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天火不再洶湧,取而代之的是漫天粼粼飄雪,好似有人在穹幕盡頭撒了一把金箔,斜陽的光輝落入期間,匯成一輪日環,彩虹似的橫跨過整片天空。
他隱隱憶起,在他的餘生結束的時候,日環也是這般跳耀著,奢侈地、不計取捨地將人世點亮。
這景象已經持續了多少年,又將綿亘多少年,冥靈以五百為秋,椿木以八千為冬,從上古直至今日,仍舊不曾更改。與之相比,人生短短數十載,不過彈指一揮罷了。
金色的長虹使他頭暈目眩,彷徨難以自持,腳下的深淵反倒成了甜蜜的誘惑,只要張開雙臂,向前幾步,任憑身軀自由墜落,便能夠拋卻一切煩惱,羽化登仙。
可他不能夠,因為他許過承諾,哪怕只剩孤身一人,也要活下去。
哪怕他已在須臾中看盡了餘生,哪怕餘生的快樂和希冀早已耗得不剩分毫,哪怕前方只有無窮的寂寥,他仍要在一片死灰中孤兀地燃燒,負重行完漫漫長路。
這是他心甘情願背起的罪業。
夕陽又向下沉落了一些,用不了多久,北疆便會步入長夜,而他該走了,他該回到人世中去。
但他遲遲邁不開腳步。
他已經忍耐得太多,有多少次他忍耐著沒有將他的師父帶走,從此兩人消弭天涯間,不再過問世事。有多少次,他為著如此自私的念頭而狠狠責罵自己。
現在,他終於不必再承受這一切。
風拂過他的胸膛,穿透皮肉和肋骨,掠過心間最柔軟的地方。那裡有一個聲音叫囂著——再等一等吧。
或許用不了多久,他等的人還會歸來。就像九年前,在塵囂飛揚的巷子裡那般探出手臂,五指張開,懸在半空中,耐心地等待著他。
哪怕只是一廂情願的奢念,他還是想要多等一會兒。
今夜過後,他將不再為自己而活。那麼,在斜陽升起之前,放縱須臾的功夫又有何不可。和數十載的孤獨相比,眼前的片刻,實在不算什麼。
這是未來的醫俠唯一一次任性妄為之舉。
在天光破曉之前,他一直站在飄雪中,默默等待著。
*
盧正秋垂下眼,看到自己的足尖。
他花了一些功夫,才真正確信自己的意識並未消弭,儘管他並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腳邊看不到天門,甚至瞧不見北荒長城的影子,周遭只有一片空曠,好似雲巔,又好似水底。
他去過許多地方,可這裡不是他所識得的任何一個角落。
他嘗試邁開腳步,發覺身體輕盈而自由。手腳上的傷痕不治而愈,眼前的黑暗也不驅自散。就連常年翻騰在五臟六腑間的徹骨寒毒,也徹底離開了他的軀殼。
他在嬰孩時代便依靠吞食幽沼中的腐土爛根維生,從幼時起,便被幽熒殘魂寄宿。在他的記憶中,他不曾有一刻擺脫過病痛的折磨。但此時此刻,他卻感到前所未有的暢快。
原來無患無疾的滋味是這般美妙。
原來他也能享受這無以倫比的快樂。
他嘗試將手掌攥緊又張開,嘗試揚起脖頸深深呼吸,他的身體變得如風一般自由自在,仿佛只消一個念頭,便可以去往任何地方。
但他的快樂並未持續太久,因為他很快想到了一個人。
“冬青?”
四肢百骸仿佛都化作一團雲朵,一陣清風,輕飄飄地沒了重量,唯獨這唇齒間的名字,依舊沉甸甸地烙在心上,擲地有聲。
他又喚了一遍,仍舊無人應答。他漸漸感到害怕,一顆心像是被看不見的手攥緊了, 光潔平整的表面聚起凹凸不平的褶皺,褶皺的罅隙中湧出綿密的血水。
他非得告訴那個人自己還活著。他非得快些趕回到那人的身邊。然而,四周並沒有回去的路,只有一片蒼茫和虛無。
“你已不在神州之內了。”回答他的是一個朦朧的聲音。
他猛地回過身,目光四處搜尋,可是迴響聲無處不在,使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裡是哪兒?”
“是世外。”
“你又是什麼人?”
“是創造你們的人。”
盧正秋艱難地追尋著他的聲音,隨後看清了不遠處,懸在空中之物。那是一團金色的、朦朧的光,像是一顆蠕動的繭,半透明的表面被一層薄膜罩著,光與影在其中交纏,彼此碰撞、消融又分開,變幻出無窮無盡的形狀,似真似幻,有著難以言喻的吸引力。
“這是?”
“這就是人世。”
盧正秋不禁睜大了眼睛。
“天地便是在這樣陰陽交疊中誕生的。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催生出世間萬物,你們的神州亦是如此。”
一番話宛如天方夜譚,卻又令人無從置喙,盧正秋想起皇城地宮中看過的景象,原來萬年以前,崇伯鯀刻在羽山幽沼中的一幅幅雕刻,便是在描摹繭中的圖景。
陰陽兩色,變化無窮,縱然花費永恆的時間,也無法勾勒出所有的形狀。
記憶漸漸浮上腦海,盧正秋終於想起這個聲音的來由——大水消弭之後,那個隱藏在雲端的影子,撞斷天柱企圖重塑人世的、冷漠無情的審判者。
盧正秋用不可思議的口吻問道:“你是燭照元神?”
那個聲音答道:“是我。”
“莫非是你救了我?”
“是我。”
第233章 星辰入夢(十七)
盧正秋的臉上浮現出驚訝神色:“你為何會救我?”
對方反問道:“你以身殉道,難道我不該出手相救?”
盧正秋怔了一下,語氣變得更加迫切:“你既然能救我,為何不救蒼生,為何放任人世流離,天地崩解。”
那個聲音沉默了片刻,答道:“因為我也無能為力。”
這個答案實在出乎盧正秋的預料。
原來萬人敬仰的神明,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刻。
燭照的聲音似透著疲憊,但語調依舊充滿耐心:“早在你們誕生之前,我們之中曾發生過許多戰事,後來,我們以九鼎為骨,以息壤為囊,創造出一片廣袤的神州,希望我們的子民能夠彌補我們的殘缺。”
“彌補?如何彌補?”
“其實很是簡單,只要天地足夠遼闊,而生命足夠短暫,你們便永遠無法看盡這世界。正因為人生有限,你們才會將日月星辰懷抱入夢,心繫高遠,永行不止。”
盧正秋在愕然中睜大了眼睛。
燭照卻發出一聲嘆息:“可惜我們還是錯了,即便萬神協力,傾盡所能,卻仍舊卻沒能根除你們本性中的惡。你們在大地上繁衍,很快便劃分出高下貴賤之別,催生出壓迫與流血。你們之中有人忘了日月星辰,只是醉心於權勢,挑起無窮無盡的紛爭,結果,遠行者被斬斷了雙足,觀星者被蒙住了雙眼。你們雖與我們不同,卻仍舊無法夠彌補我們的殘缺。”
盧正秋沉默良久,才道:“所以你便要將人世覆滅嗎?”
他隱隱憶起,在他的餘生結束的時候,日環也是這般跳耀著,奢侈地、不計取捨地將人世點亮。
這景象已經持續了多少年,又將綿亘多少年,冥靈以五百為秋,椿木以八千為冬,從上古直至今日,仍舊不曾更改。與之相比,人生短短數十載,不過彈指一揮罷了。
金色的長虹使他頭暈目眩,彷徨難以自持,腳下的深淵反倒成了甜蜜的誘惑,只要張開雙臂,向前幾步,任憑身軀自由墜落,便能夠拋卻一切煩惱,羽化登仙。
可他不能夠,因為他許過承諾,哪怕只剩孤身一人,也要活下去。
哪怕他已在須臾中看盡了餘生,哪怕餘生的快樂和希冀早已耗得不剩分毫,哪怕前方只有無窮的寂寥,他仍要在一片死灰中孤兀地燃燒,負重行完漫漫長路。
這是他心甘情願背起的罪業。
夕陽又向下沉落了一些,用不了多久,北疆便會步入長夜,而他該走了,他該回到人世中去。
但他遲遲邁不開腳步。
他已經忍耐得太多,有多少次他忍耐著沒有將他的師父帶走,從此兩人消弭天涯間,不再過問世事。有多少次,他為著如此自私的念頭而狠狠責罵自己。
現在,他終於不必再承受這一切。
風拂過他的胸膛,穿透皮肉和肋骨,掠過心間最柔軟的地方。那裡有一個聲音叫囂著——再等一等吧。
或許用不了多久,他等的人還會歸來。就像九年前,在塵囂飛揚的巷子裡那般探出手臂,五指張開,懸在半空中,耐心地等待著他。
哪怕只是一廂情願的奢念,他還是想要多等一會兒。
今夜過後,他將不再為自己而活。那麼,在斜陽升起之前,放縱須臾的功夫又有何不可。和數十載的孤獨相比,眼前的片刻,實在不算什麼。
這是未來的醫俠唯一一次任性妄為之舉。
在天光破曉之前,他一直站在飄雪中,默默等待著。
*
盧正秋垂下眼,看到自己的足尖。
他花了一些功夫,才真正確信自己的意識並未消弭,儘管他並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腳邊看不到天門,甚至瞧不見北荒長城的影子,周遭只有一片空曠,好似雲巔,又好似水底。
他去過許多地方,可這裡不是他所識得的任何一個角落。
他嘗試邁開腳步,發覺身體輕盈而自由。手腳上的傷痕不治而愈,眼前的黑暗也不驅自散。就連常年翻騰在五臟六腑間的徹骨寒毒,也徹底離開了他的軀殼。
他在嬰孩時代便依靠吞食幽沼中的腐土爛根維生,從幼時起,便被幽熒殘魂寄宿。在他的記憶中,他不曾有一刻擺脫過病痛的折磨。但此時此刻,他卻感到前所未有的暢快。
原來無患無疾的滋味是這般美妙。
原來他也能享受這無以倫比的快樂。
他嘗試將手掌攥緊又張開,嘗試揚起脖頸深深呼吸,他的身體變得如風一般自由自在,仿佛只消一個念頭,便可以去往任何地方。
但他的快樂並未持續太久,因為他很快想到了一個人。
“冬青?”
四肢百骸仿佛都化作一團雲朵,一陣清風,輕飄飄地沒了重量,唯獨這唇齒間的名字,依舊沉甸甸地烙在心上,擲地有聲。
他又喚了一遍,仍舊無人應答。他漸漸感到害怕,一顆心像是被看不見的手攥緊了, 光潔平整的表面聚起凹凸不平的褶皺,褶皺的罅隙中湧出綿密的血水。
他非得告訴那個人自己還活著。他非得快些趕回到那人的身邊。然而,四周並沒有回去的路,只有一片蒼茫和虛無。
“你已不在神州之內了。”回答他的是一個朦朧的聲音。
他猛地回過身,目光四處搜尋,可是迴響聲無處不在,使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裡是哪兒?”
“是世外。”
“你又是什麼人?”
“是創造你們的人。”
盧正秋艱難地追尋著他的聲音,隨後看清了不遠處,懸在空中之物。那是一團金色的、朦朧的光,像是一顆蠕動的繭,半透明的表面被一層薄膜罩著,光與影在其中交纏,彼此碰撞、消融又分開,變幻出無窮無盡的形狀,似真似幻,有著難以言喻的吸引力。
“這是?”
“這就是人世。”
盧正秋不禁睜大了眼睛。
“天地便是在這樣陰陽交疊中誕生的。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催生出世間萬物,你們的神州亦是如此。”
一番話宛如天方夜譚,卻又令人無從置喙,盧正秋想起皇城地宮中看過的景象,原來萬年以前,崇伯鯀刻在羽山幽沼中的一幅幅雕刻,便是在描摹繭中的圖景。
陰陽兩色,變化無窮,縱然花費永恆的時間,也無法勾勒出所有的形狀。
記憶漸漸浮上腦海,盧正秋終於想起這個聲音的來由——大水消弭之後,那個隱藏在雲端的影子,撞斷天柱企圖重塑人世的、冷漠無情的審判者。
盧正秋用不可思議的口吻問道:“你是燭照元神?”
那個聲音答道:“是我。”
“莫非是你救了我?”
“是我。”
第233章 星辰入夢(十七)
盧正秋的臉上浮現出驚訝神色:“你為何會救我?”
對方反問道:“你以身殉道,難道我不該出手相救?”
盧正秋怔了一下,語氣變得更加迫切:“你既然能救我,為何不救蒼生,為何放任人世流離,天地崩解。”
那個聲音沉默了片刻,答道:“因為我也無能為力。”
這個答案實在出乎盧正秋的預料。
原來萬人敬仰的神明,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刻。
燭照的聲音似透著疲憊,但語調依舊充滿耐心:“早在你們誕生之前,我們之中曾發生過許多戰事,後來,我們以九鼎為骨,以息壤為囊,創造出一片廣袤的神州,希望我們的子民能夠彌補我們的殘缺。”
“彌補?如何彌補?”
“其實很是簡單,只要天地足夠遼闊,而生命足夠短暫,你們便永遠無法看盡這世界。正因為人生有限,你們才會將日月星辰懷抱入夢,心繫高遠,永行不止。”
盧正秋在愕然中睜大了眼睛。
燭照卻發出一聲嘆息:“可惜我們還是錯了,即便萬神協力,傾盡所能,卻仍舊卻沒能根除你們本性中的惡。你們在大地上繁衍,很快便劃分出高下貴賤之別,催生出壓迫與流血。你們之中有人忘了日月星辰,只是醉心於權勢,挑起無窮無盡的紛爭,結果,遠行者被斬斷了雙足,觀星者被蒙住了雙眼。你們雖與我們不同,卻仍舊無法夠彌補我們的殘缺。”
盧正秋沉默良久,才道:“所以你便要將人世覆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