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難道你沒有阻止他們的這種行為嗎?」埃米琳問。

  博瓦德說:「我怎麼阻止?新民液壓公司建立了一條年產15000套減速器的生產線,智能化程度遠遠超過了道林公司。他們的減速器出廠價比道林公司的成本還低30%,即使道林公司不與他們合作,他們也會在兩到三年時間內把道林公司的市場全部搶走。道林公司這樣做,只是一種自保行為而已。」

  「也許,我們應當規定在歐洲新建的風電場,設備中歐洲本土化製造的比例不應低於50%……」埃米琳下意識地說,說完才目瞪口呆地發現,這似乎恰是歐盟前一段與中國扯皮的事情,不同的地方,只在於當時是中國人提出了國產化率達到50%的要求,而歐盟則是高舉著自由貿易的大旗,要求中國政府必須取消這個規定。

  「我們辦不到。」博瓦德說,「歐洲的那些風電投資商不會接受我們的要求。此外,就算我們辦到了,對中國人也不會產生什麼損害,因為未來的風電建設熱點是在中國,他們僅僅依靠本國的風電市場,就能夠成長起來。而歐洲如果實行自我保護的話,最終只能在技術上落後於中國,永遠地失去競爭力。」

  「可是,我們現在已經失去競爭力了。」埃米琳說。

  博瓦德說:「我想,我們至少保住了研發上的競爭力。道林公司的奈伊先生對我說,他們把減速器的製造業務轉移到中國來之後,就可以專注於減速器的開發與設計,中國僅僅是他們的代工者而已。」

  埃米琳點了點頭:「好吧,但願這是真的。」

  「願上帝保佑歐洲。」博瓦德抬起頭,看著京城上空的霧霾,自我安慰道:「不管怎麼說,把生產環節搬到中國來,至少減少了歐洲的污染排放。」

  歐洲調查團離開了。除了博瓦德、埃米琳以及海因茨爾等少數人之外,大多數的調查團成員都覺得不虛此行。他們此次只是簡單地考察了中國風機企業的生產情況,與中方初步商定了合作意向。未來,各企業還會派出正式的考察小組和談判團隊,來與中方商議具體的合作方式,這就不需要贅述了。

  「馮總,我真是服你了,這樣一局死棋,居然讓你走活了,而且還反敗為勝,從歐洲人身上又割了一大片肉下來。我們初步統計了一下,這次歐洲調查團里的各家企業,和咱們國內企業商定的代工意向和採購零部件意向,價值不少於40億歐元。歐盟組織這麼多人大老遠地跑過來,真叫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送走一干歐洲人之後,徐振波拍著馮嘯辰的肩膀,感慨萬千地說。

  馮嘯辰說:「徐司長過獎了,這可不是我的功勞。這局棋,我們占了勢,讓誰來下都輸不了。我們今年全國的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0多萬億,這就是我們的底氣。如果沒有這麼大的基建規模,我們也不可能讓企業擴大生產規模,這樣成本也就降不下去了。」

  「哲學上不是說過嗎,量變導致質變,咱們的風機產業就屬於這種情況吧?」徐振波也拽起了理論。

  「不止是風機,能源、電力、鋼鐵、機械,各行業都是這種情況。」馮嘯辰說,「我給你講個數字,1966年到1980年,咱們全國自行設計和製造的700毫米以上板坯連鑄機,一共是5台;1981年到1990年,是9台;1991年到2000年,是12台。從2001年到現在,你知道是多少台嗎?」

  「這我哪知道?」徐振波笑著斥道,「你是搞裝備製造的,成天和這些數字打交道。我是搞外貿的,不涉及到進出口的事情,我哪能知道?」

  馮嘯辰樂呵呵地說:「到目前為止,投產的有88台,另外至少還有20台在2010年之前能夠投產。也就是說,從2001年算起的10年間,我們投產的大型板坯連鑄機,至少是108台,相當於1965年至2000年之間投產總和的4倍。」

  「10年時間,相當於過去35年時間的4倍,這不相當於10年等於140年了?」徐振波咂舌道,「真想不到,咱們不知不覺之間,就走到這一步了。」

  這樣的數據,其實徐振波也是知道一些的。進入新世紀之後,中國各領域都開始全面發力,外貿方面也是如此。現在中國一年的進出口貿易總額,相當於30年前的近300倍。此外,困擾中國多年的外貿逆差問題,時下也已經全面反轉,變成了大額的順差。國家的外匯儲備翻著番地往上漲,目前已經漲到了2萬億美元的水平。

  徐振波70年代就在做外貿工作,算是「老外貿」了。他們這一代人當年聽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外匯短缺」,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出口創匯」。在那些年代裡,但凡涉及到出品創匯的事情,幾乎具有超越一切的特權。凡事只要說一句是為了出口創匯,各部門都會大開綠燈放行。

  為了出口創匯,各地區、各單位不惜賠本甩賣,寶貴的石油、煤炭、銅礦、錫礦等等,全都是出口創匯商品。人家拿一台設備,就能夠換走我們一船的礦石。與之相關的各種段子也是層出不窮,最惡搞的是說日本人買了我們生產的煤炭,運到東京灣去填海造陸,等著有朝一日全球煤炭耗竭的時候,再挖出來用……

  這一切,都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中國不再是一個外匯短缺的國家,中國也不再需要出口資源來換取外匯,相反,我們還要花費大量的外匯從國外進口資源。用網上那些小年輕的話說,什麼外匯儲備,不就是美國人印的綠色廢紙嗎?存在那裡有什麼用,還不如拿去買點石油回來。至於說買的石油太多,一時用不完,那也不要緊,找幾個山洞灌進去,啥時候不夠用了再抽出來就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