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百韶點頭:“慢走。”
吳藍滌與梨雪走在前,廣溪落後幾步,心中對百韶的猜測從未停止。
——主上深不可測,還是從台甫那邊突破為好,畢竟那位天仙名義上是台甫的朋友。
與廣溪好奇著百韶不同,掌客殿裡的百韶對廣溪卻是了解得七七八八的。
廣溪作為太宰的名聲,與雁的朱衡不相上下。但與朱衡日日諫言延王努力朝政不同,廣溪對氾王言聽計從,不僅將氾王的生活起居保持在極其奢華的水準,還以負責伺候君王的天官長之身份,要求其它官員莫要過問其分內之事。
用尚隆的話說,就是別人家的太宰。
總而言之,百韶對於廣溪的傳聞是十分熟悉的。只是,熟悉歸熟悉,方才氾王只看了廣溪一眼,廣溪便完全明白了氾王的意圖,兩人先前的言行之間也不儘是君臣之禮。百韶想,大約氾王與廣溪間的關係並非表面這般簡單。她便曾聽聞,廣溪在氾王登基前便結識了氾王,只是王登基前的經歷大都不易傳出,故而百韶也只聽聽罷了。
不只是廣溪的傳聞,有關氾王本人的傳聞也有許多。
氾王的外貌停留在而立之年、鼎盛之時,那麼其登基升仙前便足有三十載寒暑,這三十年與氾王數百年的生命相比或者不值一提,但總也是說不上短的。然而,氾國的史書上,關於氾王吳藍滌的出身不過寥寥數語。其實各國的王於史書上大抵如此,若非登基前便極為有名,史書便只會從他們成為王的那一刻開始書寫,一如尚隆昔年山河破碎的悲壯亦只留下一句自蓬萊歸,吳藍滌這常世之人則更是簡單,百韶對他的了解也多是通過父親的抱怨或梨雪的讚美。
只是,無論尚隆或梨雪,都不太可能與百韶談起氾王的出身。尚隆自己尚且未必清楚,梨雪即便知道也不會與朋友談論主上的私事,因此百韶往日裡聽到這些傳聞,也只是當作傳奇小說聽聽,只是今日見到廣溪,百韶忽然連同吳藍滌的過去也微微好奇起來。
白離在百韶懷中動了動腦袋,百韶揉揉它的腦袋,停止了無意義的猜測。
——來青淀宮唯一的目的是救治梨雪,氾王或者太宰的過去都與她無關。
百韶稍微看過掌客殿後,便吩咐瑤致取些氾國的史書給她看。
——失道之症為國之患,為今之計,便是先看看這國之“病”史了。
百韶自來到青淀宮,便如在蓬山一般深居簡出,除了翻看吳藍滌治世里的相關記載,便是在仁重殿與梨雪交流。
平心而論,百韶對梨雪失道的原因十分困惑。
王朝沒有失去方向,氾王亦非暴君昏君,君臣(氾王和台甫)之間的感情也很融洽,氾國一片欣欣向榮,若非梨雪身上那不多的淺淡斑點,百韶根本不覺得這個國家在失道。
好在,就百韶的觀察,梨雪的症狀一直發展緩慢,至少給了她不少時間。
對於吳藍滌而言,百韶的到來似乎改變了什麼,生活卻又還是那個樣子。不同於梨雪,他與百韶並無太深的交往,百韶又是一眼便能看出的端正性子,他確是不能過於殷勤地打擾百韶,為此他也惋惜了許久,甚至頭一回欣賞起延王那隻大猴子的作風。
吳藍滌心中自是望著多與百韶相處些,可即便兩人同在青淀宮,直到四個月後,吳藍滌才終於有個堂堂正正的理由,去掌客殿見百韶了。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回來了~~~
還在調整中,更新不會很規律,但作者開始努力碼字了!
☆、第十章 鎏金花影
氾王的到來讓百韶有些詫異。
以王的洞察力,想必已然察覺她面對王時的拘謹。而那又是父親口中極為高傲講究的氾王,似乎不該如此的。
懷著這樣的疑問,百韶迎接了氾王。
只是氾王,梨雪並沒有一同前來。
“氾王陛下。”百韶規矩地行禮。
“你還是這麼客氣。”吳藍滌輕笑中帶著一絲極淺的無奈,尾音輕柔極了。他拱手示意百韶坐下,從廣袖中取出一軸綢布。
百韶自是認得出,那是王之御書所用,心下微微好奇,想來以氾王的風評,應是有所意圖。
吳藍滌利落地解開綢帶,指尖輕輕一推,便露出畫卷上的仿佛散逸著驕陽流光的韶光玉笛。
那是百韶的韶光玉笛,卻又不同了。
笛身的下半段,鑿刻著極艷的緋色花樹,那片片緋色排布得有些凌亂,卻被穿插其中的金縷連成一幅畫卷,宛如蓬山飛花間縷縷穿雲天光,叫原本極為溫潤低調的韶光玉笛瞬間華美如斯——恰是氾王式的驚艷。
百韶記得,笛身的下半段碎裂得厲害,有些細小的玉屑隨風落入溪水中,再不能找回。
百韶微愣:“這是?”
吳藍滌對她輕笑道:“我曾承諾會修好它。”見百韶不語,又指著圖中道,“歸國後我曾詢問冬官,可惜無論如何修補,碎裂的地方、尤其是缺失的細小玉屑,即使用同年分的韶光玉也無法修復如初,商討之後,便暫定鑲入液態的鎏金。”
“那緋色部分莫非是……”
氾王微笑著應了百韶的推斷:“你隨執王學習玉雕,想必了解韶光玉之玉質,其若沾染鮮血,則無法消去,且隨著歲月積澱,血色會愈發鮮艷,故而除了定風玉外,又被稱為‘沁血玉’。”他如是說道,“決定用鎏金時,我便想起了我們第二次相遇時的情景,修好之後,想必會很美麗。”
百韶笑著點頭,對吳藍滌道謝:“多謝氾王陛下。”
便是極為公式化的致謝措辭,關注了百韶許久的吳藍滌已然分辨得出她端莊自持的外表下、那些細微的情緒。
即便他們尚不熟悉,吳藍滌對百韶的情緒變化已然生出一種直覺。
“若你覺得可行,便定下。”
韶光玉笛能夠修復已是意外之喜,更兼吳藍滌顯然是費了心的,百韶哪裡還會挑剔,而且,吳藍滌所展示的修復圖其實比原本的韶光玉笛還要美上許多。
送走氾王,百韶凝望著他的背影,站在原地愣了許久。
那是肩負著一個國家運作的王,竟為一句安慰之言,詢問冬官,甚至親手繪製了修復後的效果圖。即便那是被父親稱為死講究的氾王,百韶也並不認為那是單純的性格使然。
氾王,吳藍滌……
她美麗的岫玉眸轉而看向桌上鋪展的畫卷,爛漫花影、鎏金艷陽,恰如那日她初醒時,襯著他溫柔笑意的漫天花雨和縷縷天光。
的確美麗。
百韶如是想道。
只是下一瞬,她又皺起秀麗的眉。
如今頭頂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無論如何她都不該想別的才是。
思及此,她收起畫軸,向仁重殿走去。
梨雪一見百韶,便猜出她的來意。與她那個猴子父親不同,百韶並非泰山崩於前仍能揶揄偷笑之人,她來,想必與自己的失道之症有關。
梨雪屏退左右,百韶才開口:“這兩個月,我翻看了氾王陛下治世下的氾國史書,並無明顯問題。”
“你竟在兩個月內看完了五百多年的歷史!?”
對上梨雪驚訝的神色,百韶平靜地說:“四百年罷了,別忘了我的年紀。”
梨雪:……
吳藍滌與梨雪走在前,廣溪落後幾步,心中對百韶的猜測從未停止。
——主上深不可測,還是從台甫那邊突破為好,畢竟那位天仙名義上是台甫的朋友。
與廣溪好奇著百韶不同,掌客殿裡的百韶對廣溪卻是了解得七七八八的。
廣溪作為太宰的名聲,與雁的朱衡不相上下。但與朱衡日日諫言延王努力朝政不同,廣溪對氾王言聽計從,不僅將氾王的生活起居保持在極其奢華的水準,還以負責伺候君王的天官長之身份,要求其它官員莫要過問其分內之事。
用尚隆的話說,就是別人家的太宰。
總而言之,百韶對於廣溪的傳聞是十分熟悉的。只是,熟悉歸熟悉,方才氾王只看了廣溪一眼,廣溪便完全明白了氾王的意圖,兩人先前的言行之間也不儘是君臣之禮。百韶想,大約氾王與廣溪間的關係並非表面這般簡單。她便曾聽聞,廣溪在氾王登基前便結識了氾王,只是王登基前的經歷大都不易傳出,故而百韶也只聽聽罷了。
不只是廣溪的傳聞,有關氾王本人的傳聞也有許多。
氾王的外貌停留在而立之年、鼎盛之時,那麼其登基升仙前便足有三十載寒暑,這三十年與氾王數百年的生命相比或者不值一提,但總也是說不上短的。然而,氾國的史書上,關於氾王吳藍滌的出身不過寥寥數語。其實各國的王於史書上大抵如此,若非登基前便極為有名,史書便只會從他們成為王的那一刻開始書寫,一如尚隆昔年山河破碎的悲壯亦只留下一句自蓬萊歸,吳藍滌這常世之人則更是簡單,百韶對他的了解也多是通過父親的抱怨或梨雪的讚美。
只是,無論尚隆或梨雪,都不太可能與百韶談起氾王的出身。尚隆自己尚且未必清楚,梨雪即便知道也不會與朋友談論主上的私事,因此百韶往日裡聽到這些傳聞,也只是當作傳奇小說聽聽,只是今日見到廣溪,百韶忽然連同吳藍滌的過去也微微好奇起來。
白離在百韶懷中動了動腦袋,百韶揉揉它的腦袋,停止了無意義的猜測。
——來青淀宮唯一的目的是救治梨雪,氾王或者太宰的過去都與她無關。
百韶稍微看過掌客殿後,便吩咐瑤致取些氾國的史書給她看。
——失道之症為國之患,為今之計,便是先看看這國之“病”史了。
百韶自來到青淀宮,便如在蓬山一般深居簡出,除了翻看吳藍滌治世里的相關記載,便是在仁重殿與梨雪交流。
平心而論,百韶對梨雪失道的原因十分困惑。
王朝沒有失去方向,氾王亦非暴君昏君,君臣(氾王和台甫)之間的感情也很融洽,氾國一片欣欣向榮,若非梨雪身上那不多的淺淡斑點,百韶根本不覺得這個國家在失道。
好在,就百韶的觀察,梨雪的症狀一直發展緩慢,至少給了她不少時間。
對於吳藍滌而言,百韶的到來似乎改變了什麼,生活卻又還是那個樣子。不同於梨雪,他與百韶並無太深的交往,百韶又是一眼便能看出的端正性子,他確是不能過於殷勤地打擾百韶,為此他也惋惜了許久,甚至頭一回欣賞起延王那隻大猴子的作風。
吳藍滌心中自是望著多與百韶相處些,可即便兩人同在青淀宮,直到四個月後,吳藍滌才終於有個堂堂正正的理由,去掌客殿見百韶了。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回來了~~~
還在調整中,更新不會很規律,但作者開始努力碼字了!
☆、第十章 鎏金花影
氾王的到來讓百韶有些詫異。
以王的洞察力,想必已然察覺她面對王時的拘謹。而那又是父親口中極為高傲講究的氾王,似乎不該如此的。
懷著這樣的疑問,百韶迎接了氾王。
只是氾王,梨雪並沒有一同前來。
“氾王陛下。”百韶規矩地行禮。
“你還是這麼客氣。”吳藍滌輕笑中帶著一絲極淺的無奈,尾音輕柔極了。他拱手示意百韶坐下,從廣袖中取出一軸綢布。
百韶自是認得出,那是王之御書所用,心下微微好奇,想來以氾王的風評,應是有所意圖。
吳藍滌利落地解開綢帶,指尖輕輕一推,便露出畫卷上的仿佛散逸著驕陽流光的韶光玉笛。
那是百韶的韶光玉笛,卻又不同了。
笛身的下半段,鑿刻著極艷的緋色花樹,那片片緋色排布得有些凌亂,卻被穿插其中的金縷連成一幅畫卷,宛如蓬山飛花間縷縷穿雲天光,叫原本極為溫潤低調的韶光玉笛瞬間華美如斯——恰是氾王式的驚艷。
百韶記得,笛身的下半段碎裂得厲害,有些細小的玉屑隨風落入溪水中,再不能找回。
百韶微愣:“這是?”
吳藍滌對她輕笑道:“我曾承諾會修好它。”見百韶不語,又指著圖中道,“歸國後我曾詢問冬官,可惜無論如何修補,碎裂的地方、尤其是缺失的細小玉屑,即使用同年分的韶光玉也無法修復如初,商討之後,便暫定鑲入液態的鎏金。”
“那緋色部分莫非是……”
氾王微笑著應了百韶的推斷:“你隨執王學習玉雕,想必了解韶光玉之玉質,其若沾染鮮血,則無法消去,且隨著歲月積澱,血色會愈發鮮艷,故而除了定風玉外,又被稱為‘沁血玉’。”他如是說道,“決定用鎏金時,我便想起了我們第二次相遇時的情景,修好之後,想必會很美麗。”
百韶笑著點頭,對吳藍滌道謝:“多謝氾王陛下。”
便是極為公式化的致謝措辭,關注了百韶許久的吳藍滌已然分辨得出她端莊自持的外表下、那些細微的情緒。
即便他們尚不熟悉,吳藍滌對百韶的情緒變化已然生出一種直覺。
“若你覺得可行,便定下。”
韶光玉笛能夠修復已是意外之喜,更兼吳藍滌顯然是費了心的,百韶哪裡還會挑剔,而且,吳藍滌所展示的修復圖其實比原本的韶光玉笛還要美上許多。
送走氾王,百韶凝望著他的背影,站在原地愣了許久。
那是肩負著一個國家運作的王,竟為一句安慰之言,詢問冬官,甚至親手繪製了修復後的效果圖。即便那是被父親稱為死講究的氾王,百韶也並不認為那是單純的性格使然。
氾王,吳藍滌……
她美麗的岫玉眸轉而看向桌上鋪展的畫卷,爛漫花影、鎏金艷陽,恰如那日她初醒時,襯著他溫柔笑意的漫天花雨和縷縷天光。
的確美麗。
百韶如是想道。
只是下一瞬,她又皺起秀麗的眉。
如今頭頂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無論如何她都不該想別的才是。
思及此,她收起畫軸,向仁重殿走去。
梨雪一見百韶,便猜出她的來意。與她那個猴子父親不同,百韶並非泰山崩於前仍能揶揄偷笑之人,她來,想必與自己的失道之症有關。
梨雪屏退左右,百韶才開口:“這兩個月,我翻看了氾王陛下治世下的氾國史書,並無明顯問題。”
“你竟在兩個月內看完了五百多年的歷史!?”
對上梨雪驚訝的神色,百韶平靜地說:“四百年罷了,別忘了我的年紀。”
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