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頁
另一位親兵卻是笑道:“王爺何須如此?只待時間一到,咱們便入城搶他娘的一番,擄幾個嬌娘子回去快活就好了。”
“於七,你行不行啊?”孔有德大罵道,“聽說,你還降不服你那婆娘?”
“王爺說笑了。”於七臉上微微一勢,“大清的婆娘又怎麼會降不服?只是好男不與婦斗罷了。”
“切。”孔有德一臉不屑道,“你還好男?老子看你是頭頂生瘡、腳底流~的貨色。去去,別刮噪了,老子煩著呢?”細細的看著殘破不堪的景象,官道年久失修,兩旁的田地雜草眾生,又遙看遠遠屹立的濟獻城,一股揮不成的感覺不斷纏繞在心裡。不由低嚷道,“真***怪事,難道是腦子在遼東給凍壞了?還是回到山東羞於見人。”
----------
德州城中,高高的城牆上,只有寥寥幾名士兵懶洋洋的在曬著太陽,也僅是偶爾探頭下來看看有否有情況;過往城門的百姓也只有三三兩兩,臉上大多毫無表情,可見生活之悲苦。
躲在暗中的滿清斥候將這些情況一一記在心裡,然後悄悄的迴轉,將所得情報遞交上去。若是這些斥候入得城中,必定發現從城門看不見的地方,數不清的士兵正坐在城牆角下,一個個默不作聲,只是靜靜的擦拭手中的火槍,再過去一些卻是正在磨箭的弓箭手;再看城樓之上,數不清的擂石滾木置於其中;十多座嶄新紅夷大炮嵌在城牆之上,不遠處卻是一排排炮彈和一大堆棉布和幾大缸水,想必是用來給大炮降溫之用。
外松內緊!防守嚴密!
一旦戰事打響,城門必定以最快的速度關上,那些士兵也會以最快的速度衝上城樓,將手中的子彈與利箭一一傾瀉在膽敢前來攻城之人。
同樣的,與德州城相鄰的濱州、東營、濟南等城市也是有著同樣的布署。按史可法的話來說,所有的兵力布於這幾處城,就是要孤注一擲。讓其不敢攻城,而專對鎮鄉下手。
這幾個城市之間的鎮鄉再無一名百姓,就是要給清兵一個錯覺,若想搶奪,就得要深入山東腹地。嘿嘿,只要你深入腹地,史可法手中六萬火槍兵就可大開殺戒了。然後,再由左良玉率領他的左家軍從藏身之處其退路。若是他們逃入李闖的地盤就最好了,讓他們狗咬狗,等他們打得差不多的時候再行出擊。
當孔有德派出的斥侯回來之時,多鐸也帶著他的大部隊來與孔有德匯合。
“豫親王來得正好,探子剛剛來報,就在前面二十五里之外的德州城,防備鬆懈。”孔有德雖然也叫恭順王,但是對比上多鐸這樣的豫親王還是差了一籌,所以孔有德很是恭順的對多鐸道。
“哦!”多鐸對孔有德也是較為客氣,“不知恭順王對此有何看法?”
“一路南下,過李闖大順朝所屬的河北唐山、天津等市,基本上是百里無炊煙,千里無雞鳴,看來那一場嚴寒使得大順朝的百姓死數無數,或是紛紛南下逃難。山東也多次遭到大清的搶奪,只怕周圍附近也無人敢在此居住。”孔有德直起了身道,“本王對山東也頗為熟悉,德州城城牆並不高大,其內駐軍也極少。若想儘早搶得奴隸與金銀珠寶,一是深入山東腹地,二是直攻德州城。”
“那,何種方法最為妥當?”
“以本王之見,最快方法是強攻德州城;若是穩妥為上,當是深入山東腹地。”孔有德久在官場上打滾,既不說要採取何種方法,只是提供建議。一旦失敗,便有推諉之機。
多鐸又如何不知孔有德的心思,當下道:“代玉,再派斥侯前去查看。”又回頭問孔有德,“深入山東腹地,要走多少里路方可有人可擄。”
“若是本王沒有記錯,再行百里路,在濟南城與德州城之間,有兩處大鎮,每個鎮上人數皆達六萬左右。”孔有德對多鐸的再派斥侯也沒有多說,反而詳細的回答問題。
“那德州城中,有多少駐軍?有多少人口?”多鐸問道。
“德州城城中,約有一萬駐軍,人口十幾萬。”
“才一萬駐軍?”多鐸心中想道,“若真是如此,攻打此城當是較為划算。只是攻城會損耗甚多,有點難度。”
“豫親王,莫忘了本王手中的大炮。”
卷四、三足鼎立勢-卷五、勇義鑄碧血
第二百五十八章、伏擊清兵
“豫親王,莫忘了本王手中的大炮。”孔有德見多鐸一副猶豫不決的表情,笑笑道:“本王手下有十三門大炮,炮彈一百多發,用來攻打德州城這樣的防守鬆懈的城池,綽綽有餘。
”
“大善。”多鐸心中歡喜道,“恭順王還真是福星。”
就在此時,多鐸手下的斥候也飛馬回報,說德州城防守鬆懈,簡直不堪一擊。只要大清的騎兵在十里之外策馬狂奔,來得城下,只怕城門還沒有關緊。
聽得斥候如此回報,多鐸更是下定決心攻打德州城,於是吩咐道:“本王決定攻取德州城。那就麻煩恭順王先生按排好大炮,主攻東門。代玉,你領三千騎兵當作先鋒,一旦恭順王轟開城門,便清除城中一切反抗人等;阿隆多你再領一萬漢軍,繞到西門,出逃的明軍能殺則殺,主要是不得讓城中百姓出逃。本王坐鎮中軍,若有異變,不可戀戰皆向本王靠攏。違者斬!”
“於七,你行不行啊?”孔有德大罵道,“聽說,你還降不服你那婆娘?”
“王爺說笑了。”於七臉上微微一勢,“大清的婆娘又怎麼會降不服?只是好男不與婦斗罷了。”
“切。”孔有德一臉不屑道,“你還好男?老子看你是頭頂生瘡、腳底流~的貨色。去去,別刮噪了,老子煩著呢?”細細的看著殘破不堪的景象,官道年久失修,兩旁的田地雜草眾生,又遙看遠遠屹立的濟獻城,一股揮不成的感覺不斷纏繞在心裡。不由低嚷道,“真***怪事,難道是腦子在遼東給凍壞了?還是回到山東羞於見人。”
----------
德州城中,高高的城牆上,只有寥寥幾名士兵懶洋洋的在曬著太陽,也僅是偶爾探頭下來看看有否有情況;過往城門的百姓也只有三三兩兩,臉上大多毫無表情,可見生活之悲苦。
躲在暗中的滿清斥候將這些情況一一記在心裡,然後悄悄的迴轉,將所得情報遞交上去。若是這些斥候入得城中,必定發現從城門看不見的地方,數不清的士兵正坐在城牆角下,一個個默不作聲,只是靜靜的擦拭手中的火槍,再過去一些卻是正在磨箭的弓箭手;再看城樓之上,數不清的擂石滾木置於其中;十多座嶄新紅夷大炮嵌在城牆之上,不遠處卻是一排排炮彈和一大堆棉布和幾大缸水,想必是用來給大炮降溫之用。
外松內緊!防守嚴密!
一旦戰事打響,城門必定以最快的速度關上,那些士兵也會以最快的速度衝上城樓,將手中的子彈與利箭一一傾瀉在膽敢前來攻城之人。
同樣的,與德州城相鄰的濱州、東營、濟南等城市也是有著同樣的布署。按史可法的話來說,所有的兵力布於這幾處城,就是要孤注一擲。讓其不敢攻城,而專對鎮鄉下手。
這幾個城市之間的鎮鄉再無一名百姓,就是要給清兵一個錯覺,若想搶奪,就得要深入山東腹地。嘿嘿,只要你深入腹地,史可法手中六萬火槍兵就可大開殺戒了。然後,再由左良玉率領他的左家軍從藏身之處其退路。若是他們逃入李闖的地盤就最好了,讓他們狗咬狗,等他們打得差不多的時候再行出擊。
當孔有德派出的斥侯回來之時,多鐸也帶著他的大部隊來與孔有德匯合。
“豫親王來得正好,探子剛剛來報,就在前面二十五里之外的德州城,防備鬆懈。”孔有德雖然也叫恭順王,但是對比上多鐸這樣的豫親王還是差了一籌,所以孔有德很是恭順的對多鐸道。
“哦!”多鐸對孔有德也是較為客氣,“不知恭順王對此有何看法?”
“一路南下,過李闖大順朝所屬的河北唐山、天津等市,基本上是百里無炊煙,千里無雞鳴,看來那一場嚴寒使得大順朝的百姓死數無數,或是紛紛南下逃難。山東也多次遭到大清的搶奪,只怕周圍附近也無人敢在此居住。”孔有德直起了身道,“本王對山東也頗為熟悉,德州城城牆並不高大,其內駐軍也極少。若想儘早搶得奴隸與金銀珠寶,一是深入山東腹地,二是直攻德州城。”
“那,何種方法最為妥當?”
“以本王之見,最快方法是強攻德州城;若是穩妥為上,當是深入山東腹地。”孔有德久在官場上打滾,既不說要採取何種方法,只是提供建議。一旦失敗,便有推諉之機。
多鐸又如何不知孔有德的心思,當下道:“代玉,再派斥侯前去查看。”又回頭問孔有德,“深入山東腹地,要走多少里路方可有人可擄。”
“若是本王沒有記錯,再行百里路,在濟南城與德州城之間,有兩處大鎮,每個鎮上人數皆達六萬左右。”孔有德對多鐸的再派斥侯也沒有多說,反而詳細的回答問題。
“那德州城中,有多少駐軍?有多少人口?”多鐸問道。
“德州城城中,約有一萬駐軍,人口十幾萬。”
“才一萬駐軍?”多鐸心中想道,“若真是如此,攻打此城當是較為划算。只是攻城會損耗甚多,有點難度。”
“豫親王,莫忘了本王手中的大炮。”
卷四、三足鼎立勢-卷五、勇義鑄碧血
第二百五十八章、伏擊清兵
“豫親王,莫忘了本王手中的大炮。”孔有德見多鐸一副猶豫不決的表情,笑笑道:“本王手下有十三門大炮,炮彈一百多發,用來攻打德州城這樣的防守鬆懈的城池,綽綽有餘。
”
“大善。”多鐸心中歡喜道,“恭順王還真是福星。”
就在此時,多鐸手下的斥候也飛馬回報,說德州城防守鬆懈,簡直不堪一擊。只要大清的騎兵在十里之外策馬狂奔,來得城下,只怕城門還沒有關緊。
聽得斥候如此回報,多鐸更是下定決心攻打德州城,於是吩咐道:“本王決定攻取德州城。那就麻煩恭順王先生按排好大炮,主攻東門。代玉,你領三千騎兵當作先鋒,一旦恭順王轟開城門,便清除城中一切反抗人等;阿隆多你再領一萬漢軍,繞到西門,出逃的明軍能殺則殺,主要是不得讓城中百姓出逃。本王坐鎮中軍,若有異變,不可戀戰皆向本王靠攏。違者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