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江濤的目光又投向了這塊當年曾戰火紛飛的土地。
“老劉,你覺得今天的行動意味著什麼?”過了一會兒,他沉思地問。
“化干戈為玉帛唄。”劉宗魁回答,臉上的神情沉鬱了。作為一名公母山之戰的參加者,今天軍長讓他主持這一地區的掃雷工作,心情並不是很輕鬆的。
江濤沉默了一會兒,說:“還不僅僅如此。今天咱們的行動標誌著兩國關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戰爭時期結束,和平時期開始。……它既向對方顯示了我們對於和平的真誠,也還顯示了我們的力量——我們既然能把國門口的地雷打掃乾淨,放心地讓別人進來,就能牢牢地守住它!”
“今天的行動對於軍長也不輕鬆,”劉宗魁想到了。他看了江濤一眼,本來要接著說下去——真正的軍人眼裡沒有和平;和平只能被認成兩次戰爭的間歇;縱覽人類文明史,你會發現沒有一個民族是在和平中自行滅亡的,而都是戰爭中滅亡的;地球太小了,今天的地球尤其小,而人類又太多,各個民族生存的意志和願望太強烈;等等——但他沒有說出口。軍長的內心也許比他更痛苦,為了死在公母山的張莉,軍長現在還是獨身一人生活。做一個軍人是不容易的,走進戰爭你會感到痛苦,走進和平你仍會感到痛苦。
“軍長,受領任務前我在軍區見到了咱們的老師長,”他換了一個話題,對江濤說,努力使氣氛變得和緩些,“陳副司令員對我說,邱老的夫人從北京又來了電話,詢問你對他們家邱雯的態度。”
江濤默然不語。
“陳副司令員說他是被別人硬抓來當差的月老,”劉宗魁瞧了瞧他的神情,繼續說下去,“但他又說他還是要盡到責任。……
他讓我轉告你,要是你沒有太大的不滿意,他就給老太太回電話,說你答應了這門親事。“江濤回頭瞧他一眼,目光中的含意與其說是要制止這個話題,不如說是懇求他別往下講了。今天,只有劉宗魁敢於這麼深地進入他的私生活。公母山之戰以後,上上下下的人們都知道他們倆是一對最親密的朋友。
“老劉,這件事……你容我再想一想,”江濤說,在警衛員鋪在地上的一塊雨布中坐下來。劉宗魁意識到自己轉換話題的努力起了作用:軍長分明已從關於戰爭與和平的沉重思考中解脫出來了。
一時間江濤想到了那個名叫邱雯的女人。他是去年冬天回京辦理母親喪事期間和她認識的。邱雯的家庭背景不錯,本人又長得漂亮,一年前與出國不歸的丈夫離了婚,沒有子女,許多人都認為他們非常般配。
不過他心裡仍舊忘不了張莉。公母山之戰後他曾在張莉墓前發過誓:今生不會再愛上另一個女人並與之結婚了。如果他答應了同邱雯的婚事,就等於又一次背叛了張莉。
再說他仍然覺得像張莉那麼好的女人再也遇不到了。而不如張莉的女人則很難使他獲得幸福,對方也同樣不會幸福,那種湊湊合合的婚姻他不敢問津。但事情也有不得已之處:母親去世前妹妹隨丈夫出國定居,母親歿後,他在北京乃至於整個中國,竟沒有一個休假時可以回一回的家了。
同邱雯結婚他就會在北京重新有一個家。障礙在於婚後他實在不能保證自己會愛她。同一個女人結婚卻不愛她,無疑是一種欺騙行為。
不過他有時也真想答應這樁婚事。歲月荏苒,生死隔絕,八年過後,最初的痛苦已慢慢淡了。只是一想到自己要徹底與張莉訣別,心臟才會再一次刀割似地疼起來。 .今天早晨向公母山地區出發前,他又去了S 縣城西的烈士陵園。戰後幾年,每年清明節,他都要到張莉墓上看一看,當軍長後事兒太忙,好幾年都沒來了。重新站在張莉荒草萋萋的墓前,他又一次痛苦地想道:自己是無法忘記這場戰爭的,它使他付出的代價太沉重了。
“老劉,回去後我想打一個報告,提請地方政府在S 縣烈士陵園裡立上一塊紀念碑。”他對劉宗魁說,接著又沉吟了一會兒,“碑文就是——‘公曆紀元一千九百X 十X 年X 月X 日至X 月X 日,中國軍隊為收復公母山地區同X 國軍隊進行了一場邊境戰爭。雙方投入兵力XX萬,中方陣亡者XXX 名,X 方陣亡者X XX名。’……邊境貿易還會擴大,雙方人員來往會更多,不僅我國人民,連同對面過來的人,都能看到上面的碑文。……這樣做不是為戰爭,而是為和平。”
他用淚光閃爍的眼睛直視著劉宗魁,臉上的神情是莊重的,嚴肅的,讓劉宗魁的心一瞬間內也熱辣辣起來。他剛才並沒有把軍長引出關於戰爭與和平的沉重思考,而這一刻,江濤則正等候著他的回答。
“我同意。”他迎著對方的目光,點點頭,說。
隨後兩個人把眼睛移開,到底有些激動了……但是剛才下山去的上官峰又重新上了主峰,並讓通信員從挎包里掏出了酒、三隻酒杯和幾隻可做下酒菜的罐頭食品,放到軍長和師長面前,高興卻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今天我請兩位首長喝酒。……早上剛接到我老婆來信,說她給我生了個兒子!”
“兒子?!”江濤和劉宗魁幾乎同時叫起來,眼睛放光,他們都為上官峰高興,後者結婚多年,雲霞一直不生育,到處求醫,今天終於報來了喜訊!
“老劉,你覺得今天的行動意味著什麼?”過了一會兒,他沉思地問。
“化干戈為玉帛唄。”劉宗魁回答,臉上的神情沉鬱了。作為一名公母山之戰的參加者,今天軍長讓他主持這一地區的掃雷工作,心情並不是很輕鬆的。
江濤沉默了一會兒,說:“還不僅僅如此。今天咱們的行動標誌著兩國關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戰爭時期結束,和平時期開始。……它既向對方顯示了我們對於和平的真誠,也還顯示了我們的力量——我們既然能把國門口的地雷打掃乾淨,放心地讓別人進來,就能牢牢地守住它!”
“今天的行動對於軍長也不輕鬆,”劉宗魁想到了。他看了江濤一眼,本來要接著說下去——真正的軍人眼裡沒有和平;和平只能被認成兩次戰爭的間歇;縱覽人類文明史,你會發現沒有一個民族是在和平中自行滅亡的,而都是戰爭中滅亡的;地球太小了,今天的地球尤其小,而人類又太多,各個民族生存的意志和願望太強烈;等等——但他沒有說出口。軍長的內心也許比他更痛苦,為了死在公母山的張莉,軍長現在還是獨身一人生活。做一個軍人是不容易的,走進戰爭你會感到痛苦,走進和平你仍會感到痛苦。
“軍長,受領任務前我在軍區見到了咱們的老師長,”他換了一個話題,對江濤說,努力使氣氛變得和緩些,“陳副司令員對我說,邱老的夫人從北京又來了電話,詢問你對他們家邱雯的態度。”
江濤默然不語。
“陳副司令員說他是被別人硬抓來當差的月老,”劉宗魁瞧了瞧他的神情,繼續說下去,“但他又說他還是要盡到責任。……
他讓我轉告你,要是你沒有太大的不滿意,他就給老太太回電話,說你答應了這門親事。“江濤回頭瞧他一眼,目光中的含意與其說是要制止這個話題,不如說是懇求他別往下講了。今天,只有劉宗魁敢於這麼深地進入他的私生活。公母山之戰以後,上上下下的人們都知道他們倆是一對最親密的朋友。
“老劉,這件事……你容我再想一想,”江濤說,在警衛員鋪在地上的一塊雨布中坐下來。劉宗魁意識到自己轉換話題的努力起了作用:軍長分明已從關於戰爭與和平的沉重思考中解脫出來了。
一時間江濤想到了那個名叫邱雯的女人。他是去年冬天回京辦理母親喪事期間和她認識的。邱雯的家庭背景不錯,本人又長得漂亮,一年前與出國不歸的丈夫離了婚,沒有子女,許多人都認為他們非常般配。
不過他心裡仍舊忘不了張莉。公母山之戰後他曾在張莉墓前發過誓:今生不會再愛上另一個女人並與之結婚了。如果他答應了同邱雯的婚事,就等於又一次背叛了張莉。
再說他仍然覺得像張莉那麼好的女人再也遇不到了。而不如張莉的女人則很難使他獲得幸福,對方也同樣不會幸福,那種湊湊合合的婚姻他不敢問津。但事情也有不得已之處:母親去世前妹妹隨丈夫出國定居,母親歿後,他在北京乃至於整個中國,竟沒有一個休假時可以回一回的家了。
同邱雯結婚他就會在北京重新有一個家。障礙在於婚後他實在不能保證自己會愛她。同一個女人結婚卻不愛她,無疑是一種欺騙行為。
不過他有時也真想答應這樁婚事。歲月荏苒,生死隔絕,八年過後,最初的痛苦已慢慢淡了。只是一想到自己要徹底與張莉訣別,心臟才會再一次刀割似地疼起來。 .今天早晨向公母山地區出發前,他又去了S 縣城西的烈士陵園。戰後幾年,每年清明節,他都要到張莉墓上看一看,當軍長後事兒太忙,好幾年都沒來了。重新站在張莉荒草萋萋的墓前,他又一次痛苦地想道:自己是無法忘記這場戰爭的,它使他付出的代價太沉重了。
“老劉,回去後我想打一個報告,提請地方政府在S 縣烈士陵園裡立上一塊紀念碑。”他對劉宗魁說,接著又沉吟了一會兒,“碑文就是——‘公曆紀元一千九百X 十X 年X 月X 日至X 月X 日,中國軍隊為收復公母山地區同X 國軍隊進行了一場邊境戰爭。雙方投入兵力XX萬,中方陣亡者XXX 名,X 方陣亡者X XX名。’……邊境貿易還會擴大,雙方人員來往會更多,不僅我國人民,連同對面過來的人,都能看到上面的碑文。……這樣做不是為戰爭,而是為和平。”
他用淚光閃爍的眼睛直視著劉宗魁,臉上的神情是莊重的,嚴肅的,讓劉宗魁的心一瞬間內也熱辣辣起來。他剛才並沒有把軍長引出關於戰爭與和平的沉重思考,而這一刻,江濤則正等候著他的回答。
“我同意。”他迎著對方的目光,點點頭,說。
隨後兩個人把眼睛移開,到底有些激動了……但是剛才下山去的上官峰又重新上了主峰,並讓通信員從挎包里掏出了酒、三隻酒杯和幾隻可做下酒菜的罐頭食品,放到軍長和師長面前,高興卻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今天我請兩位首長喝酒。……早上剛接到我老婆來信,說她給我生了個兒子!”
“兒子?!”江濤和劉宗魁幾乎同時叫起來,眼睛放光,他們都為上官峰高興,後者結婚多年,雲霞一直不生育,到處求醫,今天終於報來了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