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狗剩兒,乖寶寶,要頂住啊,好人已經來救你啦。
她沒有力氣呼救,她摸索著,在床上找到一個水泥塊,便用水泥塊叩擊著牆
壁,送出呼救信號。她機械地叩擊著,一次又一次。兒子在懷中抽動著,這是他
表示飢餓的動作,山妮再次把咬破的中指塞進去。
舊金山第六天
瑪麗已經死了,但她的笑靨仍常常在珊妮面前晃動。從感性上說,她總覺得
自己愧對女兒,但珊妮頑強地用理智告誡自己:不要陷於無謂的自責和悲傷。說
到底,她對瑪麗的死是無能為力的,用血液來餵養嬰兒——這是一種過於殘酷的
犧牲。她沒有做到這一點,不會有人來責怪她。
飢餓在經過一天的休整後,更加兇猛地捲土重來。它象是一團黑色的火焰,
耐心地、陰險地啃著她的胃,啃著她的肝膽脾腎。飢火順著神經蔓延到大腦,在
那裡掀起一個又一個黑色的漩渦。她的眼前飄過一朵朵黑雲。
飢火使她產生了一種頑固的幻覺。她覺得自己還保持著一塊食物,不大潔淨
的食物,但不知道放在哪裡,反正它肯定就在眼前的小空間裡,她要起身找到它。
在幻覺中,另一個聲音告訴她,不要上當,食物只是你的幻覺,不要起身,不要
浪費你身上寶貴的能量,不要再想那點食物了,那是非常不潔淨的,非常可怕的。
她嘆口氣,趕走了腦中的幻覺。為了抵禦飢餓,她只好在大腦里進行精神會
餐。反正有的是時間,她非常耐心地歷數一生來吃過的食品。熱狗,比薩餅,蔬
菜沙拉,義大利通心粉,鮮嫩的小牛排,法國香菌,伏爾加魚子醬,北京烤鴨…
…種種普通的或名貴的吃食,這時都以極端的美味引誘著她。她想起以昆蟲食品
聞名的墨西哥菜餚:蝗蟲、螞蟻卵、龍舌蘭幼蟲;想起了日本的生魚片,中國的
醉蝦——醉蝦入口時還是活蹦亂跳的呢。
這些想像中的美食壓不住飢火,於是,另一些畫面不請自來,跳入她的意識。
她記得,二戰時期,一位著名的日本間諜,在穿越西伯利亞無人區時,不得不殺
死同伴,以同伴的身體作幾日的乾糧。她想起中國唐末大動亂時,一些流寇曾以
車載鹽漬死屍為食。上述行為當然是千夫所指的惡行,為文明社會所不容,但原
始社會的態度與此不同。南太平洋庫魯島上的土人有這樣的風俗:親人死後,要
舉行葬禮,挖破死者的顱骨,吃去腦髓。據說這樣可使祖先的靈魂依附於後代身
上。社會的發展走了個“否定之否定”,在高科技社會裡,對食用人肉(人造人
肉)的痛恨已無形中減弱了。
當珊妮引經據典說服自己時,她頭腦中那個幻覺越來越真實化。這個地下牢
獄裡還有食物,肯定不會錯——她忽然大悟,知道她念念在茲的食物是什麼。她
想,自己在意識中一直逃避這一點,只是因為她不能擺脫舊道德律條的束縛啊。
她掙扎著坐起身,雙目熒熒地注視著小瑪麗所在的位置。那具小屍體完全隱
匿於黑暗中,但她分明看見了小手指、小胳臂和小腳。當然,食用自己女兒的身
體,這種想法太殘忍了。但是——想想吧,這具身體僅是她的一個細胞變成的,
它成長於一個毫無神秘感的,可以多次重複的物理過程。在22世紀,超級市場中
絕大部分肉食品都是用“細胞分裂法”製造的,把豬、羊、雞、牛、甚至人的一
個細胞放到營養液中,讓其飛速繁殖,直到變成一團裡脊肉或臀尖肉為止。眼前
這具身體與那種肉食品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呢。沒有。即使有,人死後的屍體與普
通物質也不再有區別了。對生命的敬畏是過時的東西。
珊妮用這些有力的思辯努力說服自己,同時她的目光一直盯著小瑪麗,一瞬
也不能離開。她不想欺騙自己,說食用女兒的屍體是多麼值得讚揚的事,但在目
前的絕望處境下,如果作了,社會是會原諒她的。
儘管飢火越來越熾,但珊妮仍然沒有把想法付諸行動。畢竟,那條深深的道
德塹溝,儘管已經被珊妮用新觀念填平,但要想一步跨越過去,終究是很難的。
最後珊妮對自己說,把決定推遲到明天吧。假如明天救援隊伍還不來,那時再考
慮這件事吧。
唐山第七天
救援隊伍一米一米艱難地向前推進,起重機吊開樓板,清除道路上的障礙,
解放軍和老百姓用撬槓和雙手搬著磚頭瓦塊,在廢墟中尋找倖存者。
已是地震的第七天,在炎熱的天氣中,屍體大都已腐爛,現場瀰漫著令人作
嘔的臭味兒。但沒人顧忌這些,他們向身上噴灑了酒精,紅著眼睛,發瘋地幹著。
他們的手指磨破了,滴著血,但工作速度絲毫不減緩。
救援隊伍中也有山妮的男人劉沖,他們在井下困了六天五夜,剛剛被救上來。
已經餓脫相的小伙子們狼吞虎咽地喝了兩碗稀飯,不顧醫護的勸阻,立即趕到搶
救現場來。他們的親人還在地下等著哩。
他們的宿舍樓已經徹底倒塌,起重機吊走樓板,從樓板下拖出一具又一具死
屍。劉沖越來越心涼,他對妻兒的獲救不敢抱什麼希望。忽然有人喊:聽,下面
她沒有力氣呼救,她摸索著,在床上找到一個水泥塊,便用水泥塊叩擊著牆
壁,送出呼救信號。她機械地叩擊著,一次又一次。兒子在懷中抽動著,這是他
表示飢餓的動作,山妮再次把咬破的中指塞進去。
舊金山第六天
瑪麗已經死了,但她的笑靨仍常常在珊妮面前晃動。從感性上說,她總覺得
自己愧對女兒,但珊妮頑強地用理智告誡自己:不要陷於無謂的自責和悲傷。說
到底,她對瑪麗的死是無能為力的,用血液來餵養嬰兒——這是一種過於殘酷的
犧牲。她沒有做到這一點,不會有人來責怪她。
飢餓在經過一天的休整後,更加兇猛地捲土重來。它象是一團黑色的火焰,
耐心地、陰險地啃著她的胃,啃著她的肝膽脾腎。飢火順著神經蔓延到大腦,在
那裡掀起一個又一個黑色的漩渦。她的眼前飄過一朵朵黑雲。
飢火使她產生了一種頑固的幻覺。她覺得自己還保持著一塊食物,不大潔淨
的食物,但不知道放在哪裡,反正它肯定就在眼前的小空間裡,她要起身找到它。
在幻覺中,另一個聲音告訴她,不要上當,食物只是你的幻覺,不要起身,不要
浪費你身上寶貴的能量,不要再想那點食物了,那是非常不潔淨的,非常可怕的。
她嘆口氣,趕走了腦中的幻覺。為了抵禦飢餓,她只好在大腦里進行精神會
餐。反正有的是時間,她非常耐心地歷數一生來吃過的食品。熱狗,比薩餅,蔬
菜沙拉,義大利通心粉,鮮嫩的小牛排,法國香菌,伏爾加魚子醬,北京烤鴨…
…種種普通的或名貴的吃食,這時都以極端的美味引誘著她。她想起以昆蟲食品
聞名的墨西哥菜餚:蝗蟲、螞蟻卵、龍舌蘭幼蟲;想起了日本的生魚片,中國的
醉蝦——醉蝦入口時還是活蹦亂跳的呢。
這些想像中的美食壓不住飢火,於是,另一些畫面不請自來,跳入她的意識。
她記得,二戰時期,一位著名的日本間諜,在穿越西伯利亞無人區時,不得不殺
死同伴,以同伴的身體作幾日的乾糧。她想起中國唐末大動亂時,一些流寇曾以
車載鹽漬死屍為食。上述行為當然是千夫所指的惡行,為文明社會所不容,但原
始社會的態度與此不同。南太平洋庫魯島上的土人有這樣的風俗:親人死後,要
舉行葬禮,挖破死者的顱骨,吃去腦髓。據說這樣可使祖先的靈魂依附於後代身
上。社會的發展走了個“否定之否定”,在高科技社會裡,對食用人肉(人造人
肉)的痛恨已無形中減弱了。
當珊妮引經據典說服自己時,她頭腦中那個幻覺越來越真實化。這個地下牢
獄裡還有食物,肯定不會錯——她忽然大悟,知道她念念在茲的食物是什麼。她
想,自己在意識中一直逃避這一點,只是因為她不能擺脫舊道德律條的束縛啊。
她掙扎著坐起身,雙目熒熒地注視著小瑪麗所在的位置。那具小屍體完全隱
匿於黑暗中,但她分明看見了小手指、小胳臂和小腳。當然,食用自己女兒的身
體,這種想法太殘忍了。但是——想想吧,這具身體僅是她的一個細胞變成的,
它成長於一個毫無神秘感的,可以多次重複的物理過程。在22世紀,超級市場中
絕大部分肉食品都是用“細胞分裂法”製造的,把豬、羊、雞、牛、甚至人的一
個細胞放到營養液中,讓其飛速繁殖,直到變成一團裡脊肉或臀尖肉為止。眼前
這具身體與那種肉食品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呢。沒有。即使有,人死後的屍體與普
通物質也不再有區別了。對生命的敬畏是過時的東西。
珊妮用這些有力的思辯努力說服自己,同時她的目光一直盯著小瑪麗,一瞬
也不能離開。她不想欺騙自己,說食用女兒的屍體是多麼值得讚揚的事,但在目
前的絕望處境下,如果作了,社會是會原諒她的。
儘管飢火越來越熾,但珊妮仍然沒有把想法付諸行動。畢竟,那條深深的道
德塹溝,儘管已經被珊妮用新觀念填平,但要想一步跨越過去,終究是很難的。
最後珊妮對自己說,把決定推遲到明天吧。假如明天救援隊伍還不來,那時再考
慮這件事吧。
唐山第七天
救援隊伍一米一米艱難地向前推進,起重機吊開樓板,清除道路上的障礙,
解放軍和老百姓用撬槓和雙手搬著磚頭瓦塊,在廢墟中尋找倖存者。
已是地震的第七天,在炎熱的天氣中,屍體大都已腐爛,現場瀰漫著令人作
嘔的臭味兒。但沒人顧忌這些,他們向身上噴灑了酒精,紅著眼睛,發瘋地幹著。
他們的手指磨破了,滴著血,但工作速度絲毫不減緩。
救援隊伍中也有山妮的男人劉沖,他們在井下困了六天五夜,剛剛被救上來。
已經餓脫相的小伙子們狼吞虎咽地喝了兩碗稀飯,不顧醫護的勸阻,立即趕到搶
救現場來。他們的親人還在地下等著哩。
他們的宿舍樓已經徹底倒塌,起重機吊走樓板,從樓板下拖出一具又一具死
屍。劉沖越來越心涼,他對妻兒的獲救不敢抱什麼希望。忽然有人喊:聽,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