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我所說的日期是我那邊的日子,較之大清的日子要遲十天。那東王楊秀清系六年被北王韋昌輝殺死。南王馮雲山於未得南京以前就死了。西王蕭朝貴系在長沙被炮子打死的。北王韋昌輝自殺楊秀清後,旋亦被人殺死。那翼王石達開自去四川後沒有音信。另有扶王陳德才、崇王陳德隆、天將馬榮和三人帶了人馬下陝西,亦無音信。我只知名,未見他三人之面。
我父親不吃豬肉的,並不准眾人吃酒,所以從前我只吃牛肉,不吃豬肉,如今也吃豬肉並常吃酒。那洪仁玕是好吃酒的。我稱母為媽,我媽與第四母余氏不和,父親因將倆母均鎖閉了好些時。那時我年紀尚小,不見母常行啼哭。我父在日,各王見我均須跪禮,母磕頭禮我的。花旗兵從前在常州與洋人打仗,得了兩尊西瓜大炮。
洪天貴福在江西巡撫衙門供詞
(原題“本部院親訊洪天貴福供壹本”)
我,廣東人,自少名洪天貴,數年前老天王叫我加個福字,就名洪天貴福。登極後,玉璽於名字下橫刻真主二字,致外人錯叫洪福瑱。現年十六歲,老天王是我父親,他有八十八個母后,我是第二個賴氏所生。九歲時就給我四個妻子,就不准我與母親姊妹見面。老天王做有十救詩給我讀,都是說這男女別開不准見面的道理,我還記得幾首。我九歲後想著母親姊妹,都是乘老天王有事坐朝時偷去看他。老天王叫我讀天主教的書,不准看古書,把那古書都叫妖書,我也是偷看過三十多本,所以古書名色也還記得幾種。從來沒有出過城門。
本年四月十九日,老天王病死了。二十四日,眾臣子扶我登極,拜了上帝,就受眾人朝賀。朝事都是干王掌管,兵權都是忠王掌管,所下詔旨都是他們做現成了叫我寫的,以後我就叫幼天王。我四個妻子都叫幼娘娘。
六月初六日五更,我夢見官兵把城牆轟塌,擁進城內。到了午後,我同四個幼娘娘在樓上望見官兵入城來了,我就往下跑,幼娘娘拉住不放,我說下去一看就來,便一直跑到忠王府去了。忠王帶我走了幾門,都沖不出來,到初更時候乃假裝官兵從缺口出來,才出來十多人就被官兵知覺,尾後都被截斷了。到廣德州只剩數百人,就約堵王等分路來江西尋康王、侍王。沿途節節打仗,不計次數。到那日到楊家牌,我就說,官兵今夜會來打仗,干王們都說官兵追不到了。三更時候四面圍住,把我們都打散了。官兵追得緊,我過橋吊下馬來,他們把我扶過嶺。官兵追到,我與身邊十幾個人都擠下坑去。官兵下坑來,把他們全數都拿去了,不知何故單瞧不見我。
我等官兵望前追去,獨自一人躲入山里,藏了四天,餓得實在難過,要自尋死。忽然有個極高極大的,渾身雪白,把一個餅給我,我想跟他去,他便不見了。我將餅吃下就不餓了。又過了兩日,下山到唐姓人家,我說是湖北人,姓張,替他割禾,他給我飯吃。他那裡有人剃頭,我就順便也剃了。住了四日,唐姓人叫我回家。我就走到廣昌的白水井,問人說是往建昌的路,我怕建昌有官兵,就回頭。有一個勇說我是長毛,把我衣服剝去了。又走了瑞金地界,就有一個勇叫我替他挑擔,我說不會挑,又回頭走到石城地界,就被他們把我帶到營中。
唐老爺待我甚好,我的話都告訴他說了。那打江山的事都是老天王做的,與我無干。就是我登極後,也都是干王、忠王他們做的。廣東地方不好,我也不願回去了,我只願跟唐老爺到湖南讀書,想進秀才的。是實。
附三:李鶴年奏稿
(說明:此文引自《閩浙總督李鶴年等奏為捕獲楊輔清訊律擬辦折》[見同治十三年九月初十《申報》],需注意的是“楊輔清口述”夾於奏摺內文,而非似諸王口述及其他人口述當作附件呈上。見此文件,即可知太平天國滅亡後輔王楊輔清去美國招兵買馬圖“發展”的事情完全是演義或者謠傳。這位楊秀清的族弟確實會躲會藏,天京陷落後十年方才被捕殺。他最後想投軍入清營當兵,也是一種“燈下黑”的心理,以為“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孰料最終被人認出,丟掉性命。)
李鶴年奏稿
頭品頂戴閩浙總督臣李鶴年福建巡撫臣王凱泰跪奏:
為漏網首逆訊明按律擬辦,恭折具奏,仰祈聖鑒事。竊臣等恭閱邸抄,同治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奉上諭:李鶴年奏獲積年漏網巨魁等語等因。欽此。恭錄轉行欽遵。即據委員會侯補都司李得升先典史王謨將該逆押解到省,發經署臬司盧士傑會同善後局司道,督飭福州府知府林慶貽訊擬解勘,臣等隨親提研鞫。緣該逆楊輔青(清)籍隸廣西桂平縣,本名楊金生,乳名阿七,人呼楊七麻子,後與楊秀青(清)認作本家,改名楊輔青(清),道光三十年,洪秀全作亂,先踞永安州城,隨兄楊根沅投入賊營,隨同逆首洪秀全、楊秀青(清)、馮雲山、蕭潮潰(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圍攻廣西省城。咸豐二年由全州竄出,攻陷湖南道州。是年七月,圍攻湖南省城,馮雲山、蕭潮潰(朝貴)斃於炮。十月隨同楊秀青(清)等由益陽縣水路連陷岳州及湖北武昌各城,下竄江西九江府。三年,陷安徽省城,遂陷金陵,洪秀全占踞江南,改建偽都。該逆與楊秀青(清)為一路,拔充偽中軍主將。賊中內亂,韋昌輝殺斃楊秀青(清),石達開由湖北趕回金陵排解,洪秀全不聽,並殺韋昌輝。該逆遂同石達開竄擾江西撫州一帶,封為木天燕。咸豐九年,與石達開分股,率眾回竄江南,屢拒官兵,洪秀全封為木天義。旋因獨率部眾攻陷安徽池州、寧國等府城,封為偽輔王。同治三年,官兵圍困金陵,日見危急,該逆在寧國一帶散遣賊黨,剃髮逸出,由湖州乘舟逃至上海,後曾潛回原籍,並至貴州、廣東、湖南、安徽地方,俱不敢日久存匿,並無一定住址。現聞福建招勇,擬來投營,遂於晉江縣地方被獲。伊兄楊根沅從賊後,久已身死。供認前情不諱。查該逆楊輔青(清)與洪秀全等首先倡亂,滋擾十餘省,流毒東南,攻陷各城,受封偽王,實屬窮凶極惡,罪不容誅。乃自同治三年逸出之後,迭奉諭旨嚴拿,迄未就擒。現幸仰賴天威,飭屬拿獲,應照謀反大逆律,凌遲處死。該逆以著名巨魁漏網已久,情罪重大,未便再稽顯戮,隨於審明後,恭請王命,飭委文武將該逆綁赴市曹,按律凌遲處死,仍梟首示眾,以彰國法,而快人心。除將出力文武員弁隨案附片請旨獎勵並供招咨部外,臣等謹合詞恭折具奏。伏乞皇上聖鑒,敕部議覆施行。謹奏。
我父親不吃豬肉的,並不准眾人吃酒,所以從前我只吃牛肉,不吃豬肉,如今也吃豬肉並常吃酒。那洪仁玕是好吃酒的。我稱母為媽,我媽與第四母余氏不和,父親因將倆母均鎖閉了好些時。那時我年紀尚小,不見母常行啼哭。我父在日,各王見我均須跪禮,母磕頭禮我的。花旗兵從前在常州與洋人打仗,得了兩尊西瓜大炮。
洪天貴福在江西巡撫衙門供詞
(原題“本部院親訊洪天貴福供壹本”)
我,廣東人,自少名洪天貴,數年前老天王叫我加個福字,就名洪天貴福。登極後,玉璽於名字下橫刻真主二字,致外人錯叫洪福瑱。現年十六歲,老天王是我父親,他有八十八個母后,我是第二個賴氏所生。九歲時就給我四個妻子,就不准我與母親姊妹見面。老天王做有十救詩給我讀,都是說這男女別開不准見面的道理,我還記得幾首。我九歲後想著母親姊妹,都是乘老天王有事坐朝時偷去看他。老天王叫我讀天主教的書,不准看古書,把那古書都叫妖書,我也是偷看過三十多本,所以古書名色也還記得幾種。從來沒有出過城門。
本年四月十九日,老天王病死了。二十四日,眾臣子扶我登極,拜了上帝,就受眾人朝賀。朝事都是干王掌管,兵權都是忠王掌管,所下詔旨都是他們做現成了叫我寫的,以後我就叫幼天王。我四個妻子都叫幼娘娘。
六月初六日五更,我夢見官兵把城牆轟塌,擁進城內。到了午後,我同四個幼娘娘在樓上望見官兵入城來了,我就往下跑,幼娘娘拉住不放,我說下去一看就來,便一直跑到忠王府去了。忠王帶我走了幾門,都沖不出來,到初更時候乃假裝官兵從缺口出來,才出來十多人就被官兵知覺,尾後都被截斷了。到廣德州只剩數百人,就約堵王等分路來江西尋康王、侍王。沿途節節打仗,不計次數。到那日到楊家牌,我就說,官兵今夜會來打仗,干王們都說官兵追不到了。三更時候四面圍住,把我們都打散了。官兵追得緊,我過橋吊下馬來,他們把我扶過嶺。官兵追到,我與身邊十幾個人都擠下坑去。官兵下坑來,把他們全數都拿去了,不知何故單瞧不見我。
我等官兵望前追去,獨自一人躲入山里,藏了四天,餓得實在難過,要自尋死。忽然有個極高極大的,渾身雪白,把一個餅給我,我想跟他去,他便不見了。我將餅吃下就不餓了。又過了兩日,下山到唐姓人家,我說是湖北人,姓張,替他割禾,他給我飯吃。他那裡有人剃頭,我就順便也剃了。住了四日,唐姓人叫我回家。我就走到廣昌的白水井,問人說是往建昌的路,我怕建昌有官兵,就回頭。有一個勇說我是長毛,把我衣服剝去了。又走了瑞金地界,就有一個勇叫我替他挑擔,我說不會挑,又回頭走到石城地界,就被他們把我帶到營中。
唐老爺待我甚好,我的話都告訴他說了。那打江山的事都是老天王做的,與我無干。就是我登極後,也都是干王、忠王他們做的。廣東地方不好,我也不願回去了,我只願跟唐老爺到湖南讀書,想進秀才的。是實。
附三:李鶴年奏稿
(說明:此文引自《閩浙總督李鶴年等奏為捕獲楊輔清訊律擬辦折》[見同治十三年九月初十《申報》],需注意的是“楊輔清口述”夾於奏摺內文,而非似諸王口述及其他人口述當作附件呈上。見此文件,即可知太平天國滅亡後輔王楊輔清去美國招兵買馬圖“發展”的事情完全是演義或者謠傳。這位楊秀清的族弟確實會躲會藏,天京陷落後十年方才被捕殺。他最後想投軍入清營當兵,也是一種“燈下黑”的心理,以為“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孰料最終被人認出,丟掉性命。)
李鶴年奏稿
頭品頂戴閩浙總督臣李鶴年福建巡撫臣王凱泰跪奏:
為漏網首逆訊明按律擬辦,恭折具奏,仰祈聖鑒事。竊臣等恭閱邸抄,同治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奉上諭:李鶴年奏獲積年漏網巨魁等語等因。欽此。恭錄轉行欽遵。即據委員會侯補都司李得升先典史王謨將該逆押解到省,發經署臬司盧士傑會同善後局司道,督飭福州府知府林慶貽訊擬解勘,臣等隨親提研鞫。緣該逆楊輔青(清)籍隸廣西桂平縣,本名楊金生,乳名阿七,人呼楊七麻子,後與楊秀青(清)認作本家,改名楊輔青(清),道光三十年,洪秀全作亂,先踞永安州城,隨兄楊根沅投入賊營,隨同逆首洪秀全、楊秀青(清)、馮雲山、蕭潮潰(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圍攻廣西省城。咸豐二年由全州竄出,攻陷湖南道州。是年七月,圍攻湖南省城,馮雲山、蕭潮潰(朝貴)斃於炮。十月隨同楊秀青(清)等由益陽縣水路連陷岳州及湖北武昌各城,下竄江西九江府。三年,陷安徽省城,遂陷金陵,洪秀全占踞江南,改建偽都。該逆與楊秀青(清)為一路,拔充偽中軍主將。賊中內亂,韋昌輝殺斃楊秀青(清),石達開由湖北趕回金陵排解,洪秀全不聽,並殺韋昌輝。該逆遂同石達開竄擾江西撫州一帶,封為木天燕。咸豐九年,與石達開分股,率眾回竄江南,屢拒官兵,洪秀全封為木天義。旋因獨率部眾攻陷安徽池州、寧國等府城,封為偽輔王。同治三年,官兵圍困金陵,日見危急,該逆在寧國一帶散遣賊黨,剃髮逸出,由湖州乘舟逃至上海,後曾潛回原籍,並至貴州、廣東、湖南、安徽地方,俱不敢日久存匿,並無一定住址。現聞福建招勇,擬來投營,遂於晉江縣地方被獲。伊兄楊根沅從賊後,久已身死。供認前情不諱。查該逆楊輔青(清)與洪秀全等首先倡亂,滋擾十餘省,流毒東南,攻陷各城,受封偽王,實屬窮凶極惡,罪不容誅。乃自同治三年逸出之後,迭奉諭旨嚴拿,迄未就擒。現幸仰賴天威,飭屬拿獲,應照謀反大逆律,凌遲處死。該逆以著名巨魁漏網已久,情罪重大,未便再稽顯戮,隨於審明後,恭請王命,飭委文武將該逆綁赴市曹,按律凌遲處死,仍梟首示眾,以彰國法,而快人心。除將出力文武員弁隨案附片請旨獎勵並供招咨部外,臣等謹合詞恭折具奏。伏乞皇上聖鑒,敕部議覆施行。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