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不錯,華安縱有一萬個可疑,我卻從一開始就不信是他犯的案子。”他斬釘截鐵地說,“他是可以貪圖劉氏的錢財,是可以憎恨劉氏與朱來私通,他甚至可以為一個美麗的女子——比如香芍娘子你——手刃髮妻。但是,他為什麼要殺掉自己唯一的孫子?”
一語既出,琥珀色的酒液灑了一桌。香芍用手指在桌上蘸了一蘸,放入口中吮了一吮,朱唇彎起一個極妖媚的笑容:“那麼,香芍就等著軍爺親手將我送去刑部受審了。”
——————————————————————香艷與腹黑的分割線
點卯之後,羅硯沒有理會他案頭堆積的文書案卷,而是坐了一頂小轎悄然來到朱雀后街的丞相府。
天上神仙府,人家宰相家。長安城裡最氣派的兩座建築,一座是金碧輝煌、雕樑畫棟的皇宮,一座就是粉牆青瓦,園林清秀的丞相府。丞相蕭翊本是先帝武烈帝的母舅。當年武烈帝遺詔,命年方五歲的皇侄赫連清遠為嗣承祧大寶,即今上孝安帝。又著蕭翊、姚廣思幾人為顧命大臣,輔佐幼帝。蕭氏自前魏起就是隴西望族。前有魏哀帝的孝恭惠敏皇后,後有燕元帝的昭懿皇后,竟是難得的兩朝皇親,江山易主也未曾撼動蕭氏的崇高地位。蕭翊輔政十七年來,大權盡握手中。如今國內歌舞昇平,世人都道是蕭相的好處。王公貴族競相出入其門下,世人漸漸只知有蕭相,不知有幼主。這兩年小皇帝每欲親政,一經提出蕭翊就會上表稱年老德衰要告老還鄉,殿上群臣就必然會諫言說朝廷萬萬離不得蕭相。小皇帝也就必然說朕尚年輕,不曉政事,還要多勞煩丞相幾年。為表誠心又屢屢封賞蕭氏一門,蕭翊封了靖國公,四個兒子也各有爵位,各居要職,近來又傳聞蕭家孫女是內定的皇后人選,真箇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榮華富貴無人可及。
羅硯曾參加過孝安七年的進士春闈。當時他才十五歲,由叔父引薦向蕭相投了行卷。這本是當朝取士的慣例,赴考者都會奔走公卿門下投獻作品,以圖一展頭角得到高官名士的推薦。難得羅硯年紀雖幼,行卷卻入了蕭相法眼,被贊了一句“難得此兒行文縝密,決斷果毅”。後來雖然落第,卻被蕭相納為門生,隔了幾年又薦他考了武舉。幾年功夫他就坐到大理寺少卿,自然與蕭相的抬愛分不開。
然而這天羅硯要謁見的卻不是蕭相。
家丁領著他進了一間內室。紅木螺鈿的條案前坐著一個男子,年紀比羅硯大不了幾歲,神情卻老成許多。見到羅硯,他眉鋒一揚,似是在問你如何來了。
羅硯施禮道:“四公子日安。”
四公子笑了笑,繼續專心地輕攪手中的粥碗。白粥中加入了羊膏和桂葉,正宜冬日進補。瓷勺磕在瓷碗上發出細碎的聲音,就像四公子不落痕跡的責備:“昨夜三更,那一位在明光殿見了一位客人。”
明光殿是皇帝寢宮的偏殿,“那一位”自然不會另作他指。
羅硯垂下頭來:“是屬下辦事不力,不能助相爺再得良駒。”
四公子道:“不過還是個娃娃,未必能成什麼氣候。”緩了緩又道,“你今天來定然不是什麼請罪,可是伊川王的案子有什麼狀況?”
羅硯搖搖頭,沉默片刻後終於橫下心來:“屬下只是想問一聲,望家巷的案子四公子打算如何處置?”
四公子挑眉道:“什麼望家巷的案子,如何你以為會與本侯有牽連?”
羅硯苦笑道:“香芍娘子不就是四公子安置的一顆棋麼?如今就隔著一層窗戶紙,一旦被旁人捅破,只怕……”
四公子哈哈一笑:“家父說得果然不錯,羅少卿的確生了一雙毒眼。”
羅硯繼續苦笑:“屬下也被四公子牽著走了幾日。原本我只疑心華安的身份成謎,多半牽扯江湖仇殺。後來有三件事情讓我另起了思量。”
“一件自然是青蘭被殺。香芍太過自作聰明,也不想想她那點手腳可怎麼能瞞得過你?”四公子微微頷首,又問另兩件是什麼。
“另兩件卻是人人都不曾注意的細節。一是劉氏母子深夜被害,為何身上衣衫完整,鞋襪俱全?二是當日李老三發現劉氏祖宗被害時,門是虛掩的。在他之前,朱來進華家時門卻是大敞的。那時劉氏祖孫已經遇害,讓門大敞著的自然是兇手。
為什麼兇手會讓門大敞著,而不似常人做賊心虛那樣出去後將門虛掩——好比朱來?這個問題,當時屬下心中雖有疑惑,卻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昨日參破青蘭被害迷團,才將這個小迷團一併解開。”
羅硯說著微微一笑:“在兇手去華家之前,已有一個小賊先去過一次。那小賊笨極又心急,為了早些得手,竟不等劉氏安歇就用了迷香。所以劉氏祖孫並未脫衣就昏睡過去。
稍後,兇手潛入華家。如果只是劫財或是江湖仇殺,他大可以趁著房中人昏睡下手。為什麼要將他們喚醒,冒著發出聲音驚動四鄰的風險虐殺劉氏呢?細細想來,挖眼斷指之類,與其說是泄憤虐殺,倒更像嚴刑拷打。這個兇手一定是想從劉氏嘴裡問出什麼,拷打不出就殺了小兒阿寶威逼,最後索性連劉氏一併殺了。
一語既出,琥珀色的酒液灑了一桌。香芍用手指在桌上蘸了一蘸,放入口中吮了一吮,朱唇彎起一個極妖媚的笑容:“那麼,香芍就等著軍爺親手將我送去刑部受審了。”
——————————————————————香艷與腹黑的分割線
點卯之後,羅硯沒有理會他案頭堆積的文書案卷,而是坐了一頂小轎悄然來到朱雀后街的丞相府。
天上神仙府,人家宰相家。長安城裡最氣派的兩座建築,一座是金碧輝煌、雕樑畫棟的皇宮,一座就是粉牆青瓦,園林清秀的丞相府。丞相蕭翊本是先帝武烈帝的母舅。當年武烈帝遺詔,命年方五歲的皇侄赫連清遠為嗣承祧大寶,即今上孝安帝。又著蕭翊、姚廣思幾人為顧命大臣,輔佐幼帝。蕭氏自前魏起就是隴西望族。前有魏哀帝的孝恭惠敏皇后,後有燕元帝的昭懿皇后,竟是難得的兩朝皇親,江山易主也未曾撼動蕭氏的崇高地位。蕭翊輔政十七年來,大權盡握手中。如今國內歌舞昇平,世人都道是蕭相的好處。王公貴族競相出入其門下,世人漸漸只知有蕭相,不知有幼主。這兩年小皇帝每欲親政,一經提出蕭翊就會上表稱年老德衰要告老還鄉,殿上群臣就必然會諫言說朝廷萬萬離不得蕭相。小皇帝也就必然說朕尚年輕,不曉政事,還要多勞煩丞相幾年。為表誠心又屢屢封賞蕭氏一門,蕭翊封了靖國公,四個兒子也各有爵位,各居要職,近來又傳聞蕭家孫女是內定的皇后人選,真箇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榮華富貴無人可及。
羅硯曾參加過孝安七年的進士春闈。當時他才十五歲,由叔父引薦向蕭相投了行卷。這本是當朝取士的慣例,赴考者都會奔走公卿門下投獻作品,以圖一展頭角得到高官名士的推薦。難得羅硯年紀雖幼,行卷卻入了蕭相法眼,被贊了一句“難得此兒行文縝密,決斷果毅”。後來雖然落第,卻被蕭相納為門生,隔了幾年又薦他考了武舉。幾年功夫他就坐到大理寺少卿,自然與蕭相的抬愛分不開。
然而這天羅硯要謁見的卻不是蕭相。
家丁領著他進了一間內室。紅木螺鈿的條案前坐著一個男子,年紀比羅硯大不了幾歲,神情卻老成許多。見到羅硯,他眉鋒一揚,似是在問你如何來了。
羅硯施禮道:“四公子日安。”
四公子笑了笑,繼續專心地輕攪手中的粥碗。白粥中加入了羊膏和桂葉,正宜冬日進補。瓷勺磕在瓷碗上發出細碎的聲音,就像四公子不落痕跡的責備:“昨夜三更,那一位在明光殿見了一位客人。”
明光殿是皇帝寢宮的偏殿,“那一位”自然不會另作他指。
羅硯垂下頭來:“是屬下辦事不力,不能助相爺再得良駒。”
四公子道:“不過還是個娃娃,未必能成什麼氣候。”緩了緩又道,“你今天來定然不是什麼請罪,可是伊川王的案子有什麼狀況?”
羅硯搖搖頭,沉默片刻後終於橫下心來:“屬下只是想問一聲,望家巷的案子四公子打算如何處置?”
四公子挑眉道:“什麼望家巷的案子,如何你以為會與本侯有牽連?”
羅硯苦笑道:“香芍娘子不就是四公子安置的一顆棋麼?如今就隔著一層窗戶紙,一旦被旁人捅破,只怕……”
四公子哈哈一笑:“家父說得果然不錯,羅少卿的確生了一雙毒眼。”
羅硯繼續苦笑:“屬下也被四公子牽著走了幾日。原本我只疑心華安的身份成謎,多半牽扯江湖仇殺。後來有三件事情讓我另起了思量。”
“一件自然是青蘭被殺。香芍太過自作聰明,也不想想她那點手腳可怎麼能瞞得過你?”四公子微微頷首,又問另兩件是什麼。
“另兩件卻是人人都不曾注意的細節。一是劉氏母子深夜被害,為何身上衣衫完整,鞋襪俱全?二是當日李老三發現劉氏祖宗被害時,門是虛掩的。在他之前,朱來進華家時門卻是大敞的。那時劉氏祖孫已經遇害,讓門大敞著的自然是兇手。
為什麼兇手會讓門大敞著,而不似常人做賊心虛那樣出去後將門虛掩——好比朱來?這個問題,當時屬下心中雖有疑惑,卻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昨日參破青蘭被害迷團,才將這個小迷團一併解開。”
羅硯說著微微一笑:“在兇手去華家之前,已有一個小賊先去過一次。那小賊笨極又心急,為了早些得手,竟不等劉氏安歇就用了迷香。所以劉氏祖孫並未脫衣就昏睡過去。
稍後,兇手潛入華家。如果只是劫財或是江湖仇殺,他大可以趁著房中人昏睡下手。為什麼要將他們喚醒,冒著發出聲音驚動四鄰的風險虐殺劉氏呢?細細想來,挖眼斷指之類,與其說是泄憤虐殺,倒更像嚴刑拷打。這個兇手一定是想從劉氏嘴裡問出什麼,拷打不出就殺了小兒阿寶威逼,最後索性連劉氏一併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