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頁
郭嘉微微搖頭,龐統繼續說道:“世子學主公,已然入木三分了。”
一下子與六家背景不俗的家族聯姻,郭燁想做什麼?無非就是分化士族內部而已,有人榮,有人損,有人笑,自然有人哭。
郭嘉一向打壓士族,但在郭嘉治下也有很多家族是榮華富貴享之不盡,譬如張翼的家族便是如此。
跟郭燁聯姻,則基本上也就是攀上了郭嘉這顆大樹。
郭燁雖然還是世子,但是這個年代的觀念里,世子,或太子,或儲君,都不是輕易能夠說換就換的,因為這是動搖國本!
加上郭燁領兵出巴東,下荊州,掃江東,一戰揚名,軍中威望陡然劇增。
跟郭燁聯姻,則是未來的一個保障,這六個家族自然欣喜答應。
這也是郭燁從郭嘉那裡學來的,對待士族,不能上來就手腕強硬地壓迫,這樣勢必會讓他們眾志成城反抗,也不能全部拉攏,這樣則會讓郭嘉集團原先的群體不滿,要用的手段,自然是逐步削弱,分而破之,最後連根拔起。
說到底,郭燁連這六家的女子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倉促之中上門提親,落在外人眼中,這是郭燁要拉攏人心,培植自身勢力的做法。
親事定下後,郭燁星夜兼程趕到合肥與魏延匯合,江東留下典滿率軍三萬穩住大局,他則與魏延率軍五萬從合肥北上,與郭嘉十萬大軍會師許昌!
第八十三章 正道御兵
從合肥北上前往許昌的郭燁確切向著向北偏西的方向前進,而郭嘉下一步戰略是要在冬天之前掃平黃河以南,也就是將徐州的劉備覆滅,所以從合肥出發的郭燁實際上帶著五萬兵馬向東北方向進軍,踏平廣陵和下邳,可直接席捲徐州,但郭嘉偏偏讓他捨近求遠與大軍會師許昌。。。
自太平軍橫掃江東以後,全軍倍受鼓舞,這從普通兵卒的表情便可看出,或自信滿滿,或鬥志昂揚。
顯而易見,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也知道覆滅江東後意味著什麼,很快,一個四海昇平的時代即將到來,而他們這些太平軍將士,在論功行賞時,肯定會有著喜人的收穫。
郭嘉從不虧待軍隊,就算是陣亡者,比活著的有功者撫恤都要豐厚。
有希望,有目標,有觸手可及的美好未來時,人總是充滿動力,現在走在原野道路上的太平軍便是如此,雄糾氣昂,所向無懼。
郭燁騎在馬上扭頭對身旁的魏延輕描淡寫道:“驕兵必敗,安營紮寨時給所有軍官提個醒,不要得意忘形。”
志得意滿的魏延雖也察覺到了將士們的心態轉變,不過並沒有放在心上,他們掃平了江東,擊潰了曹魏,眼看一統天下近在咫尺,而此次征伐徐州,劉備不過兵馬三萬而已,有何可懼?
“世子多慮了吧,現如今我軍氣勢如虹所向披靡,想必我大軍抵達徐州之時,那劉皇叔肯定束手就擒。”
郭燁不喜歡魏延這般用一種好似商量,又好似透徹的口氣跟他說話,這不是一個好苗頭。
扭過頭,郭燁淡淡地注視魏延,一開始魏延還未察覺什麼,直到他發現郭燁古井不波的雙眼鎖定在他臉上,才恍然地反問道:“世子,末將說錯了嗎?”
郭燁不回話,仍舊望著他,忽然,魏延覺得針芒在背,他也醒悟過來,面前這個年輕人是世子,很有可能是即將出現的郭氏江山的二代帝王,於是收起輕鬆的姿態,微微低下眼帘,道:“末將明白,天黑時必定叮囑軍中所有大小軍官。”
這才收回視線,郭燁望著道旁農田中忙著豐收的農民,輕聲道:“文長,在我還小的時候,我父對我說過,洛陽非一日建成,卻毀於一旦。”
這句話的背景,是郭嘉給他講述董卓火焚帝都的那段歷史,儘管原話應該是把洛陽換成羅馬,但意思都一樣。
現在魏延是小心翼翼,不敢隨心所欲地想什麼說什麼,雖則他覺得郭燁是危言聳聽,以太平軍現在的形勢,還真不見得有誰能突然冒出來扭轉天下大局。
“你知道為何主公下令讓我軍先去許昌再攻徐州,而不是我軍直接攻去徐州?”
騎在馬上身子輕晃,魏延想了想,回道:“主公希望減少傷亡正道御兵?”
可想而知,郭燁帶著五萬兵馬殺去徐州,面對劉備三萬兵馬,和郭燁與郭嘉匯合後帶著十五萬大軍殺去徐州,太平軍的傷亡肯定是截然不同,五萬對三萬,劉備還有還手的餘地,鬧不好是個兩敗俱傷的下場,十五萬對三萬,那就是一邊倒。
郭燁微微一笑,外人不知這其中隱含的意思,而他輕聲道:“自信與自負一線之隔,自滿與自誤也在一念之間,主公不希望征伐徐州出現變數,分兵兩路夾擊徐州或許是截斷了劉備所有退路,不過,我若帶兵五萬進攻下邳廣陵,主公擔憂反而給了劉備一線生機,尤其是我這五萬大軍全軍覆沒後。”
魏延悚然一驚,難以置信道:“主公這是太高看劉備了吧?”
劉備這一生,敗仗一籮筐,數度喪家失所,還真沒什麼可炫耀的戰績,即便是赤壁大捷,那也是江東打主力,魏延其實話只說了一半,另一半則是郭嘉看扁了郭燁。
“劉玄德有何可懼?不過讓我率軍攻入徐州,單獨面對劉備的三萬大軍,我的確要小心謹慎步步為營,否則一著不慎,就有可能真的有去無回。真正忌憚的人,是諸葛孔明。”
一下子與六家背景不俗的家族聯姻,郭燁想做什麼?無非就是分化士族內部而已,有人榮,有人損,有人笑,自然有人哭。
郭嘉一向打壓士族,但在郭嘉治下也有很多家族是榮華富貴享之不盡,譬如張翼的家族便是如此。
跟郭燁聯姻,則基本上也就是攀上了郭嘉這顆大樹。
郭燁雖然還是世子,但是這個年代的觀念里,世子,或太子,或儲君,都不是輕易能夠說換就換的,因為這是動搖國本!
加上郭燁領兵出巴東,下荊州,掃江東,一戰揚名,軍中威望陡然劇增。
跟郭燁聯姻,則是未來的一個保障,這六個家族自然欣喜答應。
這也是郭燁從郭嘉那裡學來的,對待士族,不能上來就手腕強硬地壓迫,這樣勢必會讓他們眾志成城反抗,也不能全部拉攏,這樣則會讓郭嘉集團原先的群體不滿,要用的手段,自然是逐步削弱,分而破之,最後連根拔起。
說到底,郭燁連這六家的女子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倉促之中上門提親,落在外人眼中,這是郭燁要拉攏人心,培植自身勢力的做法。
親事定下後,郭燁星夜兼程趕到合肥與魏延匯合,江東留下典滿率軍三萬穩住大局,他則與魏延率軍五萬從合肥北上,與郭嘉十萬大軍會師許昌!
第八十三章 正道御兵
從合肥北上前往許昌的郭燁確切向著向北偏西的方向前進,而郭嘉下一步戰略是要在冬天之前掃平黃河以南,也就是將徐州的劉備覆滅,所以從合肥出發的郭燁實際上帶著五萬兵馬向東北方向進軍,踏平廣陵和下邳,可直接席捲徐州,但郭嘉偏偏讓他捨近求遠與大軍會師許昌。。。
自太平軍橫掃江東以後,全軍倍受鼓舞,這從普通兵卒的表情便可看出,或自信滿滿,或鬥志昂揚。
顯而易見,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也知道覆滅江東後意味著什麼,很快,一個四海昇平的時代即將到來,而他們這些太平軍將士,在論功行賞時,肯定會有著喜人的收穫。
郭嘉從不虧待軍隊,就算是陣亡者,比活著的有功者撫恤都要豐厚。
有希望,有目標,有觸手可及的美好未來時,人總是充滿動力,現在走在原野道路上的太平軍便是如此,雄糾氣昂,所向無懼。
郭燁騎在馬上扭頭對身旁的魏延輕描淡寫道:“驕兵必敗,安營紮寨時給所有軍官提個醒,不要得意忘形。”
志得意滿的魏延雖也察覺到了將士們的心態轉變,不過並沒有放在心上,他們掃平了江東,擊潰了曹魏,眼看一統天下近在咫尺,而此次征伐徐州,劉備不過兵馬三萬而已,有何可懼?
“世子多慮了吧,現如今我軍氣勢如虹所向披靡,想必我大軍抵達徐州之時,那劉皇叔肯定束手就擒。”
郭燁不喜歡魏延這般用一種好似商量,又好似透徹的口氣跟他說話,這不是一個好苗頭。
扭過頭,郭燁淡淡地注視魏延,一開始魏延還未察覺什麼,直到他發現郭燁古井不波的雙眼鎖定在他臉上,才恍然地反問道:“世子,末將說錯了嗎?”
郭燁不回話,仍舊望著他,忽然,魏延覺得針芒在背,他也醒悟過來,面前這個年輕人是世子,很有可能是即將出現的郭氏江山的二代帝王,於是收起輕鬆的姿態,微微低下眼帘,道:“末將明白,天黑時必定叮囑軍中所有大小軍官。”
這才收回視線,郭燁望著道旁農田中忙著豐收的農民,輕聲道:“文長,在我還小的時候,我父對我說過,洛陽非一日建成,卻毀於一旦。”
這句話的背景,是郭嘉給他講述董卓火焚帝都的那段歷史,儘管原話應該是把洛陽換成羅馬,但意思都一樣。
現在魏延是小心翼翼,不敢隨心所欲地想什麼說什麼,雖則他覺得郭燁是危言聳聽,以太平軍現在的形勢,還真不見得有誰能突然冒出來扭轉天下大局。
“你知道為何主公下令讓我軍先去許昌再攻徐州,而不是我軍直接攻去徐州?”
騎在馬上身子輕晃,魏延想了想,回道:“主公希望減少傷亡正道御兵?”
可想而知,郭燁帶著五萬兵馬殺去徐州,面對劉備三萬兵馬,和郭燁與郭嘉匯合後帶著十五萬大軍殺去徐州,太平軍的傷亡肯定是截然不同,五萬對三萬,劉備還有還手的餘地,鬧不好是個兩敗俱傷的下場,十五萬對三萬,那就是一邊倒。
郭燁微微一笑,外人不知這其中隱含的意思,而他輕聲道:“自信與自負一線之隔,自滿與自誤也在一念之間,主公不希望征伐徐州出現變數,分兵兩路夾擊徐州或許是截斷了劉備所有退路,不過,我若帶兵五萬進攻下邳廣陵,主公擔憂反而給了劉備一線生機,尤其是我這五萬大軍全軍覆沒後。”
魏延悚然一驚,難以置信道:“主公這是太高看劉備了吧?”
劉備這一生,敗仗一籮筐,數度喪家失所,還真沒什麼可炫耀的戰績,即便是赤壁大捷,那也是江東打主力,魏延其實話只說了一半,另一半則是郭嘉看扁了郭燁。
“劉玄德有何可懼?不過讓我率軍攻入徐州,單獨面對劉備的三萬大軍,我的確要小心謹慎步步為營,否則一著不慎,就有可能真的有去無回。真正忌憚的人,是諸葛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