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溫瑾口角含笑,接過短劍,伸出春蔥般的纖纖玉指,在劍身上輕輕一抹、一彈,只聽"嗆"的一聲輕吟,溫瑾又道:"是鼻子有用些還是耳朵有用些?呀——想來兩樣都沒有什麼用,你還是兩樣都留下來吧!"玉郎畢四暗道一聲:"罷了。"
他雖然厚顏無恥,卻又怎能當著這些人之面,受到如此欺辱,心中雖知自己萬萬不是那玄衫少年的敵手,但此時此刻,卻少不得要拼上一拼,轉念之間,正待翻身一掌擊出。
哪知就在他心念轉處,身後突然微風拂過,那玄衫少年,竟已掠到他身前,他面色一變,卻聽那玄衫少年竟緩緩道:"放他去吧!"溫瑾微微一愕,秋波數轉,突然"嚇哧"一笑,放下手掌,嬌笑道:"我才不會和他一般見識哩,剛才不過是故意嚇嚇他的。"卓長卿含笑道:"那就好了。"
手掌一揮:"還不快走。"
他見溫瑾如此的柔順,心中不覺大感安慰,那些紅衫少女見到溫瑾平日那樣刁蠻,今日對這玄衫少年卻又如此溫馴,彼此對望一眼,心中各自不解。
玉郎畢四目光怨毒的瞪了卓長卿一眼,突然長嘆一聲道:"青山不改,綠水長流……"語聲未了,他身形已如飛掠去,只見遠遠仍有語聲傳來:"此恩此德,來日必報。"溫瑾秋波流轉,望著他的背影,輕輕說道:"你對他雖然這麼仁慈,可是他卻未必會感激你,說不定以後還要找你報仇也說不定,唉——那麼你這又是何昔?"卓長卿面色一沉,正色道:"做人但求自己無愧於心,至於別人怎樣對我無所謂,哼哼,我豈是施恩忘報之人——"說到這裡,忽然瞥見溫瑾目光在閃動,隱著淚珠,知道自幼受著醜人溫如王的放縱,能夠如此,已是大為不易,有時縱然行為略為偏激,卻也難怪。
一念至此,他不禁柔聲道:"有些事你自然不會明了,唉——要是你從小就跟著我那恩師在一起就不會——"語聲未了,忽聽一聲慘呼,自遠處傳來,聲音悽慘絕倫,聽來令人毛骨驚然,卓長卿面色一,變,脫口道:"這是王郎畢四!"轉面望向溫瑾:"這又是怎麼回事?"
溫瑾搖了搖頭,心中突然一動,面色不禁又為之大變。
那看台之上的武林群豪,有些雖與玉郎畢四有故交,但覽卓長卿武功那般驚人,溫瑾又是醜人溫如玉的徒弟,這些人雖然俱都不是等閒角色,但卻誰都不敢招惹溫加玉,是以畢四受辱,他們卻一直袖手旁觀,端坐不動。
但此刻的這一聲慘嘯,卻使得他們不禁都長身而起,翹首望去,只見兩條淡紅人影,自那邊如飛掠來,身法輕盈美妙,不弱於武林中一流高手,瞬息之間,便已掠到近前。
卓長卿抬目望去,只見這兩個紅衫少女,竟是在那紅巾會幫眾慘死之時從地上拾起那粒粉紅色的珠子的小玲、小瓊,此刻她倆人身形如風,掠到近前,倏然頓住身形,小玲玉掌平伶,掌中托著一方素絹,絹上鮮血淋漓,竟赫然放著三團血肉。
卓長卿心頭一顫,仔細望來,才看出這三團血肉,竟是一雙人耳,一隻人鼻,不禁脫口驚呼一聲,又自變色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玲、小瓊四道秋波,齊地一轉,面上卻木然沒有絲毫表情,緩緩的走到溫瑾身前,溫瑾柳眉微顰,忍不住問道:"這可是那玉郎畢四的?"小玲微微頷首,道:"這是狙姑姑叫我們交給姑娘的——"她語音微頓,又道:"她老人家說,無論姑娘對她怎樣,要是有人對姑娘無禮,她老人家還是不能坐視,所以——她老人家就代姑娘把這姓畢的鼻子和耳朵割下來交給姑娘。"雙手一伸,筆直地交到溫瑾面前。
卓長卿心中暗驚:"這醜人溫如玉當真是神出鬼沒,我半點沒有看到她的影子,但此間發生之事,她卻都了如指掌。"溫瑾呆呆地望著這一方血絹,心中但覺百黨交集,思潮翻湧……
小玲等了半晌,見她仍不伸手來接,秋波一轉,緩緩垂下腰來,將這一方素絹,放到地上,輕嘆一聲,接著又道:"姑娘不接,我只得將它放在這裡,反正只要姑娘知道,祖姑她老人家對姑娘還是那麼關心就好了。"小瓊目光一垂,接道:"祖姑還叫我們告訴姑娘,姑娘若是想我她老人家報仇,她老人家一定會讓姑娘稱心如意的,今天晚上,她老人家就在昨天晚上的廳堂里等候姑娘——"她眼眶似乎微微一紅,方自接道:"她老人家還說,請這位卓相公也和姑娘一起去。"小玲輕嘆一聲,接道:"到時候我們兩人也會在那裡等著姑娘的,我兩人和姑娘從小在一起,承蒙姑娘看得起,沒有把我們看成下人,我兩人也一直感激得很,常常想以後一定要報答姑娘,可是——"她語聲微頓,日光一垂:"可是今天晚上,我兩人再見姑娘之面的時候,卻已是姑娘的仇人,姑娘若要對祖姑老人家怎樣,那麼就請姑娘也一樣地對我們。"她幽幽長嘆一聲,又說道:"我們不像姑娘一樣的博學多才,我們都笨得很,可是我們卻也聽說過一句活,那就是:人若以國土待我,我便以國土對人。這句話我不知說得對不對,但意思我卻是懂的。"小瓊目光一直垂向地面,此刻她眼眶仿佛更紅了,幽幽地嘆道:"我們不管祖姑姑為人怎樣,但她老人家一直對我們很好,就像她老人家一直對姑娘很好一樣。"這兩人一句連著一句,只聽得溫瑾心中更覺辛酸苦辣、五味俱全。
她垂首無言,愣了半晌,明眸之中又已隱泛淚珠。
卓長卿目光動處,雙眉微皺,像是想說什麼,卻又終於忍住。
只見溫瑾垂首良久,截斷了她的諸,冷冷道:"我們知道姑娘的心意,當然我們不能勉強,可是我也聽說,古人有割袍斷義、劃地絕交的故事——"她話聲倏然中止,手腕一伸一縮,從懷中取出一柄短劍,左於緊捏衣角,右手一划,只聽"嘶"的一聲,那件紅裳衣袂,便被利劍一分為二。
她暗中一咬銀牙,接著道:"從此姑娘不要再認得我,我也不再認得姑娘了。"玉掌一揮,短劍脫手飛出,斜斜地插在地上,外地一聲,劍身齊沒入地,她表面雖強,心中卻不禁心酸,兩滴淚珠,奪眶而出,抬頭望處,溫瑾亦已忍不住流下淚來。
兩人淚眼相對,卓長卿暗嘆一聲,轉過面去,他無法諒解,造化為何如此弄人,讓世人有如此多悲慘之事。
看台之上的武林豪士,見了這等場面,個個心中不禁驚疑交集,但其中真相,卻無一人知道,眾人面面相覷,誰也無法伸手來管此事,有的人只得轉身走了,有的人雖還留在當地,但卻無一人插口多事的。
一直垂首而立的小瓊,此刻又自長嘆一聲,緩緩說道,"事已至此,掄也再無話說、我想姑娘總比我們聰明得多,會選擇一條該走的略,可是——"她話聲一頓,突然走向卓長卿,說道:"卓相公,你是聰明人,我想問問你一句話,不知你可願意聽?"卓長卿微微一愣,沉吟道:"且請說出。"
他雖然厚顏無恥,卻又怎能當著這些人之面,受到如此欺辱,心中雖知自己萬萬不是那玄衫少年的敵手,但此時此刻,卻少不得要拼上一拼,轉念之間,正待翻身一掌擊出。
哪知就在他心念轉處,身後突然微風拂過,那玄衫少年,竟已掠到他身前,他面色一變,卻聽那玄衫少年竟緩緩道:"放他去吧!"溫瑾微微一愕,秋波數轉,突然"嚇哧"一笑,放下手掌,嬌笑道:"我才不會和他一般見識哩,剛才不過是故意嚇嚇他的。"卓長卿含笑道:"那就好了。"
手掌一揮:"還不快走。"
他見溫瑾如此的柔順,心中不覺大感安慰,那些紅衫少女見到溫瑾平日那樣刁蠻,今日對這玄衫少年卻又如此溫馴,彼此對望一眼,心中各自不解。
玉郎畢四目光怨毒的瞪了卓長卿一眼,突然長嘆一聲道:"青山不改,綠水長流……"語聲未了,他身形已如飛掠去,只見遠遠仍有語聲傳來:"此恩此德,來日必報。"溫瑾秋波流轉,望著他的背影,輕輕說道:"你對他雖然這麼仁慈,可是他卻未必會感激你,說不定以後還要找你報仇也說不定,唉——那麼你這又是何昔?"卓長卿面色一沉,正色道:"做人但求自己無愧於心,至於別人怎樣對我無所謂,哼哼,我豈是施恩忘報之人——"說到這裡,忽然瞥見溫瑾目光在閃動,隱著淚珠,知道自幼受著醜人溫如王的放縱,能夠如此,已是大為不易,有時縱然行為略為偏激,卻也難怪。
一念至此,他不禁柔聲道:"有些事你自然不會明了,唉——要是你從小就跟著我那恩師在一起就不會——"語聲未了,忽聽一聲慘呼,自遠處傳來,聲音悽慘絕倫,聽來令人毛骨驚然,卓長卿面色一,變,脫口道:"這是王郎畢四!"轉面望向溫瑾:"這又是怎麼回事?"
溫瑾搖了搖頭,心中突然一動,面色不禁又為之大變。
那看台之上的武林群豪,有些雖與玉郎畢四有故交,但覽卓長卿武功那般驚人,溫瑾又是醜人溫如玉的徒弟,這些人雖然俱都不是等閒角色,但卻誰都不敢招惹溫加玉,是以畢四受辱,他們卻一直袖手旁觀,端坐不動。
但此刻的這一聲慘嘯,卻使得他們不禁都長身而起,翹首望去,只見兩條淡紅人影,自那邊如飛掠來,身法輕盈美妙,不弱於武林中一流高手,瞬息之間,便已掠到近前。
卓長卿抬目望去,只見這兩個紅衫少女,竟是在那紅巾會幫眾慘死之時從地上拾起那粒粉紅色的珠子的小玲、小瓊,此刻她倆人身形如風,掠到近前,倏然頓住身形,小玲玉掌平伶,掌中托著一方素絹,絹上鮮血淋漓,竟赫然放著三團血肉。
卓長卿心頭一顫,仔細望來,才看出這三團血肉,竟是一雙人耳,一隻人鼻,不禁脫口驚呼一聲,又自變色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玲、小瓊四道秋波,齊地一轉,面上卻木然沒有絲毫表情,緩緩的走到溫瑾身前,溫瑾柳眉微顰,忍不住問道:"這可是那玉郎畢四的?"小玲微微頷首,道:"這是狙姑姑叫我們交給姑娘的——"她語音微頓,又道:"她老人家說,無論姑娘對她怎樣,要是有人對姑娘無禮,她老人家還是不能坐視,所以——她老人家就代姑娘把這姓畢的鼻子和耳朵割下來交給姑娘。"雙手一伸,筆直地交到溫瑾面前。
卓長卿心中暗驚:"這醜人溫如玉當真是神出鬼沒,我半點沒有看到她的影子,但此間發生之事,她卻都了如指掌。"溫瑾呆呆地望著這一方血絹,心中但覺百黨交集,思潮翻湧……
小玲等了半晌,見她仍不伸手來接,秋波一轉,緩緩垂下腰來,將這一方素絹,放到地上,輕嘆一聲,接著又道:"姑娘不接,我只得將它放在這裡,反正只要姑娘知道,祖姑她老人家對姑娘還是那麼關心就好了。"小瓊目光一垂,接道:"祖姑還叫我們告訴姑娘,姑娘若是想我她老人家報仇,她老人家一定會讓姑娘稱心如意的,今天晚上,她老人家就在昨天晚上的廳堂里等候姑娘——"她眼眶似乎微微一紅,方自接道:"她老人家還說,請這位卓相公也和姑娘一起去。"小玲輕嘆一聲,接道:"到時候我們兩人也會在那裡等著姑娘的,我兩人和姑娘從小在一起,承蒙姑娘看得起,沒有把我們看成下人,我兩人也一直感激得很,常常想以後一定要報答姑娘,可是——"她語聲微頓,日光一垂:"可是今天晚上,我兩人再見姑娘之面的時候,卻已是姑娘的仇人,姑娘若要對祖姑老人家怎樣,那麼就請姑娘也一樣地對我們。"她幽幽長嘆一聲,又說道:"我們不像姑娘一樣的博學多才,我們都笨得很,可是我們卻也聽說過一句活,那就是:人若以國土待我,我便以國土對人。這句話我不知說得對不對,但意思我卻是懂的。"小瓊目光一直垂向地面,此刻她眼眶仿佛更紅了,幽幽地嘆道:"我們不管祖姑姑為人怎樣,但她老人家一直對我們很好,就像她老人家一直對姑娘很好一樣。"這兩人一句連著一句,只聽得溫瑾心中更覺辛酸苦辣、五味俱全。
她垂首無言,愣了半晌,明眸之中又已隱泛淚珠。
卓長卿目光動處,雙眉微皺,像是想說什麼,卻又終於忍住。
只見溫瑾垂首良久,截斷了她的諸,冷冷道:"我們知道姑娘的心意,當然我們不能勉強,可是我也聽說,古人有割袍斷義、劃地絕交的故事——"她話聲倏然中止,手腕一伸一縮,從懷中取出一柄短劍,左於緊捏衣角,右手一划,只聽"嘶"的一聲,那件紅裳衣袂,便被利劍一分為二。
她暗中一咬銀牙,接著道:"從此姑娘不要再認得我,我也不再認得姑娘了。"玉掌一揮,短劍脫手飛出,斜斜地插在地上,外地一聲,劍身齊沒入地,她表面雖強,心中卻不禁心酸,兩滴淚珠,奪眶而出,抬頭望處,溫瑾亦已忍不住流下淚來。
兩人淚眼相對,卓長卿暗嘆一聲,轉過面去,他無法諒解,造化為何如此弄人,讓世人有如此多悲慘之事。
看台之上的武林豪士,見了這等場面,個個心中不禁驚疑交集,但其中真相,卻無一人知道,眾人面面相覷,誰也無法伸手來管此事,有的人只得轉身走了,有的人雖還留在當地,但卻無一人插口多事的。
一直垂首而立的小瓊,此刻又自長嘆一聲,緩緩說道,"事已至此,掄也再無話說、我想姑娘總比我們聰明得多,會選擇一條該走的略,可是——"她話聲一頓,突然走向卓長卿,說道:"卓相公,你是聰明人,我想問問你一句話,不知你可願意聽?"卓長卿微微一愣,沉吟道:"且請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