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項羽歸寨,與項梁道:“若非馬疲,必擒章邯而歸也。”項梁道:“章邯英勇,不可輕敵。”正言間,當陽君英布與蒲將軍引盱胎三萬人馬至,來見項梁。二人進到帳來,正好聽到項梁稱讚章邯之勇,英布甚為不服,乃道:“明日請小將軍且休息,容某去會會章邯。”項梁道:“如此也好,我亦欲觀當陽君之雄威。”

  楚軍用過晚餐,天色將暗,周殷諫項梁道:“我行軍疲乏,當防敵軍劫寨。章邯對敵,多以劫寨出奇至勝,不可不設計以防。”部將鍾離昧道:“章邯深知兵法,當知劫寨乃是險中求勝之計,不可常用。今其方用此計勝過田儋、周市,二者屍骨尚溫,豈敢再次赴險?故我料他不敢故計重施,今晚可儘管安睡,以備明日之戰。”項梁道:“所言極是。”遂令部下安寢。

  一夜無事,及天明,英布領本部人馬,直至秦營挑戰,項梁引眾押陣。章邯出營,見來將縱纖縭馬,執賓鐵矛,甚是眼熟。乃問道:“來將面善,似乎不是初會。”英布大笑道:“與汝曾會於栗縣也,只是約定次日決戰,卻不見將軍何在。”章邯憶起,暗地吃驚道:“為何又是勁敵!”雖是如此,言表卻不敢溢出,乃揮手喝道:“你怎是某之敵手,速換項籍來。”英布道:“能勝你章邯之人,我楚營偏、俾、次、末,何止數百。休要狂言,且來交戰便是。”言畢,驟馬來戰。二人斗八十餘合,不分勝敗。鍾離昧暗謂項梁道:“秦軍曾與魏、齊會戰於臨濟,今又累日攻打東阿城,軍卒連戰疲憊,精銳必不當我。而我軍初至,氣勢如虹,以一當十,可疾戰之。以末將之計,可借章邯與當陽君賭鬥之時,遣小將軍往沖秦陣側翼,敵軍必亂,主公趁亂掩殺,秦兵必敗,東阿之圍可解也。”項梁聞之深然,乃令項羽率鐵騎衝擊敵陣左側。項羽縱馬挺槊,引軍突出。秦將司馬仁望見,催馬前來迎戰,戰不數合,被項羽一槊挑落頭盔,大敗而走。項羽大喝一聲,沖入敵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秦軍將佐皆紛紛退避,無一人能敵。

  秦軍自出函谷關,一路掃蕩而來,未遇強敵,鮮有敗績。如今忽遇此精兵猛將,神勇如此,一個個都唬得心驚膽寒,魂飛魄散,哪裡還敢來交鋒。於是前後軍相互推攘,反而自己亂了陣角。章邯正與英布大戰,見本陣已亂,心中著慌,乃虛晃一戟,敗下陣來。項梁乘勢引軍衝殺,三路齊進,勇不可當。章邯苦戰兩日,無力抵敵楚將,遂引大軍往西敗去。

  田橫在城中,聞得楚軍得勝,亦開城殺出。章平與李良見章邯兵敗,無心戀戰,皆往西退,來尋章邯。齊、楚二軍一路追殺,殺敵無數,奪旗極多,逐敵五十里方回。

  章邯敗退,聞殺聲漸遠,方才一路收拾敗軍,紮下營寨。司馬欣、董翳、章平、李良等紛紛尋至,皆言楚軍勇敢,難以抵擋。章邯嘆道:“我軍數倍於賊,然而大敗至此,銳氣盡失也,焉能復戰。”司馬欣道:“勝敗為兵者常事,切不可因此失志。今者既然敗了,不宜再圖進取,可擇地駐兵,固根本而尋戰機。濮陽近而糧多,可暫往休整,待恢復氣勢,再與賊軍決戰。”章邯道:“如此亦好。”遂取道退往濮陽。

  項梁見秦兵已退,遂引軍進入東阿。田橫引眾來見,各自見面講禮。田榮與項梁道:“武信君神威無比,秦軍聞風喪膽。東阿百姓若非將軍來救,必失落於虎狼之口。”項梁聞言,亦沾沾自喜。少時,探馬來報,說章邯已退兵至濮陽。周殷進道:“常言道:‘兵敗如山倒’,章邯兵馬眾多,難得有此一敗,豈能容之有喘息之時。請主公速發追兵,趁勢剿殺,務必全殲敵兵於河內!”項梁道:“吾固有此心也。”乃招眾將道:“何人願率人馬往去追之?”帳下一人應聲出道:“某願一往!”項梁視之,乃項羽也,遂沉吟不語。原來項梁還記得襄城之事,恐項羽殺戳過甚,使楚軍失人心於天下,因而躊躇不定。如若不許,彼已經請令,面子上過不去。正遲疑間,忽聽又一人出班道:“某願引本部人馬,往助小將軍共擊濮陽。”項梁視之,乃沛公劉季也。大喜道:“劉公寬厚仁義,具有長者之風。若與項羽同去,剛柔相濟,必可大勝也。”遂撥八萬軍兵,令項羽率六萬為主將,沛公率二萬為副將,以鍾離昧為護軍,一同往濮陽進發。

  田榮道:“東阿城以東,皆遭亂臣洗劫。若不以兵撫之,齊國社稷危矣。齊若無國,焉能與明公共圖大計?故某欲與明公別過,引軍往東收復失地,擁立新主,匡扶田室基業。”項梁道:“此乃相國國之大事,自然任公行之。唯望撫定東土,理順國事之後,速速率眾西行,與我楚軍併力伐討暴秦。”田榮道:“此事自不敢勞明公提醒。”項梁稍住數日,乃兵還亢父,籌備糧草,亦欲西進。田榮遂令田巴留守東阿,自與田橫率本部將士,移兵向東而進。藉助驅逐秦軍之餘威,一路奪關斬將,竟直逼到臨淄城下。

  田假立為齊王不久,前番雖伏兵殺敗田榮,畢竟深知田榮兄弟智勇,終是心懷恐懼。原本想借秦兵之手剿滅田榮,不料楚人增援,不僅東阿之圍已解,而且還借一股勢氣,直殺到臨濟城之下。急與左右商議對策,相國田角道:“事急矣,可往趙國求救。”田假親寫告急文書,令大將軍田間齎之往投邯鄲而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