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我唏噓著,“記得紐約時報上說我們這一代人是Ipoid一代,物化,自我,自私,冷漠。社會生產力在進步,物質財富在積累,我們這些個體和社會的關係卻漸漸的淡漠,遠遠不是以前那樣有著緊密的聯繫,恐怕未來人類要是滅亡肯定是精神的空虛的滅亡,”“按說生產力進步是人類和社會的聯繫緊密起來才對啊,”小胖子說。“我覺得只是人和物質的聯繫緊密了,人和社會的關係卻不是更加緊密了。我們都是通過物質來加強和社會的聯繫而不是人和人這個社會主體之間的聯繫,比如網絡,手機等等。人已經可以完全生存通過網絡聯繫,這不是說明人和社會的聯繫僅僅存在於物質化了,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其實還有很多,比如眼神,肢體語言等等,都會消亡的…馬克思主義就是正理…”我講得很興奮,窗子是開著的,可以看到外面一輪圓月照著的北京悶熱的天空,蚊香的紅光和縷縷的輕煙慢慢的飄散……
“你是黨員?”小胖子望著我,忽然冒了一句。“啊,現在還不是”我笑著說。難倒“黨棍”都是我這樣的?我笑著對T說。
早晨去地壇公園旁邊的人力部的招聘會回來,順便路過正在建設中的水立方和鳥巢。再過一年就是2008北京奧運會了。回來時在樓道的窗台上看到一張“**功”留下的傳單,我笑著對T說,“看看法**很是囂張的,你們幹什麼吃的。”“…社戰部…沒…”T值班的幾個傢伙含糊著聲音吵了起來。“哼,”我掏出鑰匙開門不理他們。
空閒的時候,我試著去宋佳的家那邊再去找了找。她一家已經搬家了,樓上樓下的都不清楚搬到那邊去了。一個老頭說,宋佳的母親是運載火箭研究院一院211廠的會計,姓盧,她家老頭叫什麼來著,記不清了,“工作呢?”我繼續問著,“不清楚,這個人很少見到”他說。那邊路上的社區派出所里的那個年輕的女片警好像也不知所終,這次問人家的地址卻要對方家庭的電話,要對方確認,我操~!我忙活了一天最後還是嘆息這一家人消失了,至少我無法再找到。
中科院附近的街上有中國比較註明的網絡公司—百度,谷歌,還有搜狐。就在百度和搜狐的辦公樓之間有一座很有氣勢的穹頂,前面有一個階梯狀的噴泉。天氣熱,我晚上就去這邊散步,這裡的建築風很大,晚上很是涼快。走到穹頂的後面的平台上有一對頂牛的銅像,仔細一看竟然是某知名科學家題詞紀念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我常在這邊的石凳子上坐下來,看著下面不遠處的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群,想想T的事情。
下個星期的招聘會很少,因為天氣已經越來越熱了。我還是按照自己的計劃把第三份材料列印好,一樣準備好打算這次去高檢看看。
SET4
星期三到高檢的門口,上面寫著每天早晨6:30—7:30接受材料。我到這裡已經是快中午了。該是每個來這邊的人都要鬱悶一下吧,高檢偏偏把接受材料的時間卡在這麼緊的時間段。第二天早晨我定好時間早早就趕了過去,還好我上次去那邊記錄了每一段的時間所花費的時間,趕到的剛剛好。隊伍已經排起來了,前面的人都在竊竊私語:“你反應的是什麼事啊?”前面都是些年紀不小的中年人,老年人,我這樣的年紀輕輕的很是少見,很多人都帶著懷疑的目光看著我,好像我是來監視他們的人一樣。一會兒有人在低聲說:“好了,發號了,今天就發100多個號。”我就在隊伍的後面,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拿到號。還好,我拿到的是103號,後面的2個人就沒有了。隊伍在時快時慢的移動著,不時有人在生氣的和高檢門口的接待人員發生爭執:“我去國務院,人家讓我到這邊,到這邊,你們又讓我去國務院,到處踢皮球…”我心裡說,不要抱任何希望,這件事不可能就這麼簡單的解決,但是還是要走一走流程,看看是怎麼回事,我的能力也就這麼多了。
朦朧的晨光也散盡了,太陽透過路邊的樹枝間照進來。人也越來越少,終於等到我了。“你的證件呢?”裡面是個年紀和我差不多的年輕人。“我只帶了複印件,”我說。“不行,我們必須要原件,你的材料在地方檢察院反應過嗎?告訴你要先去地方檢察院,要有轉到高檢的材料才可以接受,下一個!走開!”他火氣很大的說。“你管呢,”我強壓住火氣,把牌號扔在地上。他依然無動於衷的大聲喊著下一個。
有幾個人聚在一起聊天。“沒有用吧,年輕人。你到這邊反應什麼事情啊?”一個戴著白色的遮陽帽的老頭望著我說。“過於國家安全局的人瀆職的事情,”我說。“哦,哪方面的瀆職的事情?”他又問道。“有關精神干擾的,”我說。“哦,我聽說過。是不是聽到有人說話,還有電擊,刺痛的感覺對不對?你是政治犯?”他望著我說。“不是,我怎麼是政治犯呢?我就剛畢業也沒有參加什麼政治活動啊?就是只是聽到有人在你腦子裡說話,”我有點高興的說,沒想到還有人和我的經歷一樣,“這是什麼技術,你知道嗎?”他看著我說,“是我國從克格勃那邊引進的,隸屬於安全部的監察處,通過遠紅外發射的信號。”從克格勃引進的?我有點奇怪克格勃怎麼捨得賣這樣的設備,自己掌握著都有優越感啊。以前的德國發明了高爆炸藥還把配方保密了二十多年,美國人發現了超音速的飛機的“蜂腰面積率”也折折掩掩好多年論文都不讓發,就是怕別的國家趕超上來,這樣敏感的技術怎麼可能輸出呢?“你怎麼知道?”我奇怪的望著他。“我以前是中央警衛局的,文革的時候說我是叛徒把我關了起來,後來平反了。但是我家裡有很多文物價值幾百萬的文物都被抄走了,我來找他們要回來。我以前的戰友有的都是軍分區的司令員,就是讓他們找找關係什麼的。現在在這邊幫他們聯繫聯繫上訪的事情。”他長得乾乾廋廋的,大約六七十左右的樣子,還帶著一個有些破的包。“那你看看我的材料該怎麼辦?”旁邊一個同樣很著急的人把材料遞給他,“哦,我看看”他又忙著拿起另外一個人的材料。我耐心的等一下來確定是否這個人還知道什麼更加內幕的消息。奇怪的是T即沒有表現出焦急的樣子,也沒有故意說什麼話,只還是聽著。一個扛著少校軍銜的人也在高等檢察院的門口拿著材料在想著什麼,“哎,你到這邊反應問題啊?是那個部隊的?”老頭笑著問他。“是衛戍區通訊聯絡處的,”他說。“哎,你傻啊。到這邊反應問題有用嗎?你看看你們單位的電話記錄查查那些衛戍區的司令員啊,國防部的人的電話,直接打電話反映。到這邊有用嗎?”那個當兵的想想,也走了。
“你是黨員?”小胖子望著我,忽然冒了一句。“啊,現在還不是”我笑著說。難倒“黨棍”都是我這樣的?我笑著對T說。
早晨去地壇公園旁邊的人力部的招聘會回來,順便路過正在建設中的水立方和鳥巢。再過一年就是2008北京奧運會了。回來時在樓道的窗台上看到一張“**功”留下的傳單,我笑著對T說,“看看法**很是囂張的,你們幹什麼吃的。”“…社戰部…沒…”T值班的幾個傢伙含糊著聲音吵了起來。“哼,”我掏出鑰匙開門不理他們。
空閒的時候,我試著去宋佳的家那邊再去找了找。她一家已經搬家了,樓上樓下的都不清楚搬到那邊去了。一個老頭說,宋佳的母親是運載火箭研究院一院211廠的會計,姓盧,她家老頭叫什麼來著,記不清了,“工作呢?”我繼續問著,“不清楚,這個人很少見到”他說。那邊路上的社區派出所里的那個年輕的女片警好像也不知所終,這次問人家的地址卻要對方家庭的電話,要對方確認,我操~!我忙活了一天最後還是嘆息這一家人消失了,至少我無法再找到。
中科院附近的街上有中國比較註明的網絡公司—百度,谷歌,還有搜狐。就在百度和搜狐的辦公樓之間有一座很有氣勢的穹頂,前面有一個階梯狀的噴泉。天氣熱,我晚上就去這邊散步,這裡的建築風很大,晚上很是涼快。走到穹頂的後面的平台上有一對頂牛的銅像,仔細一看竟然是某知名科學家題詞紀念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我常在這邊的石凳子上坐下來,看著下面不遠處的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群,想想T的事情。
下個星期的招聘會很少,因為天氣已經越來越熱了。我還是按照自己的計劃把第三份材料列印好,一樣準備好打算這次去高檢看看。
SET4
星期三到高檢的門口,上面寫著每天早晨6:30—7:30接受材料。我到這裡已經是快中午了。該是每個來這邊的人都要鬱悶一下吧,高檢偏偏把接受材料的時間卡在這麼緊的時間段。第二天早晨我定好時間早早就趕了過去,還好我上次去那邊記錄了每一段的時間所花費的時間,趕到的剛剛好。隊伍已經排起來了,前面的人都在竊竊私語:“你反應的是什麼事啊?”前面都是些年紀不小的中年人,老年人,我這樣的年紀輕輕的很是少見,很多人都帶著懷疑的目光看著我,好像我是來監視他們的人一樣。一會兒有人在低聲說:“好了,發號了,今天就發100多個號。”我就在隊伍的後面,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拿到號。還好,我拿到的是103號,後面的2個人就沒有了。隊伍在時快時慢的移動著,不時有人在生氣的和高檢門口的接待人員發生爭執:“我去國務院,人家讓我到這邊,到這邊,你們又讓我去國務院,到處踢皮球…”我心裡說,不要抱任何希望,這件事不可能就這麼簡單的解決,但是還是要走一走流程,看看是怎麼回事,我的能力也就這麼多了。
朦朧的晨光也散盡了,太陽透過路邊的樹枝間照進來。人也越來越少,終於等到我了。“你的證件呢?”裡面是個年紀和我差不多的年輕人。“我只帶了複印件,”我說。“不行,我們必須要原件,你的材料在地方檢察院反應過嗎?告訴你要先去地方檢察院,要有轉到高檢的材料才可以接受,下一個!走開!”他火氣很大的說。“你管呢,”我強壓住火氣,把牌號扔在地上。他依然無動於衷的大聲喊著下一個。
有幾個人聚在一起聊天。“沒有用吧,年輕人。你到這邊反應什麼事情啊?”一個戴著白色的遮陽帽的老頭望著我說。“過於國家安全局的人瀆職的事情,”我說。“哦,哪方面的瀆職的事情?”他又問道。“有關精神干擾的,”我說。“哦,我聽說過。是不是聽到有人說話,還有電擊,刺痛的感覺對不對?你是政治犯?”他望著我說。“不是,我怎麼是政治犯呢?我就剛畢業也沒有參加什麼政治活動啊?就是只是聽到有人在你腦子裡說話,”我有點高興的說,沒想到還有人和我的經歷一樣,“這是什麼技術,你知道嗎?”他看著我說,“是我國從克格勃那邊引進的,隸屬於安全部的監察處,通過遠紅外發射的信號。”從克格勃引進的?我有點奇怪克格勃怎麼捨得賣這樣的設備,自己掌握著都有優越感啊。以前的德國發明了高爆炸藥還把配方保密了二十多年,美國人發現了超音速的飛機的“蜂腰面積率”也折折掩掩好多年論文都不讓發,就是怕別的國家趕超上來,這樣敏感的技術怎麼可能輸出呢?“你怎麼知道?”我奇怪的望著他。“我以前是中央警衛局的,文革的時候說我是叛徒把我關了起來,後來平反了。但是我家裡有很多文物價值幾百萬的文物都被抄走了,我來找他們要回來。我以前的戰友有的都是軍分區的司令員,就是讓他們找找關係什麼的。現在在這邊幫他們聯繫聯繫上訪的事情。”他長得乾乾廋廋的,大約六七十左右的樣子,還帶著一個有些破的包。“那你看看我的材料該怎麼辦?”旁邊一個同樣很著急的人把材料遞給他,“哦,我看看”他又忙著拿起另外一個人的材料。我耐心的等一下來確定是否這個人還知道什麼更加內幕的消息。奇怪的是T即沒有表現出焦急的樣子,也沒有故意說什麼話,只還是聽著。一個扛著少校軍銜的人也在高等檢察院的門口拿著材料在想著什麼,“哎,你到這邊反應問題啊?是那個部隊的?”老頭笑著問他。“是衛戍區通訊聯絡處的,”他說。“哎,你傻啊。到這邊反應問題有用嗎?你看看你們單位的電話記錄查查那些衛戍區的司令員啊,國防部的人的電話,直接打電話反映。到這邊有用嗎?”那個當兵的想想,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