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1957年初春,北京市委第二書記劉仁找吳晗談話,通知他中央正式批准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吳晗以他對工作的熱情和對黨組織的忠誠,終於實現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心愿。唯此,他的遭遇也就顯得更加悲壯。
吳晗經受了長期野蠻的毒打和折磨後,終於躺倒了。在這殘酷的困境中,他思緒萬千,想到他的學生時代,想到周恩來的教導,想到毛澤東主席的英明。他覺得當前發生的一切,都和毛主席以前的教導不相符。那麼毛主席為什麼不出來制止這些過火的行動呢?這個問號像一個謎團,久久困惑著他的心,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有解開。
1968年3月,吳晗被捕入獄。在此之前,他和夏鼐在黨校的一個角落裡相遇。四目相對,兩位文化大師熱淚盈眶。當他們談到定陵的發掘一事時,吳晗以極度的悲傷說:“文獻記載:罌粟在明朝中葉就已傳入中國,作為藥用,我總在懷疑萬曆生前抽過大煙,可惜這方面的證據不足。本來萬曆的骨頭可以拿來化驗一下好證實真偽,然而一把火,就什麼也別想了。”
夏鼐表情複雜無可奈何地點點頭。
“作銘,在定陵發掘這件事上,到現在我才明白,當初我們的論爭,你和老鄭是對的。你比我看得更遠……”吳晗說著,淚珠又落了下來。
就在吳晗入獄的第二個月,他的妻子袁震也被送入“勞改隊”,實行“群眾專政”。
吳晗和妻子袁震幾十年同甘共苦,很為熟知他們的人所稱道。袁震長期身患重病,不能生育。新中國成立後,他們的家庭生活比較安定,袁震的身體也慢慢的好了起來。這時,夫妻倆都想有個孩子。他們的心事被康克清知道後,建議他們從孤兒院領個孩子撫養。吳晗接受了康大姐的建議,從孤兒院借來幾張孩子的照片,並看中了小彥。這個小姑娘長得很機靈,很討人喜歡。吳晗親自到孤兒院把她抱回來。不久,又從孤兒院抱回一個男孩,取名吳彰。從此他們的家庭增添了新的內容和歡樂。
在全國一片聲討“三家村”的喧囂聲中,這個溫暖的家庭被破壞了。吳彰在《倖存者的回憶》中寫道:“深夜裡的猛烈砸門聲常常把人嚇醒,我縮在媽媽懷裡。他們翻過圍牆,破門而入。整個院子裡貼滿了‘該死’、‘砸爛’的大標語。外國友人送給爸爸的禮品當作‘四舊’被砸爛了,電視機也不能倖免。就連爸爸珍存著的姐姐從三歲起畫的圖畫,都在斥罵聲里付之一炬……”
進入1969年,一件件更加悲慘的事向這個家庭不斷襲來。3月17日,袁震被允許從勞改隊回家看病。當晚,住同院的萬里聽說袁震回家的消息,特地送來了一碗紅豆稀粥。誰也沒有想到,這竟是她的“最後的晚餐”。備受折磨,身體已垮的袁震,當天夜裡突然病情加重,大口喘氣,全身抽搐。小彥和吳彰立即把母親送到北京某醫院,但由於她是吳晗的家屬,同時又是右派,醫院把她視作敵人,沒有進行搶救,翌日凌晨,一生苦難的袁震撇下了兩個未成年的孩子,與世長辭了。直到小彥去太平間為她更衣時,袁震的雙眼還半睜半閉,面頰上殘留著幾滴清淚。她死不瞑目。因為她不知道自己死後,吳晗和孩子的命運將會怎樣。
1969年10月11日,突然有人來叫小彥和吳彰去看他們的爸爸。姐弟倆異常興奮。他們將近一年未見爸爸的面了,以為這次是造反派大發善心,讓他們探監。但當他們出門時,一股陰風撲面而來,來接的汽車竟是醫院的牌子。姐弟倆預感到這是不祥之兆。果然,來人對他們冷冷地說:“你爸爸今天早晨死了。”
晴空一聲霹靂。小彥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她雙手抱住來人的腿追問:“我爸爸怎麼不想看看我們呀?”
來人回答:“昨晚他提出要見你們,我們不知道你們住在哪兒。”姐弟倆哭聲更高,小彥昏倒在地。在場的醫生抱起她,眼裡流出同情的淚水。
這時,車後走過一個人,對姐弟倆大聲訓斥道:“你爸爸是個壞人,如果不和他劃清界線,沒有你們的好處……這件事不許告訴任何人,否則饒不了你們!”
汽車遠去,吳晗的屍體被帶走,只有一條血跡斑斑的褲子留在了姐弟倆手中。從此,一雙痛悲欲絕的少年相依為命,苦度人生。1975年,小彥被捕入獄。被抓走那天,剛動過闌尾炎手術,身上還有醫生當日開具的證明。她腳帶鐐銬,闌尾疼痛就給止痛片,哭喊就注射冬眠靈,門牙被打掉了,額頭上打開了口子……農曆八月十五之夜,小彥在牢房裡想起了全家一起度過的最後那個中秋節,此時彼時,此地彼地,死者生者,百種滋味交雜纏繞,她毅然用死向當權者們提出了抗議,但未能如願,剛把她搶救過來,又被送回了牢房。
1976年9月23日,在黎明到來之前的黑暗中,22歲的小彥死在了獄中。就在這位可憐的姑娘死去半個月後,“四人幫”走下了政治舞台,中國歷史開始重新改寫。
吳晗以真摯的熱忱,按照毛澤東的意圖,讓海瑞這具政治殭屍再度復活,結果反使自己和兩位親人相繼喪命。富有戲劇性的是,海瑞和吳晗,儘管相隔三個多世紀,但無論人生遭遇、政治主張、道德觀念,還是個人生活,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正像海瑞生前崇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而三百年後的吳晗,同樣也把它當作生活信條一樣。只是吳晗似乎遠不如海瑞幸運,至少那位“海青天”的人生結局,還沒至於悲慘到如此程度。
吳晗經受了長期野蠻的毒打和折磨後,終於躺倒了。在這殘酷的困境中,他思緒萬千,想到他的學生時代,想到周恩來的教導,想到毛澤東主席的英明。他覺得當前發生的一切,都和毛主席以前的教導不相符。那麼毛主席為什麼不出來制止這些過火的行動呢?這個問號像一個謎團,久久困惑著他的心,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有解開。
1968年3月,吳晗被捕入獄。在此之前,他和夏鼐在黨校的一個角落裡相遇。四目相對,兩位文化大師熱淚盈眶。當他們談到定陵的發掘一事時,吳晗以極度的悲傷說:“文獻記載:罌粟在明朝中葉就已傳入中國,作為藥用,我總在懷疑萬曆生前抽過大煙,可惜這方面的證據不足。本來萬曆的骨頭可以拿來化驗一下好證實真偽,然而一把火,就什麼也別想了。”
夏鼐表情複雜無可奈何地點點頭。
“作銘,在定陵發掘這件事上,到現在我才明白,當初我們的論爭,你和老鄭是對的。你比我看得更遠……”吳晗說著,淚珠又落了下來。
就在吳晗入獄的第二個月,他的妻子袁震也被送入“勞改隊”,實行“群眾專政”。
吳晗和妻子袁震幾十年同甘共苦,很為熟知他們的人所稱道。袁震長期身患重病,不能生育。新中國成立後,他們的家庭生活比較安定,袁震的身體也慢慢的好了起來。這時,夫妻倆都想有個孩子。他們的心事被康克清知道後,建議他們從孤兒院領個孩子撫養。吳晗接受了康大姐的建議,從孤兒院借來幾張孩子的照片,並看中了小彥。這個小姑娘長得很機靈,很討人喜歡。吳晗親自到孤兒院把她抱回來。不久,又從孤兒院抱回一個男孩,取名吳彰。從此他們的家庭增添了新的內容和歡樂。
在全國一片聲討“三家村”的喧囂聲中,這個溫暖的家庭被破壞了。吳彰在《倖存者的回憶》中寫道:“深夜裡的猛烈砸門聲常常把人嚇醒,我縮在媽媽懷裡。他們翻過圍牆,破門而入。整個院子裡貼滿了‘該死’、‘砸爛’的大標語。外國友人送給爸爸的禮品當作‘四舊’被砸爛了,電視機也不能倖免。就連爸爸珍存著的姐姐從三歲起畫的圖畫,都在斥罵聲里付之一炬……”
進入1969年,一件件更加悲慘的事向這個家庭不斷襲來。3月17日,袁震被允許從勞改隊回家看病。當晚,住同院的萬里聽說袁震回家的消息,特地送來了一碗紅豆稀粥。誰也沒有想到,這竟是她的“最後的晚餐”。備受折磨,身體已垮的袁震,當天夜裡突然病情加重,大口喘氣,全身抽搐。小彥和吳彰立即把母親送到北京某醫院,但由於她是吳晗的家屬,同時又是右派,醫院把她視作敵人,沒有進行搶救,翌日凌晨,一生苦難的袁震撇下了兩個未成年的孩子,與世長辭了。直到小彥去太平間為她更衣時,袁震的雙眼還半睜半閉,面頰上殘留著幾滴清淚。她死不瞑目。因為她不知道自己死後,吳晗和孩子的命運將會怎樣。
1969年10月11日,突然有人來叫小彥和吳彰去看他們的爸爸。姐弟倆異常興奮。他們將近一年未見爸爸的面了,以為這次是造反派大發善心,讓他們探監。但當他們出門時,一股陰風撲面而來,來接的汽車竟是醫院的牌子。姐弟倆預感到這是不祥之兆。果然,來人對他們冷冷地說:“你爸爸今天早晨死了。”
晴空一聲霹靂。小彥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她雙手抱住來人的腿追問:“我爸爸怎麼不想看看我們呀?”
來人回答:“昨晚他提出要見你們,我們不知道你們住在哪兒。”姐弟倆哭聲更高,小彥昏倒在地。在場的醫生抱起她,眼裡流出同情的淚水。
這時,車後走過一個人,對姐弟倆大聲訓斥道:“你爸爸是個壞人,如果不和他劃清界線,沒有你們的好處……這件事不許告訴任何人,否則饒不了你們!”
汽車遠去,吳晗的屍體被帶走,只有一條血跡斑斑的褲子留在了姐弟倆手中。從此,一雙痛悲欲絕的少年相依為命,苦度人生。1975年,小彥被捕入獄。被抓走那天,剛動過闌尾炎手術,身上還有醫生當日開具的證明。她腳帶鐐銬,闌尾疼痛就給止痛片,哭喊就注射冬眠靈,門牙被打掉了,額頭上打開了口子……農曆八月十五之夜,小彥在牢房裡想起了全家一起度過的最後那個中秋節,此時彼時,此地彼地,死者生者,百種滋味交雜纏繞,她毅然用死向當權者們提出了抗議,但未能如願,剛把她搶救過來,又被送回了牢房。
1976年9月23日,在黎明到來之前的黑暗中,22歲的小彥死在了獄中。就在這位可憐的姑娘死去半個月後,“四人幫”走下了政治舞台,中國歷史開始重新改寫。
吳晗以真摯的熱忱,按照毛澤東的意圖,讓海瑞這具政治殭屍再度復活,結果反使自己和兩位親人相繼喪命。富有戲劇性的是,海瑞和吳晗,儘管相隔三個多世紀,但無論人生遭遇、政治主張、道德觀念,還是個人生活,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正像海瑞生前崇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而三百年後的吳晗,同樣也把它當作生活信條一樣。只是吳晗似乎遠不如海瑞幸運,至少那位“海青天”的人生結局,還沒至於悲慘到如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