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媽媽好生的辣手摧花,瞧瞧這一個個的小美人,可都是怕了你了!”寧善如今對那些鶯鶯燕燕的人物俱是只賞不淫,嘴上說著疼惜,面上卻是絲毫不見一絲急色。
鶯鶯先是叫那些姑娘散了,引著寧善往屋裡去。“六爺有日子不來了,奴家還道莫不是傅大人又惱了奴家,再不許六爺往這兒來了。”一雙芊芊素手執起一隻描著迎春花枝的瑩白瓷壺,拿過一套喜鵲鬧春的茶具,先是用熱茶洗了,才又倒了一杯,放在了寧善面前。
“六爺今日來,是查帳,還是閒談?”寧善端起茶盞細細品了,覺得驚奇,“不過是路過,覺得渴了,討杯茶水喝。想不到你這兒還能有廬山雲霧,在京里這可是稀罕東西。”
鶯鶯忙叫了一個小丫頭進來,“稱一些廬山雲霧給六爺包了帶走,對了,新到的六安瓜片也給六爺包著。”寧善剛要開口說不用,鶯鶯便像知道他心思一般,“不過是我們這些下頭的人孝敬六爺的一點心意罷了。誰不知道六爺如今當了皇商,連聖上都贊過的人物,我們這些升斗小民可不得好生巴結一番!”
再是推脫,就顯得格外小家子氣了。寧善乾脆坦坦蕩蕩的接下,大不了回府的的時候,不告訴傅京,徑直叫老管家收了便可。
說了會子話,眼見到了晌午,鶯鶯便要留寧善在樓里用飯。原本進滿月樓若是叫傅京知曉了,便是要鬧上一番,若是再這兒用飯,豈不是傅府要鬧翻了天去。
“不了,今兒應了人在外頭做莊,左右無事,你便自去忙。”前邊樓里已有花娘開始起身梳妝,鶯鶯也不再強留。“六爺便慢慢回去,今兒天冷,怕是一會兒又要落雨,不若叫人雇輛馬車,既暖和又防風,再好不過了。”
寧善自拿著兩包茶慢慢往外走,“走會兒罷,這幾日不曾動彈,身上都犯懶了。”
鶯鶯眼瞧著寧善並上寧福走遠,嘆了一回氣。與鶯鶯相熟的花娘上前,“媽媽嘆什麼氣,今兒可是滿月樓的大日子,您這一嘆氣,可別把到手的福氣給嘆沒了。”
鶯鶯這才記起今日是新進的一批姑娘開臉的日子,“哎喲,我這記性!快快快,趕緊教人把戲台子上的的東西撤了,換上新的上去。”
早有龜公在一旁候了,“哎,這就去!”鶯鶯關了滿月樓的門,臉上滿是待客時最叫客人舒心的笑容。
“姑娘們,今兒可都打起精神來!”
作者有話要說: 剛下火車,趕緊上傳新章!
終於放假回家了!
好累~
☆、第一百五十一章 得些教訓
寧善自滿月樓往傅府走了,剛一進府門,迎頭便見老管家急匆匆往這邊走。“哎喲,我的六爺,您可算是回來了。”老管家伸手要去接寧善手上的兩包茶,被寧善伸手擋了。
“左右不是什麼重物,我抬腳順路送到小廚房就行了。”寧善說的自然,老管家也並不放在心上。“今兒一早大人臨走前特意囑咐了,說今日不教六爺到處走動了,在府中好生歇息。”傅京所說的什麼看帳本,不過是個藉口罷了,老管家豈能聽不出來。
寧善知傅京的原話定不會如此委婉,對老管家微微一笑,“知道了,管家且去忙,我自在房中等他便是。”
老管家暗嘆自家大人真是前輩子修來的福氣,能得六爺這麼一個既能幹又貼心的知心人。卻是自家大人的心眼兒未免太小了些,往常聽著寧家六爺還有不好的傳聞,如今一見,才知不過都是謠傳。大人究竟還在整日裡擔心什麼?怕六爺跟人跑了,端看六爺平日裡對人都是一副熱絡的模樣。也不怪大人心眼兒小了。
誰看到媳婦兒整日裡對旁人好心裡能好受的。老管家笑著搖搖頭,背著手慢慢往後院行去。
傅京坐在馬車上,傅甲將馬車駕的四平八穩,未見一絲晃動。街上的行人紛紛退散,留下一條寬敞的道路供傅京的馬車過去。
在途徑一條巷子的時候,另一頭迎面抬來一頂軟轎。傅甲勒了馬,微有晃動才叫傅京睜開了眼睛。“怎麼了?”馬車內傳出傅京不怒自威的聲音。
“大人,前頭有轎子,咱們馬車過不去。”那邊的軟轎也停了下來,放在巷子口,看旁邊小廝站在軟轎旁正在垂手聆聽軟轎內的吩咐。
傅京抬了抬眼,“咱們往後讓讓罷。”傅甲正想趕著馬往後退讓,便聽見巷子另一邊有人高聲喊了一句。
“我家主人請大人先行。”傅甲看去,果然見那邊開始往後退去。
京城內,唯有三品以上官員才能在城中駕馬車行走,三品以下或是名門富戶也只能乘轎或是乘牛車。那人定也是看著傅京的馬車,這才生了退讓之心。
傅甲低聲向傅京請示。傅京“嗯”了一聲,傅甲便催馬前行。
在路徑那人的軟轎之時,裡頭隱隱傳出一陣香風。“多謝。”傅京掀開車簾,見那軟轎遮擋嚴實,並不露出一絲一毫的縫隙。
“大人客氣了。”裡頭的聲音是一道年輕的男聲,估摸著也大不過寧善了去。傅京並不多做計較,便叫傅甲前行。
待到傅京的馬車走遠了,那頂軟轎卻突然有了動靜。“小相公,咱們現在還去劉大人府上嗎?”剛剛喊話的小廝上前問道。
“剛剛可是大理寺卿傅京傅大人?”那人回了一句,沒頭沒腦的,叫小廝愣怔了一下。“正是呢,看樣子是回府去的。”
軟轎上的人掀了帘子,走了出來。只見他一身青色緩袍,面上覆了一層面紗,教人看不真切面容。
“小相公,劉大人今夜可是等著您呢。”小廝見自家主子的心魂兒都被剛剛過去的人勾了過去,不由出聲道。
“我曉得,不用你說!”那人對著小廝厭惡說到,“我軟玉好歹也是在館子裡摸爬滾打過來的,豈能不如你一個閹人!”小廝似是並未對軟玉小相公的惡言惡語有一絲不滿,仍是平聲靜氣的吩咐那些腳夫道,“起轎。走的穩當些,莫顛了小相公。”
不過是街上一個並不起眼的小風波,傅京並未放在心上,轉頭便忘了一乾二淨。現在他心中只念著寧善可有回府。
——
城南新開了一家象姑館,聽聞是外地的客商在此處開的分店。據說在當地,那家象姑館有名氣得很,只不過到了京城,卻不知又該是怎樣一副光景。
軟玉的軟轎在一處宅院前停下,小廝自扶了軟玉下轎。早有劉大人的親隨在門外候著。見到軟玉出來,親隨忙上前。“小相公安好,大人已經在裡頭等著了,就等小相公了。”軟玉微微一點頭,“那便有勞小哥兒在前頭帶路了。”
親隨恭恭敬敬的領著軟玉往宅院裡行去。“小相公客氣了。您與大人是舊相識,大人可是下了令,小的們自然是要好生招待小相公,談不上什麼有勞的。”
軟玉腳步輕移,跟著親隨往後院行去。“劉大人近來可好?”親隨自笑了,“小相公放心,我家大人一切安好,您自去看了便知。”
他們口中的溜達熱不過是剛剛回京述職的同濟府的知府大人劉智。近來在京城中剛剛紮根的象姑館,之前正是在劉智的管轄之下。聽聞劉智外放的三年期滿,今年是要進京任職,想不到象姑館竟也跟著一起開了過來。
鶯鶯先是叫那些姑娘散了,引著寧善往屋裡去。“六爺有日子不來了,奴家還道莫不是傅大人又惱了奴家,再不許六爺往這兒來了。”一雙芊芊素手執起一隻描著迎春花枝的瑩白瓷壺,拿過一套喜鵲鬧春的茶具,先是用熱茶洗了,才又倒了一杯,放在了寧善面前。
“六爺今日來,是查帳,還是閒談?”寧善端起茶盞細細品了,覺得驚奇,“不過是路過,覺得渴了,討杯茶水喝。想不到你這兒還能有廬山雲霧,在京里這可是稀罕東西。”
鶯鶯忙叫了一個小丫頭進來,“稱一些廬山雲霧給六爺包了帶走,對了,新到的六安瓜片也給六爺包著。”寧善剛要開口說不用,鶯鶯便像知道他心思一般,“不過是我們這些下頭的人孝敬六爺的一點心意罷了。誰不知道六爺如今當了皇商,連聖上都贊過的人物,我們這些升斗小民可不得好生巴結一番!”
再是推脫,就顯得格外小家子氣了。寧善乾脆坦坦蕩蕩的接下,大不了回府的的時候,不告訴傅京,徑直叫老管家收了便可。
說了會子話,眼見到了晌午,鶯鶯便要留寧善在樓里用飯。原本進滿月樓若是叫傅京知曉了,便是要鬧上一番,若是再這兒用飯,豈不是傅府要鬧翻了天去。
“不了,今兒應了人在外頭做莊,左右無事,你便自去忙。”前邊樓里已有花娘開始起身梳妝,鶯鶯也不再強留。“六爺便慢慢回去,今兒天冷,怕是一會兒又要落雨,不若叫人雇輛馬車,既暖和又防風,再好不過了。”
寧善自拿著兩包茶慢慢往外走,“走會兒罷,這幾日不曾動彈,身上都犯懶了。”
鶯鶯眼瞧著寧善並上寧福走遠,嘆了一回氣。與鶯鶯相熟的花娘上前,“媽媽嘆什麼氣,今兒可是滿月樓的大日子,您這一嘆氣,可別把到手的福氣給嘆沒了。”
鶯鶯這才記起今日是新進的一批姑娘開臉的日子,“哎喲,我這記性!快快快,趕緊教人把戲台子上的的東西撤了,換上新的上去。”
早有龜公在一旁候了,“哎,這就去!”鶯鶯關了滿月樓的門,臉上滿是待客時最叫客人舒心的笑容。
“姑娘們,今兒可都打起精神來!”
作者有話要說: 剛下火車,趕緊上傳新章!
終於放假回家了!
好累~
☆、第一百五十一章 得些教訓
寧善自滿月樓往傅府走了,剛一進府門,迎頭便見老管家急匆匆往這邊走。“哎喲,我的六爺,您可算是回來了。”老管家伸手要去接寧善手上的兩包茶,被寧善伸手擋了。
“左右不是什麼重物,我抬腳順路送到小廚房就行了。”寧善說的自然,老管家也並不放在心上。“今兒一早大人臨走前特意囑咐了,說今日不教六爺到處走動了,在府中好生歇息。”傅京所說的什麼看帳本,不過是個藉口罷了,老管家豈能聽不出來。
寧善知傅京的原話定不會如此委婉,對老管家微微一笑,“知道了,管家且去忙,我自在房中等他便是。”
老管家暗嘆自家大人真是前輩子修來的福氣,能得六爺這麼一個既能幹又貼心的知心人。卻是自家大人的心眼兒未免太小了些,往常聽著寧家六爺還有不好的傳聞,如今一見,才知不過都是謠傳。大人究竟還在整日裡擔心什麼?怕六爺跟人跑了,端看六爺平日裡對人都是一副熱絡的模樣。也不怪大人心眼兒小了。
誰看到媳婦兒整日裡對旁人好心裡能好受的。老管家笑著搖搖頭,背著手慢慢往後院行去。
傅京坐在馬車上,傅甲將馬車駕的四平八穩,未見一絲晃動。街上的行人紛紛退散,留下一條寬敞的道路供傅京的馬車過去。
在途徑一條巷子的時候,另一頭迎面抬來一頂軟轎。傅甲勒了馬,微有晃動才叫傅京睜開了眼睛。“怎麼了?”馬車內傳出傅京不怒自威的聲音。
“大人,前頭有轎子,咱們馬車過不去。”那邊的軟轎也停了下來,放在巷子口,看旁邊小廝站在軟轎旁正在垂手聆聽軟轎內的吩咐。
傅京抬了抬眼,“咱們往後讓讓罷。”傅甲正想趕著馬往後退讓,便聽見巷子另一邊有人高聲喊了一句。
“我家主人請大人先行。”傅甲看去,果然見那邊開始往後退去。
京城內,唯有三品以上官員才能在城中駕馬車行走,三品以下或是名門富戶也只能乘轎或是乘牛車。那人定也是看著傅京的馬車,這才生了退讓之心。
傅甲低聲向傅京請示。傅京“嗯”了一聲,傅甲便催馬前行。
在路徑那人的軟轎之時,裡頭隱隱傳出一陣香風。“多謝。”傅京掀開車簾,見那軟轎遮擋嚴實,並不露出一絲一毫的縫隙。
“大人客氣了。”裡頭的聲音是一道年輕的男聲,估摸著也大不過寧善了去。傅京並不多做計較,便叫傅甲前行。
待到傅京的馬車走遠了,那頂軟轎卻突然有了動靜。“小相公,咱們現在還去劉大人府上嗎?”剛剛喊話的小廝上前問道。
“剛剛可是大理寺卿傅京傅大人?”那人回了一句,沒頭沒腦的,叫小廝愣怔了一下。“正是呢,看樣子是回府去的。”
軟轎上的人掀了帘子,走了出來。只見他一身青色緩袍,面上覆了一層面紗,教人看不真切面容。
“小相公,劉大人今夜可是等著您呢。”小廝見自家主子的心魂兒都被剛剛過去的人勾了過去,不由出聲道。
“我曉得,不用你說!”那人對著小廝厭惡說到,“我軟玉好歹也是在館子裡摸爬滾打過來的,豈能不如你一個閹人!”小廝似是並未對軟玉小相公的惡言惡語有一絲不滿,仍是平聲靜氣的吩咐那些腳夫道,“起轎。走的穩當些,莫顛了小相公。”
不過是街上一個並不起眼的小風波,傅京並未放在心上,轉頭便忘了一乾二淨。現在他心中只念著寧善可有回府。
——
城南新開了一家象姑館,聽聞是外地的客商在此處開的分店。據說在當地,那家象姑館有名氣得很,只不過到了京城,卻不知又該是怎樣一副光景。
軟玉的軟轎在一處宅院前停下,小廝自扶了軟玉下轎。早有劉大人的親隨在門外候著。見到軟玉出來,親隨忙上前。“小相公安好,大人已經在裡頭等著了,就等小相公了。”軟玉微微一點頭,“那便有勞小哥兒在前頭帶路了。”
親隨恭恭敬敬的領著軟玉往宅院裡行去。“小相公客氣了。您與大人是舊相識,大人可是下了令,小的們自然是要好生招待小相公,談不上什麼有勞的。”
軟玉腳步輕移,跟著親隨往後院行去。“劉大人近來可好?”親隨自笑了,“小相公放心,我家大人一切安好,您自去看了便知。”
他們口中的溜達熱不過是剛剛回京述職的同濟府的知府大人劉智。近來在京城中剛剛紮根的象姑館,之前正是在劉智的管轄之下。聽聞劉智外放的三年期滿,今年是要進京任職,想不到象姑館竟也跟著一起開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