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文斌還是一個關愛抗戰老兵網站的發起 人之一,他在網站上發表了自己幾年來踏訪滇 西戰場的心得,還把它列印出來,拿給趙廣陵 看,其中有一段話讓趙廣陵對這個素不相識的 年輕老闆刮目相看了。曹文斌寫道:

  松山戰役結束後,遠征軍用剛從美國運來 的推土機推出一4^一個的大坑,然後再將屍體 一堆一堆地推下去。雖然立了一個碑,但“文 革”時還被砸毀了。在對待戰死者的態度上,我 們還真不及日本軍隊,他們即便戰事再緊迫,也 要將戰死者的骨灰帶走,至少是一部分遺骨。 棄屍不顧對曰本軍人來說,是跟戰敗逃跑一樣 的羞恥。他們在形骸上尊重陣亡者,在精神上 又將他們上升到神的高度,還為他們建造神社, 供世代敬仰。你說它是軍國主義思想也好,說 是文明國家尊重生命也罷,它的士兵在戰場就 少有後顧之憂了,就有強烈的榮譽感了。軍人 的榮譽,不僅在生前,還應在死後,軍人的榮譽 上升到比生命還重要的地步,軍人才會成為一 個真正的軍人。如果我們今天對那些曾經為國 家民族浴血奮戰的抗戰老兵缺乏應有的尊重不 補償他們應該得到卻因種種原因而沒有得到的 榮譽,那麼,一旦戰事再起,誰來為我們的囯家 民族而戰? 一個國家要強大,只能是兵對國忠, 國對兵義;兵不懼死,國不敢忘。這才是國之重 器,國之魂魄。

  趙廣陵問曹文斌,你當過兵嗎?曹文斌回 答說,沒有。我只想走進真實的歷史。我只想 證明自己的人生,除了賺錢,還有其他價值。趙 廣陵說,我們其實每一場戰役結束後都會為陣 亡將士立碑的,不論是在滇西還是在緬甸,多是 以師為單位。只是後來……

  曹文斌把趙廣陵的經歷發布在網上,一天 之內,趙廣陵的病床前來了十幾撥前來探望的 愛心人士,讓陪在一邊的周榮都眼熱了。

  曹文斌對趙廣陵為戰友遷墳的夙願相當熱 心,他說政府那邊有障礙,咱們就走民間的路子。 但趙廣陵已經吃過一次苦頭了,就說怕不行吧, 人家不讓我們挖一鍬土的。曹文斌笑笑說,老大 爹,我了解現在的緬甸,我還是那邊受歡迎的投 資商呢。有錢就好說。十萬塊夠不夠?

  那期間儘管趙廣陵和曹文斌已經成了莫逆 之交,但他一直沒有答應曹文斌。他一輩子也 沒有掙到過十萬塊,怎麼好花人家的錢呢?何 況如此莊重崇高的事情,得靠錢來鋪路,這讓趙 廣陵接受不了。日本人前些年想來挖松山的曰 軍骨骸,不是也靠錢開路嗎?怎麼我們也落到 這種地步了?按他的理解,廖志弘這樣的抗日 英雄,應該是國葬9

  但人類的悲哀在於再純潔高尚的事情,還 是離不開金錢的幫助。趙廣陵給曹文斌打了個 電話,說自己等不起了,我們去為廖志弘遷墳 吧,拜託你幫我這個忙。差你的錢,今生還不 了,來世牛馬相報。曹文斌在電話那邊呵呵笑 道,大爹,我今生不做成這件事情,就沒有來世 了。是你在幫我啊!

  周榮聽了趙廣陵的安排,很遺憾地說:“我 這種身份,雖說離休了,但組織上有規定的,不 能隨便出去。”他拿出五萬塊錢,遞給趙廣陵。 說我不能出力,出點錢吧。

  趙廣陵怎麼也不要。周榮急了:“你以為是 給你的錢嗎?這是給廖志弘的。我會在畹町國 門口迎候廖志弘的,然後我們一起送他回老家, 為他風風光光辦一場喪事。”

  趙廣陵只好將錢收了,愴然道:“當年我們 三個一起離開聯大投考軍校,又一起從軍校走 向戰場,說好同去同回的。現在只剩下我們兩 個了。要不了兩年,就該你送我回老家了。” 周榮笑著說你這個老滇票,命苦是苦點, 但硬著哩。“他又哀嘆一聲:”昨晚我想起一個事 要說給你的,但怎麼就忘記了呢。媽的,這該死 的記性,真是老年痴呆了。”

  趙廣陵同病相憐,說廣我們都一樣。鑰匙、 茶杯、電視遙控器、藥啥的,這些身邊的東西就 像在跟我們捉迷藏,剛才明明還在手上,轉眼就 想不起放哪兒了。我現在終於明白了,衰老不 是我們的敵人,貧窮孤獨也不是,死亡更不是, 遺忘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過去我們是裝作遺 忘,現在不想遺忘了,它卻強大得像當年的日本 鬼子。我們得跟它打又一次‘抗戰’了。”

  直到趙廣陵他們在去滇西的路上了,周榮 才打電話來說,他想起那天忘記的事情來了。 他死後,悼詞肯定是由組織來蓋棺定論,但他碑 上的墓志銘,得由趙廣陵這個老滇票來寫,這樣 他才會含笑九泉,並批覆“已閱,同意”。趙廣陵 當時在車上,給他喝了回去:“你個老龜兒子,胡 思亂想些什麼!”

  拒絕遺忘的“戰鬥”終於開始了。所幸的 是這次去為廖志弘遷墳,趙廣陵不再是一個人 在戰鬥。曹文斌在網絡上發了個帖子,“呼啦 啦”地便有幾十個人報名,幾家媒體一起跟隨。 經過精心挑選,最後還是開了五輛越野車浩蕩 出行。這些小後生們把趙廣陵當老英雄,在他 面前爺爺長大爹短的,讓他常常感到自己並沒 有“絕後,”死後不缺人把自己送上山。

  路過松山時,趙廣陵停留了兩天,倒不是考 慮到隨行的那些志願者們要參觀舊戰場,而是 他自己的麻煩事來了。他收藏的那些戰場遺 物,已經被趙厚明變賣了差不多一半,崽賣爺田 心不疼,氣得趙廣陵捶胸頓足。這些年不少人 開始關注這片舊戰場,他們中有真正珍惜這段 歷史的人,也不乏文物投機商。一頂日軍鋼盔, 一千元;美軍鋼盔,一千五百元;遠征軍盤式鋼 盔,五百元;一把三八槍刺刀,兩千元;炮彈殼, 八百元;殘缺不全的彈藥箱,也可賣到兩百元。 趙厚明擅自將那兩塊日軍聯隊旗殘片從秋吉夫 三那裡換了 一輛本田摩托,是那時舊戰場文物 中賣價最高的。這小子從此嘗到了甜頭,凡有 人來找這些玩意兒,他都把他們帶到他二爺在 農場裡的那間木工房。隨便挑吧,他說,都是有 價的,都是我家二爺用命換來的。日本人現在 開多高的價我都不賣了,要愛國啊各位老闆。 你們還好意思跟我討價還價嗎?我二爺他們打 日本人那麼辛苦,還害得我們一家都當了那麼 多年的反革命,就只給我留下這點東西補償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