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次是第三次,短短几日,卻已是天地翻覆,愛恨成灰。

  午膳過後,宋錦叩響了房門,見到蘇誨面上便有些躊躇,先恭敬一揖,方將蘇誨的行李一件件拿出來歸整。

  蘇誨冷眼看著他動作,直到他取出個鼓鼓的包裹,才淡淡出聲,“那是什麼?”

  “老爺說眼看著就快入秋了,日後怕也沒什麼機會給大人您做衣裳,便和老婦人一道趕了幾件,連冬衣也做了。”

  “退回去罷,”蘇誨打斷他,“告訴他我蘇某人雖然官祿微薄,幾件冬衣卻還是買得起的。”

  宋錦搖頭,“大人若是不要,扔了便是,總之小的已經送到了。”

  宋錦長於察言觀色,故而往常他與劉繒帛之間總是對自己更恭敬些,如今許是見他與劉繒帛要一拍兩散,連個下人都能給他臉色。

  蘇誨勾起嘴角,正欲敲打他幾句,就見宋錦又從袍袖裡取出兩張短箋,雙手奉上,“這是老夫人給大人下的帖子,婚期定在下月初四,還請大人賞光,至於這個是小的來前老爺糙糙寫了塞過來的,小的一字未看。”

  蘇誨接過看也未看,便將那紅紙對著火摺子點了,“若無事便退下罷。”

  宋錦面色不變,躬身退出去了。

  蘇誨低頭,打開劉繒帛給的那張白色短箋,上面赫然幾字,“婚期在即,不宜再見。歲月久長,誠祈安好。”

  蘇誨手一緊,將那短箋揉成一團,站在原地如同被下蠱似的,半天動彈不得。

  不知過了多久,蘇誨才緩過神來,將那紙團塞進榻前八寶格,坐在窗邊發怔。

  蘇誨看著日頭一點點沉下去,看著夕照將一磚一瓦都染成赤紅,再慢慢暗淡成幾點寥落的星子。

  茶水已然涼透,卻再不會有人為他添滿。

  蘇誨起身,自己將被褥鋪好,褪去鞋襪,極刻意地在那榻的正中央躺平。

  看來此事對他而言也未見多鑽心刺骨,也不過兩個時辰,蘇誨便睡熟了。

  四更天的時候,蘇誨醒了過來,莫名其妙地發覺自己竟又滾到了榻的里側,空出的一大半上落滿月光,涼薄得像人心頭塵埃。

  蘇誨面無表情地將棉被又擁緊了些,忽而落下淚來。

  作者有話要說:

  不要方 看進度條都知道不會be 也不會大虐

  第41章 完結倒計時2

  蘇誨原以為決裂之後定會昏天黑地,卻不料這世上終是誰離了誰都能活。

  再無處可歸去,他便常現身於原先不喜的詩會筵席,甚至還有次摟著個歌jì做了首早先最是不屑的艷詩,將那風流才子之名幾乎做實了。

  至於為何是幾乎……就算已和劉繒帛分道揚鑣,就算愛恨糾纏未死先休,就算一顆心早已成泥成灰,蘇誨還是無法乾乾淨淨地抽身而去,方和一人鴛鴦交頸、海誓山盟,轉頭就和旁人纏綿旖旎。

  “不過是個不解風情的鄉下小子,你何至於自苦如此!”蘇景明恨鐵不成鋼地指著他,“我蘇家儘是狼心狗肺、薄情寡義的負心郎,怎麼偏偏就出了你這麼個曠世情種!”

  蘇誨抬眼看他,冷笑,“是啊,博陵蘇氏本身也就只有這點可以拿來標榜的了。”

  事過境遷,昔年曾因家族覆滅耿耿於懷,而如今混跡市井近十載,蘇誨自己都時常忘了,原來世上竟也存在過如博陵蘇氏般金玉其外的華族,而自己竟是覆巢下不多的一顆完卵。

  “你讓我打聽的那孩子……”蘇景明緩緩道,“今年已十四歲,做了個藥鋪的夥計,聽聞掌柜的想把女兒嫁給他。”

  蘇誨有些恍惚,“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離了高門大戶這樊籠,他倒是返了自然得了自在。”

  “不錯,”蘇景明撣撣荼白衣袖,“有些人更是徹底超脫了。”

  蘇誨一怔,難怪蘇景明今日穿的尤其素淡,難道竟是在守孝麼?

  “不是蘇維,若是他駕鶴西去了,我可未必會給他守孝。”蘇景明冷冷道,“是我姨娘。”

  蘇誨這才想起蘇景明似乎是個寵妾所出,他慣來是極重嫡庶之分的,一時間難免尷尬,最終只訥訥寬慰了幾句。

  牡丹芳菲已盡,園中桂花開的正好,馨香撲鼻。蘇景明面無表情地看著清朗秋景,眉間隱有郁色。

  蘇誨心中幽幽一嘆,博陵蘇氏,流徙嶺南也好,身居高位也罷,終究無一人釋懷,真真的一敗塗地。多年的心結不知不覺就這麼輕易解開了。

  劉繒帛小心翼翼開解不得的事情,原來竟這麼輕而易舉,蘇誨不由恍惚,原來離了劉繒帛,他竟也過得一樣好,甚至更好。

  “也罷,不說這些讓人不悅的事了,”蘇景明岔開話題,“前兩日散朝後我遇見駙馬,他知你是我門生,讓我多為你留意著婚事。”

  崔銘也是可憐,好端端的世家貴子當了這駙馬,竟連關照自己的外甥都得偷偷摸摸,簡直是個妻管嚴,蘇誨笑笑,“我會與舅舅分說,恩師便當未曾聽過罷。”

  “哦,怎麼分說?”蘇景明挑眉看他。

  蘇誨亦故作邪氣,“就說我只好南風,不願娶妻。”

  蘇景明也不驚訝,舉杯連說了三個好,“這下我博陵蘇氏的嫡系算是斷的乾乾淨淨了,你我二人當浮一大白!”

  蘇誨起身,極慡快地連飲三杯,許是一下子喝的太猛,連眼角都微微泛紅。

  “戲文里唱的好,‘永老無別離,萬古常完聚’。這祝詞我是用不上了,放在恩師身上倒是正好。浮雲散盡,花好月圓,願普天下有情人的都能成就眷屬……”

  蘇景明似笑非笑,“晏如,你醉了。”

  “我未醉。”

  “是是是,正如你斷情絕愛一般,你一點沒醉。”蘇景明讓人收拾了客房,將這不省心的侄兒門生送了進去。

  博王孫寫了一輩子傳奇,不論筆下故事再曲折慘澹、白骨離離,現世里他卻總是堅信世上的有情人只要未拋了了一顆真心,總是能成了眷屬的。

  至於這些黯然神傷,坎坷波折……

  笑話,要是都一帆風順一馬平川,讓寫文的人怎麼胡編下去?

  (lol)

  蘇誨第二日醒轉,就見蘇府一清秀小廝靜靜地站在一旁,見他醒了,忙不迭地上前侍候他穿衣。

  蘇誨揮退他,自嘲一笑,“我可不是什麼公子少爺,穿衣吃飯還是會的。”

  “是小的冒犯了。”那小廝趕緊賠禮,“老爺去上朝了,讓大人自便。”

  蘇誨也不客氣,在蘇府用了頓早膳方悠然告辭。

  去翰林院點了卯,蘇誨便靠著憑几神遊太虛。如今塵埃落定,他也該仔細盤算盤算日後了。先前的打算是攢了銀子,與劉繒帛一道在長安買個不大不小的宅院,他們倆住一間,然後一間給劉母,一間給劉綺羅。然後待劉綺羅成親時,再為他在左近置辦個新房……

  蘇誨自嘲般笑笑,錢還未攢夠,良人卻已是旁人的了,不知是不是該嘆一句世事弄人。劉繒帛為了他與母親攤牌,儘管最終他狠不下心去做那忤逆不孝子,可這份心、這份情他還是得領的。

  他去了劉綺羅正在念的書院,守株待兔地抓到了他。

  “蘇哥哥。”自從上次後,劉綺羅見他總是說不出的心虛。

  蘇誨對他笑笑,從袖中取出個錢袋子,塞到他手裡。

  “這是?”劉綺羅驚疑不定地看他。

  蘇誨若無其事,“你阿兄先前的俸祿都是交予我保管的,如今物歸原主。”

  劉綺羅打開看看,發現竟有好幾片金葉子,不禁趕緊往蘇誨手裡推,“這萬不可能,阿兄不過一個縣丞,哪裡有那許多俸祿?”

  蘇誨向後一退,“我累得你阿娘大病一場,之前那些年多蒙府上照顧,這些銀兩既是賠罪,也是謝禮,還是我對你阿兄親事的一點心意。”

  劉綺羅囁嚅著唇,忍了又忍,最終還是問道,“阿兄成親那日,蘇哥哥你會來麼?”

  “我與劉繒帛早已情義斷絕,不再是情人,連友人都已做不成,充其量不過是同科而已,”蘇誨沉聲道,“我為何要去?何況你不覺得強人所難麼?”

  不等劉綺羅致歉,蘇誨便轉身遠去,“橋歸橋,路歸路……”

  作者有話要說:

  打聽的孩子是開頭出場的 蘇誨的小侄子。

  第42章 完結倒計時1

  古人云時光飛逝若光電,蘇誨卻覺得這段時日何其漫長。

  世事便是如此,越是刻意忘懷,越是難以忘懷,最後傷心傷肺,痛的苦的還是自己。

  不過半個月功夫,蘇誨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好在劉綺羅還有些良心,時不時會帶些飯菜來探望,好言好語地勸他。

  開始時蘇誨自然堅辭不受,可耐不住劉綺羅將市井流氓撒潑耍賴的功夫學了個十成十,無奈之下也只能用了。相識近十載,蘇誨哪裡嘗不出劉母的手藝?心裡只道劉母並未恨他入骨,甚至對他有幾分憐憫之心,於是也不再推脫。

  離劉繒帛婚期尚有三天時,劉綺羅吞吞吐吐道,“阿兄回京了。”

  蘇誨執箸的手頓也未頓,“你明後日便不用來了,陪你阿娘阿兄好生操辦著罷。”

  劉綺羅滿是同情地看他一眼,低聲道,“我是真心將你當做兄長的。”

  “我知道,”蘇誨笑笑,“你做個客商雲遊天下的志向變了麼?”

  劉綺羅挺起胸膛,“男兒之志,永世不移!”

  儘管他與劉家再無干係,蘇誨卻依舊生出些“我家有子初長成”之感,“若有難處,儘管與我提。”

  劉綺羅那雙酷似其兄的眼睛閃閃發亮,猛地點頭。

  蘇誨低頭微笑,掩去眼中澀意。

  劉繒帛婚期前日,鄭紹竟從瓜州趕了回來,說是去吏部述職,可誰又曉得其間的彎彎繞繞?鄭紹對他二人的事早有猜測,故而當著蘇誨的面,對劉繒帛是半字都未提及,只約了第二日在聖和居一醉解千愁。

  蘇誨只當他客氣,不料想第二日剛從翰林院出來,就見鄭紹的馬車在門口候著。

  “晏如兄。”鄭紹從窗邊探出頭來,對他招手。

  蘇誨蹙眉登車,“鞍馬勞頓你也不好生歇著。”

  “想起能與諸位同科一醉方休,哪裡還睡得著?”鄭紹命車夫駕車往聖和居去,一邊道,“咱們先喝著,過了黃昏人怕就不多了。”

  他二人的同科也便是劉繒帛的同科,今晚自然是要去討一杯水酒的。

  蘇誨垂下眼帘,一言不發,直到在雅間坐定才笑了笑,“你不去麼?”

  鄭紹有些躊躇,“去倒是要去的,只是露個面……”

  “無妨,”蘇誨為二人斟滿,仰頭喝盡,“鬧洞房時代我看看新娘子,定是個宜其室家的美人。”

  鄭紹笑得意味深長,“聽聞劉兄這妻子是他母親的族親,相識於寒微之時,劉兄對她可是寶貝,連嫁衣都是劉兄一針一線fèng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