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至於書中具體內容當然本文不能作介紹。這裡只隨手提出一兩點。例如她說,日本文化就是日本文化,既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孔夫子的。在日本大概除了少數虔誠的和尚以外,沒有人真相信“涅槃”(寂滅)是最大幸福。她又說,日本是等級森嚴的,“各就各位”(第三章題)的社會中人的結合(其實這也可說是指“各安本分”,“安分守己”),既同美國的自以為“人人平等自由”想法不同,也不同於印度的乃至中國式的“種姓”制度。她指出日本人的洗熱水澡乃是一種享受,上下風靡,不可缺少。這使我明白了關於日本到處都是“風呂屋”(浴室)的描寫,以及從前中國人下澡堂中吃點心和談事情的習慣。從這些小事中看出人生觀、世界觀以及一個民族的傳統社會心理,這卻是需要經過文化人類學的科學訓練的。我也由此明白了一些日本小說和電影中的描寫。我覺得,研究文藝的人最好也能有一點文化人類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