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徹明白衛青的意思,將王莽喝過的那個杯子偷偷換了個位置,才拿起來喝下。

  “朕不勝酒力,想要歇息,多謝安漢公,你也回去吧。”

  王莽退了出去,劉徹對衛青說:“這個酒里有沒有毒?”

  “臣看多半有毒。”衛青臉色平靜地說,“不過既然王莽也喝了,估計是慢性毒-藥,只喝這一杯還沒什麼問題。”

  “那就讓人把這壇酒送去驗一下毒性吧。”

  第81章 元始三年16

  王莽進獻的艾酒裡面真還下了一種慢性的毒,但這種毒-藥成分非常特殊, 無色無味, 也查不到用的是什麼原料, 如果小皇帝沒有想到,每日服用, 那麼一個月後就會去世——因為他本來就在生病,大臣們根本不會想到他是毒發身亡。

  單從這酒上,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它是毒酒, 唯一辦法是皇帝真的服用, 讓太醫作證。不過等到證明它有毒的時候, 這小皇帝怕是要真被毒死了。

  劉徹不知道在穿越到的身體裡死亡會怎麼樣?是靈魂的消亡,還是身體主人去世?兩種結果他都不能冒險。

  所以只能去找人證, 經過衛青一番追查, 還真查出了釀造這艾酒的人, 王莽大驚失色, 連夜要求徹查毒酒一案。

  這是王莽自斷其臂撇清的手段,因為證據不足, 完全影響不到他。不過劉徹趁機將衛青抬了起來, 他喊來王莽, 語重心長地說:“朕自登基以來已有三載,一直看到安漢公為我大漢社稷辛勞,現在竟然有此等奸詐小人, 想要毒殺我,又要離間我和公的感情, 這類人就算被稱呼為國賊也不為過。”

  王莽此時唯恐惹上嫌疑,只是連連稱是。

  劉徹故意咬牙切齒地說:“朕痛恨要害我的人,因此想從我的侍中立派一人,協助辦案,一定要徹查此事。”

  所以衛青就過了王莽的明路,直接參與查案,他雖然身份只是個小小的侍中,但代表了天子的權威——雖然小皇帝之前著實沒多少權威,但自劉徹穿過來之後便做了一番經營,先是拉攏孔光,和孔光走的近的一批大臣就站到了劉徹一邊,此外吳章門下以雲傾為代表的學生也繼承了老師的遺志,偷偷給小皇帝提供幫助——所以現在天子的權威多少有一些立了起來。

  衛青借著毒酒一事清理了一批宮廷里王莽的手下,王莽看到他恨得牙痒痒,面上還要裝出慈愛的長輩的樣子。

  在毒酒案告一段落後,王莽已經意識到了小皇帝成長起來,不再是那個任他揉圓搓扁的傀儡了。但好在皇帝的勢力還很式微,王莽自信還能掌握他一段時間,現在中山國那邊霍去病正扯著“清君側”的大旗,糾集了一大批人馬,勢力已經擴展到了黃河邊,王莽此時就拿出各種狠厲手腕對付劉徹,怕是中山那邊更加壓不住了。

  得儘快平復中山叛亂,再想辦法對付小皇帝,王莽心裡暗自盤算。

  為了安撫王莽,劉徹主動提出給王莽加九錫,就是以天子的名義給他九件特賜,分別是車馬、衣服、衣器、朱戶、納陛、虎賁百人、鈇鉞、弓矢、秬鬯,這是對大臣有功者的最高的禮遇。

  這很好地滿足了王莽,能讓他暫時不要再來對付皇帝,再加上王嬿在中間調和,兩人之間又起到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在這樣短暫的平和中,王莽集合了一支五萬人的軍隊,由輕車將軍孫建和他的堂弟衛將軍王林一人帶領一半的士兵,北上討伐位於中山的衛氏叛黨。

  這對於劉徹來說,正是出手的良機。在毒酒事件之後,劉徹就以協助查案有功為理由,給衛青封了一個關內侯,等於向大家宣布,這是天子心腹,然後他將衛青舉薦到了這次平叛大軍里。

  王莽這人的心思其實不難捉摸,如果劉徹不大張旗鼓宣告衛青是他的手下,那王莽肯定隨便找個理由就拒絕衛青參軍。

  但現在劉徹封關內侯,等於讓朝臣都明確知道了衛青是天子這邊的人,那王莽就不會拒絕,搞得好像他和天子作對一樣,而是不情不願給了衛青一個校尉的名頭,把他安排在自己堂弟軍中,方便隨時監視。

  平叛軍在長安城郊集結了三日,便動身啟程。此時,在滔滔的黃河之畔,霍去病對著手下士兵命令:“浮橋可搭好了?我要在官軍到來之前,帶領你們全部渡過黃河。”

  “啟稟將軍,今夜便可搭好。”

  “那就好,等後半夜就渡河。”

  “將軍——”一艘快舟從河上划到岸邊,從上面跳上一個哨兵,“對岸來了一個長安來的信使,送來了中山王的手書,還說若是將軍不信,就說他的名字叫張賀。”

  “張賀?”霍去病接過絹帛一看,的確是劉據的字跡,“那小子也來了?”

  哨兵疑惑道:“將軍認識此人?是我們自己人?”

  “沒錯,自己人。”霍去病說,“將他接過河,來我的大帳。”

  張賀此行除了向霍去病交代劉徹的打算之外,順便還帶了他這身份的父親吳漢前來投奔霍去病。

  原來吳漢自將吳家人全部平安接出之後,並沒有就此離開,而是在老家糾集了一班人馬蟄伏著,聽到中山國率先起兵反對王莽之後,他也響應了,一路上也合併了東郡太守翟義等一些討伐王莽的力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