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皇帝多日未上朝,而宮裡的消息都封鎖的極嚴密,他們都是絲毫不曉得皇帝竟然已經病重到了這個程度的。而且看這個樣子,只怕皇帝已經撐不了多長時候了。那麼現下皇帝叫了他們和幾位皇子過來,很顯然就是要傳位的意思了。
淳于祈心中也是驚訝的。
皇帝這樣猝不及防的將幾位皇子和他們這些人都叫了進來,而且禁軍重重把守,很顯然就是要暫且軟、禁幾位皇子和他們這些大臣的意思,好讓他傳位的時候不至於出現任何動亂和變故。
畢竟將他們暫時軟、禁在了這寢宮中,就相當於暫時限制了他們的自由,阻隔斷了他們與外面一切的聯繫。所以就算各位皇子一開始如何處心積慮的謀劃了多長時間,可這當會他們人都在這裡,不得他們的指令,外面的人誰曉得到底該如何做?而且若外面有任何異動,他們都被限制在了這裡,手起刀落也不過頃刻的事。
皇帝的這一招釜底抽薪可真是夠狠。
淳于祈心中暗驚。接著他看了李惟元一眼。
李惟元一直垂眸跪在那裡,面上平靜的很,看不出他心中到底在想什麼。但淳于祈知道,他必然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麼事,甚至他都知道今天皇帝到底會讓哪位皇子繼位的事。而且他肯定一早就做了很多的安排。
林菀知道後面的這些事,又怎麼不會告訴李惟元?只怕若李惟元接下來要做什麼事,這裡是無人可阻擋的吧?
淳于祈閉上了雙眼,心中暗嘆了一口氣。
病榻上的皇帝這時已經在開始說話了。
他確實是病的極重,說一句話就要喘一下。但即便這樣,說的話也是對著眾人恩威並重,教人不敢小覷。
這一番話說完,他就自枕頭邊摸了一卷明黃色的綢帛出來,示意站在他床邊伺候的,他最信任的內侍接過,宣讀他的旨意。
這就是決定下一任的皇帝到底是誰的旨意了,屋內的眾人皆屏息靜聽。
最後竟然是大皇子。
先是一陣靜寂,隨後大皇子立時開口大聲謝恩。而原本支持大皇子的幾個大臣則也都是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淳于祈與謝蘊相互對望一眼,皆是心中一沉。
而這時就見李惟元忽然起身,徑直走過去將那內侍手中的聖旨拿了過來,目光粗略一掃,隨後合上聖旨,沉著臉就叫過了屋中站著的兩名禁軍,喝令他們將這內侍拿下,同時又怒道:“聖旨上明明寫的是讓三皇子謝蘊即位,你一個閹人,如何膽敢矯詔,說是讓大皇子即位?”
那內侍待要開口說話,但已經被李惟元給沉聲的吩咐那兩名禁軍:“堵上他的嘴,拖出去,杖斃。”
這兩名禁軍顯然是李惟元的人,對他言聽計從。當下這兩個人應了一聲,直接拿了早就備好的布條出來,牢牢的堵住了內侍的嘴,然後不顧他的掙扎,反剪著他的雙手將他扭了出去。
這一下子變故突生,淳于祈長眉微擰,想著李惟元這些年不都是支持大皇子的麼?可現在怎麼會臨陣叛變?他這到底是在做什麼?還是林菀對他說了什麼?
謝蘊心中這時則是想著,莫非這就是前幾日李惟元說的會竭力幫他登上皇位的承諾麼?
大皇子這時猛然的起身站起,伸手指著李惟元,怒道:“你在亂說什麼?父皇的旨意明明是傳位於我,又怎麼可能會是三弟?分明你才是矯詔的那個人。”
又大聲的叫著:“來人,給我將這個亂臣逆子拖下去。”
但屋子裡外把守的禁軍沒有一個人動,很顯然這些人都是被李惟元給控制住了。
大皇子心中一沉,又喝命李惟元將手中的聖旨交出來:“我們一看便知父皇到底是傳位給我還是給三弟。”
支持大皇子的那幾個大臣這時都紛紛的站了起來,也這樣大聲的要求著。
不過他們心中也都納悶,原本李惟元不是支持大皇子的麼,可怎麼現在竟然臨陣倒戈?莫非他一直都是三皇子的人不成?若這樣說,那三皇子可真是夠厲害的。
李惟元站在那裡沒有動,只是目光森寒的看了一眼大皇子和那幾個大臣,然後開口叫了幾名禁軍過來,吩咐他們將那幾個大臣都拖出去。再目光慢慢的看了一眼屋內的眾人。
眾人接觸到他這如冰似雪的目光,皆是覺得心中猛然一突,竟然不敢和他對視。
而這時李惟元又慢慢的開了口:“我說皇上的旨意是傳位給三皇子就是傳位給三皇子,還有誰質疑?站出來。”
現在的局勢,分明就是屋裡的眾人皆為魚肉,而李惟元就是唯一的那把刀。誰膽敢站出來,下一刀砍的必然就是那個人。
沒有人敢動。
但縱然明知道大勢已去,大皇子心中還是不甘的。
他兩步撲到了皇帝的床榻前,哭道:“父皇,這個李惟元這樣的膽大包天,竟然敢當著您的面矯詔。您親口說說您是要傳位給我的啊。”
他心中還有一絲希望,總想著若皇帝親口說了傳位給他這樣的話,那李惟元身為臣子的肯定是要聽的。
但皇帝早就是強弩之末了,剛剛又見李惟元竟然敢這樣公然無視他的旨意,他只氣的一口氣梗在喉間,額頭的青筋也都爆了出來。勉強抬起手,顫著手指指著李惟元,你了兩下,最後白眼一翻,那隻手就重重的落了下去。
李惟元原還只是站在一旁神情淡淡的看著老皇帝。他這會自然是不懼老皇帝的。哪怕就是老皇帝親口說了是傳位給大皇子又如何?這裡外都是他的人,老皇帝也沒有任何法子,只能聽他的。
不過現在見老皇帝手重重的落了下去,他就兩步上前,伸了兩根手指在老皇帝的鼻端下探了探,然後回過身,沉聲的對屋內的其他人說道:“皇上駕崩了。”
隨後他又面向謝蘊,一撩袍角,跪了下去,雙手高舉手中的聖旨,高聲的說道:“先皇遺命,傳位於三皇子。微臣叩拜吾皇。”
淳于祈原就是支持謝蘊的,雖然他暫且還沒有想明白李惟元今夜為何會一反常態擁護謝蘊即位,但他還是立時也一撩袍角跪了下去,高聲的說道:“微臣叩拜吾皇。吾皇萬歲。”
這就算是承認謝蘊是新帝的意思了。而且明擺著這一切都被李惟元給控制住了,誰若不遵從,那些個被拖出去杖斃的內侍和幾個大臣就是榜樣。
於是甭管心裡到底是些什麼心思,屋內剩下的幾個大臣和皇子都跪了下來對謝蘊大禮拜見。
一切已成定局。
第131章 正文完結(三)
晨風獵獵, 李惟元和淳于祈站在大殿前高高的丹樨上,看著東方慢慢的現出了一片魚肚白。剛剛過去的一夜,已經足夠三皇子掃清所有障礙,即將成功登上寶座為新帝,昭告天下了。
但其實說起來, 昨夜都是李惟元在主導一切。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昨夜大權在握的人就只有李惟元一個人, 他可以讓任何一個人為新帝,也可以讓誰死就能讓誰死。
淳于祈雙手輕攏在袖中,沉默的看著天邊五彩的朝霞, 繼而一輪旭日東升,光芒盡灑人間。
“昨夜你若想要我死,只是反掌之間的事, 但你為何沒有這樣做?”
片刻之後,淳于祈還是慢慢的問出了心中最大的疑問。
他們兩個人之間勢如水火, 他可不相信李惟元會忽然立地成佛, 一心向善, 所以放過了他。
李惟元笑了笑, 沒有說話。
他對淳于祈怎麼會沒有殺心?只是前兩日林菀在他面前說過,淳于祈不能死的。他若死了,誰會知道後面到底會有什麼改變?對大家都不好的。
李惟元知道林菀這是不想讓他殺了淳于祈,所以說出來的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而已。但無論是什麼藉口,他也只能接受。
若他昨晚殺了淳于祈,只怕林菀心中會怨恨他。但他只想林菀和他之間全無芥蒂, 全身心的信賴他。所以昨晚他可以饒淳于祈一命。
可即便如此,他也已經擺了淳于祈一道了。
他原本早就已經控制了皇宮內外,老皇帝那個傳位給大皇子的聖旨他是可以不讓老皇帝拿出來,讓內侍當著眾人的面宣讀,而直接擁立謝蘊上位的。但他還是讓內侍將那份聖旨宣讀了出來,然後才動的手。
沒有一個皇帝可以忍受自己是矯詔上位的,而且還有那許多人在場,他們都知道這個消息。
謝蘊現在剛即位,暫且自然不會有什麼動作。可等到他的這個位置坐穩了,想必昨夜在老皇帝寢宮裡的所有人都會被他一一清算的。就算他以往再看重淳于祈,可到時肯定也不會手軟。
所以要淳于祈命的這事,留給謝蘊來做就好了,又何必要他自己來做,還讓林菀心中對他不滿呢?
面前的廣場上已經有內侍在鋪設紅毯了。雖然先帝駕崩,舉國皆該哀悼,但今兒也是新帝登基之日,活著的人總是比死著的人更重要的。
淳于祈心中也是驚訝的。
皇帝這樣猝不及防的將幾位皇子和他們這些人都叫了進來,而且禁軍重重把守,很顯然就是要暫且軟、禁幾位皇子和他們這些大臣的意思,好讓他傳位的時候不至於出現任何動亂和變故。
畢竟將他們暫時軟、禁在了這寢宮中,就相當於暫時限制了他們的自由,阻隔斷了他們與外面一切的聯繫。所以就算各位皇子一開始如何處心積慮的謀劃了多長時間,可這當會他們人都在這裡,不得他們的指令,外面的人誰曉得到底該如何做?而且若外面有任何異動,他們都被限制在了這裡,手起刀落也不過頃刻的事。
皇帝的這一招釜底抽薪可真是夠狠。
淳于祈心中暗驚。接著他看了李惟元一眼。
李惟元一直垂眸跪在那裡,面上平靜的很,看不出他心中到底在想什麼。但淳于祈知道,他必然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麼事,甚至他都知道今天皇帝到底會讓哪位皇子繼位的事。而且他肯定一早就做了很多的安排。
林菀知道後面的這些事,又怎麼不會告訴李惟元?只怕若李惟元接下來要做什麼事,這裡是無人可阻擋的吧?
淳于祈閉上了雙眼,心中暗嘆了一口氣。
病榻上的皇帝這時已經在開始說話了。
他確實是病的極重,說一句話就要喘一下。但即便這樣,說的話也是對著眾人恩威並重,教人不敢小覷。
這一番話說完,他就自枕頭邊摸了一卷明黃色的綢帛出來,示意站在他床邊伺候的,他最信任的內侍接過,宣讀他的旨意。
這就是決定下一任的皇帝到底是誰的旨意了,屋內的眾人皆屏息靜聽。
最後竟然是大皇子。
先是一陣靜寂,隨後大皇子立時開口大聲謝恩。而原本支持大皇子的幾個大臣則也都是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淳于祈與謝蘊相互對望一眼,皆是心中一沉。
而這時就見李惟元忽然起身,徑直走過去將那內侍手中的聖旨拿了過來,目光粗略一掃,隨後合上聖旨,沉著臉就叫過了屋中站著的兩名禁軍,喝令他們將這內侍拿下,同時又怒道:“聖旨上明明寫的是讓三皇子謝蘊即位,你一個閹人,如何膽敢矯詔,說是讓大皇子即位?”
那內侍待要開口說話,但已經被李惟元給沉聲的吩咐那兩名禁軍:“堵上他的嘴,拖出去,杖斃。”
這兩名禁軍顯然是李惟元的人,對他言聽計從。當下這兩個人應了一聲,直接拿了早就備好的布條出來,牢牢的堵住了內侍的嘴,然後不顧他的掙扎,反剪著他的雙手將他扭了出去。
這一下子變故突生,淳于祈長眉微擰,想著李惟元這些年不都是支持大皇子的麼?可現在怎麼會臨陣叛變?他這到底是在做什麼?還是林菀對他說了什麼?
謝蘊心中這時則是想著,莫非這就是前幾日李惟元說的會竭力幫他登上皇位的承諾麼?
大皇子這時猛然的起身站起,伸手指著李惟元,怒道:“你在亂說什麼?父皇的旨意明明是傳位於我,又怎麼可能會是三弟?分明你才是矯詔的那個人。”
又大聲的叫著:“來人,給我將這個亂臣逆子拖下去。”
但屋子裡外把守的禁軍沒有一個人動,很顯然這些人都是被李惟元給控制住了。
大皇子心中一沉,又喝命李惟元將手中的聖旨交出來:“我們一看便知父皇到底是傳位給我還是給三弟。”
支持大皇子的那幾個大臣這時都紛紛的站了起來,也這樣大聲的要求著。
不過他們心中也都納悶,原本李惟元不是支持大皇子的麼,可怎麼現在竟然臨陣倒戈?莫非他一直都是三皇子的人不成?若這樣說,那三皇子可真是夠厲害的。
李惟元站在那裡沒有動,只是目光森寒的看了一眼大皇子和那幾個大臣,然後開口叫了幾名禁軍過來,吩咐他們將那幾個大臣都拖出去。再目光慢慢的看了一眼屋內的眾人。
眾人接觸到他這如冰似雪的目光,皆是覺得心中猛然一突,竟然不敢和他對視。
而這時李惟元又慢慢的開了口:“我說皇上的旨意是傳位給三皇子就是傳位給三皇子,還有誰質疑?站出來。”
現在的局勢,分明就是屋裡的眾人皆為魚肉,而李惟元就是唯一的那把刀。誰膽敢站出來,下一刀砍的必然就是那個人。
沒有人敢動。
但縱然明知道大勢已去,大皇子心中還是不甘的。
他兩步撲到了皇帝的床榻前,哭道:“父皇,這個李惟元這樣的膽大包天,竟然敢當著您的面矯詔。您親口說說您是要傳位給我的啊。”
他心中還有一絲希望,總想著若皇帝親口說了傳位給他這樣的話,那李惟元身為臣子的肯定是要聽的。
但皇帝早就是強弩之末了,剛剛又見李惟元竟然敢這樣公然無視他的旨意,他只氣的一口氣梗在喉間,額頭的青筋也都爆了出來。勉強抬起手,顫著手指指著李惟元,你了兩下,最後白眼一翻,那隻手就重重的落了下去。
李惟元原還只是站在一旁神情淡淡的看著老皇帝。他這會自然是不懼老皇帝的。哪怕就是老皇帝親口說了是傳位給大皇子又如何?這裡外都是他的人,老皇帝也沒有任何法子,只能聽他的。
不過現在見老皇帝手重重的落了下去,他就兩步上前,伸了兩根手指在老皇帝的鼻端下探了探,然後回過身,沉聲的對屋內的其他人說道:“皇上駕崩了。”
隨後他又面向謝蘊,一撩袍角,跪了下去,雙手高舉手中的聖旨,高聲的說道:“先皇遺命,傳位於三皇子。微臣叩拜吾皇。”
淳于祈原就是支持謝蘊的,雖然他暫且還沒有想明白李惟元今夜為何會一反常態擁護謝蘊即位,但他還是立時也一撩袍角跪了下去,高聲的說道:“微臣叩拜吾皇。吾皇萬歲。”
這就算是承認謝蘊是新帝的意思了。而且明擺著這一切都被李惟元給控制住了,誰若不遵從,那些個被拖出去杖斃的內侍和幾個大臣就是榜樣。
於是甭管心裡到底是些什麼心思,屋內剩下的幾個大臣和皇子都跪了下來對謝蘊大禮拜見。
一切已成定局。
第131章 正文完結(三)
晨風獵獵, 李惟元和淳于祈站在大殿前高高的丹樨上,看著東方慢慢的現出了一片魚肚白。剛剛過去的一夜,已經足夠三皇子掃清所有障礙,即將成功登上寶座為新帝,昭告天下了。
但其實說起來, 昨夜都是李惟元在主導一切。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昨夜大權在握的人就只有李惟元一個人, 他可以讓任何一個人為新帝,也可以讓誰死就能讓誰死。
淳于祈雙手輕攏在袖中,沉默的看著天邊五彩的朝霞, 繼而一輪旭日東升,光芒盡灑人間。
“昨夜你若想要我死,只是反掌之間的事, 但你為何沒有這樣做?”
片刻之後,淳于祈還是慢慢的問出了心中最大的疑問。
他們兩個人之間勢如水火, 他可不相信李惟元會忽然立地成佛, 一心向善, 所以放過了他。
李惟元笑了笑, 沒有說話。
他對淳于祈怎麼會沒有殺心?只是前兩日林菀在他面前說過,淳于祈不能死的。他若死了,誰會知道後面到底會有什麼改變?對大家都不好的。
李惟元知道林菀這是不想讓他殺了淳于祈,所以說出來的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而已。但無論是什麼藉口,他也只能接受。
若他昨晚殺了淳于祈,只怕林菀心中會怨恨他。但他只想林菀和他之間全無芥蒂, 全身心的信賴他。所以昨晚他可以饒淳于祈一命。
可即便如此,他也已經擺了淳于祈一道了。
他原本早就已經控制了皇宮內外,老皇帝那個傳位給大皇子的聖旨他是可以不讓老皇帝拿出來,讓內侍當著眾人的面宣讀,而直接擁立謝蘊上位的。但他還是讓內侍將那份聖旨宣讀了出來,然後才動的手。
沒有一個皇帝可以忍受自己是矯詔上位的,而且還有那許多人在場,他們都知道這個消息。
謝蘊現在剛即位,暫且自然不會有什麼動作。可等到他的這個位置坐穩了,想必昨夜在老皇帝寢宮裡的所有人都會被他一一清算的。就算他以往再看重淳于祈,可到時肯定也不會手軟。
所以要淳于祈命的這事,留給謝蘊來做就好了,又何必要他自己來做,還讓林菀心中對他不滿呢?
面前的廣場上已經有內侍在鋪設紅毯了。雖然先帝駕崩,舉國皆該哀悼,但今兒也是新帝登基之日,活著的人總是比死著的人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