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公元16世紀,即距今400多年以前,法國大預言家諾查丹馬斯寫下了令後人驚恐不安的警世預言詩事《諸世紀》。據後來的研究者宣稱,諾查丹瑪斯的預言準確率高達99%,正因為如此,人們特別關注《諸世紀》中關於人類最後命運的大預言,這不但是因為預言本身太過可怕,而且因為預言中人類毀滅的時間已經迫在眉睫。
《諸世紀》第10卷第72篇,出現了這樣一首奇怪的詩:
1999之年,7月之上,
恐怖的大王從天而降,
致使安哥魯靡阿(音)大王為之復活,
前後由馬爾斯(音)借幸福之名統治四方。
從這首詩的前後內容看,它似乎在說人類的毀滅,時間是1999年7月,距今還有不到5年的時間。
無獨有偶,《聖經》中也保留了人類將要被毀滅的預言。《舊約》上曾記載說“你們(猶太人)再回到故鄉建國的時侯,就是世界終結的前夜。”“到那時主將作最後裁決。”大家知道早期的猶太人國家在羅馬人的入侵下被毀滅了,所有猶太人被迫背井離鄉散居世界各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居住在歐洲大約有1200萬猶太人,但其中60O萬被德國法西斯殘酷地殺害了。二戰結束後,在美國等國家的扶持下,猶太人開始在故鄉——中東地區建立國家,稱為以色列,時間是1948年。
單從時間上看,諾查丹斯預言的1999年,與《聖經》所指“世界終結的前夜”的時間相去不遠,大體都在本世紀後半葉。二相佐證,似乎更增加了諾查丹瑪斯預言的可信性。但是,實事求是地說,我們至今沒有完全讀懂諾查丹瑪斯這首可怕的預言詩,它太晦澀了。目前許多對《諸世紀》解的著作牽強附會的成分很大,使人難以置信。
人類探索未來的腳步聲並沒有被諾查丹瑪斯1999年毀滅的預言嚇住,本世紀以來,人們立足現代科學發展起一門新的學科——未來學。1968年4月7日,一個專門洞察人類未來的團體誕生了,這就是著名的羅馬俱樂部。使這個俱樂部名聲大噪的是它提出的第一篇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這篇報告從人口、糧食、環境、能源、經濟等方面對未來社會進行了灰暗的預測,資料翔實,論證充足,引起世界強烈的反響,在短短10年裡,這篇報告再版十幾次,被譯成30多種文字,發行量達數百萬冊,許多大學都將其作為教材使用。實際上,早在1945年美國空軍就成立了一個未來的預測機構——蘭得公司,為美國空軍未來的裝備及戰略提供有益的建議。現在不但是各國政府擁有類似的機構,而且世界性的大公司也都擁有自己的未來研究機構,以保證該公司長期投資利益。
但立足於現代科學的預測只能是短期預測(幾十年,最長不過一、二百年),它不能作出人類最終的預測。事實上,在我們沒能解破諸如人類起源之謎,精神現象之謎,史前文明之謎之前,任何對人類未來的預測都是不全面的。2、誡命的意義
物化的未來是人類狹隘理想的局限。
6000年人類的文明史創造的物質迅速擴張,而人類大腦卻絲毫沒有進化;物質的膨脹是對人體進化的“滯後”,並且“物質文明”的發展已經到了失控的地步。
6000年人類發展只是一條血腥衝突的道路,以致於不少哲學家承認推動歷史“前進”的不是善而是惡。
人類每天都在走向一個完全陌生的宇宙空間。
誡命是太空人與人制定的契約,它的方向是未來,它的內容屬於精神世界。
非常有必要指出的是,誡命主要針對的是人的第一生命系。
如前所述,大洪水時人類事先普遍受到過神的“警示”。“警示”可以看作是預知未來的太空人向無預測能力的人類的善意忠告。
對於人類來說,預測未來的櫃架歷來離不開“物化”的概念,最突出的例子表現在生產力、生產關係這樣一些概念之中。如果有一天人類進化到“辟穀服氣”的境地,無需吃飯,也用不著穿衣,那麼表現為糧食、住宅等等的生產力還有什麼意義!
人類的歷史反覆印證著自身的局限。
在人類文明史的6000年中,尤其是近一、二百年裡,我們創造物質世界的速度在驚人的變化,幾乎每天都有無數新產品走入人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有無數新信息闖入人們的大腦中;每天都有無數新發現被載入史冊中。物質世界在人類的推動下正像海洋微生一樣成幾何級數在迅猛擴張。而有趣的是,創造這些東西的人類在進化方面卻久久停滯不前,現代醫學和遺傳學證實:人類身體的進化並沒有象這個世界變化那樣明顯,甚至可以說在幾千年裡沒有發生任何新的變化。這樣就產生了兩個問題:
第一,在幾千年前,甚至在幾萬年前,我們人類的大腦就已經包含了創造今天文明以及今後文明的各種能力(因為我們大腦的物質結構絲毫沒有進化),為什麼文明的發展與人體的進化不同是同步的呢?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進化起來的?為什麼在幾百年前就有人說:我們人類原本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只是統統忘記了,學習就是回憶呢?
第二,面對這個飛速發展的物質世界我們是否有能力控制它呢?我們發明了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但我們正被有毒害性的化學品緊緊包圍著;我們發明了熱核武器,卻時時恐懼這些具有毀滅性的武器;我們發明了電子計算機,但每年都在電子計算機的反叛下(病毒)損失幾百億美元……我們正被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所困擾,嚴重的是,這種困擾將會越來越多。這是人類進化的標誌,還是退化的標誌?
《諸世紀》第10卷第72篇,出現了這樣一首奇怪的詩:
1999之年,7月之上,
恐怖的大王從天而降,
致使安哥魯靡阿(音)大王為之復活,
前後由馬爾斯(音)借幸福之名統治四方。
從這首詩的前後內容看,它似乎在說人類的毀滅,時間是1999年7月,距今還有不到5年的時間。
無獨有偶,《聖經》中也保留了人類將要被毀滅的預言。《舊約》上曾記載說“你們(猶太人)再回到故鄉建國的時侯,就是世界終結的前夜。”“到那時主將作最後裁決。”大家知道早期的猶太人國家在羅馬人的入侵下被毀滅了,所有猶太人被迫背井離鄉散居世界各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居住在歐洲大約有1200萬猶太人,但其中60O萬被德國法西斯殘酷地殺害了。二戰結束後,在美國等國家的扶持下,猶太人開始在故鄉——中東地區建立國家,稱為以色列,時間是1948年。
單從時間上看,諾查丹斯預言的1999年,與《聖經》所指“世界終結的前夜”的時間相去不遠,大體都在本世紀後半葉。二相佐證,似乎更增加了諾查丹瑪斯預言的可信性。但是,實事求是地說,我們至今沒有完全讀懂諾查丹瑪斯這首可怕的預言詩,它太晦澀了。目前許多對《諸世紀》解的著作牽強附會的成分很大,使人難以置信。
人類探索未來的腳步聲並沒有被諾查丹瑪斯1999年毀滅的預言嚇住,本世紀以來,人們立足現代科學發展起一門新的學科——未來學。1968年4月7日,一個專門洞察人類未來的團體誕生了,這就是著名的羅馬俱樂部。使這個俱樂部名聲大噪的是它提出的第一篇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這篇報告從人口、糧食、環境、能源、經濟等方面對未來社會進行了灰暗的預測,資料翔實,論證充足,引起世界強烈的反響,在短短10年裡,這篇報告再版十幾次,被譯成30多種文字,發行量達數百萬冊,許多大學都將其作為教材使用。實際上,早在1945年美國空軍就成立了一個未來的預測機構——蘭得公司,為美國空軍未來的裝備及戰略提供有益的建議。現在不但是各國政府擁有類似的機構,而且世界性的大公司也都擁有自己的未來研究機構,以保證該公司長期投資利益。
但立足於現代科學的預測只能是短期預測(幾十年,最長不過一、二百年),它不能作出人類最終的預測。事實上,在我們沒能解破諸如人類起源之謎,精神現象之謎,史前文明之謎之前,任何對人類未來的預測都是不全面的。2、誡命的意義
物化的未來是人類狹隘理想的局限。
6000年人類的文明史創造的物質迅速擴張,而人類大腦卻絲毫沒有進化;物質的膨脹是對人體進化的“滯後”,並且“物質文明”的發展已經到了失控的地步。
6000年人類發展只是一條血腥衝突的道路,以致於不少哲學家承認推動歷史“前進”的不是善而是惡。
人類每天都在走向一個完全陌生的宇宙空間。
誡命是太空人與人制定的契約,它的方向是未來,它的內容屬於精神世界。
非常有必要指出的是,誡命主要針對的是人的第一生命系。
如前所述,大洪水時人類事先普遍受到過神的“警示”。“警示”可以看作是預知未來的太空人向無預測能力的人類的善意忠告。
對於人類來說,預測未來的櫃架歷來離不開“物化”的概念,最突出的例子表現在生產力、生產關係這樣一些概念之中。如果有一天人類進化到“辟穀服氣”的境地,無需吃飯,也用不著穿衣,那麼表現為糧食、住宅等等的生產力還有什麼意義!
人類的歷史反覆印證著自身的局限。
在人類文明史的6000年中,尤其是近一、二百年裡,我們創造物質世界的速度在驚人的變化,幾乎每天都有無數新產品走入人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有無數新信息闖入人們的大腦中;每天都有無數新發現被載入史冊中。物質世界在人類的推動下正像海洋微生一樣成幾何級數在迅猛擴張。而有趣的是,創造這些東西的人類在進化方面卻久久停滯不前,現代醫學和遺傳學證實:人類身體的進化並沒有象這個世界變化那樣明顯,甚至可以說在幾千年裡沒有發生任何新的變化。這樣就產生了兩個問題:
第一,在幾千年前,甚至在幾萬年前,我們人類的大腦就已經包含了創造今天文明以及今後文明的各種能力(因為我們大腦的物質結構絲毫沒有進化),為什麼文明的發展與人體的進化不同是同步的呢?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進化起來的?為什麼在幾百年前就有人說:我們人類原本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只是統統忘記了,學習就是回憶呢?
第二,面對這個飛速發展的物質世界我們是否有能力控制它呢?我們發明了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但我們正被有毒害性的化學品緊緊包圍著;我們發明了熱核武器,卻時時恐懼這些具有毀滅性的武器;我們發明了電子計算機,但每年都在電子計算機的反叛下(病毒)損失幾百億美元……我們正被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所困擾,嚴重的是,這種困擾將會越來越多。這是人類進化的標誌,還是退化的標誌?