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頁
“木工大人的話,本家明白,”義陽卻規勸著,“大人身份尊貴,原不是相良家這小小名主配得上的,本家將橋姬贈與大人,原也沒指望大人能正式娶入家門,不過是一侍妾,右府殿絕不會輕易怪罪大人的。”說到這,義陽示意殿上的眾人退下,接下來他做了件讓義時大吃一驚的事,義陽跪倒義時面前,五體投地的大禮相求,“木工大人,請您援手救救相良家吧。”
“這?”義時趕忙跳起來,攙扶起義陽,“修理大人,何必如此,橋姬的事,在下答應就是,您這般,讓外臣如何相處!”義時也沒見過這麼無恥的,“至於相良家的事,在下一定盡力而為。”
“如此,本家替橋姬多謝木工大人了。”義陽也不敢多為難義時於是見好就收,“其實本家的意思是,能不能以相良家的名義,請求右府殿出兵九州呢?”主意雖然是正合三好家的意思,但是單單一個相良家,這分量卻是輕了,這一點義陽從義時皺眉上也能猜出一二來,“其實這不單是本家的心思,想必阿蘇家也是這個意思。”看著義時射過來的尖銳的眼神,義陽不由自主的補充著,“是的,本家和阿蘇家有著世代相守的盟約,而且,阿蘇家也同樣苦於島津和龍造寺家的攻伐,相信若是三好殿能出兵南下,阿蘇家一定會竭力迎候的。”
“話雖不錯,但是貴藩和阿蘇宮司不過拘於肥後一國,若是為了小小的一國就讓主公南下,這怕是不妥吧,”義時的拒絕才是正理,若是輕易就應答下來,還不把人給嚇死,“這樣吧,此事在下會飛報安土的,如何決斷在下也做不了主,一切聽從主公訓示。”
“這是自然,這是自然,”義陽不斷的點著頭,“一切還要木工大人多多美言。”
“美言?”義時苦笑著,“主公不大發雷霆就是好事了,”義時搖搖頭,“修理大人你害我不清啊,”不過即便如此,義時得了美人還是要感謝相良家的,於是他順勢把三好家早就準備好的援助借花獻佛了出來,“不管主公那面怎麼決斷,但凡在下可以做主的,在下都可以答應大人,這樣吧,”義時裝出一副沉思的樣子,半天才拍板道,“在下的職權內,可以贈送大人鐵炮三十挺,刀槍五百件,胴具十五副,錢三十貫,這也算在下的聘禮吧。”
“啊!”義時已經不敢多說了,但是他報出來的數字還是大大震驚了眼前這位九州的小大名,“沒有想到三好家竟然如此富庶,”義陽喃喃的說著,是啊,就連一個出使九州的小奉行就可以隨意的送出如此眾多的裝備和財物,怎麼不讓他感嘆這次賺大了呢,“好好好,橋姬跟了大人,這也本家的幸事啊,來人,上酒,本家要好好招待一下木工大人。”
“來人,立刻把這封信給宗麟公送去,”安置好被灌醉了的義時,義陽一陣的煩躁,三好家的打算非常清楚了,作為天下人,三好義繼絕對不會允許九州脫離他的掌控的,那麼三好家兵進九州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但是三好家的行動太詭秘了,這北九州的烽火十之八九是三好家挑動的,現在又要鼓勵自己和島津家硬耗,這個居心,“宗麟公,九州還要您這棵大樹啊,關鍵的時候,您可要給相良家做主啊!”義陽無力的喃喃著。
天正七年八月,島津家一門島津忠春指揮二千島津軍出陣鄰近薩摩肥後邊界處的要衝水俁城,但得到了三好家援助的相良家籍借著堅固的水俁城頑強守衛,最終島津軍圍城月余後仍以失敗告終,就連島津忠春本人也命喪相良氏家臣東藤左衛門之手。藉此勝利,相良家暫時得以喘息。
眾叛
“古來唯有患難見真意啊!”大友家的本據府內館裡,看著一干臨危正坐著的重臣們,大友宗麟不由的感嘆著,相良義陽的來信已經傳視了所有的家臣,大友家自耳川之後再一次面臨了重大的危機,“修理的信,爾等都看過了,說說吧,本家該怎麼辦?”
“主公,臣以為三好家已然是天下人了,”問注所統景第一個出列發言,“本家卻是應該上洛朝覲。”這位筑後的豪族、長岩城的城主解釋道,“本家所持的不過是三好家曾經與本家有過盟約吧了,但是這個盟約訂立之時,三好家西有毛利為敵,東有武田為患,謙信公在北陸虎視眈眈,所以三好家才有求於本家。然而,”問注所統景的話的意思很明確,今時已不同以往了,“現在畢竟是戰國,與其相信一紙誓書,不如早做打算的為好。”
“刑部大輔莫不是認為本家在九州已經無立足之地了?”一萬田宗慶反唇相譏,“還是大人以為此刻投身三好家還可以賣個好價錢呢?”
“兵部大輔你太放肆了,主公和大御所在上,有話不會好好說嗎?”田原右馬頭親貫見統景臉色氣得發白,於是出面干涉了,不過說實在的,親貫其實早就對大友宗麟及其強塞給自己的養子親家有所不滿了,現在用自己分家一門的口氣也不過是藉此挑撥群臣關係罷了。
“右馬頭說得對,還是好好說的為是。”另一位分家一門田北紹鐵和親貫一唱一和著,“以臣下看來,求助於三好家有求助的好處,至少三好大軍一至,北九州的秋月家、龍造寺家,這些渾水摸魚的傢伙勢必會偃旗息鼓的。”看著不少重臣沉下來的臉,紹鐵話鋒一轉,“當然求助三好家也有相當的壞處,一來這樣勢必把三好家的勢力引入九州,二來本家不得不臣從與安土的右府殿,再三嘛!”紹鐵裝作苦惱的搖搖頭,“右府殿可是對洋教素來沒有什麼好感的,萬一若是做出禁教的裁斷,那麼屆時本家何以自處呢?”
“這?”義時趕忙跳起來,攙扶起義陽,“修理大人,何必如此,橋姬的事,在下答應就是,您這般,讓外臣如何相處!”義時也沒見過這麼無恥的,“至於相良家的事,在下一定盡力而為。”
“如此,本家替橋姬多謝木工大人了。”義陽也不敢多為難義時於是見好就收,“其實本家的意思是,能不能以相良家的名義,請求右府殿出兵九州呢?”主意雖然是正合三好家的意思,但是單單一個相良家,這分量卻是輕了,這一點義陽從義時皺眉上也能猜出一二來,“其實這不單是本家的心思,想必阿蘇家也是這個意思。”看著義時射過來的尖銳的眼神,義陽不由自主的補充著,“是的,本家和阿蘇家有著世代相守的盟約,而且,阿蘇家也同樣苦於島津和龍造寺家的攻伐,相信若是三好殿能出兵南下,阿蘇家一定會竭力迎候的。”
“話雖不錯,但是貴藩和阿蘇宮司不過拘於肥後一國,若是為了小小的一國就讓主公南下,這怕是不妥吧,”義時的拒絕才是正理,若是輕易就應答下來,還不把人給嚇死,“這樣吧,此事在下會飛報安土的,如何決斷在下也做不了主,一切聽從主公訓示。”
“這是自然,這是自然,”義陽不斷的點著頭,“一切還要木工大人多多美言。”
“美言?”義時苦笑著,“主公不大發雷霆就是好事了,”義時搖搖頭,“修理大人你害我不清啊,”不過即便如此,義時得了美人還是要感謝相良家的,於是他順勢把三好家早就準備好的援助借花獻佛了出來,“不管主公那面怎麼決斷,但凡在下可以做主的,在下都可以答應大人,這樣吧,”義時裝出一副沉思的樣子,半天才拍板道,“在下的職權內,可以贈送大人鐵炮三十挺,刀槍五百件,胴具十五副,錢三十貫,這也算在下的聘禮吧。”
“啊!”義時已經不敢多說了,但是他報出來的數字還是大大震驚了眼前這位九州的小大名,“沒有想到三好家竟然如此富庶,”義陽喃喃的說著,是啊,就連一個出使九州的小奉行就可以隨意的送出如此眾多的裝備和財物,怎麼不讓他感嘆這次賺大了呢,“好好好,橋姬跟了大人,這也本家的幸事啊,來人,上酒,本家要好好招待一下木工大人。”
“來人,立刻把這封信給宗麟公送去,”安置好被灌醉了的義時,義陽一陣的煩躁,三好家的打算非常清楚了,作為天下人,三好義繼絕對不會允許九州脫離他的掌控的,那麼三好家兵進九州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但是三好家的行動太詭秘了,這北九州的烽火十之八九是三好家挑動的,現在又要鼓勵自己和島津家硬耗,這個居心,“宗麟公,九州還要您這棵大樹啊,關鍵的時候,您可要給相良家做主啊!”義陽無力的喃喃著。
天正七年八月,島津家一門島津忠春指揮二千島津軍出陣鄰近薩摩肥後邊界處的要衝水俁城,但得到了三好家援助的相良家籍借著堅固的水俁城頑強守衛,最終島津軍圍城月余後仍以失敗告終,就連島津忠春本人也命喪相良氏家臣東藤左衛門之手。藉此勝利,相良家暫時得以喘息。
眾叛
“古來唯有患難見真意啊!”大友家的本據府內館裡,看著一干臨危正坐著的重臣們,大友宗麟不由的感嘆著,相良義陽的來信已經傳視了所有的家臣,大友家自耳川之後再一次面臨了重大的危機,“修理的信,爾等都看過了,說說吧,本家該怎麼辦?”
“主公,臣以為三好家已然是天下人了,”問注所統景第一個出列發言,“本家卻是應該上洛朝覲。”這位筑後的豪族、長岩城的城主解釋道,“本家所持的不過是三好家曾經與本家有過盟約吧了,但是這個盟約訂立之時,三好家西有毛利為敵,東有武田為患,謙信公在北陸虎視眈眈,所以三好家才有求於本家。然而,”問注所統景的話的意思很明確,今時已不同以往了,“現在畢竟是戰國,與其相信一紙誓書,不如早做打算的為好。”
“刑部大輔莫不是認為本家在九州已經無立足之地了?”一萬田宗慶反唇相譏,“還是大人以為此刻投身三好家還可以賣個好價錢呢?”
“兵部大輔你太放肆了,主公和大御所在上,有話不會好好說嗎?”田原右馬頭親貫見統景臉色氣得發白,於是出面干涉了,不過說實在的,親貫其實早就對大友宗麟及其強塞給自己的養子親家有所不滿了,現在用自己分家一門的口氣也不過是藉此挑撥群臣關係罷了。
“右馬頭說得對,還是好好說的為是。”另一位分家一門田北紹鐵和親貫一唱一和著,“以臣下看來,求助於三好家有求助的好處,至少三好大軍一至,北九州的秋月家、龍造寺家,這些渾水摸魚的傢伙勢必會偃旗息鼓的。”看著不少重臣沉下來的臉,紹鐵話鋒一轉,“當然求助三好家也有相當的壞處,一來這樣勢必把三好家的勢力引入九州,二來本家不得不臣從與安土的右府殿,再三嘛!”紹鐵裝作苦惱的搖搖頭,“右府殿可是對洋教素來沒有什麼好感的,萬一若是做出禁教的裁斷,那麼屆時本家何以自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