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累計六十萬人的空前絕後的數字,開始向中原以西的函谷關方向挺進。而與此同時,在南線作戰的劉邦將軍,也已經從人馬不足一萬發展到近十萬之眾,經過一路迤邐艱苦西進,在本月開始攻擊秦本土東南要塞武關,並將武關攻破!
將軍揚笑軍吏賀,巨鹿武關凱歌傳。
大雁勝利的叫聲,從公元前3世紀末的頭頂飛過,帶走季節,帶走榮耀,帶走戰場上的亡靈,帶走風情萬種的歲月,使我們獲得秦漢之際的中端,一個暫時的喜劇定格。
而這時候,唯一不愉快的,是趙國前大將軍陳余。自從諸侯軍聯手解困巨鹿之圍以後,張耳、陳余這對原本父子相待的大賢人名流,見面就開始非常尷尬。張耳問大將軍陳余說:“趙王與我被困數月,你擁數萬之眾,在北邊坐視不救,這豈是當初我們號稱刎剄之交時的所望嗎?而且,張、陳澤兩位將軍出城求救,你沒看到嗎?”
陳余鐵青著臉說:“我當然看到了。”
“那麼這兩個人如今在哪裡?”
“他倆要和我一起赴死,以死兌現信諾。我答應了他們,讓他們帶領五千步卒先試著攻秦軍,結果殺進去就全沒出來。”
張耳想問,那你為什麼不接著揮軍進攻,話到嘴邊又忍著咽回去了。
但是張耳腦子裡的另一個念頭則怎麼也咽不下,那就是,他懷疑張、陳澤並不是攻秦軍而死,而是被陳余處死了。在隨後的半年多時間裡,張耳總是找機會就盤問陳余:“張、陳澤到底是怎麼死的,真是秦軍殺的嗎?我怎麼問了王離沒有這個情況啊?”
一次在燕飲的時候,張耳又當著賓客這樣問。陳余終於惱怒了,說:“想不到足下對我的怨望如此之深!”他認為張耳是對自己當大將軍有意見了,於是解脫下懷裡的黃金大將軍印,連著系印的綬帶,推給張耳說,“你以為我是捨不得這個大將軍職位嗎?”
張耳也一下子很驚愕,本能地推脫不接受。陳余把印綬一把放在張耳的案上,說:“對不起我要上廁所!”
古人經常要上廁所。有時候似乎不需要上廁所時也要去,就好像說我要出去抽口煙。當時沒有香菸,去廁所里待待就等於去走廊里抽口煙,同樣起到冷靜休整的作用。
陳余從廁所里抽完煙回來,驚愕地發現張耳已經把黃金印像隨身聽那樣挎在自己腰裡了。原來,他出去的這一空當,張耳的賓客勸張耳說:“現在陳余將軍主動把印給您,您不拿著,是白白浪費了上天給您的一個好機會呀。見祥而不為祥,反為禍。天與不取,反受其咎。上天會事後責怨你的。趕緊挎起來吧。”
於是張耳老頭子就把隨身聽挎起來了,立刻看上去年輕了很多。陳余傻眼了,他原以為自己這麼表示一下激憤,張耳能夠意識到他的行為已經跨越了邊線而從此有所收斂,並且陳余也藉機表現一下自己的歉意。畢竟從前不救趙王張耳是不對的,我願意去位以示自責,但這只是意思意思的。不料張耳這個貪心不足的老傢伙竟真把將印趁機奪了!
陳余說不出話來,只道了一聲:“臣就此別去!”說完低著頭疾趨而出,
陳余的兵就算歸了張耳了。陳余帶著幾百個追隨者,沒有事情干,就跑到附近的河流湖泊里打魚打獵吃著玩。
這時候正是八月,轟轟烈烈的巨鹿鏖戰在本月降落帷幕,章邯投降,六十萬大軍在夏日驕陽下向西,而陳余卻被剩在北方的一片雨中。有什麼比一場煙雨里斷斷續續的等待瞻望更加接近人生尷尬的實質呢,大地上鋪著綠色的裙子,這種等待也許比上一個夏季更加漫長,也許比一生更無邊際,所以他告誡自己必須安息心境,像草色一樣平展如垠。
大結局
巨鹿大戰以後的事情,早已被司馬遷大張旗鼓地記錄並流傳至今:
趙高見情勢緊迫就派自己的女婿刺殺了秦二世,立秦王子嬰作國君……
秦王子嬰謀劃殺死了趙高,向攻入關中的劉邦將軍投降……
第十章 項羽掐斷大秦最後一口氣(26)new
項羽及諸侯四十萬大軍旋即也攻入關中,殺秦王子嬰,燒咸陽,秦帝國徹底結束……
項羽在鴻門宴終於放過劉邦,並封后者於巴蜀漢中……
心懷不滿的劉邦在名將韓信的部署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還定三秦,奪得關中……
項羽殺死義帝楚懷王,劉邦趁東方項羽忙於齊楚大戰的時候,率諸侯之師六十五萬,以為義帝報仇的名義長驅東進,攻破項羽老窩彭城……
項羽以三萬輕騎兵打得劉邦的六十五萬聯軍幾乎全軍覆沒,並奪回彭城……
劉邦開闢北方第二戰場,以韓信指揮北方面軍破魏、滅趙、降燕、吞齊,對項羽形成半包圍態勢……
英布、彭越加入劉邦集團,對項羽後方進行嚴重騷擾……
垓下楚漢大決戰,項羽四面楚歌,以二十八騎突圍,自刎烏江西岸……
劉邦取得楚漢戰爭的全面勝利,建立漢王朝。
不久,劉邦尋釁誅殺功臣韓信、英布、彭越,鞏固了自己的天子地位……歷史,就這麼繼續。
最後的話new
將軍揚笑軍吏賀,巨鹿武關凱歌傳。
大雁勝利的叫聲,從公元前3世紀末的頭頂飛過,帶走季節,帶走榮耀,帶走戰場上的亡靈,帶走風情萬種的歲月,使我們獲得秦漢之際的中端,一個暫時的喜劇定格。
而這時候,唯一不愉快的,是趙國前大將軍陳余。自從諸侯軍聯手解困巨鹿之圍以後,張耳、陳余這對原本父子相待的大賢人名流,見面就開始非常尷尬。張耳問大將軍陳余說:“趙王與我被困數月,你擁數萬之眾,在北邊坐視不救,這豈是當初我們號稱刎剄之交時的所望嗎?而且,張、陳澤兩位將軍出城求救,你沒看到嗎?”
陳余鐵青著臉說:“我當然看到了。”
“那麼這兩個人如今在哪裡?”
“他倆要和我一起赴死,以死兌現信諾。我答應了他們,讓他們帶領五千步卒先試著攻秦軍,結果殺進去就全沒出來。”
張耳想問,那你為什麼不接著揮軍進攻,話到嘴邊又忍著咽回去了。
但是張耳腦子裡的另一個念頭則怎麼也咽不下,那就是,他懷疑張、陳澤並不是攻秦軍而死,而是被陳余處死了。在隨後的半年多時間裡,張耳總是找機會就盤問陳余:“張、陳澤到底是怎麼死的,真是秦軍殺的嗎?我怎麼問了王離沒有這個情況啊?”
一次在燕飲的時候,張耳又當著賓客這樣問。陳余終於惱怒了,說:“想不到足下對我的怨望如此之深!”他認為張耳是對自己當大將軍有意見了,於是解脫下懷裡的黃金大將軍印,連著系印的綬帶,推給張耳說,“你以為我是捨不得這個大將軍職位嗎?”
張耳也一下子很驚愕,本能地推脫不接受。陳余把印綬一把放在張耳的案上,說:“對不起我要上廁所!”
古人經常要上廁所。有時候似乎不需要上廁所時也要去,就好像說我要出去抽口煙。當時沒有香菸,去廁所里待待就等於去走廊里抽口煙,同樣起到冷靜休整的作用。
陳余從廁所里抽完煙回來,驚愕地發現張耳已經把黃金印像隨身聽那樣挎在自己腰裡了。原來,他出去的這一空當,張耳的賓客勸張耳說:“現在陳余將軍主動把印給您,您不拿著,是白白浪費了上天給您的一個好機會呀。見祥而不為祥,反為禍。天與不取,反受其咎。上天會事後責怨你的。趕緊挎起來吧。”
於是張耳老頭子就把隨身聽挎起來了,立刻看上去年輕了很多。陳余傻眼了,他原以為自己這麼表示一下激憤,張耳能夠意識到他的行為已經跨越了邊線而從此有所收斂,並且陳余也藉機表現一下自己的歉意。畢竟從前不救趙王張耳是不對的,我願意去位以示自責,但這只是意思意思的。不料張耳這個貪心不足的老傢伙竟真把將印趁機奪了!
陳余說不出話來,只道了一聲:“臣就此別去!”說完低著頭疾趨而出,
陳余的兵就算歸了張耳了。陳余帶著幾百個追隨者,沒有事情干,就跑到附近的河流湖泊里打魚打獵吃著玩。
這時候正是八月,轟轟烈烈的巨鹿鏖戰在本月降落帷幕,章邯投降,六十萬大軍在夏日驕陽下向西,而陳余卻被剩在北方的一片雨中。有什麼比一場煙雨里斷斷續續的等待瞻望更加接近人生尷尬的實質呢,大地上鋪著綠色的裙子,這種等待也許比上一個夏季更加漫長,也許比一生更無邊際,所以他告誡自己必須安息心境,像草色一樣平展如垠。
大結局
巨鹿大戰以後的事情,早已被司馬遷大張旗鼓地記錄並流傳至今:
趙高見情勢緊迫就派自己的女婿刺殺了秦二世,立秦王子嬰作國君……
秦王子嬰謀劃殺死了趙高,向攻入關中的劉邦將軍投降……
第十章 項羽掐斷大秦最後一口氣(26)new
項羽及諸侯四十萬大軍旋即也攻入關中,殺秦王子嬰,燒咸陽,秦帝國徹底結束……
項羽在鴻門宴終於放過劉邦,並封后者於巴蜀漢中……
心懷不滿的劉邦在名將韓信的部署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還定三秦,奪得關中……
項羽殺死義帝楚懷王,劉邦趁東方項羽忙於齊楚大戰的時候,率諸侯之師六十五萬,以為義帝報仇的名義長驅東進,攻破項羽老窩彭城……
項羽以三萬輕騎兵打得劉邦的六十五萬聯軍幾乎全軍覆沒,並奪回彭城……
劉邦開闢北方第二戰場,以韓信指揮北方面軍破魏、滅趙、降燕、吞齊,對項羽形成半包圍態勢……
英布、彭越加入劉邦集團,對項羽後方進行嚴重騷擾……
垓下楚漢大決戰,項羽四面楚歌,以二十八騎突圍,自刎烏江西岸……
劉邦取得楚漢戰爭的全面勝利,建立漢王朝。
不久,劉邦尋釁誅殺功臣韓信、英布、彭越,鞏固了自己的天子地位……歷史,就這麼繼續。
最後的話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