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其實早幾年皇上就有這個意思。那時爹爹以你年紀小給推了,如今聖旨已下,由太子妃變為太子側妃。這回是再也避不了的。”洛宰相摸著鬍子,皺眉道。若是還有下回,是不是由側妃降為侍妾?他不敢想,也不願去想。皇上的心思太深,為人臣子不該妄自揣度。
“女兒明白。”聖旨已下,沒得更改。這一點,洛紫妍比誰都清楚。
洛宰相長嘆一口氣,起身離開。留洛紫妍一人靜思。
嫁進太子府那日,洛紫妍的心中一直默念爹爹的叮囑:“不爭便是爭,爭來爭去一場空。”
推開門,太子心懷忐忑的走進新房。她是極不情願的吧?想起一年前上宰相府向宰相討教處事之道時無意間聽到的對話,太子的嘴角勾起淡笑。
那一日,從宰相大人的書房出來,他繞道去向宰相夫人問好。宰相大人是他小時候的恩師,對於宰相夫人這位師母,他一向敬重。倒是沒想到會聽到她和師母的對話。
“良人如此多,不嫁帝王家。”一個空靈的嬌俏聲音傳來,引起他的好奇。
“胡說什麼呢?皇家豈是你一個小丫頭能妄議的?”宰相夫人斥責道。
“有感而發嘛!女兒只是覺得自古以來,帝王無情。”嬌俏的聲音越來越小,忽然又振振有聲的響了起來,“如若我要嫁,一定要嫁一個重情重義之人。”
“是,我們家紫妍一定要嫁給一個有情有義的好兒郎。”宰相夫人聽到這倒是笑了,調侃道。
“這可是娘應承女兒的,也要幫女兒說服爹爹才是。”洛紫妍趁機要求自家娘親站在她這一邊。
“現在就想嫁人了?羞與不羞?”宰相夫人口中訓斥,語氣卻甚是寵溺。
“跟自家娘親說些貼己話,有什麼好羞的?要是女兒藏著掖著,看您急不急?”洛紫妍異常淡定的回嘴。
“是是。咱家紫妍最貼心了。”宰相夫人的話里處處溢著愉悅之意。
就這樣站在門外聆聽著兩人的鬥嘴,太子的心情忽然就放鬆了下來。這樣的母慈女孝是皇家少有的,這樣有見地又不貪皇家富貴的官家小姐他亦不曾遇見過。洛紫妍嗎?有夠特別的。
在他而言,娶誰為妃其實並不重要。父皇安排的親事,無非是為了幫他拉攏眾多重臣。前幾年宰相推脫親事他也有所耳聞,卻一直沒放在心上。今日看來,原來宰相家的小姐是這個樣子的。
一年的時間轉眼即逝,他從未想過去破壞那個女子的美好念想。重情重義之人,他自認自己不是。然而,當聽到父皇有意將她許配給他做側妃時,他仍是忍不住激動了。心底深處的喜悅是不容忽視的,如若是她,他或許真的能夠嘗試著做一個重情重義之人。
其實他並未看過她的真顏,也不曾去打探她的容貌,卻沒想到揭開喜帕下的她竟是這般的動人心弦。她不是他見過的最美的女子,卻是最得他眼的女子。那份自骨子裡帶出來的氣質和倔強,是最令他動心的。
說心裡話,洛紫妍對太子殿下不抱任何想法。只是當他溫言跟她說出那句“時辰不早了,先歇了”時,她的緊張和不安不知為何忽然就消散了。他的語氣帶著熟稔,帶著溫和,沒有冰冷,沒有不自在。有些驚愕的看著他,疑惑不解的眼神似乎取樂了他,誰知竟換來一句“側妃若是不累,本太子可先睡了。”沒想到太子殿下竟會這般的好相處,洛紫妍有些恍然的點點頭。
“側妃點頭的意思是一起睡?還是本太子先睡?”不得不說她的表情取悅了他,他樂得逗弄她。
沉默了一下,似乎在斟酌太子的想法,洛紫妍小心翼翼的說道:“太子爺先睡,臣妾...晚點再睡。”
“行了,本太子今晚不動側妃,側妃大可放心。一起睡吧!”太子的臉上帶上了笑意,這樣的她真的很有趣。
太子這話的寓意讓洛紫妍無法自制的不好意思起來:“臣妾不是這個意思。”嫁進了太子府,她就是太子的人,哪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本太子也沒別的意思。今日第一次見面,彼此相安無事,以後好好相處,如何?”太子帶著商量的說道。對上她,他不想太過勉強。
說不震驚是不可能的,甚至帶著一絲窩心,洛紫妍微微點頭,徹底放下了戒心。
那日之後,兩人的相處破天荒的就順理成章了起來。沒有過多的言語,沒有過多的舉動,只是他來她迎,他不來她自行打發時間。不會太過刻意的誰等誰,卻意外的細水流長了起來。兩人越來越親近,越來越默契,竟真的生出了那令人萬般艷羨的情意。
日漸美好,太子府似乎就只剩下了他們二人。無論是之前入府的太子妃,還是之後進門的侍妾,只能眼觀卻怎麼也無法插足。他會在太子妃的面前公然維護她,她記在心上卻也不忘謹守本分的不給他帶來麻煩。此份情意或許不容於皇家,卻實乃難能珍貴。
一度以為紫妍會是他一輩子的相知相伴,卻沒想到芊玉的出世會帶走她。失去紫妍的痛太過徹底,痛的他根本無法正視這個事實。於是,他固執的不想見到芊玉。曾經一度在想,如若沒有芊玉,他是不是就不會失去紫妍。可是不管他怎麼想,都決計再也換不回他的紫妍。
終於發覺他的忽視差點弄丟了紫妍留給他的唯一的女兒,不知該如何接近只能抱著彌補的心態想要將最好的東西全部送到芊玉的面前。順從芊玉的心意挑了薛王府小王爺做駙馬。為了讓芊玉的以後更有保障,任秦澤逸讓薛奇文奪下了洛家的兵權。看著他們二人的雙生子,高興之下直接封了兩個小王爺。即便是走到最後,仍是當著秦澤逸的面給芊玉留下了御賜金牌,只求新皇不得為難芊玉...
彌留之際,恍惚中看到紫妍的笑容,他默然低語:紫妍,我終於可以去找你了...
洛沁兒是聽著姑姑的故事長大的。自小,奶奶和娘就教導她要做一個像姑姑那樣懂禮儀、知進退的大家閨秀。而她,也一直秉持著這個信念努力奮鬥著。洛家的權勢越來越大,她的婚事也趨近明朗。奶奶和娘前來徵詢她的意見時,洛沁兒輕笑一聲:“良人如此多,不嫁帝王家?”
宰相夫人和將軍夫人同時愣住,這個回答可是不願?
“奶奶,娘,你們不用為沁兒擔心。沁兒不是姑姑,也沒有姑姑那般的好命能夠得遇一個重情重義之人。秦澤逸不是皇上,他做不到的。”洛沁兒冷眼旁觀這麼多年,薛王府兩姐妹和秦澤逸之間的事早已盡在她心。
“沁兒,委屈你了。”宰相夫人拉著洛沁兒的手,感傷道。
“聽說爺爺當年也這樣跟姑姑說過?”洛沁兒忽然就一笑。其實這樣也沒什麼不好,洛家女兒的命運早已註定。相比那些窮苦人家的女兒,誰能說她的今後不是眾人嚮往的美好?那個位置,也是眾多女子夢寐以求的不是?
嫁進太子府,成為太子妃。看著季茹雅和薛心藍爭來斗去,心中並無波動。為了太子府後院的平衡,甚至有意無意的在背後推兩人一把亦在所不惜。早就預料到會是這般的日子,不曾有過其他期待的淡然處之。
只是未料到洛家被奪權的日子來的如此的快,原本就不對秦澤逸抱任何希望,此刻更是化為死寂的漠然。秦子玄的到來是她從未想過的,到了嘴邊的拒絕畫了一個圈又回到了肚子裡。罷了,孩子畢竟是無辜的,何必去在意他的娘親究竟是誰,又到底做了什麼人神共憤的事。
秦子玄養在她身邊一年多,看著他一日一日的長大,說沒有感情是完全不可能的。可是她畢竟不是他的生母,在太后開口要大皇子的時候,她沒有立場阻攔,只得任太后帶走那個哭鬧不休的孩子。
她從未想過不過幾個月的不聞不問竟然徹底失去了大皇子。太后的手段,秦澤逸的冷漠,於她而言,簡直是天大的諷刺。不顧一切的誓要說法,不顧後果的威逼強壓,最終只換來大皇子已死的聖旨。不是沒有預感的,偌大的皇宮,這么小的孩子何以無故失蹤?可是真正面對這個事實時,卻是那般的難以接受。
生下二公主,心裡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沒有二皇子的出世,大皇子的死才會更加的刻骨銘心。掌管後宮大權的那一日,她特去給太后請安。寂靜陰冷的太后寢宮,失去了權勢的太后眼神黯淡,面如枯槁,滿頭白髮,徒剩下淒涼的風燭殘年。
面對這位蒼老如枯葉的老婦人,她卻絲毫生不出同情和憐憫:“爭了一輩子,您終究還是輸給了洛貴妃,輸給了臣妾,輸給了洛家。”
“你胡說,胡說!哀家沒有輸,哀家不會輸!”即使躺在床上無力動彈,太后依然嘴硬的反駁道。
“輸沒輸,您心裡比誰都清楚不是嗎?臣妾等著您心甘情願認輸的那一日。”不願再與太后浪費口舌,她轉身離去。
“女兒明白。”聖旨已下,沒得更改。這一點,洛紫妍比誰都清楚。
洛宰相長嘆一口氣,起身離開。留洛紫妍一人靜思。
嫁進太子府那日,洛紫妍的心中一直默念爹爹的叮囑:“不爭便是爭,爭來爭去一場空。”
推開門,太子心懷忐忑的走進新房。她是極不情願的吧?想起一年前上宰相府向宰相討教處事之道時無意間聽到的對話,太子的嘴角勾起淡笑。
那一日,從宰相大人的書房出來,他繞道去向宰相夫人問好。宰相大人是他小時候的恩師,對於宰相夫人這位師母,他一向敬重。倒是沒想到會聽到她和師母的對話。
“良人如此多,不嫁帝王家。”一個空靈的嬌俏聲音傳來,引起他的好奇。
“胡說什麼呢?皇家豈是你一個小丫頭能妄議的?”宰相夫人斥責道。
“有感而發嘛!女兒只是覺得自古以來,帝王無情。”嬌俏的聲音越來越小,忽然又振振有聲的響了起來,“如若我要嫁,一定要嫁一個重情重義之人。”
“是,我們家紫妍一定要嫁給一個有情有義的好兒郎。”宰相夫人聽到這倒是笑了,調侃道。
“這可是娘應承女兒的,也要幫女兒說服爹爹才是。”洛紫妍趁機要求自家娘親站在她這一邊。
“現在就想嫁人了?羞與不羞?”宰相夫人口中訓斥,語氣卻甚是寵溺。
“跟自家娘親說些貼己話,有什麼好羞的?要是女兒藏著掖著,看您急不急?”洛紫妍異常淡定的回嘴。
“是是。咱家紫妍最貼心了。”宰相夫人的話里處處溢著愉悅之意。
就這樣站在門外聆聽著兩人的鬥嘴,太子的心情忽然就放鬆了下來。這樣的母慈女孝是皇家少有的,這樣有見地又不貪皇家富貴的官家小姐他亦不曾遇見過。洛紫妍嗎?有夠特別的。
在他而言,娶誰為妃其實並不重要。父皇安排的親事,無非是為了幫他拉攏眾多重臣。前幾年宰相推脫親事他也有所耳聞,卻一直沒放在心上。今日看來,原來宰相家的小姐是這個樣子的。
一年的時間轉眼即逝,他從未想過去破壞那個女子的美好念想。重情重義之人,他自認自己不是。然而,當聽到父皇有意將她許配給他做側妃時,他仍是忍不住激動了。心底深處的喜悅是不容忽視的,如若是她,他或許真的能夠嘗試著做一個重情重義之人。
其實他並未看過她的真顏,也不曾去打探她的容貌,卻沒想到揭開喜帕下的她竟是這般的動人心弦。她不是他見過的最美的女子,卻是最得他眼的女子。那份自骨子裡帶出來的氣質和倔強,是最令他動心的。
說心裡話,洛紫妍對太子殿下不抱任何想法。只是當他溫言跟她說出那句“時辰不早了,先歇了”時,她的緊張和不安不知為何忽然就消散了。他的語氣帶著熟稔,帶著溫和,沒有冰冷,沒有不自在。有些驚愕的看著他,疑惑不解的眼神似乎取樂了他,誰知竟換來一句“側妃若是不累,本太子可先睡了。”沒想到太子殿下竟會這般的好相處,洛紫妍有些恍然的點點頭。
“側妃點頭的意思是一起睡?還是本太子先睡?”不得不說她的表情取悅了他,他樂得逗弄她。
沉默了一下,似乎在斟酌太子的想法,洛紫妍小心翼翼的說道:“太子爺先睡,臣妾...晚點再睡。”
“行了,本太子今晚不動側妃,側妃大可放心。一起睡吧!”太子的臉上帶上了笑意,這樣的她真的很有趣。
太子這話的寓意讓洛紫妍無法自制的不好意思起來:“臣妾不是這個意思。”嫁進了太子府,她就是太子的人,哪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本太子也沒別的意思。今日第一次見面,彼此相安無事,以後好好相處,如何?”太子帶著商量的說道。對上她,他不想太過勉強。
說不震驚是不可能的,甚至帶著一絲窩心,洛紫妍微微點頭,徹底放下了戒心。
那日之後,兩人的相處破天荒的就順理成章了起來。沒有過多的言語,沒有過多的舉動,只是他來她迎,他不來她自行打發時間。不會太過刻意的誰等誰,卻意外的細水流長了起來。兩人越來越親近,越來越默契,竟真的生出了那令人萬般艷羨的情意。
日漸美好,太子府似乎就只剩下了他們二人。無論是之前入府的太子妃,還是之後進門的侍妾,只能眼觀卻怎麼也無法插足。他會在太子妃的面前公然維護她,她記在心上卻也不忘謹守本分的不給他帶來麻煩。此份情意或許不容於皇家,卻實乃難能珍貴。
一度以為紫妍會是他一輩子的相知相伴,卻沒想到芊玉的出世會帶走她。失去紫妍的痛太過徹底,痛的他根本無法正視這個事實。於是,他固執的不想見到芊玉。曾經一度在想,如若沒有芊玉,他是不是就不會失去紫妍。可是不管他怎麼想,都決計再也換不回他的紫妍。
終於發覺他的忽視差點弄丟了紫妍留給他的唯一的女兒,不知該如何接近只能抱著彌補的心態想要將最好的東西全部送到芊玉的面前。順從芊玉的心意挑了薛王府小王爺做駙馬。為了讓芊玉的以後更有保障,任秦澤逸讓薛奇文奪下了洛家的兵權。看著他們二人的雙生子,高興之下直接封了兩個小王爺。即便是走到最後,仍是當著秦澤逸的面給芊玉留下了御賜金牌,只求新皇不得為難芊玉...
彌留之際,恍惚中看到紫妍的笑容,他默然低語:紫妍,我終於可以去找你了...
洛沁兒是聽著姑姑的故事長大的。自小,奶奶和娘就教導她要做一個像姑姑那樣懂禮儀、知進退的大家閨秀。而她,也一直秉持著這個信念努力奮鬥著。洛家的權勢越來越大,她的婚事也趨近明朗。奶奶和娘前來徵詢她的意見時,洛沁兒輕笑一聲:“良人如此多,不嫁帝王家?”
宰相夫人和將軍夫人同時愣住,這個回答可是不願?
“奶奶,娘,你們不用為沁兒擔心。沁兒不是姑姑,也沒有姑姑那般的好命能夠得遇一個重情重義之人。秦澤逸不是皇上,他做不到的。”洛沁兒冷眼旁觀這麼多年,薛王府兩姐妹和秦澤逸之間的事早已盡在她心。
“沁兒,委屈你了。”宰相夫人拉著洛沁兒的手,感傷道。
“聽說爺爺當年也這樣跟姑姑說過?”洛沁兒忽然就一笑。其實這樣也沒什麼不好,洛家女兒的命運早已註定。相比那些窮苦人家的女兒,誰能說她的今後不是眾人嚮往的美好?那個位置,也是眾多女子夢寐以求的不是?
嫁進太子府,成為太子妃。看著季茹雅和薛心藍爭來斗去,心中並無波動。為了太子府後院的平衡,甚至有意無意的在背後推兩人一把亦在所不惜。早就預料到會是這般的日子,不曾有過其他期待的淡然處之。
只是未料到洛家被奪權的日子來的如此的快,原本就不對秦澤逸抱任何希望,此刻更是化為死寂的漠然。秦子玄的到來是她從未想過的,到了嘴邊的拒絕畫了一個圈又回到了肚子裡。罷了,孩子畢竟是無辜的,何必去在意他的娘親究竟是誰,又到底做了什麼人神共憤的事。
秦子玄養在她身邊一年多,看著他一日一日的長大,說沒有感情是完全不可能的。可是她畢竟不是他的生母,在太后開口要大皇子的時候,她沒有立場阻攔,只得任太后帶走那個哭鬧不休的孩子。
她從未想過不過幾個月的不聞不問竟然徹底失去了大皇子。太后的手段,秦澤逸的冷漠,於她而言,簡直是天大的諷刺。不顧一切的誓要說法,不顧後果的威逼強壓,最終只換來大皇子已死的聖旨。不是沒有預感的,偌大的皇宮,這么小的孩子何以無故失蹤?可是真正面對這個事實時,卻是那般的難以接受。
生下二公主,心裡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沒有二皇子的出世,大皇子的死才會更加的刻骨銘心。掌管後宮大權的那一日,她特去給太后請安。寂靜陰冷的太后寢宮,失去了權勢的太后眼神黯淡,面如枯槁,滿頭白髮,徒剩下淒涼的風燭殘年。
面對這位蒼老如枯葉的老婦人,她卻絲毫生不出同情和憐憫:“爭了一輩子,您終究還是輸給了洛貴妃,輸給了臣妾,輸給了洛家。”
“你胡說,胡說!哀家沒有輸,哀家不會輸!”即使躺在床上無力動彈,太后依然嘴硬的反駁道。
“輸沒輸,您心裡比誰都清楚不是嗎?臣妾等著您心甘情願認輸的那一日。”不願再與太后浪費口舌,她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