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相比而言,西方國家之間相互卡脖子的情況比較少,一來是因為他們的經濟相互依存比較嚴重,卡脖子就是損人不利己,沒人會這樣做,另外一點則是因為他們具有相同的社會制度,屬於同一個陣營,因此有內部的協調機制,能夠避免這種互相傷害的作法。而涉及到中國的問題,西方國家就沒那麼好說話了,中國與他們具有不同的社會制度,他們有充足的理由來遏制中國的發展。從早先的巴統協議,到如今的瓦森納協定,都有對中國封鎖技術的條款,當然,他們才不會說這是出於市場競爭的考量,而是披上什麼普世價值的外衣。

  為了獲得中國市場,一些西方企業不得不承諾向中國轉讓一部分的技術。但他們的技術轉讓往往也是附帶著條件的,比如有些技術的使用必須徵得原廠商的許可,否則就是侵權。中國用十幾年時間消化吸收了大型合成氨裝置的製造技術,但有一些專利還掌握在外商手裡。雖然目前這些外商還沒有表示要限制中方在阿根廷項目中使用這些技術,但又焉知陰謀失敗的池谷製作所不會去拉他們作為同盟,向中方突然發難呢?

  「這些關鍵技術,到底有多少項?哪些是我們在短期內能夠突破的,哪些是暫時無法突破的?」馮嘯辰問道。

  蔣憲宇遞上一疊紙,說:「前天我們幾個已經認真梳理過了,一共有112項關鍵技術,是外方有可能對我們卡脖子的。這其中,有82項是我們有可能突破的,有一些我們早就有了替代方案,只是替代方案不如國外的技術理想,所以一直沒有得到應用。另外30項,技術難度比較大,要想在半年時間裡取得突破,恐怕不太現實。」

  馮嘯辰接過那疊紙,翻看了一下,點點頭讚許地說:「蔣處長真不愧是行業里的宿將,掌握的情況非常完整,有了這張清單,我們就能夠有的放矢地安排工作了。對於有可能突破的技術,我們必須馬上動手,不惜成本,務必要在三個月之內突破。至於這30項難以突破的技術,大家能不能議一議,看看有什麼解決方案。」

  「只能是和國外的專利持有者談判了。」吳仕燦說,「就比如U形管強制循環的工藝,是德國勃朗公司擁有的,咱們一直都在探索新的工藝,但至今也沒有一個好的方向,所以我估計在短期內應當是無法突破的。」

  「能從勃朗公司手裡把這項專利買過來嗎?」冷飛雲問。

  鮑劍林搖頭說:「我們過去和他們談過,他們說這項專利只授權,不賣斷。」

  「我列出的這30項專利,都是這樣的。其實我們過去和專利持有者都談過,他們不同意賣斷這些專利,但可以授權我們使用。」蔣憲宇說。

  「如果是在其他時候,這倒是無所謂的,反正我們過去也交過專利費的,現在接著交就是了。」新陽二化機生產副廠長趙赫說,「可現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們就不得不防著對方突然宣布暫停授權了。德國人和日本人是一家的,萬一池谷製作所給他們一些好處,難保他們不會在背後捅咱們一刀。」

  馮嘯辰心念一動,說:「池谷製作所能夠給他們好處,咱們難道就不能給他們好處嗎?如果咱們拿出一些好的條件跟他們交換,他們會不會答應把專利全部賣給我們呢?」

  「馮總的意思是說,用市場換技術?」趙赫問。市場換技術是以往中方獲得技術的一個重要手段,池谷製作所也是因為垂涎中國的化肥設備市場,才答應向中方轉讓一部分技術的,還允許中方在國內自由地使用那些未買斷的技術。聽馮嘯辰說要拿好處去與德國人交換技術,趙赫本能地就想到了這一點。

  馮嘯辰微微一笑,說:「咱們現在不搞市場換技術了,咱們搞技術換技術,你們覺得如何?」

  「技術換技術?」鮑劍林一愣,「咱們拿什麼技術跟勃朗去換呢?」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馮嘯辰賣了個關子。

  蔣憲宇眼前一亮:「馮總的意思是說,釕觸媒的專利?」

  馮嘯辰問:「蔣處長覺得如何?」

  蔣憲宇又進入了長考,他在心裡盤算了一陣,說:「勃朗也在搞釕觸媒的研究,但咱們占了先機,他們要繞開咱們的專利,另闢蹊徑,難度很大。如果咱們把咱們的專利轉讓給他們,他們就不會受到我們的專利約束,可以節省很多時間。相比U形管強制循環這項技術的價值,這種交換他們是肯定會接受的。」

  「如果要換,可不能單換這一項,要不咱們就虧了。」吳仕燦笑呵呵地說。

  「當然不是換這一項。」蔣憲宇的思路被馮嘯辰打開了,後面的問題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他說:「勃朗公司和荷蘭的埃爾公司、美國的克雷默公司,都有專利共享協議,而現在卡著咱們脖子的十幾項技術,都在埃爾公司和克雷默公司手裡。如果咱們啟動一個多邊談判,與這幾家公司談專利互換的問題,我們讓出釕觸媒專利,換取他們手裡的這十幾項關鍵專利,他們並不吃虧。」

  「可是這樣一來,咱們的釕觸媒工藝就落到外國人手裡去了。他們獲得這項專利之後,會不會反過來成為咱們的競爭對手呢?」冷飛雲提醒道。

  馮嘯辰笑道:「虱子多了不癢,國外擁有的專利技術比咱們多得多,咱們憑藉著一個釕觸媒的專利,也限制不了他們與我們競爭。更何況,咱們和歐美國家並不在同一個競爭層面上,人家的技術比我們先進,看不上咱們這仨瓜倆棗的。這一次阿根廷的項目,荷蘭人去投了標,但因為成本太高,阿根廷方面連考慮都不考慮。咱們的競爭對手只是日本企業,拿著歐美的技術來對付日本人,還是挺不錯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