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良九又仔細瞧了瞧,“姐姐難道不知,這一件喜服可是整個尚衣局花費了整整一年的時間繡成。每一處都是由熟練的繡女親自操刀,怕是一隻龍鳳就要經四五人的手。蜀繡湘繡粵繡等等都不盡然呢!”

  二人瞧了半晌,意猶未盡。“你們若是想看,待到這喜事過了,親自去公主府借著一觀便是。”寧善伸出頭來,“人家都是看新娘子拜天地,你們倒是在這兒看人家的衣裳!”

  “六哥,”賢八笑道,“今晚你可是出盡了風頭,誰不知道,你可是聖上指名進宮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日後要封官進爵呢!”

  寧善理了理身上的衣裳,“若是聖上想封我做大官,我自然是樂意的很。再賞我幾錠金錠子,給我封個皇商,那便更是好事成雙!”

  “六哥旁的不見長,這吹牛的功夫倒是見長。”良九掩嘴偷笑,“就算聖上想封你做大官,就你這大字不識的,哪個衙門敢收留你。”

  傅京一直站在一旁,笑而不語。

  “誰說我大字不識,好歹現在記帳的功夫都是我來做,我還會寫詩呢!”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奉上~晚安,祝好夢~

  ☆、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皇商

  喜燭搖曳,映著新房中的大紅“喜”字格外好看。

  趙安諾與寧謙拜過了堂,喜婆在他們二人手裡塞了一條紅綢,“新郎君引著新娘進新房!”眾人皆是紛紛道喜。趙安諾蓋著鴛鴦繡帕,除了腳下,什麼都看不真切。緊緊握著手裡的紅綢,一步一步都走的十分謹慎,唯恐丟了丑,引來笑話。

  這時,忽然有雙溫暖乾燥的大手覆住她的手,“別怕,我牽著呢,摔不了你。”聲音來源自寧謙,語調微微上揚,聽得出,他十分高興。

  喜婆拿著紅棗子,龍眼等喜果子往外扔,引來不少孩子的哄搶。

  趙安諾這時倒像是聽不見旁的聲音似的,唯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還有感受到寧謙手掌的溫度。剛剛還覺得溫暖,此時竟有些燙的灼人。怕是她現在的臉頰,也微微發燙罷?

  “恭喜四哥!”趙安諾仔細聽著,想是寧家那幾位弟媳、小姑或是小叔等人,聽聞聲音中的喜意,趙安諾此時唇角微挑。

  礙著新娘子身份尊貴,原本“鬧洞房”的俗禮盡數被禮部劃了去,趙安諾進了洞房就只管安心坐著,等著寧謙從宮宴中回來,揭蓋頭,飲合卺才算是全了夫妻禮數。

  寧謙扶著趙安諾在床邊坐下,“若是累了,就叫丫頭給你捶捶腰,餓了外間桌子上有一盒桃花酪,我可能回來的晚,能睡一會就睡一會。明天還要進宮謝恩,有的忙呢。”

  想了半晌,寧謙低聲加了一句,“娘子。”

  趙安諾笑意越發大了,“嗯,早去早回。”半晌,她也加了一句,“夫君。”

  寧謙的大手在她的肩上拍了拍,想是低聲笑了。

  “進去守著公主罷。”趙安諾身邊的宮人低聲應了聲“是”。

  ——

  寧善還是頭一次進宮,雖然牢記著傅京講的“不能亂看,不能亂說”的告誡,卻也是沒忍住心頭的好奇,偷偷看著這個集皇家氣象之大成的皇宮。

  紅牆黃瓦,每一處都是氣度非凡。寧善像個頭一次進城的鄉巴佬,心底里暗自感嘆。怨不得人人都說想做皇帝,瞧這奢華的氣派,給多少錢都不換的!

  傅京瞧著寧善好奇,也不忍心打斷他,便也由著他去了。還未進宮門,便由內侍引著,往澗水亭上去。

  “還沒瞧夠?都看了一路了!”眾人在澗水亭上坐定,傅京悄聲笑道。

  寧善扯了扯傅京的衣袖,“誰都說寧家最有錢,依我看,最有錢的還是聖上呀!”

  傅京湊近寧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算寧家再有錢,若是聖上發了話,那也是聖上的。你說誰最有錢?”

  寧善挪了挪身子,有些不滿,“那當然是聖上,誰又敢抗旨不遵。”

  “噓,聖上過來了。”傅京等人站了起來,就停內侍來報“聖上駕到”。眾人紛紛跪地行禮,寧善隨著眾人,一舉一動倒還像模像樣。

  “罷了,今日是個大喜的日子,那些虛禮都免了。”聖上在主位上坐下,身旁還伴著皇后張氏。

  君臣同樂的景象,在朝為官的倒是司空見慣。若是寧善這般頭一次進宮的,就不免有些謹小慎微。傅京揮手召了宮人前來,在寧善的面前斟了杯酒,“沒人拘著你,不用緊張。”

  還沒鬆口氣,就有宮人來傳,“敢問可是寧家六公子?聖上傳您和傅大人吶!”

  寧善又是一口氣提了上來。

  二人在澗水亭內跪了,“微臣(草民)拜見聖上。”聖上低頭打量寧善,皇后張氏在一旁掩嘴偷笑,“聖上這個寧六公子果然是生得一副好相貌。”

  聖上點點頭,“起來罷,皇后說的不錯,是生的不錯。來人看座。”

  澗水亭內就只坐了聖上與皇后二人,旁人都是在亭子外設座,如今眾人都隔得遠,聽不分明亭內的話語。

  “前些日子朕身邊的人還跟朕提過六公子,這竹麻紙的確是做的好啊!”寧善略一思量,就記起金掌柜曾提起過,宮裡有位貴人訂了他們這裡的竹麻紙,想不到竟是乾元殿的貴人。的確是貴人,貴不可言。

  “草民也是見旁處的紙張均是造價昂貴,也只有富貴人家才能大批購買,用作書寫。草民和鋪子裡的夥計就思慮著,有沒有什麼法子能降低紙張的耗材,制出既便宜又耐用的紙張來。想不到鋪子裡的匠人日夜琢磨,還真是教他們制了出來。”寧善從剛剛的緊張,如今倒是漸漸放開來。

  聖上似是十分贊同寧善的話,“朕也考慮過,為何天下如此之大,能學得一身本事沽於帝王家的卻是少之又少。六公子這一席話,倒是提醒了朕。讀書的代價太大,難免阻擋了那些能學成有才的寒門學子。若是讀書代價降低,自然是人人爭相學習,有朝一日靠著科舉來實現心中抱負。”

  傅京一直沉默不語,現在這樣能與聖上對答如流的寧善,倒是他從沒見過的。如此一見,心中的驕傲,並不啻於旁人對他的誇讚。

  “聖上英明。草民能否斗膽求聖上一道恩旨?”寧善借著現在的膽量,倒教傅京吃了一驚,“寧善,別亂來。”

  寧善朝他一笑,“放心,有分寸。”聖上撫須一笑,“大膽說,朕說不定就允了。”

  傅京擔憂的望向寧善,寧善粲然一笑,“聖上,草民有預感,這竹麻紙一旦流出市面,定然會引來各家的哄搶。草民鋪子小,每日頂多能制出千張左右,若是有投機者,低價從草民手裡買來紙張,轉手高價售出,依舊會讓不少寒門學子望而卻步。所以草民斗膽請聖上下旨,公開竹麻紙的造法,全國通行此法。如此一來,既能控制市價,又能讓各地的學子都能感受到好處。屆時,人人有學識,聖上便可網羅到全天下的人才。”

  聖上不禁拍案而起,“好呀!果然是寧府出來的孩子,識大體,能心繫天下。”傅京鬆了口氣,嗔怪地看了寧善一眼,寧善回了他一張笑臉。這些話都是昨晚傅京教他的,只不過傅京卻沒想到寧善能真的把這些話在聖上面前說出來,也沒想到,平日裡看著財迷的寧善,竟還能有這樣的覺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