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阿柳猛地推開李祿,狠狠一掌扇在了他臉上,顫聲道:“你怎麼能對我說這種話?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我就算死也不能原諒你!”
李祿捂著被阿柳扇得發紅的臉,無聲地望著她。
阿柳雙手捂面,哭得喘不上氣,心像被刀割一樣絞痛。許久,她緩緩抬起頭,悽然望著他喃喃道:“為什麼是你?我本來……我曾想的是……”
她沒有說下去,卻忽然目光驟厲,轉身飛撲到房間的一角,伸手就將牆上掛著的寶劍取了下來,拔劍出鞘,反身就向李祿刺去。
李祿急忙側身向旁閃去。
就在這時,暖香閣的大門忽然被人撞開,孫倌帶人闖了進來,怒喝道:“保護王爺!”
他話音剛落,一隻紅纓飛鏢就從人群中射出,直衝阿柳飛去,但阿柳此時如離弦的箭,已經收不住腳,整個身體向著那飛鏢栽了下去。
李祿猛地瞪大了眼睛,撕聲道:“柳兒———!”
就在阿柳絕望地閉上眼,覺得自己必死無疑時,忽聽四下里一片驚呼聲:“……王爺!王爺!”
她睜開眼,看見李祿擋在自己身前,那隻紅纓飛鏢深深地扎在他胸口。他的臉色白得像一張紙,劇烈地喘息著,劇烈到就好像他的生命隨時都會忽然在某一聲沉重的喘息之後戛然而止。
像一片飄零的枯葉,他緩緩倒在地上,咳出滿身滿手殷紅的鮮血,那紅色在蒼白且冰冷的地上,紅得觸目驚心。
祿王府的人如浪潮般湧入暖春閣。
孫倌心痛地扶著李祿,怒聲道:“來人!把柳如煙押入死牢!”
李祿想阻止,但已經說不出話。
人聲遠去。
他輕輕合上了雙眼。
———————————
那日,暮東山在金水渡的客棧里打跑了郝氏兄弟後,沒過幾日,花晴的病也徹底地好了。
在她養病的這些天裡,李瑢衣不解帶地在床邊照顧。期間兩人敞開心扉,秉燭夜話,推心置腹地把心裏面的話都坦誠地說了出來,最後果不其然地將一切冰釋前嫌,和好如初。
金貴對這兩人小孩子吵架般的分分合合早已見怪不怪,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就叫“越打越好、一個沒跑兒。”
暮東山心裡卻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感受:他已看出花晴對自己的感情至多是兒時玩伴,在金水渡的這段日子裡,他將這件事看得明明白白。
但他對花晴的那份情意,打小就生根在他心裡。
花晴是任性慣了的,可是暮東山卻是個在愛一個人這件事上,連自己受了傷都不大懂得該如何去自愈的人。他已經清楚花晴不可能對自己動情,只是他不知該如何收回自己對她的這份感情。
他不願待在客棧里,就自己出去,沿著金水渡閒走。
走到一片寬闊的河岸旁,暮東山找了一塊平整乾淨的地方坐下來,望著天邊出神。
正值夕陽西下,原本是一番好景色,可惜日短夜長,連斜陽都不願多呆,只眨眼間便沉到層巒疊嶂的山影后面。
幾隻寒鴉從山林間的薄霧中掠過,發出孤零零的鳴叫,這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致,很快就被濃重的夜色替代了。
夜晚的寒氣穿透衣服,暮東山覺得有些涼,但卻不想走。這倒並不是他喜歡坐在這黑咕隆咚的水邊餵蚊子,而是不想回去看見花晴和李瑢在晚飯上情深蜜意罷了。
暮東山覺得肚子有些餓,他忽然很想喝一壺酒。
自古文人傷秋感懷,都離不開詩酒愁腸、花前月下。
暮東山不會作詩,但眼下他手旁有河邊兒的蘆葦穗子,頭上有清亮的半弦明月 - 花前月下湊齊了,愁腸他也恰好有一副,唯獨少了壺酒。
提起酒,他忽然不自覺地想起那個年紀輕輕、酒量卻跟他不相上下的漂亮少年來,瞬間心裡一陣別樣的新奇:原來那不是個少年,而是個丫頭。
想起這件事,倒分散了一些他的注意力。他在自己身上上下摸了一遍,找出那個叫南宮綠竹的少女給他的荷包來,來回看了看。想起那女孩子古靈精怪的模樣,就像山間吹來了一股清涼的風,把剛才那股鬱悶也吹散了些。
他兀自出了一會兒神,不知坐了多久,忽然覺得天上一亮,原來是雲破月出,月亮灑下的清輝把河面的水都照亮了。
暮東山眼望著撒了碎銀似的河水水波連綿、明亮耀眼,他的心仿佛也跟著驟然敞亮起來。他將那少女贈他的荷包揣回身上,站起身來,一步一步地踩著碎石,往客棧的方向走去。
回到客棧,堂上沒有幾個人了,只有三兩個趕夜路的在歇腳。二樓花晴的房門緊閉,裡面沒有聲音,看來像是睡了。
暮東山跟店家要了幾個饅頭,一碟鹹菜和一斤白酒,自己默默地吃了起來。
吃完,他到櫃檯把這段時間的房錢會了帳,又跟掌柜的要了紙筆,寫了一封信,封好了交給堂倌,請他明日轉交給花晴。
做完這些,他回到自己房間裡,把本來不多的行李簡單收拾了一番,然後走出房間,關上了房門。
當他背著行囊經過花晴的房間時,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但只是一瞬間的猶豫,還是再度邁開步子,頭也不回地走下樓梯,踏著月色,離開了金水村。
李祿捂著被阿柳扇得發紅的臉,無聲地望著她。
阿柳雙手捂面,哭得喘不上氣,心像被刀割一樣絞痛。許久,她緩緩抬起頭,悽然望著他喃喃道:“為什麼是你?我本來……我曾想的是……”
她沒有說下去,卻忽然目光驟厲,轉身飛撲到房間的一角,伸手就將牆上掛著的寶劍取了下來,拔劍出鞘,反身就向李祿刺去。
李祿急忙側身向旁閃去。
就在這時,暖香閣的大門忽然被人撞開,孫倌帶人闖了進來,怒喝道:“保護王爺!”
他話音剛落,一隻紅纓飛鏢就從人群中射出,直衝阿柳飛去,但阿柳此時如離弦的箭,已經收不住腳,整個身體向著那飛鏢栽了下去。
李祿猛地瞪大了眼睛,撕聲道:“柳兒———!”
就在阿柳絕望地閉上眼,覺得自己必死無疑時,忽聽四下里一片驚呼聲:“……王爺!王爺!”
她睜開眼,看見李祿擋在自己身前,那隻紅纓飛鏢深深地扎在他胸口。他的臉色白得像一張紙,劇烈地喘息著,劇烈到就好像他的生命隨時都會忽然在某一聲沉重的喘息之後戛然而止。
像一片飄零的枯葉,他緩緩倒在地上,咳出滿身滿手殷紅的鮮血,那紅色在蒼白且冰冷的地上,紅得觸目驚心。
祿王府的人如浪潮般湧入暖春閣。
孫倌心痛地扶著李祿,怒聲道:“來人!把柳如煙押入死牢!”
李祿想阻止,但已經說不出話。
人聲遠去。
他輕輕合上了雙眼。
———————————
那日,暮東山在金水渡的客棧里打跑了郝氏兄弟後,沒過幾日,花晴的病也徹底地好了。
在她養病的這些天裡,李瑢衣不解帶地在床邊照顧。期間兩人敞開心扉,秉燭夜話,推心置腹地把心裏面的話都坦誠地說了出來,最後果不其然地將一切冰釋前嫌,和好如初。
金貴對這兩人小孩子吵架般的分分合合早已見怪不怪,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就叫“越打越好、一個沒跑兒。”
暮東山心裡卻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感受:他已看出花晴對自己的感情至多是兒時玩伴,在金水渡的這段日子裡,他將這件事看得明明白白。
但他對花晴的那份情意,打小就生根在他心裡。
花晴是任性慣了的,可是暮東山卻是個在愛一個人這件事上,連自己受了傷都不大懂得該如何去自愈的人。他已經清楚花晴不可能對自己動情,只是他不知該如何收回自己對她的這份感情。
他不願待在客棧里,就自己出去,沿著金水渡閒走。
走到一片寬闊的河岸旁,暮東山找了一塊平整乾淨的地方坐下來,望著天邊出神。
正值夕陽西下,原本是一番好景色,可惜日短夜長,連斜陽都不願多呆,只眨眼間便沉到層巒疊嶂的山影后面。
幾隻寒鴉從山林間的薄霧中掠過,發出孤零零的鳴叫,這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致,很快就被濃重的夜色替代了。
夜晚的寒氣穿透衣服,暮東山覺得有些涼,但卻不想走。這倒並不是他喜歡坐在這黑咕隆咚的水邊餵蚊子,而是不想回去看見花晴和李瑢在晚飯上情深蜜意罷了。
暮東山覺得肚子有些餓,他忽然很想喝一壺酒。
自古文人傷秋感懷,都離不開詩酒愁腸、花前月下。
暮東山不會作詩,但眼下他手旁有河邊兒的蘆葦穗子,頭上有清亮的半弦明月 - 花前月下湊齊了,愁腸他也恰好有一副,唯獨少了壺酒。
提起酒,他忽然不自覺地想起那個年紀輕輕、酒量卻跟他不相上下的漂亮少年來,瞬間心裡一陣別樣的新奇:原來那不是個少年,而是個丫頭。
想起這件事,倒分散了一些他的注意力。他在自己身上上下摸了一遍,找出那個叫南宮綠竹的少女給他的荷包來,來回看了看。想起那女孩子古靈精怪的模樣,就像山間吹來了一股清涼的風,把剛才那股鬱悶也吹散了些。
他兀自出了一會兒神,不知坐了多久,忽然覺得天上一亮,原來是雲破月出,月亮灑下的清輝把河面的水都照亮了。
暮東山眼望著撒了碎銀似的河水水波連綿、明亮耀眼,他的心仿佛也跟著驟然敞亮起來。他將那少女贈他的荷包揣回身上,站起身來,一步一步地踩著碎石,往客棧的方向走去。
回到客棧,堂上沒有幾個人了,只有三兩個趕夜路的在歇腳。二樓花晴的房門緊閉,裡面沒有聲音,看來像是睡了。
暮東山跟店家要了幾個饅頭,一碟鹹菜和一斤白酒,自己默默地吃了起來。
吃完,他到櫃檯把這段時間的房錢會了帳,又跟掌柜的要了紙筆,寫了一封信,封好了交給堂倌,請他明日轉交給花晴。
做完這些,他回到自己房間裡,把本來不多的行李簡單收拾了一番,然後走出房間,關上了房門。
當他背著行囊經過花晴的房間時,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但只是一瞬間的猶豫,還是再度邁開步子,頭也不回地走下樓梯,踏著月色,離開了金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