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
“沃牛牛:真是看走眼了。去年電影節時,還真信了你們家粉絲,覺得你能取代謝瑜,成為能讓人族驕傲的藝人。結果謝瑜沒糊,越來越好,你卻人設崩塌,凶相畢露。”
至此,一場網爆當紅男演員私事的風波,徹底轉變成娛樂圈噁心競爭的案發現場。
不少還對謝瑜團隊官方申明存疑的網友,看到實打實的被捕外圍照,以及水軍交易的資金流水和內部聊天記錄,這下徹底信了。
網上輿論在幾小時內被成功控制住,但媒體沒那麼輕易就放走這塊流量肥肉。表面上,大家都守規矩不敢亂報,但背地裡,都有小動作。
畢竟謝瑜團隊提起訴訟的對象,都是有在微博上提到“強暴”關鍵詞的帳戶。而那些單純提了“拐賣”關鍵詞的媒體號營銷號,則沒進入被訴範圍。
這種操作網友們或許乍一眼看不太出門道,但媒體就靠此吃飯,在謝瑜團隊發出聲明那一刻,就在猜測被拐一事是否真實存在。
謝瑜大致知道媒體怎麼想,也沒讓霍華德的公關團隊再去刻意引導評論風向。他這時只等著後天的節目,親自來面對媒體。
童年的恐怖記憶不是洪水猛獸,謝嬋作為當事人,都能保持心態面對,他更應該拿出魄力來。他作為兄長,這種關頭,得為家人保駕護航。
第二日,早與《混血》劇組確定檔期的節目放出了最新預告,引得一片網友圍觀。第三日,謝瑜跟著劇組一眾主創,奔赴節目拍攝現場。
第91章 媒體見面
節目如期開錄, 對於前不久關於謝瑜家事的各路傳聞, 所有工作人員都心裡有數。主持人團隊早就與製作組確認過立場,二十分鐘的錄製中半點不敢把話題往輿論上引。
謝瑜知道節目錄完後還有媒體採訪,見主持人話題都落在《混血》作品本身, 樂得見此,在各個活動環節都很配合。
謝瑜坐在台上,還聊得挺開心, 說說自己跟組拍攝時的收穫, 以及吃過的苦。不少主創也從自己角度補充了不少細節,讓主持人大呼有趣。
節目並非直播模式, 也沒有現場觀眾來互動, 錄製節奏都把握在主持人和嘉賓們的手上。兩方配合,順利走完流程,節目在一片融洽氣氛中收尾。
不同於節目, 媒體採訪環節, 就是完全不同的面貌。
“謝瑜能說說如何看待前幾天網傳你被強暴的事嗎?”
“請問被拐是真的嗎?本人還是家人?請說說細節吧?”
“出演《混血》,是否也出於這層考量?”
星際時代,採訪設備進步,不用媒體人親自手舉, 但他們的問話方式還是如地球時代一般,犀利而直接, 還帶著幾分誘導性。
他們爭先恐後地問著, 言語交錯在一起, 卻說得都是同個話題。謝瑜維持著面對鏡頭該有的禮貌笑容, 按捺下心頭的不愉。他入圈這麼多年,同無數媒體人打過交道,這幾句話真實目的是什麼,他一清二楚。
無非是想看他“變臉”,如此畫面效果達成。然後詢問事情真假,也只是媒體為了顧及自身在民眾中的口碑,他們真做的,還是通過“本人或家人”,來刺激和逼問,從他嘴裡撬出答案。
以及,在明知道輿論很大程度為謠言的情況下,還強行關聯《混血》劇組,意圖就很消極了。
他若真按照媒體思路去回答,不管回答什麼,表情如何,媒體都準備好了說辭來兜圈子。而媒體以“是否有關”這種封閉性設問句來提問,等採訪視頻放出去後,就會先發制人給觀眾造成潛意識干擾。
即使他立即否認,觀眾也會在腦海里存一線疑惑。
——或許是這位演員撒謊了,亦或是惱怒了就不願直接承認?萬一有可能呢?
網友亂想倒是其次,最怕居心不良的人藉此來二次造謠。
——他這麼避諱,就覺得網友猜測對了,八成真有被強暴?不然還這麼怕說?
謝瑜承認,確實在一開始接《混血》劇本時,他是有收到謝嬋被拐一事的影響的。畢竟是親身遭遇的過往,埋藏著記憶和情緒,又如何不會作用給未來決定呢?
有則有,他不想欺騙自己。但被媒體別有用心地提及,他又覺得不那麼順心了。
謝瑜站在劇組主創中間,換了個站姿。他臉上沒帶出半分慍色,但神情足夠認真,“三個問題,第一個,沒有強暴。建議各位媒體人跟進一下熱點動態吧。我們團隊對此早就做出過申明,其中寫得很清楚。我不清楚強暴這種說法從哪裡傳出來的,我個人覺得挺離譜。”
他語氣很克制,明明一番含蓄質問的話,說得如普通受訪時一般。
第一個提問的媒體人站在鏡頭後,訕訕笑了下,沒多少誠意。後續發問的媒體眼睛都亮了起來,感覺謝瑜就要說出他們期待的回答。
“第二個問題,關於拐賣是否存在,以及到底是誰,這算私事了吧。”謝瑜遲疑了一下,眼眸一轉。他語氣瞬間就變了,從溫和變為了嚴肅,一字一頓,向著媒體人們收斂了臉上僅存的笑意。
“你們確定真的要答案?不管是我本人,還是家人,亦或是因拐賣收到傷害的人們,在此刻都沒有區別。被你們這麼問,你們覺得受害者會開心嗎?”
原本還在私下議論嘰嘰喳喳的媒體人們,頓時收聲,面面相覷,沒想到謝瑜“說翻臉就翻臉”,當場發難。
至此,一場網爆當紅男演員私事的風波,徹底轉變成娛樂圈噁心競爭的案發現場。
不少還對謝瑜團隊官方申明存疑的網友,看到實打實的被捕外圍照,以及水軍交易的資金流水和內部聊天記錄,這下徹底信了。
網上輿論在幾小時內被成功控制住,但媒體沒那麼輕易就放走這塊流量肥肉。表面上,大家都守規矩不敢亂報,但背地裡,都有小動作。
畢竟謝瑜團隊提起訴訟的對象,都是有在微博上提到“強暴”關鍵詞的帳戶。而那些單純提了“拐賣”關鍵詞的媒體號營銷號,則沒進入被訴範圍。
這種操作網友們或許乍一眼看不太出門道,但媒體就靠此吃飯,在謝瑜團隊發出聲明那一刻,就在猜測被拐一事是否真實存在。
謝瑜大致知道媒體怎麼想,也沒讓霍華德的公關團隊再去刻意引導評論風向。他這時只等著後天的節目,親自來面對媒體。
童年的恐怖記憶不是洪水猛獸,謝嬋作為當事人,都能保持心態面對,他更應該拿出魄力來。他作為兄長,這種關頭,得為家人保駕護航。
第二日,早與《混血》劇組確定檔期的節目放出了最新預告,引得一片網友圍觀。第三日,謝瑜跟著劇組一眾主創,奔赴節目拍攝現場。
第91章 媒體見面
節目如期開錄, 對於前不久關於謝瑜家事的各路傳聞, 所有工作人員都心裡有數。主持人團隊早就與製作組確認過立場,二十分鐘的錄製中半點不敢把話題往輿論上引。
謝瑜知道節目錄完後還有媒體採訪,見主持人話題都落在《混血》作品本身, 樂得見此,在各個活動環節都很配合。
謝瑜坐在台上,還聊得挺開心, 說說自己跟組拍攝時的收穫, 以及吃過的苦。不少主創也從自己角度補充了不少細節,讓主持人大呼有趣。
節目並非直播模式, 也沒有現場觀眾來互動, 錄製節奏都把握在主持人和嘉賓們的手上。兩方配合,順利走完流程,節目在一片融洽氣氛中收尾。
不同於節目, 媒體採訪環節, 就是完全不同的面貌。
“謝瑜能說說如何看待前幾天網傳你被強暴的事嗎?”
“請問被拐是真的嗎?本人還是家人?請說說細節吧?”
“出演《混血》,是否也出於這層考量?”
星際時代,採訪設備進步,不用媒體人親自手舉, 但他們的問話方式還是如地球時代一般,犀利而直接, 還帶著幾分誘導性。
他們爭先恐後地問著, 言語交錯在一起, 卻說得都是同個話題。謝瑜維持著面對鏡頭該有的禮貌笑容, 按捺下心頭的不愉。他入圈這麼多年,同無數媒體人打過交道,這幾句話真實目的是什麼,他一清二楚。
無非是想看他“變臉”,如此畫面效果達成。然後詢問事情真假,也只是媒體為了顧及自身在民眾中的口碑,他們真做的,還是通過“本人或家人”,來刺激和逼問,從他嘴裡撬出答案。
以及,在明知道輿論很大程度為謠言的情況下,還強行關聯《混血》劇組,意圖就很消極了。
他若真按照媒體思路去回答,不管回答什麼,表情如何,媒體都準備好了說辭來兜圈子。而媒體以“是否有關”這種封閉性設問句來提問,等採訪視頻放出去後,就會先發制人給觀眾造成潛意識干擾。
即使他立即否認,觀眾也會在腦海里存一線疑惑。
——或許是這位演員撒謊了,亦或是惱怒了就不願直接承認?萬一有可能呢?
網友亂想倒是其次,最怕居心不良的人藉此來二次造謠。
——他這麼避諱,就覺得網友猜測對了,八成真有被強暴?不然還這麼怕說?
謝瑜承認,確實在一開始接《混血》劇本時,他是有收到謝嬋被拐一事的影響的。畢竟是親身遭遇的過往,埋藏著記憶和情緒,又如何不會作用給未來決定呢?
有則有,他不想欺騙自己。但被媒體別有用心地提及,他又覺得不那麼順心了。
謝瑜站在劇組主創中間,換了個站姿。他臉上沒帶出半分慍色,但神情足夠認真,“三個問題,第一個,沒有強暴。建議各位媒體人跟進一下熱點動態吧。我們團隊對此早就做出過申明,其中寫得很清楚。我不清楚強暴這種說法從哪裡傳出來的,我個人覺得挺離譜。”
他語氣很克制,明明一番含蓄質問的話,說得如普通受訪時一般。
第一個提問的媒體人站在鏡頭後,訕訕笑了下,沒多少誠意。後續發問的媒體眼睛都亮了起來,感覺謝瑜就要說出他們期待的回答。
“第二個問題,關於拐賣是否存在,以及到底是誰,這算私事了吧。”謝瑜遲疑了一下,眼眸一轉。他語氣瞬間就變了,從溫和變為了嚴肅,一字一頓,向著媒體人們收斂了臉上僅存的笑意。
“你們確定真的要答案?不管是我本人,還是家人,亦或是因拐賣收到傷害的人們,在此刻都沒有區別。被你們這麼問,你們覺得受害者會開心嗎?”
原本還在私下議論嘰嘰喳喳的媒體人們,頓時收聲,面面相覷,沒想到謝瑜“說翻臉就翻臉”,當場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