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朱氏跪在地上,“奴婢見四阿哥和五阿哥被福晉養的玉雪可愛,而奴婢愚鈍,六阿哥在奴婢身邊,竟越發的沒精神,所以奴婢求福晉,把六阿哥養在身邊,奴婢願去廟裡給福晉和各位阿哥祈福。”
“起來吧。”寶寧心中嘆了口氣,朱氏這是要把孩子交給她後,表示絕無二心,以後再不回府呢,“也不用去廟裡了,若是有心在府里就好,畢竟你是孩子的生母,多來看看也好。”
“謝福晉。”朱氏磕頭。
寶寧和朱氏並無大仇,而且棟喜長的也可愛,還不愛哭,寶寧吩咐人好生照看,一切吃的用的都和弘愛弘鼎相同。
九貝勒回來後,聽了也沒多說,只是點了下頭,“多找幾個人伺候著,你別累著了。”
“妾身知道。”寶寧笑道。
“對了,皇阿瑪給弘暉指婚了,擇日成婚。”九貝勒坐在炕上,說道,“是富察家的。”
寶寧抿了下唇,點頭,“也不知如珍有沒有我的福氣。”
這話一說,九貝勒眼裡都帶上了幾許得意,“沒事,四哥雖然有些……弘暉還是不錯的,四嫂也不錯。”
寶寧靠在九貝勒懷裡,“有爺的話,我就放下心了。”
“我準備請立弘晸為世子。”其實這點,他想了很久了。
“還是再磨練幾年吧。”寶寧皺眉想了一下,“他年紀還小,性子再磨磨。”
“爺看他已經夠穩當了。”九貝勒提到嫡長子,倒是滿是得意,“再說,四哥八哥都有世子了。”
“那爺還是先敲打一下他。”寶寧抿唇輕笑道。
“恩。”九貝勒拍拍寶寧的手,“爺定會護著你們母子平安的。”
外面的動盪寶寧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害怕,只是如今九貝勒的一句話,竟然寶寧心安了下來,“妾身知道。”一時之間竟玩心大起,站起身來給九貝勒福了福身,“九爺吉祥,吉祥如意,歲歲安平。”
哈哈哈,九福晉也吉祥。”九貝勒親自扶起寶寧,“福晉陪著爺一起吉祥如意,碎碎安平吧。”
“是。”
十一月二十八日以復廢太子告廟,宣示天下。
作者有話要說:五千字有木有……
TAT……大爆發了有木有……
所以~輕輕一點,幸福大家~下一本確定了~還是古言,但是不是清朝了……
要不我會混亂的……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宮中禁忌
“八哥,你說皇阿瑪是不是看好十四弟。”敦郡王吃了一口點心說道,“還是九哥府上的東西好吃。”
九貝勒也有些懷疑,畢竟十四被授撫遠大將軍,征策旺阿喇布坦,駐師西寧,今年十一月更是被招入覲。
廉郡王若不是重新活一次,也會這麼想,畢竟不管哪個朝代兵權都是最重要的,“皇阿瑪身體……”
九貝勒和敦郡王一時都沉默了。
廉郡王笑道,“別想那麼複雜,若真是看好十四弟,那怎麼還會封我為廉郡王,還讓四哥管戶部。”
九貝勒和敦郡王一聽,點了下頭,確實如此,這麼看來還是雍親王的勝算大些,畢竟戶部可是掐著大軍的糧糙呢。
“且等等看,皇阿瑪會不會再讓他回西寧。”廉郡王帶著幾分輕鬆,靠在椅子上,忽然低聲笑道,“十四越受寵,不是越好嗎?”
九貝勒和敦郡王看著廉郡王。
“這樣我們的好四哥才會有壓力。”廉郡王微微眯眼,“再怎麼說,我們和十四相比,總隔著一層,我可不願意到時候不僅被……壓在頭上,還要被這麼一個人壓著。”
“而且,我們和十四關係也不差,到時候不管是誰,都和我們無關。”廉郡王慢悠悠地說道。
九貝勒和敦郡王一聽,也明白了,不管結果怎麼樣,十四現在權利越大,對他們好處也就越多。
果然不出廉郡王的話,第二年四月,十四再次領命回了西寧。
康熙帝御皇四子胤禛邸園飲酒賞花,並命將弘暉之子養育宮中德妃處。
十月,康熙帝不豫,還駐暢春園。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此時不用人說,他們都知道康熙怕是要不行了,而胤禛更是他的繼承人。
同年十一月康熙病逝。即夕移入大內發喪。
遺詔皇四子胤禛繼位,是謂雍正帝。以廉郡王胤禩、皇十三子胤祥,大學士馬齊、尚書隆科多為總理事務王大臣。
召撫遠大將軍胤禎回京奔喪。誠親王允祉上疏,援例陳請將諸皇子名中胤字改為允字。
十二月,封允禩為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允祥為怡親王,允祹為履郡王,允禟為溫郡王,已廢太子允礽之子弘皙為理郡王,以隆科多為吏部尚書。
四福晉烏喇那拉氏為皇后,年氏為敦肅皇貴妃,鈕鈷祿氏為熹妃,李氏為齊妃,宋氏為懋嬪,耿氏為裕嬪,董鄂氏為謙嬪。
只是作為雍正生母的德妃,不肯移居太后居住的宮殿,並說出了,“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吾夢想所期”的話來。
廉親王帶著眾位兄弟跪在德妃門口,請求德妃移居,無果。
諸臣為皇太后上徽號,德妃執意不允。
烏喇那拉皇后帶諸妃跪於德妃寢宮內,請求德妃移居,惹德妃怒,趕烏喇那拉皇后與諸妃出門,閉門不見。
溫郡王和九福晉入宮給宜妃請安,因德妃疾,宜妃攜九福晉去永和宮,勸其受封,被拒。
雖是被拒,可是寶寧也不能躲在府中,只能留下了鍾嬤嬤和李嬤嬤讓她們管好府內所有人,這段日子都不讓出門,也不許亂傳話,就連吃的菜都是人家送上門的。
寶寧帶著秋桐在宮中,不僅她還有其她幾個福晉,因為和八福晉十福晉關係較好,她們三個倒是經常在一塊。
說是給皇太后侍疾,更多的是幾個人都留在偏殿,一坐就是一天,因為皇太后不見。
皇后倒是能進去,只是看著皇后雖帶著笑,卻掩不住的疲憊,怕是就算在裡面,也不是那麼好受的。
這日寶寧照常在偏殿中,幾個關係好的福晉正在低聲交談,忽然有一宮女進來,來到寶寧面前,福了福身說道,“謙嬪有請九福晉。”
寶寧眉頭皺了下,愣了一下才想起那謙嬪就是董鄂氏,與八福晉對視了一眼,寶寧其實是不想去的,但是那畢竟是現在皇帝的嬪妃,自己若是不去,起身道,“我這就去。”說著看向八福晉十福晉,“我去去就回。”
八福晉又看了一眼那宮女,十四五的模樣,長的倒是清秀可人,“我在這兒等著九弟妹。”
寶寧明白八福晉的意思,董鄂氏以前做的那些事情八福晉也是知道的,只是雍正好面子,不好明著發作,當了皇帝後,一個側福晉被封為嬪,還是謙嬪,就有警告的意味,雖不知她為何一直針對九福晉,不過這時候把九福晉叫去,也難免八福晉會擔心,若是等了一會寶寧還不回來,怕是八福晉就會把這事告訴皇后了。
這也是讓寶寧放心的。
寶寧點了下頭,才跟著宮女出去,她倒是不擔心謙嬪會做什麼,畢竟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把她叫走,只要那謙嬪還想好好活著,就必須把她送回來。
小宮女把寶寧帶到了一個小花園,那花園裡種著西府海棠,花已經過了最盛的時候,如今有些衰敗了,地上也落著些許花瓣,沒了往日的嬌艷。
董鄂氏穿著一身粉紅色的旗袍,站在樹中間,不知為何寶寧竟想到了那落敗的花瓣,微微垂眸,走了過去後,福身道,“給謙嬪請安,謙嬪吉祥。”
“起來吧。”董鄂氏看了寶寧一眼,說道,“你下去吧。”
後一句是對著小宮女說的,這小宮女一退下,四周就剩下了董鄂氏和寶寧。
“你知道我為什麼叫你來嗎?”董鄂氏折了一枝花,並沒有看她,而是看著宮外的方向。
寶寧看著花園門口守著的宮女太監還有秋桐才鬆了一口氣,“不知。”
“我今日只想要你一句實話。”董鄂氏這才盯著寶寧,像是要看透她的心一般。
“謙嬪儘管問,若是我知道的,定實話實說。”寶寧與董鄂氏對視,只覺得董鄂氏臉上透著幾分瘋狂。
“你從哪裡來的?”董鄂氏狠狠折斷花枝問道。
寶寧倒是有幾分疑惑,“謙嬪是何意思?”
“你是怎麼穿越過來的?”董鄂氏咬牙問道。
“我不懂謙嬪的意思。”寶寧有些疑惑,“不是謙嬪讓宮女喚我來的嗎?”
“起來吧。”寶寧心中嘆了口氣,朱氏這是要把孩子交給她後,表示絕無二心,以後再不回府呢,“也不用去廟裡了,若是有心在府里就好,畢竟你是孩子的生母,多來看看也好。”
“謝福晉。”朱氏磕頭。
寶寧和朱氏並無大仇,而且棟喜長的也可愛,還不愛哭,寶寧吩咐人好生照看,一切吃的用的都和弘愛弘鼎相同。
九貝勒回來後,聽了也沒多說,只是點了下頭,“多找幾個人伺候著,你別累著了。”
“妾身知道。”寶寧笑道。
“對了,皇阿瑪給弘暉指婚了,擇日成婚。”九貝勒坐在炕上,說道,“是富察家的。”
寶寧抿了下唇,點頭,“也不知如珍有沒有我的福氣。”
這話一說,九貝勒眼裡都帶上了幾許得意,“沒事,四哥雖然有些……弘暉還是不錯的,四嫂也不錯。”
寶寧靠在九貝勒懷裡,“有爺的話,我就放下心了。”
“我準備請立弘晸為世子。”其實這點,他想了很久了。
“還是再磨練幾年吧。”寶寧皺眉想了一下,“他年紀還小,性子再磨磨。”
“爺看他已經夠穩當了。”九貝勒提到嫡長子,倒是滿是得意,“再說,四哥八哥都有世子了。”
“那爺還是先敲打一下他。”寶寧抿唇輕笑道。
“恩。”九貝勒拍拍寶寧的手,“爺定會護著你們母子平安的。”
外面的動盪寶寧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害怕,只是如今九貝勒的一句話,竟然寶寧心安了下來,“妾身知道。”一時之間竟玩心大起,站起身來給九貝勒福了福身,“九爺吉祥,吉祥如意,歲歲安平。”
哈哈哈,九福晉也吉祥。”九貝勒親自扶起寶寧,“福晉陪著爺一起吉祥如意,碎碎安平吧。”
“是。”
十一月二十八日以復廢太子告廟,宣示天下。
作者有話要說:五千字有木有……
TAT……大爆發了有木有……
所以~輕輕一點,幸福大家~下一本確定了~還是古言,但是不是清朝了……
要不我會混亂的……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宮中禁忌
“八哥,你說皇阿瑪是不是看好十四弟。”敦郡王吃了一口點心說道,“還是九哥府上的東西好吃。”
九貝勒也有些懷疑,畢竟十四被授撫遠大將軍,征策旺阿喇布坦,駐師西寧,今年十一月更是被招入覲。
廉郡王若不是重新活一次,也會這麼想,畢竟不管哪個朝代兵權都是最重要的,“皇阿瑪身體……”
九貝勒和敦郡王一時都沉默了。
廉郡王笑道,“別想那麼複雜,若真是看好十四弟,那怎麼還會封我為廉郡王,還讓四哥管戶部。”
九貝勒和敦郡王一聽,點了下頭,確實如此,這麼看來還是雍親王的勝算大些,畢竟戶部可是掐著大軍的糧糙呢。
“且等等看,皇阿瑪會不會再讓他回西寧。”廉郡王帶著幾分輕鬆,靠在椅子上,忽然低聲笑道,“十四越受寵,不是越好嗎?”
九貝勒和敦郡王看著廉郡王。
“這樣我們的好四哥才會有壓力。”廉郡王微微眯眼,“再怎麼說,我們和十四相比,總隔著一層,我可不願意到時候不僅被……壓在頭上,還要被這麼一個人壓著。”
“而且,我們和十四關係也不差,到時候不管是誰,都和我們無關。”廉郡王慢悠悠地說道。
九貝勒和敦郡王一聽,也明白了,不管結果怎麼樣,十四現在權利越大,對他們好處也就越多。
果然不出廉郡王的話,第二年四月,十四再次領命回了西寧。
康熙帝御皇四子胤禛邸園飲酒賞花,並命將弘暉之子養育宮中德妃處。
十月,康熙帝不豫,還駐暢春園。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此時不用人說,他們都知道康熙怕是要不行了,而胤禛更是他的繼承人。
同年十一月康熙病逝。即夕移入大內發喪。
遺詔皇四子胤禛繼位,是謂雍正帝。以廉郡王胤禩、皇十三子胤祥,大學士馬齊、尚書隆科多為總理事務王大臣。
召撫遠大將軍胤禎回京奔喪。誠親王允祉上疏,援例陳請將諸皇子名中胤字改為允字。
十二月,封允禩為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允祥為怡親王,允祹為履郡王,允禟為溫郡王,已廢太子允礽之子弘皙為理郡王,以隆科多為吏部尚書。
四福晉烏喇那拉氏為皇后,年氏為敦肅皇貴妃,鈕鈷祿氏為熹妃,李氏為齊妃,宋氏為懋嬪,耿氏為裕嬪,董鄂氏為謙嬪。
只是作為雍正生母的德妃,不肯移居太后居住的宮殿,並說出了,“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吾夢想所期”的話來。
廉親王帶著眾位兄弟跪在德妃門口,請求德妃移居,無果。
諸臣為皇太后上徽號,德妃執意不允。
烏喇那拉皇后帶諸妃跪於德妃寢宮內,請求德妃移居,惹德妃怒,趕烏喇那拉皇后與諸妃出門,閉門不見。
溫郡王和九福晉入宮給宜妃請安,因德妃疾,宜妃攜九福晉去永和宮,勸其受封,被拒。
雖是被拒,可是寶寧也不能躲在府中,只能留下了鍾嬤嬤和李嬤嬤讓她們管好府內所有人,這段日子都不讓出門,也不許亂傳話,就連吃的菜都是人家送上門的。
寶寧帶著秋桐在宮中,不僅她還有其她幾個福晉,因為和八福晉十福晉關係較好,她們三個倒是經常在一塊。
說是給皇太后侍疾,更多的是幾個人都留在偏殿,一坐就是一天,因為皇太后不見。
皇后倒是能進去,只是看著皇后雖帶著笑,卻掩不住的疲憊,怕是就算在裡面,也不是那麼好受的。
這日寶寧照常在偏殿中,幾個關係好的福晉正在低聲交談,忽然有一宮女進來,來到寶寧面前,福了福身說道,“謙嬪有請九福晉。”
寶寧眉頭皺了下,愣了一下才想起那謙嬪就是董鄂氏,與八福晉對視了一眼,寶寧其實是不想去的,但是那畢竟是現在皇帝的嬪妃,自己若是不去,起身道,“我這就去。”說著看向八福晉十福晉,“我去去就回。”
八福晉又看了一眼那宮女,十四五的模樣,長的倒是清秀可人,“我在這兒等著九弟妹。”
寶寧明白八福晉的意思,董鄂氏以前做的那些事情八福晉也是知道的,只是雍正好面子,不好明著發作,當了皇帝後,一個側福晉被封為嬪,還是謙嬪,就有警告的意味,雖不知她為何一直針對九福晉,不過這時候把九福晉叫去,也難免八福晉會擔心,若是等了一會寶寧還不回來,怕是八福晉就會把這事告訴皇后了。
這也是讓寶寧放心的。
寶寧點了下頭,才跟著宮女出去,她倒是不擔心謙嬪會做什麼,畢竟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把她叫走,只要那謙嬪還想好好活著,就必須把她送回來。
小宮女把寶寧帶到了一個小花園,那花園裡種著西府海棠,花已經過了最盛的時候,如今有些衰敗了,地上也落著些許花瓣,沒了往日的嬌艷。
董鄂氏穿著一身粉紅色的旗袍,站在樹中間,不知為何寶寧竟想到了那落敗的花瓣,微微垂眸,走了過去後,福身道,“給謙嬪請安,謙嬪吉祥。”
“起來吧。”董鄂氏看了寶寧一眼,說道,“你下去吧。”
後一句是對著小宮女說的,這小宮女一退下,四周就剩下了董鄂氏和寶寧。
“你知道我為什麼叫你來嗎?”董鄂氏折了一枝花,並沒有看她,而是看著宮外的方向。
寶寧看著花園門口守著的宮女太監還有秋桐才鬆了一口氣,“不知。”
“我今日只想要你一句實話。”董鄂氏這才盯著寶寧,像是要看透她的心一般。
“謙嬪儘管問,若是我知道的,定實話實說。”寶寧與董鄂氏對視,只覺得董鄂氏臉上透著幾分瘋狂。
“你從哪裡來的?”董鄂氏狠狠折斷花枝問道。
寶寧倒是有幾分疑惑,“謙嬪是何意思?”
“你是怎麼穿越過來的?”董鄂氏咬牙問道。
“我不懂謙嬪的意思。”寶寧有些疑惑,“不是謙嬪讓宮女喚我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