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6月2號,歡天喜地喜迎奧運的中國一片沸騰!義憤填膺的人們自發的走上街頭抗議*,他們從政府的隻言片語中猜測中國是否會對台灣動武。許多人表示就算砸鍋賣鐵傾家蕩產倒退五十年也要收復台灣,也有人不署名發表言論:獨就獨吧管我何事,歌照唱舞照跳妞照泡。更有人向中央高層獻策:辦奧運會不容易,為了這一天中國等了幾十年。先不動聲色,等閉幕式結束再算帳不遲。

  “和平任務---2008”美日聯合防登陸軍事演習正式展開,台灣派出軍事觀察員。

  國際奧委會主席諾格否定了另選他國臨時舉辦奧運會的傳言,但他同時表示不排除因台海局勢持續緊張而放棄中國的可能性,諾格友好的提醒中國要把握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2日下午,台灣“立法院”通過了一項總價值超過50億美元的軍購案,並請求加入美國戰區飛彈防禦系統。

  坐在電腦前的朱燁暗暗著急,錯過這個時機,就算能打贏戰爭,勢必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不能再等了!朱燁準備在第二天跟蹤有關人員,查找其聯繫方式。朱燁要揭露美國的拖延陰謀,他花了一夜時間就搜集好令人信服的資料。

  6月3日,朱燁早早的起床,正要查找國防部長在哪裡時,網上又傳出新聞。

  這條最新消息打消了朱燁的顧慮。

  >

  第四十七章 復我海疆 更新時間2007-6-11 16:57:00 字數:1992

  這條消息大振人心!

  上午7點,中國政府通過網站,電視,廣播向全國發出戰爭動員令。上午9點,東海艦隊開赴台海,全面封鎖台灣。

  中國政府聲稱,中國將不惜一切代價收復台灣。同時還告知世界各國,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任何與台灣結成名義或實質性軍事同盟的國家都在中國的打擊範圍之內。

  中國奧委會主席主動請國際奧委會另擇佳地。副市長說:籌備多時卻功虧一匱固然可惜,但是中國的統一大業更加重要。不管奧運會在哪裡舉辦,戰火紛飛中的中國體育健兒依然會在賽場上摘金奪銀。

  沿海居民向內地有計劃疏散,解放軍向福建戰區大規模集結。

  戰爭氣氛雖濃,卻沒有人心惶惶,因為人們相信這是一場正義的戰爭。老百姓們捐款捐物,鼓勵自己的孩子參軍入伍。

  鋼鐵、汽油、糧食等戰略物資實行配給制,不少軍民兩用企業開始施行戰時轉產。朱燁從視頻網上看到,洛陽一拖的流水生產線上,誕生的不再是東方紅拖拉機,而是一輛輛嶄新的99式主戰坦克。

  朱燁看到美國白宮上下一片混亂,中國的這一步打亂了美國的步驟,但美國為了面子還是決定美國第七艦隊也向台海逼近。

  台灣是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不讓中國擁有航空母艦是反華國家的共識。

  6月10日,台灣一艘炮艇依賴有美國支持,首先對解放軍艦隻開火,台海戰鬥正式打響。

  幾天的空戰中,中國“梟龍”、“殲十”戰機鷹擊長空,台灣軍隊節節敗退,就在中國海軍陸戰隊準備登陸台海,美國人路見不平一聲吼,出手了。

  美軍與台軍不可同日而語,中美軍隊棋逢對手。朱燁高三的時候濟南軍區到學校招收飛行員,報名者眾多,全校卻只有一人合格,朱燁因視力稍差而未能入選。沒想到這次卻過了當飛行員的癮,他和中國飛行員一起乘座新型戰機殲-11。起飛、升空,在藍天白雲里與美國F-16廝殺。不管哪方的飛機,朱燁都一概看不懂駕駛艙內的儀表,所以他沒法也不能向地面指揮部透露點情報。雙方各有戰機被擊落,其中跳傘逃生的中美飛行員在朱燁的幫助下被中國海軍迅速發現。

  幾番空戰下來,外界發現,中國空軍雖然因為武器裝備原因而稍處於劣勢,卻並沒有像美國人想像的那樣脆弱,在五十八年前的朝鮮戰場上,中美差距那麼大尚自不懼,現在更不會害怕。

  空戰進行了十天之後,戰鬥升級,中美海軍投入作戰。美軍海軍反潛部隊斃殺中國三艘潛艇,中國二炮向美軍航母戰鬥群發射5顆飛彈,其中四枚被攔截,一枚“紅鳥”成功擊中美國“禿尾鷹”號航母,半個小時後,航母沉沒。

  戰爭進入膠著狀態,沒有在常規戰中占到太多的便宜的美國宣稱,美國將會動用核武器來儘快的結束戰爭。面對美國的核訛詐,中國毫不退縮回應美國,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不會改變,但是,一旦受到核攻擊,中國將會立即釋放出所有的核武器。中國核武數量雖然不及美國,但是毀滅美國乃至全世界則綽綽有餘,中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靜觀其變的國際社會發出呼籲,強烈反對交戰雙方使用超級武器。美國在聯合國提出組建維和部隊以制止中國“侵略”台灣的提案。此提案沒有等到中國投反對票,就因一期表決票數過低而未獲通過。

  聯合國受阻後不久,北約組成7000人的多國部隊增援美軍。

  中國除努力加快自身武器的開發外,還積極參與國際軍火市場,向某些國家頻繁進出口武器。

  海灣反美武裝連續擊落美軍偵察機,朝鮮“大蒲洞”洲際飛彈試射成功,美國發現朝鮮軍隊向三八線方向秘密調動。

  美軍突襲大連軍港,三個小時後中國朝天發射飛秒脈衝雷射束,美國太空間諜衛星應聲落入滾滾紅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