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頁
袁可立一系的確好,忠心度也足,但如果把幾大水師,全部都壓到一家一系的身上,絕非大明之福。大小相制這一塊朱由校不是不懂,但想運用自如,也是不那麼簡單,說到底,朱由校非一個合格的上位者,他更希望的是當一個自由人,閒散、慢節奏樂悠悠的,沒有壓力,想自己所想做自己喜好之事而已,他打心裡就是那種不知鴻鵠志在何方的燕雀而已,到了大明走到這一步,只不過是被迫而已,大明玩完了,他也就完了。
所以任命劉若清這一步旗走的是那麼的不自然不和諧。好在袁可立讀史知興衰成敗,極力的指點朱由校如何大小相制,騷的朱由校是滿臉通紅。
有了眾多的俘虜‘船長’,所以此次的遠航準備相當的到位,黑死病這個事地球人都知道,朱由校當然準備了大量的茶葉、蔬菜、橙子等水果,塑料保鮮膜是肯定沒有了,罐頭也來不及做,冰箱冷庫更不要想,只能就這樣靠著吧。
這次的航程沒有什麼補及,但船隊相當的寵大,朝鮮、台灣、澳門俘虜的船隻被當成了補給船,物質相當的豐富。
一路過從澳門往偏西方向而走,自東而繞過‘海南島’過後,這一路相當的辛苦,路太長了,大約五千里,而船速也不是恆定的,什麼順風、側風、逆風,然後就是縱帆、橫帆相對的適應。
第一次遠航,許多的人都不適應,特別是有一些還是旱鴨子被強行入伍的陸戰隊、炮兵,水土相當的不服,有的甚至是生病了。老水手們都有經驗,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沒日沒夜的在海上漂著,一時不適應是正常的。
一路之上,遇到了亦商亦盜的船只有幾波,為了保持軍事機密,通通的被拿下!上船一搜,竟然還有奴隸貿易,而那奴隸還有華人,沒天理了。那些人犯子自然的變成了奴隸,還是被宮刑的奴隸~雖然有嚮導有遠洋經驗的水手、船長,這一路走的算是順利,但到底還是走了四個多月,才到達了馬六甲海峽。
第八百三十二章 最終結束
馬六甲海峽北寬南窄,特別是南端‘新加坡’那裡,還有諸多的島嶼,所以這裡成了大明水師最佳封鎖海道的地方。島嶼上可以建設炮台,海峽兩岸的地盤當然要打下來,要有根據地。朱由校的聖旨只是先各占據兩處,形成交插火力。
開花炮的威力之大對於木製船舶是一場災難,岸基大炮的命中率,更是災難中的災難。
葡萄牙、荷蘭、西班牙三國在這裡的勢力,很快就發現了明國在這裡的企圖,見到他們的戰船在明軍隊伍當中,哪裡還不知道聖戰失敗之事呢?
所以三國開始猛烈的反撲,欲打敗明軍,否則的話,讓明軍關門打狗,一切就完蛋了。
但顯然,在絕對的火力面前,他們只能以失敗而告終,被明軍不斷的擊敗、俘虜。
而印度印西亞的土著因為屠華運動結束不久,明國的高調來臨,占不占海峽,依他們的智商看不明白,但在西班牙等國的帶領之下,猛烈的對明國所建的炮台攻擊。
但陸戰隊的戰鬥力,又豈是他們能夠攻破的,一波波的攻擊,最終讓他們明白,這幫大明軍隊,可不是被屠的赤手空拳的華商可比的。
而馬來西亞這邊的民眾對於殖民者更是痛之入骨,大明與他們是什麼關係,這是幾百年的關係,如何選擇無須考慮,他們主動的過來聯繫,提供食物類東西到明軍這裡勞軍。希望明軍可以幫助他們趕跑西洋鬼。
兩峽的華人都快瘋了,他們在南洋算什麼?遊子啊,出來討生活,一代或者幾代幾十代了,但他們卻從來沒有一個國家的概念。即便是他們有,那國家的心裡也從來沒有他們。所以他們只能靠著自己一步步的走下去,但再有錢再有勢,也只是浮萍而已,十幾年前的屠殺漢人事件對他們的震懾太大了。李旦逃走了。他們的心裡更沒底了。
現在,大明的水師來了!這是何等讓人震耳欲聾的炮聲!那是大明的!這是何等雄壯的水師,那是大明的!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好狗還護三村呢,更何況是人呢。所以他們為大明水師盡其所能的提供各個方面的幫助。他們期盼大明的水師常留此地。那是他們最強的守護。
戰鬥很快就進入了僵局,明軍的力量在海峽越打越大,俘虜也越來越多,明知送死,誰還願意衝鋒,特別是三國在這裡的兵力並不是幾萬幾十萬那樣的多。三國的部隊他們現在只不過是冷熱兵器交替之際。明軍們雖不適應熱帶雨林作戰,但防守炮台的力量當然是綽綽有餘。而海軍方面,明國僅占著岸基的優點,也讓三國軍隊無法越雷池一步了。明國的裝備對於他們來說太接受不了,真心的不敢打了。好在明軍一方也是以適應熱帶雨林作戰為主,並不發動大型的進攻,所以只能是僵持了。
而國內那邊。戰鬥已經結束,劇本是按照著孫承宗的設計進行的,皇台吉扔下了絕大多數部隊,帶著不足千人遁走北方。林丹交戰而死;韃靼二十萬大軍有半數缺席,但被明軍死死的拖住,最終包了餃子。朱由校聽了徹底的放心了。
三個月後,葡萄牙三國在這裡的力量,終於等到了聖戰聯軍,當然還是以三國為主,不過加上了如英國這樣的國家而已。
此次的聖占聯軍。比上一次大了十幾倍之多,一千多艘戰艦,幾乎將海峽給填滿了。而從南洋諸國調來的戰船也從各地匯集而來,對明國實施了包圍之勢。
所以任命劉若清這一步旗走的是那麼的不自然不和諧。好在袁可立讀史知興衰成敗,極力的指點朱由校如何大小相制,騷的朱由校是滿臉通紅。
有了眾多的俘虜‘船長’,所以此次的遠航準備相當的到位,黑死病這個事地球人都知道,朱由校當然準備了大量的茶葉、蔬菜、橙子等水果,塑料保鮮膜是肯定沒有了,罐頭也來不及做,冰箱冷庫更不要想,只能就這樣靠著吧。
這次的航程沒有什麼補及,但船隊相當的寵大,朝鮮、台灣、澳門俘虜的船隻被當成了補給船,物質相當的豐富。
一路過從澳門往偏西方向而走,自東而繞過‘海南島’過後,這一路相當的辛苦,路太長了,大約五千里,而船速也不是恆定的,什麼順風、側風、逆風,然後就是縱帆、橫帆相對的適應。
第一次遠航,許多的人都不適應,特別是有一些還是旱鴨子被強行入伍的陸戰隊、炮兵,水土相當的不服,有的甚至是生病了。老水手們都有經驗,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沒日沒夜的在海上漂著,一時不適應是正常的。
一路之上,遇到了亦商亦盜的船只有幾波,為了保持軍事機密,通通的被拿下!上船一搜,竟然還有奴隸貿易,而那奴隸還有華人,沒天理了。那些人犯子自然的變成了奴隸,還是被宮刑的奴隸~雖然有嚮導有遠洋經驗的水手、船長,這一路走的算是順利,但到底還是走了四個多月,才到達了馬六甲海峽。
第八百三十二章 最終結束
馬六甲海峽北寬南窄,特別是南端‘新加坡’那裡,還有諸多的島嶼,所以這裡成了大明水師最佳封鎖海道的地方。島嶼上可以建設炮台,海峽兩岸的地盤當然要打下來,要有根據地。朱由校的聖旨只是先各占據兩處,形成交插火力。
開花炮的威力之大對於木製船舶是一場災難,岸基大炮的命中率,更是災難中的災難。
葡萄牙、荷蘭、西班牙三國在這裡的勢力,很快就發現了明國在這裡的企圖,見到他們的戰船在明軍隊伍當中,哪裡還不知道聖戰失敗之事呢?
所以三國開始猛烈的反撲,欲打敗明軍,否則的話,讓明軍關門打狗,一切就完蛋了。
但顯然,在絕對的火力面前,他們只能以失敗而告終,被明軍不斷的擊敗、俘虜。
而印度印西亞的土著因為屠華運動結束不久,明國的高調來臨,占不占海峽,依他們的智商看不明白,但在西班牙等國的帶領之下,猛烈的對明國所建的炮台攻擊。
但陸戰隊的戰鬥力,又豈是他們能夠攻破的,一波波的攻擊,最終讓他們明白,這幫大明軍隊,可不是被屠的赤手空拳的華商可比的。
而馬來西亞這邊的民眾對於殖民者更是痛之入骨,大明與他們是什麼關係,這是幾百年的關係,如何選擇無須考慮,他們主動的過來聯繫,提供食物類東西到明軍這裡勞軍。希望明軍可以幫助他們趕跑西洋鬼。
兩峽的華人都快瘋了,他們在南洋算什麼?遊子啊,出來討生活,一代或者幾代幾十代了,但他們卻從來沒有一個國家的概念。即便是他們有,那國家的心裡也從來沒有他們。所以他們只能靠著自己一步步的走下去,但再有錢再有勢,也只是浮萍而已,十幾年前的屠殺漢人事件對他們的震懾太大了。李旦逃走了。他們的心裡更沒底了。
現在,大明的水師來了!這是何等讓人震耳欲聾的炮聲!那是大明的!這是何等雄壯的水師,那是大明的!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好狗還護三村呢,更何況是人呢。所以他們為大明水師盡其所能的提供各個方面的幫助。他們期盼大明的水師常留此地。那是他們最強的守護。
戰鬥很快就進入了僵局,明軍的力量在海峽越打越大,俘虜也越來越多,明知送死,誰還願意衝鋒,特別是三國在這裡的兵力並不是幾萬幾十萬那樣的多。三國的部隊他們現在只不過是冷熱兵器交替之際。明軍們雖不適應熱帶雨林作戰,但防守炮台的力量當然是綽綽有餘。而海軍方面,明國僅占著岸基的優點,也讓三國軍隊無法越雷池一步了。明國的裝備對於他們來說太接受不了,真心的不敢打了。好在明軍一方也是以適應熱帶雨林作戰為主,並不發動大型的進攻,所以只能是僵持了。
而國內那邊。戰鬥已經結束,劇本是按照著孫承宗的設計進行的,皇台吉扔下了絕大多數部隊,帶著不足千人遁走北方。林丹交戰而死;韃靼二十萬大軍有半數缺席,但被明軍死死的拖住,最終包了餃子。朱由校聽了徹底的放心了。
三個月後,葡萄牙三國在這裡的力量,終於等到了聖戰聯軍,當然還是以三國為主,不過加上了如英國這樣的國家而已。
此次的聖占聯軍。比上一次大了十幾倍之多,一千多艘戰艦,幾乎將海峽給填滿了。而從南洋諸國調來的戰船也從各地匯集而來,對明國實施了包圍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