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謝朗將夾著樹枝的右腳抬了抬,得意道:“你說過,只要我能用腳趾夾筷子,你就不姓薛,姓謝!你既然姓謝了,當然就得嫁給我。為了贏這個賭約,我可練了一個多月!”
薛蘅無言以答,心底的歡喜卻如潮水般翻湧,唇角不自禁地浮起笑意。
謝朗凝望著她,鼻息漸粗。他慢慢地低頭,將那份溫柔的笑,沒入自己滾燙的雙唇之中。
河水似乎也被這份滾燙煮沸了,在月光中輕輕漾動。
不知何時,他已將她壓在了身下,她忽然一陣顫慄,掙扎著將他推開,顫聲道:“……不。”
這聲音含著隱約的害怕與抗拒,仿佛剛剛癒合的傷口,仍然經不起輕微的碰觸。謝朗忽然間清醒過來,他猛地站起,又一頭扎進了河水之中。
水花四濺,濺到薛蘅的臉上。她無力地坐起,感覺到心還在劇烈跳動,好一會兒才漸漸平靜下來。
再過一會兒,見謝朗還不上來,薛蘅心生擔憂,柔聲道:“你、你快上來。”
謝朗將臉從水中抬起,悶著聲音道:“不。”
薛蘅不明白他好好地為什麼又跳到河裡,急道:“你傷剛好,這樣會傷身子的,快上來。”
“不。”謝朗聲音倔犟。
薛蘅提高了聲調,怒道:“謝朗!你到底上不上來?!你……”
此時月華移動,照在謝朗漲得通紅的臉上,薛蘅忽然間明白了什麼,心跳如狂地轉過身去,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
不知過了多久,水聲輕響,謝朗慢慢地走上河灘,走到她身後。
薛蘅聽著自己如鼓擂一般的心跳聲,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低聲問道:“明遠,我們在一起,你要承受很多,也要失去很多,你……真的想好了?”
謝朗望著她的身影,輕聲道:“蘅姐,那麼艱難的生死關口,我們都一起闖過來了。我們連死都不怕,又何必去在乎其他的呢?”
他高聲說道:“我謝朗,要娶天清閣女閣主薛蘅為妻!今生今世,永不相負!”他清朗的聲音在塔瑪河上遠遠傳開。
薛蘅身子一震,緩緩地轉過身來。
月色下,二人相對凝望,俱各痴了。
一一五、永好
“不能進去!”
“明遠,你絕對不能進去!”
四姨娘與五姨娘一左一右,死死地拖住謝朗的手臂。
謝朗看著秋梧院緊閉的大門,又看看四姨娘和五姨娘挺起的腹部,終究不敢甩開她們的手,只得哀求道:“四娘,五娘,我真的有事情找蘅姐商量,就讓我見一見她吧。”
五姨娘瞪眼道:“不行,絕對不行!”
“就是!絕對不行!”四姨娘點頭道:“不管天大的事情,都不能破了規矩!成親前半個月,未婚夫妻絕對不能見面,不然後果十分嚴重!”
謝朗一天不見薛蘅,便覺得六神無主,這十天如同過了十年一般漫長。他不由抱頭哀嘆,“誰定下的這破規矩?!為什麼不能見面?”
四姨娘板著臉道:“誰定下的這規矩我可不知道,但四娘我自打出生後,聽到的便是這規矩。不管未婚夫妻以前是否相識,這成親前的半個月,雙方絕對不能見面!要問後果嘛……”
她心思一轉,壓低聲音道:“其他的後果我不知道,只聽說其中一條。”
“什麼?”五姨娘見她如此鄭重其事,心生好奇,忙開口發問。
四姨娘道:“如果誰主動去見另一方,他這一輩子,就要被對方管得服服帖帖,在對方面前抬不起頭來。”
五姨娘“唉喲”一聲,拍手道:“明遠,為了你以後的幸福考慮,可千萬不能低這個頭。”
謝朗心中嘀咕,只要能見蘅姐一面,便是給她管一輩子又如何?她哪日若不罵他一聲“臭小子”,他便覺得不舒坦。可這話畢竟不好當著兩位姨娘的面說出來,他靈機一動,望向二人身後,喜道:“蘅姐!”
四姨娘老實,馬上扭頭。五姨娘卻早有防備,眼見謝朗就要繞開二人往秋梧院沖,她大叫一聲“唉呀”,捂著肚子便往地上坐去。
謝朗大急,忙轉過身來,扶住五姨娘,連聲問道:“五娘,怎麼了?”
丫環婆子們也擁了過來,五姨娘攥住謝朗的手,皺著眉頭,道:“只怕是動了胎氣了。”
四姨娘疑道:“這才五個月,還沒到日子啊。”見五姨娘對自己使了個眼色,她心領神會,急道:“明遠,快,扶五娘回去歇著。真動了胎氣,那可了不得!”
謝朗無奈,戀戀不捨地望了一眼秋梧院,扶著五姨娘而去。
秋梧院裡,二姨娘看著手中的嫁衣,笑得眉眼彎彎,“薛閣主就是聰明,這才學半個月,就繡得比京城的世家小姐一點不差。”
薛蘅也沒想到自己竟有拈針刺繡的一天,不由怔怔地看著親手繡就的嫁衣。
二姨娘只道她是害羞,與三姨娘互望一眼,抿嘴而笑。她握上薛蘅的手,柔聲道:“阿蘅,以後,我們不再叫你薛閣主,就叫你阿蘅,可好?”
薛蘅點了點頭,看著二人,躊躇片刻,終於喚道:“二娘,三娘。”
二姨娘和三姨娘笑得臉上綻開了花。二人看著薛蘅,想起謝朗自定下親事後那滿臉的笑容,越想越是歡喜。兩人更同時在心中暗暗決定,要將市井坊間的那些閒言碎語忘得一乾二淨。
正如紅蕖一怒之下指著街東頭那王婆罵的:你個老貨!嚼什麼舌頭?!老牛吃嫩糙又怎麼了?聖上恩準的婚事!我家少爺喜歡!
見二姨娘撐著腰要站起來,薛蘅忙扶上她的右臂,道:“二娘,您身子要緊,別太辛苦了。”
二姨娘微笑道:“不辛苦,再說,明遠成親可是大事,我這才四個多月,辛苦一點不怕。只是三妹——”她轉向三姨娘,叮囑道:“你最早生,千萬小心。”
二人剛轉身,二姨娘又想起一事,回頭向薛蘅道:“阿蘅,這五天,你絕對不能和明遠見面。可記住了,他就是翻牆進來,你也不要見他。”
薛蘅微微笑著,點頭道:“記下了。”
待丫頭們扶著二位姨娘去遠了,院門“吱呀”關上,薛忱才從隔壁房中出來,他看著薛蘅輕彎的嘴角,不覺也靜靜地微笑起來。
涑陽最美的季節是金秋。北塔山上的楓樹率先將京城染上一團火紅,映著白塔碧湖,美不勝收。
八月十六,月華皎潔,城東的永寧坊韶樂悠揚。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京城的百姓莫不知道,今天是撫遠大將軍謝朗迎娶天清閣閣主薛蘅的日子。
輩份之懸殊,年齡之差異,加上謝朗曾經的准駙馬頭銜,薛蘅的守貞閣主身份,這樁婚姻從一開始就註定要在京城掀起無數口誅筆伐、流言蜚語。
然而當謝朗在長老大會上力駁群儒,帶走薛蘅,皇室出人意料地保持了沉默。再後來,薛謝二人並肩作戰,帶領三萬將士力守左家堡,為擊敗丹軍立下赫赫功勳。當捷報傳來,薛謝二人的雄姿英風,幾天之內便在涑陽遐爾遍傳、婦孺皆知。
人人都知道,若沒有薛蘅智擒丹國王子,將丹軍主力拖在左家堡,若沒有謝朗與她的浴血奮戰,丹軍的鐵蹄極有可能踏過漁州,甚至更南的廣袤土地。
人們相互傳告,相互議論。百姓們是很容易去敬重一個英雄的,更何況是真正為國為民的英雄。他們也更樂意去為這位英雄塑造一個為愛情堅貞不屈的形象,原本對薛謝二人戀情一面倒的責難之聲開始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六月初,景安帝命弘王、雍王中秋後遠赴封地,自此,朝中上下都知平王入主東宮只是時間問題。
六月末,柔嘉公主為了邊疆的安寧,自請出塞和親,遠嫁庫莫奚王子,贏得文武大臣、民間百姓的一致稱讚和尊敬。
七月,驍衛軍載譽凱旋,謝朗毫不顧忌成千上萬旁觀者的側目,與薛蘅並肩攜手入城。景安帝召見傷愈回京的謝朗和薛蘅,語多嘉勉。又封謝朗為撫遠大將軍,轄神銳、神武、寧朔、驍衛四軍,統領北境軍務,鎮守燕雲關。景安帝又對此次有功將士論功行賞,就連謝朗的兩名貼身小廝謝柱、謝武也被允脫離奴籍,抬入軍中,還封了校尉,更對薛謝二人大加賞賜。至此,薛謝二人的婚事,再無一人公開反對。
儘管街頭巷尾還有不少閒言碎語,儘管姚稹一干古板之人多有非議,但絲毫影響不到謝府辦這樁喜事的心情,更何況平王還將代表天子前來喝一杯喜酒,這喜事自然辦得熱鬧非凡。
亥時初,參加喜宴的客人陸陸續續告辭而去。
管家正領著一眾隨從在門口送客,忽聽馬蹄得得,從東面長街過來數騎駿馬。快至府門前,為首二人率先下馬。一人三十上下,青袍冷肅,另一人身姿颯慡,卻是一名身著紫衫的年輕女子。
紫衣女子道:“就是這裡了,趕得正及時。”
青袍男子微微一笑,聲音雖低沉,卻似有一股磁性,“不知這讓你念念不忘的薛閣主,到底是何等人物。”
“她今天是新娘子,大哥想見也見不著。”紫衣女子眉梢微挑,淡淡應道。
二人並肩走到謝府門前,紫衣女子拱手道:“敢問這裡可是謝朗謝將軍的府第?今日可是謝將軍和薛閣主成親之日?”
管家打量了一眼這紫衣女子,見她生得明眸皓齒,儀態大方,更有一股掩飾不住的尊貴氣度。管家迎來送往多年,練就了一雙火眼金晴,看出來她身份不比尋常,忙趨下石階,躬腰道:“正是。敢問小姐是——”
紫衣女子道:“我是薛閣主的朋友,聽聞她今日成親,特來送一份賀禮。”說著從身邊的行囊中取出一個半尺長的錦盒。
管家忙雙手接了,道:“請小姐進府喝一杯水酒。”
“不了。”紫衣女子道:“我還有要事,他日再來拜訪薛姐姐。”
管家聽她稱薛蘅一聲“姐姐”,唯恐怠慢了貴客,見紫衣女子欲轉身,連聲問道:“敢問小姐貴姓?小的也好上稟公子和少夫人。”
紫衣女子淡淡一笑,“薛姐姐看到賀禮,自會知道是我送的。”
管家聽得一怔,正要說話,府內忽有侍從跑出來,道:“快快快!王爺要起駕了!”
管家一聽便知是平王要離宴起駕,忙提衫小跑,通知一直在府旁等候的車馬司。羽林軍則忙著將府門口的人往兩邊趕,待趕到紫衣女子面前時,謝峻已親自將平王送了出來。
薛蘅無言以答,心底的歡喜卻如潮水般翻湧,唇角不自禁地浮起笑意。
謝朗凝望著她,鼻息漸粗。他慢慢地低頭,將那份溫柔的笑,沒入自己滾燙的雙唇之中。
河水似乎也被這份滾燙煮沸了,在月光中輕輕漾動。
不知何時,他已將她壓在了身下,她忽然一陣顫慄,掙扎著將他推開,顫聲道:“……不。”
這聲音含著隱約的害怕與抗拒,仿佛剛剛癒合的傷口,仍然經不起輕微的碰觸。謝朗忽然間清醒過來,他猛地站起,又一頭扎進了河水之中。
水花四濺,濺到薛蘅的臉上。她無力地坐起,感覺到心還在劇烈跳動,好一會兒才漸漸平靜下來。
再過一會兒,見謝朗還不上來,薛蘅心生擔憂,柔聲道:“你、你快上來。”
謝朗將臉從水中抬起,悶著聲音道:“不。”
薛蘅不明白他好好地為什麼又跳到河裡,急道:“你傷剛好,這樣會傷身子的,快上來。”
“不。”謝朗聲音倔犟。
薛蘅提高了聲調,怒道:“謝朗!你到底上不上來?!你……”
此時月華移動,照在謝朗漲得通紅的臉上,薛蘅忽然間明白了什麼,心跳如狂地轉過身去,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
不知過了多久,水聲輕響,謝朗慢慢地走上河灘,走到她身後。
薛蘅聽著自己如鼓擂一般的心跳聲,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低聲問道:“明遠,我們在一起,你要承受很多,也要失去很多,你……真的想好了?”
謝朗望著她的身影,輕聲道:“蘅姐,那麼艱難的生死關口,我們都一起闖過來了。我們連死都不怕,又何必去在乎其他的呢?”
他高聲說道:“我謝朗,要娶天清閣女閣主薛蘅為妻!今生今世,永不相負!”他清朗的聲音在塔瑪河上遠遠傳開。
薛蘅身子一震,緩緩地轉過身來。
月色下,二人相對凝望,俱各痴了。
一一五、永好
“不能進去!”
“明遠,你絕對不能進去!”
四姨娘與五姨娘一左一右,死死地拖住謝朗的手臂。
謝朗看著秋梧院緊閉的大門,又看看四姨娘和五姨娘挺起的腹部,終究不敢甩開她們的手,只得哀求道:“四娘,五娘,我真的有事情找蘅姐商量,就讓我見一見她吧。”
五姨娘瞪眼道:“不行,絕對不行!”
“就是!絕對不行!”四姨娘點頭道:“不管天大的事情,都不能破了規矩!成親前半個月,未婚夫妻絕對不能見面,不然後果十分嚴重!”
謝朗一天不見薛蘅,便覺得六神無主,這十天如同過了十年一般漫長。他不由抱頭哀嘆,“誰定下的這破規矩?!為什麼不能見面?”
四姨娘板著臉道:“誰定下的這規矩我可不知道,但四娘我自打出生後,聽到的便是這規矩。不管未婚夫妻以前是否相識,這成親前的半個月,雙方絕對不能見面!要問後果嘛……”
她心思一轉,壓低聲音道:“其他的後果我不知道,只聽說其中一條。”
“什麼?”五姨娘見她如此鄭重其事,心生好奇,忙開口發問。
四姨娘道:“如果誰主動去見另一方,他這一輩子,就要被對方管得服服帖帖,在對方面前抬不起頭來。”
五姨娘“唉喲”一聲,拍手道:“明遠,為了你以後的幸福考慮,可千萬不能低這個頭。”
謝朗心中嘀咕,只要能見蘅姐一面,便是給她管一輩子又如何?她哪日若不罵他一聲“臭小子”,他便覺得不舒坦。可這話畢竟不好當著兩位姨娘的面說出來,他靈機一動,望向二人身後,喜道:“蘅姐!”
四姨娘老實,馬上扭頭。五姨娘卻早有防備,眼見謝朗就要繞開二人往秋梧院沖,她大叫一聲“唉呀”,捂著肚子便往地上坐去。
謝朗大急,忙轉過身來,扶住五姨娘,連聲問道:“五娘,怎麼了?”
丫環婆子們也擁了過來,五姨娘攥住謝朗的手,皺著眉頭,道:“只怕是動了胎氣了。”
四姨娘疑道:“這才五個月,還沒到日子啊。”見五姨娘對自己使了個眼色,她心領神會,急道:“明遠,快,扶五娘回去歇著。真動了胎氣,那可了不得!”
謝朗無奈,戀戀不捨地望了一眼秋梧院,扶著五姨娘而去。
秋梧院裡,二姨娘看著手中的嫁衣,笑得眉眼彎彎,“薛閣主就是聰明,這才學半個月,就繡得比京城的世家小姐一點不差。”
薛蘅也沒想到自己竟有拈針刺繡的一天,不由怔怔地看著親手繡就的嫁衣。
二姨娘只道她是害羞,與三姨娘互望一眼,抿嘴而笑。她握上薛蘅的手,柔聲道:“阿蘅,以後,我們不再叫你薛閣主,就叫你阿蘅,可好?”
薛蘅點了點頭,看著二人,躊躇片刻,終於喚道:“二娘,三娘。”
二姨娘和三姨娘笑得臉上綻開了花。二人看著薛蘅,想起謝朗自定下親事後那滿臉的笑容,越想越是歡喜。兩人更同時在心中暗暗決定,要將市井坊間的那些閒言碎語忘得一乾二淨。
正如紅蕖一怒之下指著街東頭那王婆罵的:你個老貨!嚼什麼舌頭?!老牛吃嫩糙又怎麼了?聖上恩準的婚事!我家少爺喜歡!
見二姨娘撐著腰要站起來,薛蘅忙扶上她的右臂,道:“二娘,您身子要緊,別太辛苦了。”
二姨娘微笑道:“不辛苦,再說,明遠成親可是大事,我這才四個多月,辛苦一點不怕。只是三妹——”她轉向三姨娘,叮囑道:“你最早生,千萬小心。”
二人剛轉身,二姨娘又想起一事,回頭向薛蘅道:“阿蘅,這五天,你絕對不能和明遠見面。可記住了,他就是翻牆進來,你也不要見他。”
薛蘅微微笑著,點頭道:“記下了。”
待丫頭們扶著二位姨娘去遠了,院門“吱呀”關上,薛忱才從隔壁房中出來,他看著薛蘅輕彎的嘴角,不覺也靜靜地微笑起來。
涑陽最美的季節是金秋。北塔山上的楓樹率先將京城染上一團火紅,映著白塔碧湖,美不勝收。
八月十六,月華皎潔,城東的永寧坊韶樂悠揚。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京城的百姓莫不知道,今天是撫遠大將軍謝朗迎娶天清閣閣主薛蘅的日子。
輩份之懸殊,年齡之差異,加上謝朗曾經的准駙馬頭銜,薛蘅的守貞閣主身份,這樁婚姻從一開始就註定要在京城掀起無數口誅筆伐、流言蜚語。
然而當謝朗在長老大會上力駁群儒,帶走薛蘅,皇室出人意料地保持了沉默。再後來,薛謝二人並肩作戰,帶領三萬將士力守左家堡,為擊敗丹軍立下赫赫功勳。當捷報傳來,薛謝二人的雄姿英風,幾天之內便在涑陽遐爾遍傳、婦孺皆知。
人人都知道,若沒有薛蘅智擒丹國王子,將丹軍主力拖在左家堡,若沒有謝朗與她的浴血奮戰,丹軍的鐵蹄極有可能踏過漁州,甚至更南的廣袤土地。
人們相互傳告,相互議論。百姓們是很容易去敬重一個英雄的,更何況是真正為國為民的英雄。他們也更樂意去為這位英雄塑造一個為愛情堅貞不屈的形象,原本對薛謝二人戀情一面倒的責難之聲開始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六月初,景安帝命弘王、雍王中秋後遠赴封地,自此,朝中上下都知平王入主東宮只是時間問題。
六月末,柔嘉公主為了邊疆的安寧,自請出塞和親,遠嫁庫莫奚王子,贏得文武大臣、民間百姓的一致稱讚和尊敬。
七月,驍衛軍載譽凱旋,謝朗毫不顧忌成千上萬旁觀者的側目,與薛蘅並肩攜手入城。景安帝召見傷愈回京的謝朗和薛蘅,語多嘉勉。又封謝朗為撫遠大將軍,轄神銳、神武、寧朔、驍衛四軍,統領北境軍務,鎮守燕雲關。景安帝又對此次有功將士論功行賞,就連謝朗的兩名貼身小廝謝柱、謝武也被允脫離奴籍,抬入軍中,還封了校尉,更對薛謝二人大加賞賜。至此,薛謝二人的婚事,再無一人公開反對。
儘管街頭巷尾還有不少閒言碎語,儘管姚稹一干古板之人多有非議,但絲毫影響不到謝府辦這樁喜事的心情,更何況平王還將代表天子前來喝一杯喜酒,這喜事自然辦得熱鬧非凡。
亥時初,參加喜宴的客人陸陸續續告辭而去。
管家正領著一眾隨從在門口送客,忽聽馬蹄得得,從東面長街過來數騎駿馬。快至府門前,為首二人率先下馬。一人三十上下,青袍冷肅,另一人身姿颯慡,卻是一名身著紫衫的年輕女子。
紫衣女子道:“就是這裡了,趕得正及時。”
青袍男子微微一笑,聲音雖低沉,卻似有一股磁性,“不知這讓你念念不忘的薛閣主,到底是何等人物。”
“她今天是新娘子,大哥想見也見不著。”紫衣女子眉梢微挑,淡淡應道。
二人並肩走到謝府門前,紫衣女子拱手道:“敢問這裡可是謝朗謝將軍的府第?今日可是謝將軍和薛閣主成親之日?”
管家打量了一眼這紫衣女子,見她生得明眸皓齒,儀態大方,更有一股掩飾不住的尊貴氣度。管家迎來送往多年,練就了一雙火眼金晴,看出來她身份不比尋常,忙趨下石階,躬腰道:“正是。敢問小姐是——”
紫衣女子道:“我是薛閣主的朋友,聽聞她今日成親,特來送一份賀禮。”說著從身邊的行囊中取出一個半尺長的錦盒。
管家忙雙手接了,道:“請小姐進府喝一杯水酒。”
“不了。”紫衣女子道:“我還有要事,他日再來拜訪薛姐姐。”
管家聽她稱薛蘅一聲“姐姐”,唯恐怠慢了貴客,見紫衣女子欲轉身,連聲問道:“敢問小姐貴姓?小的也好上稟公子和少夫人。”
紫衣女子淡淡一笑,“薛姐姐看到賀禮,自會知道是我送的。”
管家聽得一怔,正要說話,府內忽有侍從跑出來,道:“快快快!王爺要起駕了!”
管家一聽便知是平王要離宴起駕,忙提衫小跑,通知一直在府旁等候的車馬司。羽林軍則忙著將府門口的人往兩邊趕,待趕到紫衣女子面前時,謝峻已親自將平王送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