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打一個比方來說,一個人出門閒逛,如果他今天心情好,那麼很可能會順風而走。但如果這個人今天心情悲愴,那麼就很可能逆風走。

  這裡我用了“很可能”這個詞,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很可能”的判斷,還沒有與個別人物所特有的性格向結合,一旦結合了,那就不是“很可能”,而是“一定”了。

  所以我曾經在一篇小說中寫過,通過一個人逃亡路線的順風逆風,以及行走速度,來判斷他是否被人冤枉了。

  這是不是很玄?

  的確很玄,因為人的內心世界本來就是很玄的。

  所以我要去寫它,而且提倡大家一起去寫它。

  我想一定有人並不贊成我的觀點。

  不過那不要緊,這本就是一種交流,至於結論如何只會在每個人的心裡,是誰都硬塞不了的。

  所謂盡己之言,說完了我想說、能說的,若是你還不認同,那也是沒有辦法可想的事情。

  畢竟,我又不能來打你。

  五

  再來說說小說中的人物性格。

  《地板下的屍體》一文中有許多個性十分突出的人,其中包括高強的重情重誼、宋湯臣的冷靜睿智、博士的剛直執拗等等。

  也有許多情緒衝突十分激烈的部分,比如說王小波掙扎於該不該放下對蕭郁飛的盲目仇恨,高強等一眾同學對於蕭郁飛的友情,以及胡靜言對蕭郁飛的愛情等等。

  這些都是我個人十分喜歡的。

  而我尤其喜歡楊立明對夏瑛怒吼的那句“還不快給我滾!”,雖然語言有些粗魯,卻充分反映了同學之間深刻的友誼,十分鮮活生動。

  不過也有人問過我:現實生活中真有你所寫的那樣的人嗎?

  我回答:沒有。

  為什麼沒有?

  不是因為我在胡說八道,而是因為小說是小說,生活是生活!

  小說是生活的濃縮。

  就像濃縮牛奶,你說有哪頭牛能擠出一滴這樣的奶來?

  畢竟我寫的是懸疑小說,不是大眾文學,不是平民文學,寫的是扣人心弦的故事,而不是雞毛蒜皮、家長里短。

  所以我小說中的人物是出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是將無數生活中這一類人身上的個性集中在一起,或者說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從而推翻原本那個被理性和常理所操控自我,成為一個極端的、突出的新生個體。

  這樣的個體,也有矛盾,也有衝突,也有軟弱與彷徨。但是無論矛盾、衝突、還是軟弱與彷徨,那都必定是最激烈,最鮮明的。

  都是能夠被人們記住的。

  懸疑小說需要這樣的人物,讀者同樣也需要這樣的人物。

  所以我也經常對同道的新人,或者朋友說:與其拾人牙慧,不如推陳出新,只要能將人性窺探刻畫的入骨三分,那就是最好的懸疑,也是最中國式的懸疑。 (全書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