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件事促成了陰姬做了王妃,可是也激怒了趙武靈王。儘管後來史書說從此“趙王亦無請言也”(《戰國策·中山策》)—趙武靈王不再提娶陰姬的事了,但他卻發誓要徹底把中山國給滅了,拔去這顆眼中釘,肉中刺。

  現在,趙武靈王十萬大軍眼看就要大兵壓境,姬重在朝堂大殿問計眾臣。可是現在文臣以司馬喜為首,武將一風起舞為首,並無一人敢出聲。

  這些文武大臣平時在朝堂之上,滔滔不絕,似乎無所不能,只要姬重想到的,必定有人屁顛兒屁顛兒忙著去辦;姬重沒有想到的,也會有人為他出主意想辦法,只求能得到大王寵信。可是現在真要有了事情,這些人卻都啞口無言成了悶葫蘆。

  姬重心中惱怒,一拍王座扶手,站了起來道:

  “你們這些人,拿著國家公帑,平日裡口若懸河,現在有了國難,卻都成了啞巴。哼,一群酒囊飯袋。司馬喜,你說說,應該如何禦敵?”

  司馬喜心中一哆嗦,要他出主意怎麼害人還可以,要讓他出主意抵禦強敵安邦定國,這哪裡是他的強項?可是現在大王垂問,又不得不答,只得躬身趨前,跪倒在王座前道:“回大王,微臣只是文臣,這抵禦外敵之事應該問大將軍風起舞。”

  姬重又將目光轉向風起舞,問道:“風大將軍,你說說吧。”

  風起舞也趨步上前,拱手稟道:“大王,這次趙國發兵步卒十萬,馬軍一萬,戰車三千,聲勢浩大,來勢洶洶,是志在必得;我中山國舉全國之力,也不過三萬之眾,戰車千乘,精銳鐵羽軍也不過七千人馬,明顯是敵強我弱。以微臣之見,不如集全國兵馬,固守王城。”

  “嗯。”姬重點點頭,“這也不失一個辦法。可是若全國之力都集中在王城,一旦王城被圍,我軍不能破敵,那邊是滅國之危。”

  “這——”風起舞有些猶豫不決道:“微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說。”姬重有些不耐煩風起舞的婆婆媽媽。

  “以咱們現在實力,抵擋趙國十萬大軍,確如以卵擊石。不過,咱們還有一支生力軍啊。”

  “嗯?”集中有些不明白。

  風起舞又道:“大王,十四公子羽現在在衛國鄄邑,兵精糧足,風頭正盛,六王叔公子恪現在也到了鄄邑。我們不如修書一封,請公子羽揮軍北上,以解國危。”

  姬重大怒:“胡說!公子羽乃是中山國叛賊,本王如何能相求與他?”

  “大王,這也是權宜之計。現在唯一之計,只有兩處合一,我們固守王城,公子羽北上,兩面夾擊,或可破敵。再說,我們可以先讓公子羽對敵,等他們拼個魚死網破,我們再出手,殲滅趙軍,再順手將公子羽消滅,豈不是兩全其美之事?”

  “哈哈哈,卿真是妙計。”姬重聽了風起舞計策,不由大笑。

  可是轉念一想又道:“這十四弟能來嗎?”

  風起舞道:“大王,以微臣對公子羽了解,他一定會來。中山國畢竟是他的故國。國難當頭,他豈能袖手旁觀?再說還有公子恪。只要咱們謙恭,就說若是能擊退強敵,大王願意讓位與公子恪,他們必定回來!”

  “嗯,就照你說的去辦吧。”姬重翻身坐回王座。

  “大王聖明!”群臣在司馬喜帶領下一起跪倒。

  098章 大兵壓境

  趙鞅十萬大軍錦旗飄揚,遮天蔽日,戰馬嘶鳴,戰車碌碌,將顧圍了一個水泄不通,趙鞅下令在中山王城顧的城外十里安營紮寨,十萬大軍的連營像一座座白色的小山丘一般連綿起伏;一隊隊的士兵在王城下穿梭來去,他們身上的甲冑和手中的武器在太陽的照射下,閃射著令人膽寒的光芒。耀武揚威的喊聲陣陣傳來,和著戰馬的嘶鳴聲,戰車的轆轆聲,陣陣傳到王城顧的城頭上。

  趙鞅銀盔銀甲,騎一匹白馬,一手提著馬鞭,一手扶寶劍劍柄,在周圍幾十名全副武裝的領軍大將和幾百名親軍的簇擁下,來到王城顧的城下,在百丈之外停了下來。

  趙鞅四十來歲,身材高大,面色微黑,一部長髯飄灑胸前,顯得頗有大將軍之風。但他雖是皇族宗親,但是在趙國他的名氣遠沒有廉頗李牧響亮。這次趙武靈王派他做領軍大將軍,帥十萬大軍攻打中山,也是對他的器重。

  趙鞅馬鞭朝中山王城的城頭一指道:“喊話,叫中山公姬重出來!”

  趙鞅手下的將軍和親軍一字排開,雙手圍在嘴邊成喇叭狀一起高喊:

  “城上的軍兵聽了,我們趙鞅大將軍叫你們的國君姬重和鐵羽軍大將軍趕快出來說話,否則的話十萬大軍馬踏中山,屠滅全城。”

  這喊聲威武雄壯,直傳上王城城頭。

  王城城頭上,中山公姬重帶著司馬喜,風起舞等一大班文武大臣正在觀敵。看到趙軍十萬虎狼之師兇悍威猛的氣勢,有些大臣竟然嚇得哆嗦起來。

  聽了城下趙軍的喊話,姬重面色陰沉,中山國也曾有過輝煌時候,父王在世時,以千乘之國便將燕趙兩個萬乘之國打敗,那個時候,何曾見過這些趙軍在這裡耀武揚威。唉,時過境遷,風光不再,自從父王駕崩之後這中山國國勢便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現在被人欺到門上,卻無一人敢出陣迎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