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永樂大典!聽到這話,所有的人才明白過來,原來,皇上是要編書啊。

  一般來說,編撰一部書籍,耗費巨大,動用的人員也是非常多的,所以,只有最富裕的人家,才有這個能力,但是,又因為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災難,著書立說,只有少數人才會幹。

  而皇上就不同了,一呼百應,只要他一說要著書,那就有無數的老學究,前來幫忙。

  不過,編一本集大成者的書,也是一件光榮的事,大明朝現在已經步入輝煌,要是再有幾本傳世之作,也是件可喜之事。

  而且,這書名,叫做永樂大典,是要後世都記住皇上的功德,這件事,就更加有意義了。

  「皇上,此時尚好,利國利民,更能弘揚我大明朝的文化,只是,這著書之事,需要有一個最有能力的人來統籌策劃,否則,會拖延數年,恐怕也編撰不完。」禮部尚書朱升,年老耳朵不聾,聽得清清楚楚,腦子反應也很快,站出來說道。

  聽到朱升的話,朱棣說道:「對,朱愛卿有理,這個人選,一定要慎重,不知何人願意為朕分憂?」

  武將們肯定是無用武之地了,文官們有的已經露出躍躍欲試的表情,畢竟,這件事做完了,自己也會在後世上流傳。

  「皇上,微臣不才,願意編撰這部永樂大典。」這時,一個聲音說道。

  聲音是在所有人的前方,皇上一旁的位置上的。

  眾人望過去,說話的,是當今除了皇上,最有權勢的人,陳王爺。

  陳王爺…他這個人,要說打仗,眾人都信服,要說編書,呵呵,這個笑話真好笑。

  不是他們看不起陳王爺,而真是用馬刀削土豆,不合適啊。

  當然,誰都不敢這麼說出來。

  現在,皇上遷都到了北京,這裡,本來就是陳王爺的地盤,北京守衛的軍隊,也都是陳王爺以前的部將,可以說,陳王爺是控制了大明朝的中樞的,要是陳王爺有什麼想法的話,他們這些人,誰都沒辦法。

  陳王爺要幹什麼,就連皇上都不能不答應。

  「如此甚好,有陳王爺為朕分憂,此事定能儘快完成。」朱棣說道。

  「啟稟皇上,這編撰一部文獻大成,微臣覺得,至少也得十年時間。」陳風說道:「微臣想要把從先古時期的重要典例,也都放進去,這樣,查閱資料,編撰書籍,就會曠日持久了。不過,想要真的成為一部巨著,也只能如此。微臣以前曾經寫過幾本書,其中的艱辛,深有體會。」

  陳風這麼一說,眾人才想起來,想當年,陳王爺還沒有發達之前,是曾經寫過書,當時,在江南還非常有名。

  聽到陳風這麼說,朱棣皺了下眉頭:「看來,是朕考慮不周,還真是需要耗費時日啊。」

  「皇上,這件事關係重大,微臣一定會將此事儘快完成的,若要加快進度,微臣倒是有一個想法。」陳風繼續說道。

  「請講。」朱棣說道。

  「我們可以將編撰的工作,放到江南去做,江南多才子,文人很多,微臣可以到江南去,召集這些文人們,集思廣益,速度就能加快。」陳風說道。

  「如此甚好,那就勞煩師傅了。」朱棣說道。

  有的人感覺到自己的眼皮開始不由自主地眨動,剛剛皇上將稱呼由陳王爺變成了師傅,這是否代表著什麼?

  果然,陳風繼續說道:「編撰大典,事關重大,微臣在北京也沒有什麼大事要做,微臣懇請,將微臣在北京的差事交接給別人做,微臣親自到江南,編撰大典,等到編撰完成,微臣再回北京來。」

  聽到陳王爺的話,很多人的腦子感覺到震了一下。

  陳王爺要走了?現在,陳王爺的聲望,地位,都達到了最高峰,就連皇上,都得聽陳王爺的。而現在,陳王爺居然可以放下所擁有的一切,回到江南去?

  站得越高,摔得越狠,急流勇退,才是最明智的,這個道理,所有人都懂,但是,當理智被欲望占據了的時候,還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這種人就不多了。

  現在,陳王爺的這個選擇,才是最正確的,該擁有的,都擁有了,再繼續下去,皇上會越來越覺得陳王爺會是個絆腳石,以後,說不定會發生衝突,這個時候離開,皆大歡喜。

  誰都不認為陳王爺會簡簡單單地為了編本書,離開北京,他們知道,陳王爺的時代結束了,新的時代,終於開始了。

  「師傅,那您可得快點,朕還在北京,等著您的坐鎮。」朱棣說道。

  「微臣定當竭盡所能,完成此事。」陳風說道。

  下了朝,大臣們都慢慢地向著自己的衙門走去,心中,還在被剛剛的事情震驚著,皇上,那麼輕易地就同意了陳王爺的請求,這件事,究竟是皇上太冷漠了,還是兩人早就提前商量好的了?

  兩日之後,北京的南城門口,非常熱鬧,所有官員,都出來,送陳王爺離開北京。

  各種禮物,陳王爺都沒有收,對於這些官員的送行,陳王爺倒是非常看重,握著他們的手,囑咐要輔佐好皇上,有幾個老頭子,眼睛都是紅紅的,像是要哭了似的。

  上了馬車,離那送行的人群越來越遠,陳風終於鬆了一口氣。

  這件事,自然是陳風和朱棣商量妥當的,藉助這個機會,陳風體面地離開了北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