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頁
“主稅頭你一早呈上來的請示是怎麼回事?”看到幾乎是小跑步過來的本多正信,義繼勒住了戰馬,“德川家康請求迎娶穴山信君的養女,為什麼事前本家不知道有這件事?”由於剛剛在馬道上完成了幾個衝刺和劈殺的動作,義繼的臉上還帶著星星點點的汗跡,“該不是本多大人你牽的線吧?”
“臣、臣不敢!”雖說本多也是三河眾的出身,但是能在三好家中樞做到大奉行,他也是付出了絕大的心力的,“臣怎麼敢明目張胆的違反主公的法度,再給臣十個膽子,臣也做不出來的。”本多鎮定的解釋著,“至於右中將和穴山家的事,臣倒是有所耳聞。”
“說吧,怎麼回事?”義繼翻身下馬,立刻有侍者端來馬扎,義繼一屁股坐了上去,更有近侍馬上遞上手巾,義繼邊擦邊問道,“本家倒是奇怪了,德川家康什麼時候有了這麼大的膽子,竟然敢公開違背本家的法度,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嗎。”
“其實右中將也是酒後無德,”聽著義繼不帶感情的話語,本多不得不小心的替自己的老東家解說著,“年前,家康公在安土彈正少弼的府中飲酒,結果不知怎麼就過量了。”本多正信娓娓道來,在他的講述中家康誤將秋山氏這位甲州大將的女兒當成了穴山家的侍女,結果就在客房裡薄倖了人家,“右中將自從岡崎公子一死,時常抑鬱寡歡,膝下又只有於義丸公子一人,頗為孤零,所以日夜沉溺於男女歡愛之中,這不,大錯已鑄,為了兩家的體面所以才上書請求主公恩准。”
“解釋就是掩飾。”義繼拋出了一句冰冷徹骨的斷論,家康的心思怎麼可能瞞得過義繼這個穿越眾,這個忍者不過是在自污吧了,但是畢竟現在還不是天下徹底太平了,義繼也不可能籍此就剝奪了德川家的領地,“也罷,既然是右中將的面子,本家總要給一二的,你回去用印吧,”但是事情決不能就這樣了結了,“德川氏的繼承人為什麼還不確認?怎麼家康不喜歡於義丸,就是納妾的理由嗎?”義繼自然也要給家康的試探一個回擊的,“告訴家康,本家很看好於義丸,等他元服了,本家就把繼字賜給他,希望右中將好自為之。”
“臣一定準確傳達。”本多不由得汗流浹背,自己這不單在敲打家康,更是給自己一個警告,看來自己以後的日子不好過了。
“對了,令郎正純已經元服了吧,”義繼冷冷的看著正信,“這樣吧,讓他給六郎吉法師做近侍怎麼樣?不算委屈他吧。”
“主上但有所遣,臣和臣子正純絕無異言。”聽著義繼誅心的話,正信咬咬牙,俯身拜倒,“能為六郎少主效忠,是臣子的榮耀,臣回去後馬上就把正純給主公和少主送來。”
“如此甚好,”義繼點點頭,就此放過這個話題,“至於穴山家,違背本家法度還是要罰的,”義繼把手巾擲還給身邊的旗本,站了起來,“把白夜牽過來,”接下來才是對正信的說的,“你且去吧,至於穴山家的責任,本家暫且記下了,有時候會跟他理會的。”
“主公,大御所在伊東家這件事做得荒唐啊!”面對著大友義統,大友家碩果僅存的大佬戶次鑒連一臉的鐵青,“本家大敗於耳川,已經是在九州內憂外困了,大御所這麼一來,豈不是把最後一點想依附在本家麾下的國人、豪族給嚇走了嗎?”是的,現在的九州,群豪並起,大友家能完全保住的只有豐前、豐後二州了,要想恢復往日榮光,那些小名主的動向份外重要,可偏偏在這個緊要關頭,義鎮又出了這麼個么蛾子,怎麼不讓雷神產生無力的感覺呢?
“丹後守說的,本家也知道,”雖然義統在大友家中的人望並不怎麼高,但是畢竟是大友家當下的家督,在他的心裡他也不願意大友家最後是毀在自己的手裡的,“可是父親大人那面,”義統苦笑著,“還有夷教,”義統原本也是受過洗禮的,但是耳川一敗,立刻使他從宗教狂熱的迷信中清醒過來,另外生母和父親宗麟之間的婚變也讓他心生提防,“事情並不是象大人想得那樣簡單的。”
“臣,臣明白,”道雪是絕頂聰明的,從義統的隻言片語中,他明銳的覺察到大友家的中樞是乎是出了些問題的,但是他又能怎麼樣呢,宗家的事也只有宗家的人自己能解決,他雖然受寵,但是一旦卷到父子爭權當中,恐怕也落不了什麼好的。“主公,臣還是馬上趕回筑前吧,秋月家最近的動作不斷,臣怕是大變在即了。”
“也好,”義統想了想,同意了道雪的請辭,畢竟鑒連是父親宗麟一手簡拔的寵臣,在家中的地位也十分的尊崇,萬一到時候和自己唱反調的話,“還是戰事要緊,丹後大人,要不,大人再和父親大人請示一下吧。”
“現而今,大友家的主力都在耳川葬送了,”秋月種實已經聯合了筑紫廣門和豐前的國人城井、長野、千手、齋藤、上原及筑前的國人宗像、麻生、原田等小名主們,決議在北九州掀起一場大規模的反叛,以徹底擺脫大友家的統治,“正是我輩動手的絕好機會,”種實躊躇滿志的當著眾位國人如是說著,“大友家在筑前、豐前不過三兩千人而已,我等一旦起事定要他們疲於奔命的。”
“臣、臣不敢!”雖說本多也是三河眾的出身,但是能在三好家中樞做到大奉行,他也是付出了絕大的心力的,“臣怎麼敢明目張胆的違反主公的法度,再給臣十個膽子,臣也做不出來的。”本多鎮定的解釋著,“至於右中將和穴山家的事,臣倒是有所耳聞。”
“說吧,怎麼回事?”義繼翻身下馬,立刻有侍者端來馬扎,義繼一屁股坐了上去,更有近侍馬上遞上手巾,義繼邊擦邊問道,“本家倒是奇怪了,德川家康什麼時候有了這麼大的膽子,竟然敢公開違背本家的法度,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嗎。”
“其實右中將也是酒後無德,”聽著義繼不帶感情的話語,本多不得不小心的替自己的老東家解說著,“年前,家康公在安土彈正少弼的府中飲酒,結果不知怎麼就過量了。”本多正信娓娓道來,在他的講述中家康誤將秋山氏這位甲州大將的女兒當成了穴山家的侍女,結果就在客房裡薄倖了人家,“右中將自從岡崎公子一死,時常抑鬱寡歡,膝下又只有於義丸公子一人,頗為孤零,所以日夜沉溺於男女歡愛之中,這不,大錯已鑄,為了兩家的體面所以才上書請求主公恩准。”
“解釋就是掩飾。”義繼拋出了一句冰冷徹骨的斷論,家康的心思怎麼可能瞞得過義繼這個穿越眾,這個忍者不過是在自污吧了,但是畢竟現在還不是天下徹底太平了,義繼也不可能籍此就剝奪了德川家的領地,“也罷,既然是右中將的面子,本家總要給一二的,你回去用印吧,”但是事情決不能就這樣了結了,“德川氏的繼承人為什麼還不確認?怎麼家康不喜歡於義丸,就是納妾的理由嗎?”義繼自然也要給家康的試探一個回擊的,“告訴家康,本家很看好於義丸,等他元服了,本家就把繼字賜給他,希望右中將好自為之。”
“臣一定準確傳達。”本多不由得汗流浹背,自己這不單在敲打家康,更是給自己一個警告,看來自己以後的日子不好過了。
“對了,令郎正純已經元服了吧,”義繼冷冷的看著正信,“這樣吧,讓他給六郎吉法師做近侍怎麼樣?不算委屈他吧。”
“主上但有所遣,臣和臣子正純絕無異言。”聽著義繼誅心的話,正信咬咬牙,俯身拜倒,“能為六郎少主效忠,是臣子的榮耀,臣回去後馬上就把正純給主公和少主送來。”
“如此甚好,”義繼點點頭,就此放過這個話題,“至於穴山家,違背本家法度還是要罰的,”義繼把手巾擲還給身邊的旗本,站了起來,“把白夜牽過來,”接下來才是對正信的說的,“你且去吧,至於穴山家的責任,本家暫且記下了,有時候會跟他理會的。”
“主公,大御所在伊東家這件事做得荒唐啊!”面對著大友義統,大友家碩果僅存的大佬戶次鑒連一臉的鐵青,“本家大敗於耳川,已經是在九州內憂外困了,大御所這麼一來,豈不是把最後一點想依附在本家麾下的國人、豪族給嚇走了嗎?”是的,現在的九州,群豪並起,大友家能完全保住的只有豐前、豐後二州了,要想恢復往日榮光,那些小名主的動向份外重要,可偏偏在這個緊要關頭,義鎮又出了這麼個么蛾子,怎麼不讓雷神產生無力的感覺呢?
“丹後守說的,本家也知道,”雖然義統在大友家中的人望並不怎麼高,但是畢竟是大友家當下的家督,在他的心裡他也不願意大友家最後是毀在自己的手裡的,“可是父親大人那面,”義統苦笑著,“還有夷教,”義統原本也是受過洗禮的,但是耳川一敗,立刻使他從宗教狂熱的迷信中清醒過來,另外生母和父親宗麟之間的婚變也讓他心生提防,“事情並不是象大人想得那樣簡單的。”
“臣,臣明白,”道雪是絕頂聰明的,從義統的隻言片語中,他明銳的覺察到大友家的中樞是乎是出了些問題的,但是他又能怎麼樣呢,宗家的事也只有宗家的人自己能解決,他雖然受寵,但是一旦卷到父子爭權當中,恐怕也落不了什麼好的。“主公,臣還是馬上趕回筑前吧,秋月家最近的動作不斷,臣怕是大變在即了。”
“也好,”義統想了想,同意了道雪的請辭,畢竟鑒連是父親宗麟一手簡拔的寵臣,在家中的地位也十分的尊崇,萬一到時候和自己唱反調的話,“還是戰事要緊,丹後大人,要不,大人再和父親大人請示一下吧。”
“現而今,大友家的主力都在耳川葬送了,”秋月種實已經聯合了筑紫廣門和豐前的國人城井、長野、千手、齋藤、上原及筑前的國人宗像、麻生、原田等小名主們,決議在北九州掀起一場大規模的反叛,以徹底擺脫大友家的統治,“正是我輩動手的絕好機會,”種實躊躇滿志的當著眾位國人如是說著,“大友家在筑前、豐前不過三兩千人而已,我等一旦起事定要他們疲於奔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