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後半句話,於桓之沒有說——我已弄丟了霜兒,又怎能讓衍風再丟了你?
“可是找桃花兒的事……”
“這半月,只好麻煩滿伊姑娘,陪我在蘇州城四處找找了。”
暮春將至,整個蘇州城奼紫嫣紅。江湖頹靡已久,萬鴻閣的覆滅讓這紛爭了數十年的武林徹底平靜,而新的勢力,又暗暗在醞釀之中。
蘇州柳岸邊,垂柳絲絛。穆衍風一襲紫衣如初,墨發翻飛,玉樹臨風的模樣比往昔更多幾分沉斂。
蕭滿伊靜靜走去,一路有杏花飄落。
她將於桓之替她尋回的並蒂杏花手鍊又帶回了手腕。
穆衍風凝目望著水面扁舟時,似乎聽到了叮鈴鈴幾聲響。
一個淺淡的笑容慢慢浮起,笑意含在眼底。穆衍風忽而想起那年春,自己給蕭滿伊買並蒂杏花手鍊時是個雨天。
她將這手鍊搖得丁玲作響,厚著臉皮問:“定情信物?”
彼時穆衍風面紅耳赤,心跳得發毛卻不知道自己喜歡她,忙亂間只怒氣沖沖地吼一句:“謝禮!”
可蕭滿伊不以為然,將手鍊子瞧了又瞧,大言不慚道:“早知你會如此說,那我就默默地把它當做定情信物好了……”
今日今刻,也不知那頭腦簡單,愛他至深的女子去了哪裡。
他自濃冬來了蘇州沒找到蕭滿伊,數月來踏遍了江南各地。萬鴻閣覆滅的消息,穆衍風倒是在回蘇州的路上聽說了。也不知於桓之是怎得一個衝動,竟自個兒血洗了萬鴻閣,也不等等他這好兄弟。
蕭滿伊走近了一步,試探地喚道:“衍風。”
不知是誰在叫他,聲音跟蕭滿伊這般像。可蕭滿伊平日裡語調,卻不如這輕柔,她雖比南霜命苦,可叫起旁人的名字,亦帶一種喜慶鏗鏘的調子。
身後又有聲音傳來,仍是先前的那一句“衍風”。
穆衍風一愣。下一刻,他渾身都僵住了,因他忽地發現,這一切,仿佛、仿佛並不是他的幻覺。
前方是楊柳堤,飛絮如雪,水面平闊。穆衍風愣愣地看著這春日景,好半晌也不敢回頭,只小心翼翼地喚了聲:“滿伊?”
驀地,身後卻再沒了聲音。只有暮春暖暖的風,慢悠悠地吹。
穆衍風嘆了口氣,心底往下沉了幾分,正要迴轉過身,一個身子卻從身後忽然將自己抱住。穆衍風往前一個趔趄,垂眸只見腰間白如玉的手腕上,赫然一條並蒂杏花鏈子。
花開並蒂,永結連理。
那天下著雨,蕭滿伊得了手鍊,與他說教:“你不明白,這鏈子若自己買來送自己,那便沒意義了。”
穆衍風垂眸看著這鏈子時,忽然明白了彼時她所言及的意義。
原來早在那個時候,在他對自己的心意還不甚明了的時候,便已經對她許下了永結連理的誓言。
“滿伊。”穆衍風輕喚了聲。
他慢慢迴轉過身,卻見蕭滿伊一臉欣喜的模樣還帶了幾分緊張。
她將自己的手從他腰間鬆開,小心翼翼地問:“衍風,你還要娶我的吧?我找了你好久,還在蘇州城等你,最後被拐到萬鴻閣去了,還好桓公子……”
驀地一瞬,穆衍風上前一步將她攬入懷中,俯臉在她發間深深一吻。
他的聲音繾綣如蘇州的水,卻帶著幾分笑意,“嗯,我今日才明白,花開並蒂,永結連理。”
於桓之站在不遠處,見得這一幕,心中亦有半分溫暖半分悵然。
杏花桃花相間綻放,數年的武林紛爭江湖風波,終於告一段落,頭一回,蘇州城有了這樣切切實實的寧靜。
於桓之牽著馬,一襲藕色長衫被他穿得如月華般溫潤,走至穆衍風跟前,他將《暮雪七式》的招式,以及筆錄好的《轉月譜》,《神殺決》和《天一功》往他手裡遞去,笑道:“這些你留著,重建流雲莊用得上。”
“小於?”穆衍風一愣,左看右看卻未見得南霜。他忽而想起於桓之莫名其妙血洗萬鴻閣一事,心中一頓,問道,“難道是歐陽岳擄走了霜兒妹子?”
於桓之未答,旁邊蕭滿伊便趕緊說道:“桓公子,我陪你一塊兒去找桃花。”
於桓之笑了,看了蕭滿伊一眼,又轉頭望向穆衍風:“好不容易才尋回來,照顧好她。”
穆衍風復又要說什麼,卻見於桓之抬目望向對岸的桃花灼灼,他的眸色幾分流轉:“我想……自己去找她。”
“縱使天地高闊,千山萬水,我也一定能找到她。”
於桓之策馬離去時,穆衍風不知他要去哪裡,要去何方。
那抹身影春風化雨般溶在蘇州城的煙柳湖岸旁,好似一幅畫。
江湖中興了,流雲裝重建了,穆衍風登上盟主之位。
可人世杳杳,偌大的天下,卻再沒了昔日於桓之與南霜的消息。
曾經名動天下的兩人,也不過一年,便成了傳說似的人物。
於桓之的名聲一直不好,累及嫁給他的南小桃花,也被傳成了個女魔頭。
說書人常常拍案說起這樣的段子,說兩個魔頭雖然陰邪,但對穆衍風穆盟主卻心悅誠服,可見得我們穆盟主聲威顯赫,令江湖黑白俠客紛紛心悅誠服。
初春來臨時,穆衍風又與蕭滿伊成了一次親。當時蕭滿伊也大了肚子,手邊繫著一個花結,可神色始終沉鬱。
兩年前的夏天,四人落難之時,是南小桃花順了條紅綢布,打了個花結讓他們將就這拜了拜,彼時他們還笑她,說她又順東西。
而如今,再想見到那人,卻不知該去何方。
穆衍風在濟濟一堂的賓客中,看見了一個面懸黑紗之人。
那人坐得甚遠,與周圍的人都不熟識。他沉默地看著他們拜完堂,淡淡抿了幾口穆衍風的喜酒便離開了。
穆衍風本想對著他的背影揮揮手,可才剛把手抬起來,忽地唇角又勾起一笑。
道別做什麼。反正以後定會再相見。
作者有話要說:完滿了,今天終於三篇文都更了~~~
下章完結,我明天(2011/01/16)來貼完結章。
丫頭們完結前冒一次泡吧~~~
103
103、第102章 …
人世蒼茫,回憶杳杳。
南霜自萬鴻閣逃出後,身受重傷,一路避無可避,所幸乘船順江而下,去了蜀地。
那裡是於桓之的故鄉。剛成親的時候,於桓之曾說,以後若有機會,便帶她去他的故鄉看一看。可如今,哪怕青山翠水在眼前,於桓之不在身邊,河山絕美也失風華。
知曉江南危險重重,南霜暫且避在蜀地,打算待危機過去,再回京城找於桓之。
然而,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地的消息也因此閉塞。待於桓之血洗萬鴻閣,穆衍風重建流雲莊的消息傳來,已是仲夏時節了。
南霜一路走水路,沿江而上,回到天水派時,空蕩的院落里只有家中三老,於桓之再也沒回來過。倒是有穆衍風和蕭滿伊一封一封的書信寫來,打聽小於的下落,打聽桃花兒的下落。
彼時南霜才知道,於桓之是在萬鴻閣覆滅的那個濃春在江湖消失的。
穆衍風說,於桓之是踏遍天涯找南霜去了。
南小桃花獨自在天水派住了幾日。殘夏來臨時,整個京城都下著很濃很密的雨,她收好行囊,牽著小糰子的手,說要去蘇州。
彼時於驚遠嘆了口氣,對她說:“他並非不願等你。可偏執如桓之,正是因害怕失去,才會寧肯遁跡山河去尋找,也不願留守一方,等待一個生死不明的下落。”
南霜點點頭。她還記得有一日,於桓之說,萬事皆蒼茫,而他於桓之,只有一個霜兒。所以他離開,因為不能失去,也不願知道自己會失去。
南霜只說:“既然桓之是踏遍天下尋我去了,那這天下間,合該有個他落腳的地方。等他找累了,找乏了,自然便回來了。”
剛成婚的那一年,她曾做了一個夢。
夢裡有灼灼桃花,蔓蔓枝葉,流水潺湲。
家裡來客了,兒子長大了。
夢境似幻似真,可南霜一直覺得,有一天,當她將自己的親人,朋友,那些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迎入家園的時候,應當是和於桓之一起的。
所以在與他們重逢前,在與穆衍風和蕭滿伊重聚前,她一定要等到他。
於桓之又帶起了黑面紗。依稀還記得年少初遇,小小的桃花硬是上前掀了他的面紗,稚氣的聲音帶著三分喜,說:“日後我若再見你帶這面紗,定要將它掀了去。”
穆衍風宴請八方的親事很幸福,如今,他功成名就,與蕭滿伊過得很好。
只是人世飄杳,雖然事事已圓滿,但南霜不在身邊,又略有缺憾。轉而再想,仿佛只要那個喜慶如春桃的女子不在身邊,時時事事都稱不上完滿了。
分別一年余,於桓之將往昔在心底過了一遍又一遍。
兒時的初遇,萬鴻閣的再相逢。醉鳳樓的房樑上,南霜的眼神微熏,而他未飲酒亦如醉。抑或是馬車崩裂,他抱著南霜飛躍而出,如萬斛秋光傾灑而下,彼此相見,一生驚鴻。
最初的事,一切還未挑明,想起來是如此暖人心。因此即便是一個人走著,也不覺孤單。
又是一年春。
江南的水畔,有烏篷船拓水而過。遠處不知是哪戶人家有這般風情,宅子旁種了桃花垂柳。桃花開得灼艷,仿佛誰的面龐。
於桓之站在烏篷船上搖櫓。輕舟畔,有小孩咯咯的笑聲。他抬目望去,則見桃樹後繞出個半大的孩子,見了他不由驚奇地睜大眼。
小糰子般的孩子,肉呼呼的臉,漂亮的五官。
一色春光籠在他的身上,他忽然欣喜地,奶聲奶氣地叫道:“娘,是爹爹,他長得好像爹爹!”
水岸旁,搗衣聲驀地頓住。於桓之側頭望,岸旁的女子直起身,扶住朝她撲來的兒子,終是對他笑了起來。
桃色如春,而春日靜好,人也團圓。
“回來了?”她問。“回來了。”他笑答。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這裡寫個時間分段,因為文里的時間可能有點不清楚
第一年暮春,桃花逃去蜀地,於桓之去找桃花
第一年夏天,桃花呆在蜀地,後回京城
第一年的秋天,桃花去蘇州等於桓之
第二年的初春,穆衍風和煙花成親
第二年的濃春,於桓之找到桃花
“可是找桃花兒的事……”
“這半月,只好麻煩滿伊姑娘,陪我在蘇州城四處找找了。”
暮春將至,整個蘇州城奼紫嫣紅。江湖頹靡已久,萬鴻閣的覆滅讓這紛爭了數十年的武林徹底平靜,而新的勢力,又暗暗在醞釀之中。
蘇州柳岸邊,垂柳絲絛。穆衍風一襲紫衣如初,墨發翻飛,玉樹臨風的模樣比往昔更多幾分沉斂。
蕭滿伊靜靜走去,一路有杏花飄落。
她將於桓之替她尋回的並蒂杏花手鍊又帶回了手腕。
穆衍風凝目望著水面扁舟時,似乎聽到了叮鈴鈴幾聲響。
一個淺淡的笑容慢慢浮起,笑意含在眼底。穆衍風忽而想起那年春,自己給蕭滿伊買並蒂杏花手鍊時是個雨天。
她將這手鍊搖得丁玲作響,厚著臉皮問:“定情信物?”
彼時穆衍風面紅耳赤,心跳得發毛卻不知道自己喜歡她,忙亂間只怒氣沖沖地吼一句:“謝禮!”
可蕭滿伊不以為然,將手鍊子瞧了又瞧,大言不慚道:“早知你會如此說,那我就默默地把它當做定情信物好了……”
今日今刻,也不知那頭腦簡單,愛他至深的女子去了哪裡。
他自濃冬來了蘇州沒找到蕭滿伊,數月來踏遍了江南各地。萬鴻閣覆滅的消息,穆衍風倒是在回蘇州的路上聽說了。也不知於桓之是怎得一個衝動,竟自個兒血洗了萬鴻閣,也不等等他這好兄弟。
蕭滿伊走近了一步,試探地喚道:“衍風。”
不知是誰在叫他,聲音跟蕭滿伊這般像。可蕭滿伊平日裡語調,卻不如這輕柔,她雖比南霜命苦,可叫起旁人的名字,亦帶一種喜慶鏗鏘的調子。
身後又有聲音傳來,仍是先前的那一句“衍風”。
穆衍風一愣。下一刻,他渾身都僵住了,因他忽地發現,這一切,仿佛、仿佛並不是他的幻覺。
前方是楊柳堤,飛絮如雪,水面平闊。穆衍風愣愣地看著這春日景,好半晌也不敢回頭,只小心翼翼地喚了聲:“滿伊?”
驀地,身後卻再沒了聲音。只有暮春暖暖的風,慢悠悠地吹。
穆衍風嘆了口氣,心底往下沉了幾分,正要迴轉過身,一個身子卻從身後忽然將自己抱住。穆衍風往前一個趔趄,垂眸只見腰間白如玉的手腕上,赫然一條並蒂杏花鏈子。
花開並蒂,永結連理。
那天下著雨,蕭滿伊得了手鍊,與他說教:“你不明白,這鏈子若自己買來送自己,那便沒意義了。”
穆衍風垂眸看著這鏈子時,忽然明白了彼時她所言及的意義。
原來早在那個時候,在他對自己的心意還不甚明了的時候,便已經對她許下了永結連理的誓言。
“滿伊。”穆衍風輕喚了聲。
他慢慢迴轉過身,卻見蕭滿伊一臉欣喜的模樣還帶了幾分緊張。
她將自己的手從他腰間鬆開,小心翼翼地問:“衍風,你還要娶我的吧?我找了你好久,還在蘇州城等你,最後被拐到萬鴻閣去了,還好桓公子……”
驀地一瞬,穆衍風上前一步將她攬入懷中,俯臉在她發間深深一吻。
他的聲音繾綣如蘇州的水,卻帶著幾分笑意,“嗯,我今日才明白,花開並蒂,永結連理。”
於桓之站在不遠處,見得這一幕,心中亦有半分溫暖半分悵然。
杏花桃花相間綻放,數年的武林紛爭江湖風波,終於告一段落,頭一回,蘇州城有了這樣切切實實的寧靜。
於桓之牽著馬,一襲藕色長衫被他穿得如月華般溫潤,走至穆衍風跟前,他將《暮雪七式》的招式,以及筆錄好的《轉月譜》,《神殺決》和《天一功》往他手裡遞去,笑道:“這些你留著,重建流雲莊用得上。”
“小於?”穆衍風一愣,左看右看卻未見得南霜。他忽而想起於桓之莫名其妙血洗萬鴻閣一事,心中一頓,問道,“難道是歐陽岳擄走了霜兒妹子?”
於桓之未答,旁邊蕭滿伊便趕緊說道:“桓公子,我陪你一塊兒去找桃花。”
於桓之笑了,看了蕭滿伊一眼,又轉頭望向穆衍風:“好不容易才尋回來,照顧好她。”
穆衍風復又要說什麼,卻見於桓之抬目望向對岸的桃花灼灼,他的眸色幾分流轉:“我想……自己去找她。”
“縱使天地高闊,千山萬水,我也一定能找到她。”
於桓之策馬離去時,穆衍風不知他要去哪裡,要去何方。
那抹身影春風化雨般溶在蘇州城的煙柳湖岸旁,好似一幅畫。
江湖中興了,流雲裝重建了,穆衍風登上盟主之位。
可人世杳杳,偌大的天下,卻再沒了昔日於桓之與南霜的消息。
曾經名動天下的兩人,也不過一年,便成了傳說似的人物。
於桓之的名聲一直不好,累及嫁給他的南小桃花,也被傳成了個女魔頭。
說書人常常拍案說起這樣的段子,說兩個魔頭雖然陰邪,但對穆衍風穆盟主卻心悅誠服,可見得我們穆盟主聲威顯赫,令江湖黑白俠客紛紛心悅誠服。
初春來臨時,穆衍風又與蕭滿伊成了一次親。當時蕭滿伊也大了肚子,手邊繫著一個花結,可神色始終沉鬱。
兩年前的夏天,四人落難之時,是南小桃花順了條紅綢布,打了個花結讓他們將就這拜了拜,彼時他們還笑她,說她又順東西。
而如今,再想見到那人,卻不知該去何方。
穆衍風在濟濟一堂的賓客中,看見了一個面懸黑紗之人。
那人坐得甚遠,與周圍的人都不熟識。他沉默地看著他們拜完堂,淡淡抿了幾口穆衍風的喜酒便離開了。
穆衍風本想對著他的背影揮揮手,可才剛把手抬起來,忽地唇角又勾起一笑。
道別做什麼。反正以後定會再相見。
作者有話要說:完滿了,今天終於三篇文都更了~~~
下章完結,我明天(2011/01/16)來貼完結章。
丫頭們完結前冒一次泡吧~~~
103
103、第102章 …
人世蒼茫,回憶杳杳。
南霜自萬鴻閣逃出後,身受重傷,一路避無可避,所幸乘船順江而下,去了蜀地。
那裡是於桓之的故鄉。剛成親的時候,於桓之曾說,以後若有機會,便帶她去他的故鄉看一看。可如今,哪怕青山翠水在眼前,於桓之不在身邊,河山絕美也失風華。
知曉江南危險重重,南霜暫且避在蜀地,打算待危機過去,再回京城找於桓之。
然而,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地的消息也因此閉塞。待於桓之血洗萬鴻閣,穆衍風重建流雲莊的消息傳來,已是仲夏時節了。
南霜一路走水路,沿江而上,回到天水派時,空蕩的院落里只有家中三老,於桓之再也沒回來過。倒是有穆衍風和蕭滿伊一封一封的書信寫來,打聽小於的下落,打聽桃花兒的下落。
彼時南霜才知道,於桓之是在萬鴻閣覆滅的那個濃春在江湖消失的。
穆衍風說,於桓之是踏遍天涯找南霜去了。
南小桃花獨自在天水派住了幾日。殘夏來臨時,整個京城都下著很濃很密的雨,她收好行囊,牽著小糰子的手,說要去蘇州。
彼時於驚遠嘆了口氣,對她說:“他並非不願等你。可偏執如桓之,正是因害怕失去,才會寧肯遁跡山河去尋找,也不願留守一方,等待一個生死不明的下落。”
南霜點點頭。她還記得有一日,於桓之說,萬事皆蒼茫,而他於桓之,只有一個霜兒。所以他離開,因為不能失去,也不願知道自己會失去。
南霜只說:“既然桓之是踏遍天下尋我去了,那這天下間,合該有個他落腳的地方。等他找累了,找乏了,自然便回來了。”
剛成婚的那一年,她曾做了一個夢。
夢裡有灼灼桃花,蔓蔓枝葉,流水潺湲。
家裡來客了,兒子長大了。
夢境似幻似真,可南霜一直覺得,有一天,當她將自己的親人,朋友,那些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迎入家園的時候,應當是和於桓之一起的。
所以在與他們重逢前,在與穆衍風和蕭滿伊重聚前,她一定要等到他。
於桓之又帶起了黑面紗。依稀還記得年少初遇,小小的桃花硬是上前掀了他的面紗,稚氣的聲音帶著三分喜,說:“日後我若再見你帶這面紗,定要將它掀了去。”
穆衍風宴請八方的親事很幸福,如今,他功成名就,與蕭滿伊過得很好。
只是人世飄杳,雖然事事已圓滿,但南霜不在身邊,又略有缺憾。轉而再想,仿佛只要那個喜慶如春桃的女子不在身邊,時時事事都稱不上完滿了。
分別一年余,於桓之將往昔在心底過了一遍又一遍。
兒時的初遇,萬鴻閣的再相逢。醉鳳樓的房樑上,南霜的眼神微熏,而他未飲酒亦如醉。抑或是馬車崩裂,他抱著南霜飛躍而出,如萬斛秋光傾灑而下,彼此相見,一生驚鴻。
最初的事,一切還未挑明,想起來是如此暖人心。因此即便是一個人走著,也不覺孤單。
又是一年春。
江南的水畔,有烏篷船拓水而過。遠處不知是哪戶人家有這般風情,宅子旁種了桃花垂柳。桃花開得灼艷,仿佛誰的面龐。
於桓之站在烏篷船上搖櫓。輕舟畔,有小孩咯咯的笑聲。他抬目望去,則見桃樹後繞出個半大的孩子,見了他不由驚奇地睜大眼。
小糰子般的孩子,肉呼呼的臉,漂亮的五官。
一色春光籠在他的身上,他忽然欣喜地,奶聲奶氣地叫道:“娘,是爹爹,他長得好像爹爹!”
水岸旁,搗衣聲驀地頓住。於桓之側頭望,岸旁的女子直起身,扶住朝她撲來的兒子,終是對他笑了起來。
桃色如春,而春日靜好,人也團圓。
“回來了?”她問。“回來了。”他笑答。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這裡寫個時間分段,因為文里的時間可能有點不清楚
第一年暮春,桃花逃去蜀地,於桓之去找桃花
第一年夏天,桃花呆在蜀地,後回京城
第一年的秋天,桃花去蘇州等於桓之
第二年的初春,穆衍風和煙花成親
第二年的濃春,於桓之找到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