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哪怕再強壯高大的武者,在凶煞的野獸面前,也形如孩童一般弱小。更何況他的師父並不高大,更不強壯,只是個日漸虛弱的重病之人。
兩個赤手空拳的狂徒,毫無防備地暴露在獸群面前。
狄冬青扯緊韁繩,靠著高超的馭馬技,拼命與野獸周旋,但他四下的路很快便被封死了,馬兒嚇得慌了神,一心只想保命,高高揚起前蹄,掙動脖子,試圖將背上的累贅甩開。
他不得不護著師父翻身下馬。
兩人剛剛落地,他便看到一雙金色的眼睛,居高臨下地注視著他。
那是獸群之中最為高大的一匹,身形矯健,脖頸頎長,雙足猶如登雲踏霧,一雙眼眸澄澈,使狄冬青莫名地想起初生時分在地平線上噴薄光輝的旭日。
異獸垂下高貴的頭顱。
狄冬青這才察覺,它所注視的人不是自己,而是盧正秋。
金色的眸子眯成一條線,眼底涌動著攝人心魄的威嚴。
划過耳畔的風靜止了,天地仿佛停駐在那一刻。
盧正秋明明目不視物,腳底虛弱得像是踩在棉花上,卻仍舊仰起頭,迎上它的視線。
他的身影好似一棵樹,深秋的枝椏已無枝葉殘存,仍舊孑然地伸向天空。
他微微張開手臂,擋在冬青面前,也擋在身後的數萬大軍身前。
躁動不已的獸群在那一刻停下了攻擊。
足以地動山搖的踩踏聲,在頃刻間化為烏有,就連繚繞在周遭的濃霧也在一瞬間砰然散開。蒼白的日光貼著地面,斜斜地傾灑在這片寂靜的苔原上。
石縫裡的冰棱中,有冷冽的清光跳耀。
金色的眼睛合攏又張開,眼中已沒有凶煞之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寧靜,好似旭日的光輝中汩汩涌動的泉水。
“是夫諸。”盧正秋淡淡道。
“夫諸?”狄冬青不禁睜大了眼睛,“師父你怎麼知道?”
“隱隱有種感覺,好像早就認識他們似的。”
迷霧散開,狄冬青得以看清異獸的全貌,狀如白鹿,卻有四角,通體披著金色的毛皮,眼眸澄澈而明亮。
盧正秋接著道:“夫諸是上古靈獸,生性喜水而畏火,這一群大約是被天火驅趕得無路可走,才結隊逃離北疆。它們將這片苔原當做自己的領地,才掀起大霧,為的是守護此地不受外人進犯。”
夫諸的頭領像是聽懂了他的話,竟彎曲前肢,垂下脖子,緩緩跪伏下來。
盧正秋感到猛獸的吐息像一股熱風似的灑在臉頰上。他的臉上浮起一陣痛苦的神色,道:“你們認錯了,我不是夏,夏的殘魂早已消散,我不是你們要找的人。”
金色的眼睛眨了眨,腦袋微微晃動,執拗地不肯離開他的身畔。
不僅如此,在頭領身後,其餘的夫諸也次第跪伏下來。
一群撼山動地的野獸,竟乖順於一個雙目失明,連站立都不穩的凡人面前。
狄冬青詫然不已,他回過頭,發現身後的將士都沉默著,將畏懼的眼光投向盧正秋的背影。
他們害怕,因為他們不懂,在他們眼裡,這個人仿佛已不再是人,仿佛已步入異詭的疆域。
盧正秋發出一聲低嘆,幾乎輕不可聞。
但狄冬青還是聽到了,聽得一清二楚。
這世上的響動如此紛雜,但總有那麼一個人的聲音,他絕不會錯過。
他聽出那聲嘆息中的無奈,身披黑衫的背影是如此孤獨,疲倦,虛弱,獨自陷入無法涉足的遙遠黑暗中,目之所及,皆是旁人不知不解的風景。
他忽然有一種感覺,盧正秋並不是英雄俠士,更不是救世主,甚至不是他一直在身後追趕的師父。只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一個他想要長久護在身邊的普通人。
師父去哪兒,他就陪伴到哪兒,饒是黑暗深重,他亦不會停步。
盤踞在心頭的恐懼煙消雲散,他深吸了一口氣,上前邁了一步,將掌心搭在夫諸的頭頂。
那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舉動,只要異獸稍作掙動,那雙強壯的角便能輕易在他的胸口戳出一個大洞。
但夫諸只是稍稍晃動腦袋,用光潔的毛皮蹭著他的掌心。
狄冬青的嘴角溢起笑意,他轉向師父,道:“你說得沒錯,它們並不凶煞,只不過是被嚇到了。”
盧正秋怔了一下,感到手上一熱,原來是冬青牽起他的手,搭放在夫諸的額上。
夫諸的唇動了動,抬起頎長的脖頸,從喉嚨深處發出啼嘯聲。聲音清明婉轉,直入雲霄,其餘的同伴也紛紛學著頭領的樣子,引吭長嘶。
狄冬青不禁聽得出了神,百獸齊鳴,匯成一首蒼歌,將他拉入渺渺的天地間,在雲端浮起又落下。待他回過神的時候,夫諸頭領已側過身,彎曲四肢,跪坐在墨青色苔原上。
他喃喃道:“師父,我覺得……它好像是想讓我們乘上去。”
盧正秋沉默了片刻,抬起手在它的背上撫過:“好吧,你若是信我,便帶我去北荒長城,我會救你們。”
夫諸載著師徒兩人,穿過冰雪覆蓋的荒野。
泱泱大軍跟在獸群背後,猶如一條長龍,遊走在浩渺的神州之間。
太陽已沉落西天,北疆的星野格外澄明,億萬星辰織出一條金色的帷帳,綿延跨過天際,在世界盡頭垂落,傾灑盈盈皎輝。
這一團一團的金燈已燃了萬年之久,依舊孜孜不倦地照澈人世。
狄冬青乘在夫諸背上,緊緊地摟著懷中面色蒼白、昏昏欲睡的人。
他的心底有千言萬語,可每一句滑到嘴邊,都成了多餘的廢話。
他想說的,那人早已瞭若指掌。
他說不出口的,那人也替他裝在心間。
——我與你一道翻越高山,跨渡江河,聽過百獸俯首而歌,見過漫天星辰入夢。
他們腳底的路,已是巨鰲之背,是人間的傳奇。凡夫俗子終其一生,也抵不過他們的一時半刻。
最後一段旅途,幸甚彼此相伴,就算前方是天涯絕路,亦無悔此行。
第227章 星辰入夢(十一)
北荒長城。
城牆高聳入雲,向兩側綿延不絕,一眼望不到盡頭,猶如一條巍巍巨龍,盤踞在天地盡頭、冰雪覆蓋的世界中。
夫諸行至長城腳下,便紛紛裹足停步,即便是驕傲的靈獸,也怯於面對這鬼斧神工的天塹,忍不住瑟縮,在冷杉木林的盡頭徘徊,不敢繼續行進。
跟在夫諸身後的北征軍,反倒無懼無畏地向前走。
長城腳下,每隔一段便有兵營,是禹國能工巧匠世代修築的成果。兵營紮根在封凍的土壤中,加固的工事貼著寒冰覆蓋的峭壁向上延伸,將進出長城的玄鐵重門牢牢保護起來。經年累月,縱橫的鐵架表面爬滿了鏽蝕,仍舊傲然地屹立在風雪中。
人的生命短暫脆弱,斷然無法與上古靈獸相比,但人的意志卻代代相承、歷經千載而不折,就像這冰霜中的鐵鏽,用珂舊沉鬱的傷疤,來換取現世的光彩與鮮亮。
駐紮在長城的守軍剛剛接到消息,匆忙集結,在郡主的陣前伏身行禮。他們一個個風塵僕僕,臉頰曬得發黑,嘴唇凍得發白,他們也曾是意氣風發的青年人,卻被悽苦兇險的生活消磨得滿面滄桑。
兩個赤手空拳的狂徒,毫無防備地暴露在獸群面前。
狄冬青扯緊韁繩,靠著高超的馭馬技,拼命與野獸周旋,但他四下的路很快便被封死了,馬兒嚇得慌了神,一心只想保命,高高揚起前蹄,掙動脖子,試圖將背上的累贅甩開。
他不得不護著師父翻身下馬。
兩人剛剛落地,他便看到一雙金色的眼睛,居高臨下地注視著他。
那是獸群之中最為高大的一匹,身形矯健,脖頸頎長,雙足猶如登雲踏霧,一雙眼眸澄澈,使狄冬青莫名地想起初生時分在地平線上噴薄光輝的旭日。
異獸垂下高貴的頭顱。
狄冬青這才察覺,它所注視的人不是自己,而是盧正秋。
金色的眸子眯成一條線,眼底涌動著攝人心魄的威嚴。
划過耳畔的風靜止了,天地仿佛停駐在那一刻。
盧正秋明明目不視物,腳底虛弱得像是踩在棉花上,卻仍舊仰起頭,迎上它的視線。
他的身影好似一棵樹,深秋的枝椏已無枝葉殘存,仍舊孑然地伸向天空。
他微微張開手臂,擋在冬青面前,也擋在身後的數萬大軍身前。
躁動不已的獸群在那一刻停下了攻擊。
足以地動山搖的踩踏聲,在頃刻間化為烏有,就連繚繞在周遭的濃霧也在一瞬間砰然散開。蒼白的日光貼著地面,斜斜地傾灑在這片寂靜的苔原上。
石縫裡的冰棱中,有冷冽的清光跳耀。
金色的眼睛合攏又張開,眼中已沒有凶煞之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寧靜,好似旭日的光輝中汩汩涌動的泉水。
“是夫諸。”盧正秋淡淡道。
“夫諸?”狄冬青不禁睜大了眼睛,“師父你怎麼知道?”
“隱隱有種感覺,好像早就認識他們似的。”
迷霧散開,狄冬青得以看清異獸的全貌,狀如白鹿,卻有四角,通體披著金色的毛皮,眼眸澄澈而明亮。
盧正秋接著道:“夫諸是上古靈獸,生性喜水而畏火,這一群大約是被天火驅趕得無路可走,才結隊逃離北疆。它們將這片苔原當做自己的領地,才掀起大霧,為的是守護此地不受外人進犯。”
夫諸的頭領像是聽懂了他的話,竟彎曲前肢,垂下脖子,緩緩跪伏下來。
盧正秋感到猛獸的吐息像一股熱風似的灑在臉頰上。他的臉上浮起一陣痛苦的神色,道:“你們認錯了,我不是夏,夏的殘魂早已消散,我不是你們要找的人。”
金色的眼睛眨了眨,腦袋微微晃動,執拗地不肯離開他的身畔。
不僅如此,在頭領身後,其餘的夫諸也次第跪伏下來。
一群撼山動地的野獸,竟乖順於一個雙目失明,連站立都不穩的凡人面前。
狄冬青詫然不已,他回過頭,發現身後的將士都沉默著,將畏懼的眼光投向盧正秋的背影。
他們害怕,因為他們不懂,在他們眼裡,這個人仿佛已不再是人,仿佛已步入異詭的疆域。
盧正秋發出一聲低嘆,幾乎輕不可聞。
但狄冬青還是聽到了,聽得一清二楚。
這世上的響動如此紛雜,但總有那麼一個人的聲音,他絕不會錯過。
他聽出那聲嘆息中的無奈,身披黑衫的背影是如此孤獨,疲倦,虛弱,獨自陷入無法涉足的遙遠黑暗中,目之所及,皆是旁人不知不解的風景。
他忽然有一種感覺,盧正秋並不是英雄俠士,更不是救世主,甚至不是他一直在身後追趕的師父。只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一個他想要長久護在身邊的普通人。
師父去哪兒,他就陪伴到哪兒,饒是黑暗深重,他亦不會停步。
盤踞在心頭的恐懼煙消雲散,他深吸了一口氣,上前邁了一步,將掌心搭在夫諸的頭頂。
那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舉動,只要異獸稍作掙動,那雙強壯的角便能輕易在他的胸口戳出一個大洞。
但夫諸只是稍稍晃動腦袋,用光潔的毛皮蹭著他的掌心。
狄冬青的嘴角溢起笑意,他轉向師父,道:“你說得沒錯,它們並不凶煞,只不過是被嚇到了。”
盧正秋怔了一下,感到手上一熱,原來是冬青牽起他的手,搭放在夫諸的額上。
夫諸的唇動了動,抬起頎長的脖頸,從喉嚨深處發出啼嘯聲。聲音清明婉轉,直入雲霄,其餘的同伴也紛紛學著頭領的樣子,引吭長嘶。
狄冬青不禁聽得出了神,百獸齊鳴,匯成一首蒼歌,將他拉入渺渺的天地間,在雲端浮起又落下。待他回過神的時候,夫諸頭領已側過身,彎曲四肢,跪坐在墨青色苔原上。
他喃喃道:“師父,我覺得……它好像是想讓我們乘上去。”
盧正秋沉默了片刻,抬起手在它的背上撫過:“好吧,你若是信我,便帶我去北荒長城,我會救你們。”
夫諸載著師徒兩人,穿過冰雪覆蓋的荒野。
泱泱大軍跟在獸群背後,猶如一條長龍,遊走在浩渺的神州之間。
太陽已沉落西天,北疆的星野格外澄明,億萬星辰織出一條金色的帷帳,綿延跨過天際,在世界盡頭垂落,傾灑盈盈皎輝。
這一團一團的金燈已燃了萬年之久,依舊孜孜不倦地照澈人世。
狄冬青乘在夫諸背上,緊緊地摟著懷中面色蒼白、昏昏欲睡的人。
他的心底有千言萬語,可每一句滑到嘴邊,都成了多餘的廢話。
他想說的,那人早已瞭若指掌。
他說不出口的,那人也替他裝在心間。
——我與你一道翻越高山,跨渡江河,聽過百獸俯首而歌,見過漫天星辰入夢。
他們腳底的路,已是巨鰲之背,是人間的傳奇。凡夫俗子終其一生,也抵不過他們的一時半刻。
最後一段旅途,幸甚彼此相伴,就算前方是天涯絕路,亦無悔此行。
第227章 星辰入夢(十一)
北荒長城。
城牆高聳入雲,向兩側綿延不絕,一眼望不到盡頭,猶如一條巍巍巨龍,盤踞在天地盡頭、冰雪覆蓋的世界中。
夫諸行至長城腳下,便紛紛裹足停步,即便是驕傲的靈獸,也怯於面對這鬼斧神工的天塹,忍不住瑟縮,在冷杉木林的盡頭徘徊,不敢繼續行進。
跟在夫諸身後的北征軍,反倒無懼無畏地向前走。
長城腳下,每隔一段便有兵營,是禹國能工巧匠世代修築的成果。兵營紮根在封凍的土壤中,加固的工事貼著寒冰覆蓋的峭壁向上延伸,將進出長城的玄鐵重門牢牢保護起來。經年累月,縱橫的鐵架表面爬滿了鏽蝕,仍舊傲然地屹立在風雪中。
人的生命短暫脆弱,斷然無法與上古靈獸相比,但人的意志卻代代相承、歷經千載而不折,就像這冰霜中的鐵鏽,用珂舊沉鬱的傷疤,來換取現世的光彩與鮮亮。
駐紮在長城的守軍剛剛接到消息,匆忙集結,在郡主的陣前伏身行禮。他們一個個風塵僕僕,臉頰曬得發黑,嘴唇凍得發白,他們也曾是意氣風發的青年人,卻被悽苦兇險的生活消磨得滿面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