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敵軍見韓王信、曼丘臣皆已綬首,一齊伏地受首。陳武、樊噲取了二人首級,都來東垣城中見高祖獻功。高祖大喜,厚賞二將。燕王盧綰聞高祖大勝,遂往東恆來會,高祖設宴慶功。宴畢,高祖招諸縣官吏至,賞功罰過:凡堅守不降反寇之城,皆減免賦稅三年;助軍破敵者,另有封賞;降敵知歸者,不賞不罰。處置已畢,遂令班師,留樊噲率兵五萬留守於東垣,以鎮余亂,自與盧綰、曹參、周昌等具回洛陽商議代地善後之時。

  不說高祖如何歡喜慶賀,此時關中卻發生一件大事,需即時表出。原來陳豨謀反之初,高祖領兵北伐,淮陰候韓信因有心事,乃稱病不從。待高祖去後,遂招家臣謀變。家臣皆至,韓信道:“陳豨赴代之時,我與其共謀舉事,代擊其外,我應其中。今陳豨果反,我當應之。”家臣皆道:“謹奉大王之命。”韓信道:“今漢帝出關往邯鄲,呂氏、太子俱在關中,皆無軍兵。若連夜假詔赦諸宮徒奴,襲呂氏、太子,劫四縣人馬,關中可得,大事可定。”左右道:“此大事,需謹慎而行。”韓信從之,部署已定,乃喚一心腹之人道:“汝且往代地告之陳豨,儘管發兵,吾從此助他。”此人去後,韓信亦不敢輕動,只待陳豨回信,方從中舉事。

  一日,韓信之舍人欒說在外飲酒,與巡城侍衛廝打,眾人解勸,欒說指待衛道:“待我得了長安,必取你性命!”侍衛以為酒言,亦並未認真。人言於韓信,韓信大怒,乃縛之道:“事尚未發,何敢泄言!”欲殺之,家臣解勸,韓信余怒未消,恨道:“事成之後,再處置汝罪!”乃令囚入後室。欒說自思難脫其罪,乃買通監者,招其弟道:“韓信欲劫呂后、太子,謀反長安,汝速入宮告之,以救我命。”其弟聞之,急入宮中,上書告於呂后。呂后大驚,慌忙與太子、兄長、審食其商議計策。呂釋之道:“可發兵攻之。”呂后道:“韓信素有國士之名,才不可量,黨羽眾多。今尚不知我將謀他,我能得安。若發兵攻之,只恐事不得就,反為其害。”審食其道:“可招入宮來,縛而殺之,舉手之勞也。”呂后道:“韓信有備,必不肯前來。”審食其道:“不如與丞相謀之。”呂后然之,遂招蕭何,備說其事,請蕭何定計。蕭何道:“無需興師動眾,韓信素來信我,我若招之,其必來也,就於宮中縛了審問,省得生變。”呂后道:“此計甚妙!”遂選二十名力士伏於長樂宮中,使蕭何往招韓信。

  蕭何遂往府中來見韓信,韓信迎入,令侍從上茶,坐而寒喧。蕭何道:“皇上已破陳豨而歸,現在長樂宮朝會,群臣皆賀,獨不見君候。皇上不知如何,故令臣來問之。”韓信聞之大驚,又不敢溢於言表,乃道:“我久病未愈,不能入朝,請丞相代為寬言。”蕭何道:“君候病態如何?”韓信道:“時而心中攪痛,時而不知人事。”蕭何道:“觀君氣色,此病必不輕耳。”韓信無言以對,只得作呻吟之聲。蕭何道:“皇上斂眾北伐,得勝歸來,大事也,足下雖病,亦當帶病入賀,此人臣之禮也。”韓信欲要不去,卻耐不過丞相面子,只好答應,隨蕭何往長樂宮來。進入大殿,不見群臣,韓信失色,不知所措,少頃,呂后出,喚道:“武士何在!”於是武士齊出,將韓信拿住。韓信大呼道:“臣有何罪?”呂后道:“汝私通陳豨,連合謀反,證據確鑿,罪當誅之。”韓信道:“有何指證?”呂后乃喚欒說之弟出來對質,韓信見之,無話可說,呂后遂令狡殺於長樂宮懸鐘宮中。韓信臨刑嘆道:“吾不用蒯徹之計,反為女子所害,豈非天命哉!”遂引頸就死,坐罪三族。後錢受之有《題淮陰候廟》嘆道:淮水城南寄食徒,真王大將在斯須。豈知隆準如長頸,終見鷹揚死雉狗。

  落日井徑旗尚赤,春風鍾室草常朱。東西冢墓今安在?好為英雄奠一盂。

  殷堯藩有《韓信廟》一詩。詩道:長空烏盡將軍死,無復中原入馬蹄。身向九泉還屬漢,功超諸將合封齊。

  荒涼古廟惟松柏,咫尺長陵又鹿麋。此日深憐蕭相國,竟無一語到金閨。

  王珪有《詠淮陰候》一詩道:秦王日凶慝,豪傑爭共亡。信亦胡為者,劍歌從項梁。

  項羽不能用,脫身歸漢王。道契君臣合,時來名位彰。

  北討燕承命,東驅楚絕糧。斬龍堰濉水,擒豹耀夏陽。

  功成享天祿,建旗還南昌。千金答漂母,百錢酬下鄉。

  吉凶成糾纏,倚伏難預詳。弓藏狡兔盡,慷慨念心傷。

  李紳有《卻過淮陰吊韓信廟》一詩道:功高自棄漢元臣,遺廟陰森楚水濱。英主任賢增虎翼,假王徼福犯龍鱗。

  賤能忍恥卑狂少,貴乏懷忠近佞人。徒用千金酬一飯,不知明哲重防身。

  黃庭堅有《韓信》一詩道:韓生高才跨一世,劉項存亡翻手耳。終然不忍負沛公,頗似從容得天意。

  成皋日夜望救兵,取齊自重身已輕。躡足封王能早寤,豈恨淮陰食千戶。

  雖知天下有所歸,獨憐身與噲等齊。蒯通狂說不足撼,陳豨孺子胡能為。

  予嘗貰酒淮陰市,韓信廟前木十圍。千年事與浮雲去,想見留侯決是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