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九子四女兩天內失去了雙親,幾度哭暈,哭喊著母親太狠心了,為了父親拋下他們。琪朝哭著按照父皇母妃留下的遺旨安排他們合葬的後事。趙熙延修建皇陵的時候就有先見之明,特意做了一個可以容納八人的靈柩放在皇陵里。琪朝按著父皇的要求,將他們幾人一塊合葬在同一個靈柩里,夏淑寧和趙熙延十指緊扣,其他的娘娘由她們的親生子,在她們左手的中指上綁了紅線再繫到趙熙延的右手上,他們可以在陰間團聚永不分離了。他們躺在長陵偌大的靈柩里,好像只是睡著了,很安詳。他們看著父皇和母親們躺在一塊,蓋棺的時候都哭得不能自己。趙熙延的入殮穿的龍袍皇冠是夏淑寧做的,香囊腰帶是蘇清書做的,靴子是顏逢君做的,玉佩是烏蘭容若的,襲衣是吳清瑤做的,朝珠是丘如玉做的。長陵里沒有貴重物品,陪葬的全是她們平常用的物件和孩子們曾經穿過的小衣裳和小玩具。長陵的壁畫全是趙熙延和妻兒的過往,還有她們年輕時候的容顏。

  祥雲送完趙熙延最後一程,自戕於長陵,留書一封告知新君要下去伺候先帝。

  鳳棲宮大宮女穎兒,自戕於長陵。

  未央宮大宮女若水,自戕於長陵。

  未央宮大總管若竹,自戕於長陵。

  陳昭容不舍先帝,自戕於飛霜宮。

  少元六年三月,皇十一子誕於咸福宮,生母貴妃夏氏,名趙熙延。

  少元七年四月,夏侯府次子嫡女夏氏誕於院首府,名夏淑寧。

  少元七年九月,蘇相府嫡長女蘇氏誕於相府,名蘇清書。

  少元六年十二月,肅寧顏氏長子獨女顏氏誕於七里鎮良田村,名顏逢君。

  少元十四年四月,漠北九王爺庶次女烏蘭氏誕於漠北九王府,名烏蘭容若。

  少元七年九月,漠北六公主烏蘭氏誕於汗王宮,名烏蘭婭。

  少元七年七月,姑蘇吳氏嫡長女吳氏誕於蘇州吳府,名吳清瑤。

  少元七年一月,京城商籍丘氏誕於京城城南丘宅,名丘如玉。

  天元四十三年,天元帝駕崩,皇后蘇氏薨、皇貴妃夏氏薨、貴妃顏氏薨、貴妃烏蘭氏薨、賢妃丘氏薨、德妃吳氏薨。

  皇三子繼承天元大寶,次年改元熙寧,昭告先帝功德要後世銘記。天元帝的功德口口相傳,但是比政績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天元帝與諸位娘娘的愛情故事。天元帝親寫萬字贈與皇貴妃的“與妻書”更是流傳甚廣,所見之人無不落淚。熙寧皇帝領著兄弟姐妹年年祭先帝,年年哭崩在長陵前。九王和四位公主的家中都供奉著先帝與生母的畫像,日日焚香禱告。

  琪朝在皇位上坐到老的時候,他最後一次去長陵的時候很是高興告訴趙熙延,他沒有辜負他的所託。他們兄弟沒有相爭,和和氣氣過了一輩子。大齊在他手上從未打過仗,是個太平盛世。九子四女都明白,父皇在世時歷經風雨將一切障礙都掃平了,他們得以安穩一世。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惜他們活了一輩子也不知道,生養他們的父皇是個女子。

  趙熙延帶著滿身的遺憾離開了人世間,他是個好皇帝、好兒子、好夫君、好父親、好哥哥,唯獨沒有做好自己。陪葬里有一套女裝,是太后親手做的,親手放進去的。可惜趙熙延再也穿不上了,這輩子都沒有穿過。

  那年京城十里紅妝,滿城歡騰,少年鮮衣怒馬卻滿臉喪氣。

  那年茶村半里紅裝,惟一村歡騰,少年一身紅衣滿臉喜氣。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寧兒。”

  “相公。”

  —本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溫馨提示:

  閱讀本章節時可以播放郁可唯—天高

  配合食用

  首先感謝各位讀者將我第一部 小說追到完結

  很青澀也很稚嫩,但是我確實也用心了

  再次感謝大家跟讀到現在

  我的結局沒有像很多人心裡希望的那樣

  小趙帶著六位夫人歸隱山林了

  而是繼續留在朝堂里

  他身上很多責任

  他想為孩子們留下一個太平盛世

  這就是為什麼繼續辛苦的原因

  總的來說,小趙在我心裡是個極其悲劇的人

  從一出生就被迫接受命運

  一直在受苦,一直在死亡邊緣

  很多人都說小趙渣有了表妹這樣的女子還要了這麼多女子

  其實我就是想告訴大家

  身在高位有很多的不得已

  會有很多很多的誘惑和逼不得已

  並不是所有的一切都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

  細心的讀者就會發現

  其實我有寫過為什麼會收了其他五個女子

  這裡就不多說了

  自行體會吧

  這是個悲劇不是個喜劇

  一個人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

  該是多大的悲哀?

  再次感謝大家讀到此處

  90度深鞠躬感謝大家

  希望大家對我也好對情節也好人物也好

  有評論就寫下來

  本文無續集無番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