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不管什麼動機,最終結果是國家政權垮掉了。各級政治領導一齊動手摧毀了國家,他們在爭奪自己大位的時候根本就不考慮老百姓。局勢極度動盪,國家已完全失控。
在這種局勢下,戈巴契夫於1991年12月3日向我國議會發出呼籲,要求同意主權國家聯盟條約。他寫道:
這份文件是經過全面考慮和非常認真的分析,並有各主權共和國代表參加,進行長期談判和認真修改後的產物。各主權共和國的領導人曾不止一次單獨或共同討論過這份文件。審議時也曾多次作出以擴大聯邦特色和民主性為目的的徹底修改。
我的立場很明確。我主張新的聯盟,即主權國家聯盟——這將是一個聯邦制的主權國家。我希望在你們作出決定之前,大家都能很好地了解我的這個立場。不能再繼續拖延了。喪失時間將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但時間已經喪失了。當時,離別洛韋日森林會見只剩下了5天……
酒氣熏天之夜和霧影迷濛之晨
1991年12月8日,在離波蘭國境只有三公里,離白俄羅斯別洛韋日森林中的一個基本不知名的小村莊維斯庫利不遠的地方,俄羅斯聯邦總統葉爾欽、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白俄羅斯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凱維奇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決定解散蘇聯,成立獨立國家國協。
“我們,白俄羅斯共和國、俄羅斯聯邦、烏克蘭,作為蘇聯的創始國,1922年聯盟條約的簽字國(下稱高層談判方),”別洛韋日協議中這樣說,“共同確認:蘇聯作為國際法主體和地緣政治實體已終止存在。”
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彌天大罪。那麼,此前發生了什麼?是誰干下了這件事?又是怎麼幹的?
為了備足炸毀蘇聯的爆炸物,別洛韋日的陰謀家們跟恐怖分子一樣,早就開始做工作了。其中起主要作用的無疑是葉爾欽。他對戈巴契夫恨之入骨,這種恨很快又演變為對整個蘇聯中央的仇恨。因為,要想解除他心頭之恨,只有扳倒戈巴契夫和整個蘇聯政權。為此,也就一定要搞垮國家本身。從葉爾欽個人的政治品質和人品來講,無論如何他也不會在這個問題上手軟的。以葉爾欽為首的由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大會成立的憲法委員會,在1990年的9—10月間提交了一份俄羅斯聯邦新憲法草案,其中竟然沒有提到一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這件事能發生在蘇聯被消滅之前的一年多,當然絕非偶然。
提起這件事,我想起自己最後一次同葉爾欽、哈斯布拉托夫以及我原來的副手西拉耶夫正式會見的情景。後來,生活把這次會見的參加者,其中包括戈巴契夫,不僅分散到不同的方向,而且送進了彼此敵對的陣營。1990年11月11日,戈巴契夫打電話給我,告訴我他下午約好要同俄羅斯的領導人見面,先是跟葉爾欽單獨談話,然後再有其他人參加。當時從戈巴契夫電話中感覺這種會見的組織方式,是一種為兩個獨立國家領導人接觸作準備的外交程序。我不反對這樣的會見,因為我覺得必須利用一切機會,想方設法同這些活動家找到共同語言。我還存有一線希望:他們總不至於為了個人政治目的而毀掉國家統一的經濟,置必然會出現的最嚴重後果於不顧吧……
會見預定在克里姆林宮政府大廈三樓國家總統辦公室。這個辦公室,還有政治局會議室和機關工作人員的幾個房間,是專門為勃列日涅夫裝修的。
5點鐘時我上到三樓。哈斯布拉托夫、西拉耶夫和布爾布利斯已經在總統接待室里等著了。我跟布爾布利斯其實並不熟悉。我只知道他也是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來的,是葉爾欽特別信任的人物。我曾在人民代表大會和蘇聯最高蘇維埃全會上見過這個人。這一回是我頭一次直接同他發生衝突,在我的眼中,他在國家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簡直是致命的。總會有一天,會出來一個好刨根問底的歷史學家,他一定會給這個人畫一幅肖像。現在,在我的面前站著的,不,準確地說是不停地旋轉著的這個人,兩隻眼睛也在骨碌骨碌地翻動著。我不知道當時他為什麼會在接待室里,在接受邀請參加會見的人員中並沒有他。
總統的同時也是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辦公室,經過一夏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個時代的公務辦公室里的傳統家具被撤下去了,換了很時髦的新家具。牆上掛著一個很醒目的蘇聯國徽,辦公桌後面的角落裡插著國旗。在一張單獨擺放在一旁的更適合於喝茶用的桌子旁,一邊坐著葉爾欽、哈斯布拉托夫、西拉耶夫,另一邊坐著戈巴契夫和我。盧基揚諾夫由於有急事,沒有出席。
戈巴契夫向進來的人通報了他同葉爾欽一同討論如何保持國家完整、推進中央改革、自治共和國分裂行動帶給俄羅斯的危險、加盟共和國如何參與中央政府工作等問題以及俄羅斯聯邦經濟問題的情況。這一系列問題我是按習慣在記事本中記錄下來的。
這次會議的氣氛我也忘不了。與會者在解決國家任務方面的思想步調並不一致,他們是一些無論觀點還是目標都無法取得一致的人。葉爾欽說話的調門提得很高,滿是一副勝利者同戰敗者談話的派頭。這位俄羅斯領導人的手勢、表情和行為毋庸置疑地表明,他並沒有想要利用這次會見,來尋求這個最大的加盟共和國同中央之間的共同語言的意思,而只是想把自己的條件強加給中央。哈斯布拉托夫的立場比較中立,看來作為一個經濟學家,他很明白自己的領袖提出的要求有多麼荒謬。西拉耶夫則以諂媚的眼光看著自己的新老闆,只要老闆說什麼,就同意什麼。
在這種局勢下,戈巴契夫於1991年12月3日向我國議會發出呼籲,要求同意主權國家聯盟條約。他寫道:
這份文件是經過全面考慮和非常認真的分析,並有各主權共和國代表參加,進行長期談判和認真修改後的產物。各主權共和國的領導人曾不止一次單獨或共同討論過這份文件。審議時也曾多次作出以擴大聯邦特色和民主性為目的的徹底修改。
我的立場很明確。我主張新的聯盟,即主權國家聯盟——這將是一個聯邦制的主權國家。我希望在你們作出決定之前,大家都能很好地了解我的這個立場。不能再繼續拖延了。喪失時間將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但時間已經喪失了。當時,離別洛韋日森林會見只剩下了5天……
酒氣熏天之夜和霧影迷濛之晨
1991年12月8日,在離波蘭國境只有三公里,離白俄羅斯別洛韋日森林中的一個基本不知名的小村莊維斯庫利不遠的地方,俄羅斯聯邦總統葉爾欽、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白俄羅斯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凱維奇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決定解散蘇聯,成立獨立國家國協。
“我們,白俄羅斯共和國、俄羅斯聯邦、烏克蘭,作為蘇聯的創始國,1922年聯盟條約的簽字國(下稱高層談判方),”別洛韋日協議中這樣說,“共同確認:蘇聯作為國際法主體和地緣政治實體已終止存在。”
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彌天大罪。那麼,此前發生了什麼?是誰干下了這件事?又是怎麼幹的?
為了備足炸毀蘇聯的爆炸物,別洛韋日的陰謀家們跟恐怖分子一樣,早就開始做工作了。其中起主要作用的無疑是葉爾欽。他對戈巴契夫恨之入骨,這種恨很快又演變為對整個蘇聯中央的仇恨。因為,要想解除他心頭之恨,只有扳倒戈巴契夫和整個蘇聯政權。為此,也就一定要搞垮國家本身。從葉爾欽個人的政治品質和人品來講,無論如何他也不會在這個問題上手軟的。以葉爾欽為首的由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大會成立的憲法委員會,在1990年的9—10月間提交了一份俄羅斯聯邦新憲法草案,其中竟然沒有提到一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這件事能發生在蘇聯被消滅之前的一年多,當然絕非偶然。
提起這件事,我想起自己最後一次同葉爾欽、哈斯布拉托夫以及我原來的副手西拉耶夫正式會見的情景。後來,生活把這次會見的參加者,其中包括戈巴契夫,不僅分散到不同的方向,而且送進了彼此敵對的陣營。1990年11月11日,戈巴契夫打電話給我,告訴我他下午約好要同俄羅斯的領導人見面,先是跟葉爾欽單獨談話,然後再有其他人參加。當時從戈巴契夫電話中感覺這種會見的組織方式,是一種為兩個獨立國家領導人接觸作準備的外交程序。我不反對這樣的會見,因為我覺得必須利用一切機會,想方設法同這些活動家找到共同語言。我還存有一線希望:他們總不至於為了個人政治目的而毀掉國家統一的經濟,置必然會出現的最嚴重後果於不顧吧……
會見預定在克里姆林宮政府大廈三樓國家總統辦公室。這個辦公室,還有政治局會議室和機關工作人員的幾個房間,是專門為勃列日涅夫裝修的。
5點鐘時我上到三樓。哈斯布拉托夫、西拉耶夫和布爾布利斯已經在總統接待室里等著了。我跟布爾布利斯其實並不熟悉。我只知道他也是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來的,是葉爾欽特別信任的人物。我曾在人民代表大會和蘇聯最高蘇維埃全會上見過這個人。這一回是我頭一次直接同他發生衝突,在我的眼中,他在國家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簡直是致命的。總會有一天,會出來一個好刨根問底的歷史學家,他一定會給這個人畫一幅肖像。現在,在我的面前站著的,不,準確地說是不停地旋轉著的這個人,兩隻眼睛也在骨碌骨碌地翻動著。我不知道當時他為什麼會在接待室里,在接受邀請參加會見的人員中並沒有他。
總統的同時也是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辦公室,經過一夏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個時代的公務辦公室里的傳統家具被撤下去了,換了很時髦的新家具。牆上掛著一個很醒目的蘇聯國徽,辦公桌後面的角落裡插著國旗。在一張單獨擺放在一旁的更適合於喝茶用的桌子旁,一邊坐著葉爾欽、哈斯布拉托夫、西拉耶夫,另一邊坐著戈巴契夫和我。盧基揚諾夫由於有急事,沒有出席。
戈巴契夫向進來的人通報了他同葉爾欽一同討論如何保持國家完整、推進中央改革、自治共和國分裂行動帶給俄羅斯的危險、加盟共和國如何參與中央政府工作等問題以及俄羅斯聯邦經濟問題的情況。這一系列問題我是按習慣在記事本中記錄下來的。
這次會議的氣氛我也忘不了。與會者在解決國家任務方面的思想步調並不一致,他們是一些無論觀點還是目標都無法取得一致的人。葉爾欽說話的調門提得很高,滿是一副勝利者同戰敗者談話的派頭。這位俄羅斯領導人的手勢、表情和行為毋庸置疑地表明,他並沒有想要利用這次會見,來尋求這個最大的加盟共和國同中央之間的共同語言的意思,而只是想把自己的條件強加給中央。哈斯布拉托夫的立場比較中立,看來作為一個經濟學家,他很明白自己的領袖提出的要求有多麼荒謬。西拉耶夫則以諂媚的眼光看著自己的新老闆,只要老闆說什麼,就同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