘇昌禮外,都毫無遺漏地寫上了名字,便知這是子民人前馬後為他奔走的結果,便道:“子民哥,這事勞煩你了,建祠立碑的一切費用由我承擔,大家的心意我也領了!三十歲生日那天,我要宴請大家,痛飲幾杯,熱鬧熱鬧!”子民問清了誕辰的日子,屈指算了算,還有兩個多月,便說:“我們一定要在你生日前建成生祠,打好石碑,兩件喜事一起辦,大慶大賀!”

  子民既要安排修建生祠的匠人,又要跑五里崖督促石匠幹活;晚上,打著松明火把和兩個石匠熬夜。楊宏見了,很受感動,覺得子民確已改弦更張,對自己一片忠誠。

  那生祠雖不大,卻也是璃琉瓦,飛檐翹翼,煞是氣派;生祠碑打製得更妙,碑體四周是龍鳳呈祥的圖案;右邊,碑文記敘了寨佬楊宏帶領鄉人種罌粟以求溫飽、造福桑梓的恩澤;左邊,密密麻麻刻滿了建祠立碑人——青竹寨各戶主的名字;石碑正中,特用道勁的楷書陰刻四個大字:功德永垂。

  隨著楊公生祠的修建,生祠碑的打製成功,頌揚聲不絕於耳;楊宏志得意滿,不禁有些飄飄然。

  這天,青竹寨各戶主和鄰近各小寨的首事們特來祝賀楊宏三十歲生日並生祠完工。

  立生祠碑,屋場內外,笑語喧譁。人們里里外外看過生祠,又圍著比人還高的生祠碑指劃著名,興奮地議論著。場院裡擺了十幾桌酒席,香氣撲鼻,慶典總管子民喊了句:“入席囉——”守是,山民們便紛紛坐到了桌前。

  子民說完充滿溢美的祝賀辭後,各房各支的執事、各小寨的首事等頭面人物紛紛向楊宏敬酒。子民把一杯米酒遞給烏龍寨的首事,說道:“這是剛出窯的頭杯米酒,你敬給寨佬吧!”首事道:“你自己怎麼不去敬?”子民道:“我太忙,抽不開身。”楊宏恰巧站在子民身後不遠的地方,正在接受人們的祝賀,隱隱約約聽到了他倆的對話,不禁起了疑心。當烏龍寨首事敬酒時,楊宏接過酒杯,欲喝時有人挨身而過,他裝作趔趄了一下,酒杯掉落在地,杯里的酒全灑在飯粒上。

  散席後,楊宏喚一隻麻花母雞啄食地上的飯粒,隔天,那雞便掙扎著死去。剖開它的肚子,腸子肝肺都已變了色。

  前前後後一想,楊宏恍然大悟:原來子民一反常態,阿諛奉承,為了迷惑自己;他一直心懷不軌,趁人不注意時投蠱,自己差點上了當,誤把奸佞當忠良。

  你不仁,我也不義;楊宏派朱虎暗中監視子民,尋找機會,要神不知鬼不覺地將他除掉,以絕後患。

  子民全然不知楊宏已將他識破,一見面仍是滿臉堆笑;楊宏也對他笑臉相迎。這晚,子民要到烏龍寨有點急事,便連夜趕去、八九里山路,一個時辰就趕到了。辦完了事,他又乘月色連夜趕回。坎坷不平的羊腸小道,他不知走過多少回,全不當回事;當走過五里崖時,路旁突然伸出一雙大手,朝他猛擊一掌;他站立不穩,掉下百尺懸崖。

  兩天後,有人發現了他血肉模糊的屍體,他老婆彩花哭得死去活來,認定丈夫是不小心掉落懸崖。

  楊宏為堂哥蘇子民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在靈牌前,他拉著侄兒黑狗的手,對彩花道:“黑狗不能像他爹那樣過活,我要供他去縣城上學堂,將來做個有出息的人。”

  12、她聽到了一個催人淚下的罪惡故事

  種罌粟使山民們的生活變了樣,不僅家境比以前寬裕了,風俗習慣也不同了:農閒變成了農忙,農忙變成了農閒。農閒時常可聽到娶親嫁女,起新屋的鞭炮聲,青竹寨變得多彩而熱鬧了。

  楊宏在舊屋旁又新修了一座木樓、一間偏廈,形成了自成一格的莊園式建築。

  家裡僱請了傭人,小玉再也用不著幹活了,不下廚房人就顯得很清爽。一日閒著沒事,她隨馬幫進州城去趕一年一度的古廟會。飛山廟內,鑼鼓聲聲,正在唱大戲;廟前,有圍著一圈人看猴把戲的,有練把式變戲法的,還有賣發糕、賣米豆腐、賣油糍粑的……

  喧鬧聲聲,分外熱鬧。她東瞧瞧,西看看,不知不覺走到街上。

  “太太,行行好——”

  一個枯瘦如柴的男人跪在她面前,伸出一雙細麻杆似的手向她乞討:“我病得快死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