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幽州有羅藝,與兒子羅成、子侄秦叔寶等人才,復辟燕國,自稱燕王,拿下燕州。

  趙州的宇文化及稱趙王,雖因為鮮卑血統,不得人心,卻聯合靺鞨、窒韋等遊牧異族,又有宇文成都、楊義臣這樣的猛將,不容小覷。

  并州的李淵,憑藉太原王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等等世家士族的支持,太原起兵,自號唐王,很快拿下并州與冀州西部。

  七個稱王的大勢力外,還有無數其他的小勢力,譬如李軌、梁師都、竇建德、朱璨、沈法興、李子通、薛舉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豫州境內的兩個勢力,一個是自稱漢末天公將軍張角、地公將軍張寶、人公將軍張梁轉世的黃巾道。一個是自稱「及時雨」的宋江率領的綠林道……都是吳凡的人。

  坐鎮洛陽的吳凡與靠山王聯絡,認為必須開戰了。

  天子楊倵駕崩,隨著太子太師、太子太保的鄭岢、韓成皆死,吳凡這個太子太傅成為唯一的託孤大臣,他在天下紛爭的這段時間,有太皇太后林玲瓏、太后馬蘇的支持,扶持太子楊逸登基,改年號垂拱,梳理朝堂勢力等等,一直引而不發。

  卻說靠山王率邊軍十五萬,從河內郡出,率先清理了關中一帶的薛舉和梁師都,同時強有力的跟他們背後的突厥人打了一戰,嚇得那位已經成為突厥共主的原西突厥可汗,夾著尾巴逃回突厥牙帳。

  老王爺打完關中,馬不停蹄的東進冀州,有吳凡的遙控指揮,一直在渤海郡低調行事的范增掛帥,以劉燁為副手,英布、景丹、關平等為將,點兵三萬,夾擊了竇建德。竇建德猝不及防,戰敗身亡。

  老王爺轉道南下,卻失了手,折在瓦崗寨……天下悲泣。

  垂拱二年,三月初。

  吳凡收攏靠山王舊部,統軍十萬,終於親自下場,他直接瞄準被并州的唐王李淵。

  吳凡在并州有關羽、張遼做暗棋,他們早在李淵起兵時投奔,且占居要職,他們一反叛,直接放吳凡長驅直入。

  短短一月,吳凡平定并州,將李淵等抄家滅族。

  吳凡大肆殺戮世家士族的行為,也導致身後依仗的大本營洛陽出了事情,王世充趁機把持朝堂。

  吳凡手握并州、冀州及司隸州大部分,哪能怕了王世充一個小雜碎,大軍包圍洛陽城,王世充遂被黃門衛刺殺。

  吳凡入洛陽後,毫不客氣的誅滅所有亂黨。

  垂拱二年,六月。

  吳凡鏖戰李密,很好的利用吳用、張蚝和翟讓留下的舊部,讓李密內部生亂,同時召集豫州的張氏三兄弟、宋江兩大勢力別裝了,在背後給了李密一個狠的,從而使得瓦崗寨走向滅亡。

  垂拱三年,春天。

  吳凡的勢力擴張的飛快,潼關向東、渤海以西,南至長江,北至鄴城,一個人擁有青、徐、豫、兗、司、冀五州,成為天下最大的勢力。

  有人建議吳凡稱王,吳凡沒客氣,加封秦王。

  吳凡同年出兵西邊,狂風掃落葉般取涼州、雍州在手,打的楊節、裴行儼龜縮蜀州,憑天險閉守。

  這一仗打得很艱難,近乎一年,吳凡才攻入蜀州。

  本身吳凡在楊節身邊安排了個魚玄機,沒想到那姑娘愛上楊節了,不然吳凡會很輕鬆才對。

  有了蜀州作為跳板,吳凡對勢力蔓延到荊州的蕭銑,開始了謀劃。

  垂拱四年。

  吳凡厲兵秣馬,信心滿滿的與蕭銑交戰,但陳慶之戰神附體,打的吳某人丟盔棄甲,褲子都快輸沒了。

  吳凡最終想到的辦法是以力破巧,用系統兌換出的項羽、李存孝,加上魏延打造的罪軍營,蠻不講理的用勇戰派的絕倫方式與陳慶之放手一搏。

  哪怕陳慶之比韓信還厲害,可他沒有韓信能夠調動的那麼多兵馬啊!何況項羽身邊還有李存孝等一大批猛將……他敗了,蕭銑也敗了。

  蕭銑後來跑到安南苟延殘喘,吳凡考慮中原還沒平定,唯有放過他,改攻打揚州的杜伏威、李子通、朱璨等。

  垂拱五年,秋末。

  除了北方的羅藝、宇文化及外,吳凡徹底穩定住了大隋的江山。

  朝中也生了變故,最明顯的就是天子楊逸,這個少年天子不甘心活在吳凡的陰影下,聯絡各路舊臣,奪了洛陽的兵權,還囚禁了吳凡的妻兒、部將。

  吳凡率軍從南方返還,根本沒用得著大軍,單騎匹馬的到了洛陽南門,一句「我回來了」,瞬間讓小天子的一切土崩瓦解。當時洛陽軍民齊齊拜倒,口稱:「恭迎秦王。」

  吳凡隨後廢了小天子楊逸,殺了太后馬蘇,扶持太皇太后林玲瓏的兒子齊王楊德上位。

  吳凡接著任人唯親,把所有不聽話的全換了個遍兒。

  郭嘉建議吳凡修生養息,打了這麼多年的仗,士卒、百姓都累了,得穩上一穩。

  范增、賈詡、劉燁等贊同。

  垂拱十年。

  準備了五年之久的吳凡,開始進行北伐,一舉幹掉羅藝、宇文化及。

  天下一統,改號安康。

  此時的吳凡還年富力強,麾下的黨羽也迫不及待的希望吳凡能位登九五。

  可吳凡卻始終不同意,到了安康六年才在天子的三次禪讓下登頂,改國號「秦」,建都洛陽。

  (全書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