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又犧牲五千士兵,前面的拒馬已經全部清除。

  多鐸的眼神更加清澈,回去,一定要回去!左手一揮,號角聲連綿再起,先是三千士兵打頭陣,中間卻是五千士兵,形成並列衝擊陣形。多鐸則是在最後七千士兵的擁護下,飛快的跟在後面,前面人就算是炮灰,替本王擋子彈,只要回得大清,必替爾等收養妻女。

  這種戰略很是成功,三千士兵雖然死去,卻是成功的推進到左良玉陣營近二里處,如果左良玉處不是火槍的硝煙瀰漫,必定能看清明軍的陣形。

  多鐸大聲喊道:“沖啊。過去便是薩滿神的懷抱!”

  那五千士兵猛得加速,三十丈,二十丈………五千士兵在火槍的射擊下已經只餘三千士兵,他們正搭弓引箭射向明軍。

  轟隆隆,那些士兵的弓箭還沒來得及射出去,只覺身子一空,連人帶馬跌進一個個丈余寬的深溝當中,慘叫聲,悲鳴聲不絕於耳。

  嘶!多鐸倒吸一口氣,對方竟然挖了深溝!

  突然又是一陣比先前更為猛烈的火槍聲響起,多鐸只覺得脖子一陣冰冷,前面的那些士兵如同下餃子一般,一排又一排的倒下,有的被子彈擊中四肢,不是斷手就是斷腳,慘叫著倒下馬去;有的被擊中腦袋甚至慘叫聲都沒有叫出來便死於馬上。

  多鐸勒住馬,神色木然,大清的鐵騎竟然如此不堪一擊?

  勇義鑄碧血第二百六十章、大勝之後

  “………自燧火槍的出現,明清之戰爭出現大逆轉。山東圍殲之戰,兩萬火槍便滅了多鐸南下打秋谷的兩萬清兵,只亡三百餘人。自此,大明不再懼怕滿清之鐵騎,只要處理得當,彈藥充足,以兩萬火槍兵便可阻八萬滿清鐵騎。崇禎十八年,大明有近十萬火槍兵,滿清卻無四十萬鐵騎………為防再有孔有德此等大漢奸的再次出現,皇上與兵部、工部對火器技術進行絕對嚴厲的保密舉措………初始,大明只得燧火槍,而後一年,卻有連發五雷神機、再兩年更有扣扳機式的火槍,其速更快,威力更盛,不再拘限於防守、伏擊,於野戰、進攻更加有利………其中龍騎兵最為厲害。是為騎兵與火槍兵之綜合,馬上射擊,移動更速,是滿清最為頭痛與害怕的兵種………紅夷大炮,現今更名為神龍大炮,其重輕至四百餘斤,其體積縮少更多,其彈亦由實心變為爆。爆破,剛是鐵皮包火藥,與火槍子彈類似,一中目標,轟天炸開,方圓兩丈之內,人畜皆亡………此利器一出,滿清必亡………”

  -----節選《明清戰役之吾觀》史可法~;

  ------------

  多鐸所率三萬多精兵全軍覆沒!

  這一消息如同一重重重磅炸彈在滿清全朝上下的內心深處爆炸開花,不信、懷、忐忑再到驚、懼、怕。豫親王多鐸是吃了牛糞還是羊屎,竟然讓三萬多精兵喪失殆盡,又或是豫親王早就投靠於大明,這三萬精兵,也不過是他想在大明站穩腳根的籌碼布局。

  一時間,滿清朝野朝外,議論紛紛。

  當范文程聽得這一消息後,第一反應便是木然而立,良久不言,隨後口中狂噴鮮血,狀似瘋狂的大喊:“大清必亡!哈哈,大清必亡!”

  這話可是要殺頭的啊!

  范文程的兒子很是機靈,讓府中武士一掌將其打昏。等得范文程醒過來之時,卻清醒之極了,第一句話就說:“兒吧,爾等立即改姓,遁出朝政,留待機緣返回中原。大清,怕是再保不住我們范家了。你若是孝順,便按為父所說去做。”不理兒子的追問,卻是喃喃的道,“大漢奸!?想我堂堂范家,竟然落得如此境地,世代被人詛咒唾罵,我范文程還有何等面目去見列祖列宗。崇禎,你好狠啊!”起說臉色越見灰白,最後口吐鮮血,瞬間便咽氣而亡。

  攝政王府。攝政王多爾]臉上陰冷地看著座下百官。雙目地眼神如同毒蛇一般似要尋人而噬。威嚴地問道:“諸位。豫親王多鐸戰死沙場。我大清朝損失慘重。不知可有對策?”

  “臣請攝政王先行誅除導致此慘劇之禍首。”說話地是多羅謙襄郡王瓦克達。代玉卻是最親之子。想必是為其子報仇。

  站在一旁地寧完我臉色更見悽慘。心中暗道。終於要來了!

  “臣附議襄郡王所言。”阿隆多地父親和碩巽簡親王阿敏哈濟贊同道。“寧完我不明軍情。卻是任意妄加猜測。使得大清損失折將。實在是大罪。還請攝政王下令誅其九族。方能平大清之亂。”

  “臣有罪啊!”寧完我一聲痛嚎。跪在冰冷地地板道。“臣罪該萬死。實在不應對明朝實力妄加猜測。以致豫親王與三萬將士全軍覆沒。請攝政王下令治臣之罪。”雖然這是主動認罪。但是寧完我依舊不敢肯定多爾袞是否能免去自己死罪。終究。豫親王多鐸用是多爾袞地親胞弟、還有代玉與阿隆多這些親王地兒子。更有三萬精兵。經此一役。大清地兵力只得八萬可用之兵。莫說難下奪取大明。就算是守衛瀋陽也是不足。

  “既然寧完我認罪。本王也不好多說。”多爾]嘆了一聲道。“就依簡親王與襄郡王地意思去做。將寧完我拿出去斬首示眾。至於其家人。則是貶為平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