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年,七十五歲高齡的太上皇趙昚去世,諡號“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廟號“孝宗”。按父皇遺命,天子趙惇將父皇與母后合葬,並在將孝宗陵命名為“定陵”。

  本來,在父皇過世之後,趙惇就想把皇位依舊例傳給皇太子趙擴,但不只是長子不同意,連臣民們也不贊成,趙惇只得還擔個皇帝的虛名,卻把政務都交給了皇太子掌管。

  其後,趙氏皇族的子弟大多通過入進入軍方任職,然後擔任近衛禁軍的軍職,但調兵權和後勤卻在皇帝的手上,保證了軍事自主和皇權之間的平衡。

  征服北方之後,大宋再次成為如漢、唐一樣的中央之國,富裕而強盛的大宋成為了大家最嚮往的地方。

  大宋重興三十六年一月,新年剛過去沒幾天,天子趙惇和皇后馬憶靈在汴京聖行宮的後花園裡相對品茶,孫女趙雪靈和孫婿張承夫妻兩個則是在身邊陪侍。

  已經有十來年的時間,為了讓自己的皇太子趙擴多接觸實務,趙惇早已經不再主管政務,而且從只住了半年的新皇宮裡搬了出來。遇上皇太子前來求教,趙惇便指點自己的長子一下,現在才會有如此悠閒的好日子。

  此時,趙惇卻遠遠的看到一位七十多歲的老臣急沖沖的從外面直撞進來,他身材高大,雖然身著文官服色,動作卻還很靈便。仔細看過之後,趙惇夫妻認出來者是樞密使魏結亮,他是趙惇在東宮時的老臣子,也很得皇太子的信任,現在已經是一品大員、長慶侯。

  只是,看平素沉穩、幹練的他一臉焦急之色,不知道出了何等大事,才會讓他如此的失態。

  等到了帝後的跟前,魏結亮略略拱拱手便算是行了禮:“兩位陛下,老臣打擾了。”

  “何事讓魏卿這樣緊張?莫不是夫人知道魏卿想娶小妾,河東獅吼,愛卿找朕求救來了?”趙惇想起當初何月他們經常拿魏結亮打趣一事,看他如此緊張,便忍不住取笑了他一句。

  “陛下休要說笑,老臣來此是有急事。”魏結亮著急的連禮節都不曾注意,他把一份貼了羽毛的急報放在了桌面上:“這是剛剛從定北城傳來的緊急軍報,長公主附馬、林安南元帥在出外巡視的過程中突發急病,如今的情況已經不是很好。”

  “怎會的?!”不要說趙惇,連馬憶靈都吃了一驚,連忙坐直了身體:“義勇身體一向不錯,如何說病就病倒了?!”

  “這都怪我等沒有注意,當年林元帥在攻克故金中都大興府的時候曾經被毒箭射傷,這些年都沒有發作。可此次蒙古部有不穩的跡象,他親自前去巡視,過度勞累才導致了舊傷復發。”

  趙惇仔細看過軍報,然後抬頭看向魏結亮:“皇太子如何說?”

  “皇太子已經吩咐樞密院派人趕往定北城,而且已經組織了御醫和醫藥院的醫師前往,只是……”

  “告訴皇太子,朕親自去。”趙惇當機立斷,轉頭對身邊的孫女趙雪靈吩咐:“你快點給皇祖父準備些東西,朕這就上路。”

  魏結亮給天子嚇了一跳,連忙阻攔:“可是陛下,天子出巡是大事,怎麼能這樣的草率?”

  “朕早就不主政了,隨時可以離開,而且朕的醫術至少會比定北城現在的醫生好。”趙惇看魏結亮的額頭緊皺,一腦門子的官司,淡然一笑:“朕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還是不要白費力氣的好。”

  眼看著性急的皇祖父執意要馬上起程,擔心他身體吃不消的公主趙雪靈不由得出聲相勸:“可是,皇祖父,您也已經是六十九歲的人了,這樣急沖沖的上路,萬一……”

  “嘿,小雪靈,你還瞧不起你皇祖父。朕的身體可好著呢,就是這小子動起手來,也別想打過朕。”聽自己的最寵愛的孫女這樣說,趙惇有些不快,向旁邊的張承一指:“不信,你讓他試試。”

  “孫婿哪敢和皇祖父相比,就是孫婿的曾祖父張義在的時候,也常說皇祖父的武功蓋世。”看天子有些不高興,張承連忙陪上笑臉,小心的說道:“雪靈只是想讓皇祖父做好準備,這樣太匆忙了。”

  “臭小子,你是不是張家人啊?怎麼生的如此油滑,全無將門出身的風範。”趙惇沒好氣的沖了張承一句,然後翻了翻白眼:“少給朕戴高帽子,要說能夠自保還差不多,武功蓋世?騙誰呢。”

  “你還想不想走啊?真不知道你是不是活回去了,又上了孫女的當。”馬憶靈在一邊看到現在,實在是哭笑不得,好心的出聲提醒趙惇。

  “糟糕,險些又給小丫頭和臭小子給騙了!”趙惇這才猛然反應過來,拍拍愛妻的手:“還是憶靈聰明,朕不和你們鬥嘴了,還是自己去收拾東西的好。”

  “陛下代我也收拾一下,我隨後也過去,省得拖累你。”

  “行,朕先走一步,你隨後來。”

  看著趙惇跑沒影兒了,趙雪靈撅著小嘴看向自己的祖母:“皇祖母,你幹嘛要提醒皇祖父?這樣急沖沖的上路,你不怕他傷了自己的身子啊?”

  “雪靈,你不明白,陛下一直把義勇當成自家兒孫一般,感情極深。陛下一生重情重義,如果義勇真的就這樣去了,不能見他最後一面,陛下會一生不快。”馬憶靈也慢慢的站了起來,長嘆了一聲:“時光流漸,人老了就會念舊,多少長輩、朋友和臣下已經陸續離去,我們這些還在的人也只能珍惜還活著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