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讓經貿委下這樣一個通知,可不僅僅是為了嚇唬日本人,還有規範國內企業行為的意思。」馮嘯辰解釋說,「郭培元能夠找到我的門上,也同樣可以找到其他人門上。此外,還有張培元、李培元的,不知道有多少掮客正在國內遊說。秋間會社這麼一家企業,花500億日元買下,也仍然是有利可圖的,如果放開國內企業去競價,最終說不定真的會競到500億甚至更多,那咱們可就虧大了。」

  「所以,咱們就先禁止國內企業去收購,然後再由咱們牽頭,組織一些企業去收。因為咱們只是一個單一的投資者,日方就沒法和咱們討價還價了,咱們就能夠以最低的價格把日本的這些企業買下。」蒙洋總結著馮嘯辰的用意。

  馮嘯辰說:「大致是這樣的意思,不過,倒不一定非要由咱們牽頭不可。裝備工業公司的目標太大,如果由咱們牽頭去海外進行收購,說不定會觸動到外國政府的敏感神經,給收購案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我的想法是,咱們還是做幕後英雄,私下裡組織企業去收購就可以了。」

  「明白!」蒙洋響亮地答應道,接著又問:「那麼,馮總,要不要讓協作部王部長他們那邊現在就開始聯繫各家企業,大家準備資金也是需要一些時間的呢。」

  馮嘯辰說:「可以,你去請王部長過來吧。對了,請吳部長也一起過來,日本、韓國有哪些企業值得我們收購,得請吳部長把一下關。有些企業手上的技術專利已經過時了,咱們再花錢買回來就不值得了。」

  「好的。」蒙洋應了一聲,便出去找王根基和吳仕燦去了。

  馮嘯辰把手裡正在寫的文檔保存了一下,然後抄起桌上的電話,撥通了包成明的號碼:

  「老包嗎,有這樣一件事情,你馬上組織人手,調查一下日本和韓國有哪些企業經營陷入困難,是否有出售的意向,大致的價格如何。另外,你還要讓人了解一下日韓高技術企業裁員的情況,看看有哪些掌握了核心技術的人被裁掉了,然後儘快地與他們取得聯繫,問問他們是否有興趣到中國來工作……」

  第七百零八章 你們願意接手嗎

  馮嘯辰在緊鑼密鼓布置去日本收購破產企業,而在日本化工設備協會的小會議室里,一場口水戰也正打得如火如荼。

  「米內君,你絕對不能把企業賣給中國人!」

  「中國人現在已經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了,如果他們得到秋間會社掌握的專利,將會對我們構成更大的威脅!」

  「米內君,大家都是老朋友了,秋間會社經營不下去,你不能讓我們也跟著倒霉吧?」

  一干人圍著秋間化工機株式會社總裁米內隆吉,有慷慨陳詞的,有大打感情牌的,一個個都說得唾沫橫飛,鞠躬如油田裡的磕頭機一般,上上下下的,晃得人眼暈。

  米內隆吉黑著臉,坐在正中間,冷眼看著昔日的同行們在對他進行規勸,心裡一陣陣地冷笑。

  由於大量的流動資金被套在股市和房地產上,秋間會社從前年開始就已經在走下坡路了。面對著來自中國企業的競爭,日本化工設備企業在國際市場上處境日益困難,有些項目直接被中國人劫胡了,有些項目雖然最終還是由日本企業中標,但價格上也往往會被攔腰砍下一大截,利潤微薄到讓人齒冷。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國內的化工設備企業相互之間也展開了惡性競爭,秋間會社之所以會走到破產的境地,與池谷製作所、森茂鐵工所的壓迫也不無關係。

  在確定公司已經無法支撐下去之後,秋間會社的股東們做出了出售公司的決定。米內隆吉在第一時間就聯繫了化工設備協會的理事長乾貴武志,請他幫忙在同行間詢詢價,看看哪家企業願意收購秋間會社。結果,大多數同行對此都表現漠然,只有兩家不入流的企業表示願意收購秋間會社的一部分優質資產,開出來的價格也就比買廢鐵高出那麼一點點,與其說是收購,還不如是說在羞辱米內隆吉。

  於是,米內隆吉把目光轉向了海外,試圖尋找海外的收購者。他先是在歐美各國問了一圈,最終大失所望,歐美國家的化工設備企業已是產能過剩,哪還有興趣收購一家技術上已經落伍的日本企業。接著,他又讓人到巴西、南非等一些發展中國家去了解了一下,這些國家的企業和政府同樣沒有收購秋間會社的意向。

  最後,有人向米內隆吉提了個建議,讓他找中國人問問。米內隆吉找到了過去曾經為自己服務過的職業掮客郭培元,郭培元帶回來的消息讓他半是興奮半是鬱悶。興奮的地方,在於郭培元聲稱中國國內的確能找到買主,中國企業對於獲得秋間會社擁有的技術是非常感興趣的。至於鬱悶之處,就是他先前報的價錢讓郭培元委婉地否定了,據郭培元說,中方的開價最多也就是200億日元的樣子,即便是這個價格,人家也要考察了秋間會社的現狀,才能決定。

  米內隆吉把中國企業有意收購秋間會社的消息透露給了乾貴武志,而隱瞞了中方的出價,聲稱中國人願意不惜代價地獲得秋間會社的技術專利與生產設備,請各位日本同行斟酌。

  米內隆吉在業內浸淫多年,當然知道這個消息會引起什麼樣的反應。

  中國的化工設備工業是整個西方工業界的徒弟,在諸多老師中間,日本企業的貢獻是首屈一指的。但這位徒弟成長起來之後,便開始挑戰老師的權威了。歐美企業的產品線更高端,中國人一時還不敢覬覦,日本一向是高中低端通吃,中國人便欲爭奪日本人霸占著的中低端化工設備市場,並且已經屢屢得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